| 索引號 | 01526256-4/20240415-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財政局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4-04-15 |
| 文號 | 瀏覽量 |
按照《龍陵縣財政局關于2023年度縣級部門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及財政績效評價有關事項的通知》(龍財績〔2024〕1號)的要求,中國共產黨龍陵縣委員會宣傳部針對2023年度部門整體支出開展了績效評價自評工作,現將我單位部門整體支出評價情況及結果報告如下: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中國共產黨龍陵縣委員會宣傳部是一級預算行政單位,內設機構9個,分別是社科聯、文聯、辦公室、理論股、新聞宣傳股、網信股、文化廣電股、出版監管股、文明建設股。
1.主要職能。
一是負責組織全縣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委宣傳文化工作重大方針政策和事業發展總體規劃,研究擬訂全縣宣傳文化工作相關措施和事業發展規劃,統籌協調推進全縣宣傳思想文化領域法制建設,按照縣委的統一部署,協調宣傳文化系統各部門之間的工作。
二是統籌協調全縣黨的意識形態工作,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委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決策部署,組織協調全縣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和日常監督檢查,結合巡視巡察工作開展專項檢查。會同有關部門分析、研究、通報意識形態領域情況。
三是負責規劃組織全縣思想政治工作,配合縣委組織部做好黨員教育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和改進群眾思想教育工作。對鄉鎮黨委宣傳委員的任免提出意見。負責組織開展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干部教育培訓和人才工作。
四是統籌指導全縣理論研究、理論學習、理論宣傳工作,組織推動理論武裝工作。組織協調學術研究活動,開展學術交流、社科咨詢工作,促進社科理論研究成果社會化。宣傳普及社科知識和研究成果,編輯出版學術書刊和資料。獎勵和表彰社科優秀成果、社科優秀學會團體和社科優秀工作者。負責編輯《龍陵社科》。
五是統籌協調全縣對外宣傳工作,統籌組織對外傳播能力建設,指導對外文化交流工作,協調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工作。負責全縣新聞發布工作,指導協調縣級各部門的新聞發布工作,推動新聞發言人制度建設。擬定全縣重大問題對外宣傳口徑。
六是統籌分析研判和引導社會輿論,指導協調縣級各新聞單位工作,組織全縣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新聞工作。組織協調開展輿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工作,跟蹤了解、研究掌握宣傳輿情動態。
七是組織開展全縣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領域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重大問題研究,推動全縣互聯網宣傳和信息內容管理工作。統籌協調數字媒體的建設與管理。
八是擬定全縣廣播電視改革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統籌指導協調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及旅游業發展,指導協調國有文化資產監管工作。
九是統籌規劃和指導協調新聞出版、電影事業的發展、監督管理出版物內容和質量,監督管理印刷業,管理著作權,管理新聞出版行政事務,組織協調有關行政審批工作。組織指導協調全縣“掃黃打非”工作。負責全縣新聞記者證的管理。
十是負責全縣全局性的精神文明宣傳教育活動,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監督全縣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積極評比。負責指導協調各鄉鎮、縣直單位開展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和志愿者服務工作。
十一是歸口領導縣文化和旅游局、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縣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縣融媒體中心。主管縣屬國有文化企業。領導和管理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指導委員會辦公室。
十二是完成中共保山市委宣傳部、縣委交辦的其他任務。
2.人員情況。
中國共產黨龍陵縣委員會宣傳部人員編制數為33人,其中:行政編17人、群團事業編10人、事業編6人。年末實有在職人員31人,其中:行政人員20人、機關工勤人員2人、事業人員9人。
2023年我單位調出6人,退休1人,調入4人。人員變動情況是:調出:依據龍組〔2022〕調字第112號,調出1行政人員至縣縣紅十字會;依據龍組〔2023〕調字第31號,調出1行政人員至縣農業農村局;依據龍組〔2023〕調字第36號,調出1行政人員至木城鄉人民政府;依據龍組〔2023〕調字第45號,調出1行政人員至龍陵縣政協;依據龍人社(2023)調05號,調出1事業人員至中共保山市委黨校;依據龍人社(2023)調50號,調出1事業人員至隆陽區黨群服務中心。退休:依據龍人社發〔2023〕72號,批準1事業人員退休。調入:依據〔2022〕-49號從縣科學技術協會分流(轉隸)1事業人員;依據龍組〔2023〕調字第32號,從鎮安鎮人民政府調入1行政人員;依據龍組〔2023〕調字第125號,從縣委黨校調入1事業人員;依據龍人社(2023)調51號,從臘勐鎮人民政府調入1事業人員。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中國共產黨龍陵縣委員會宣傳部的部門工作職責,結合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開展宣傳報道職能職責,整理歸納出2023年中國共產黨龍陵縣委員會宣傳部的整體支出績效目標包括四個方面:
1.持續鞏固理論宣講。一是抓牢抓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宣講。將黨的二十大精神納入全縣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干部教育培訓、“三會一課”,組織全縣廣大黨員干部認認真真學原文悟原理,把全縣廣大黨員干部職工群眾的思想統一到大會精神上來,把會議精神轉化到扎扎實實的工作落實上來。深入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基層宣講工作,依托縣鄭坰靖基層宣講團采用“六小課堂”宣講模式,充分利用我縣黨的二十大代表、各級領導干部、縣委宣講團和行業宣講團、身邊榜樣等深入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基層宣講,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龍陵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二是抓牢抓實理論學習。協調服務好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工作,按計劃組織開展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巡聽旁聽,進一步提升全縣各級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規范化、制度化水平。繼續做好“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使用、服務、管理工作,挖掘“學習強國”管理使用典型亮點,切實發揮“學習強國”平臺作用。三是抓牢抓實基層宣講。繼續充實宣講“班底”,完善穩定有序的宣講工作機制,擴充縣鄭坰靖基層宣講團人才庫,提高宣講骨干數量和質量。繼續探索推行“新媒體+宣講”方式,用好“龍陵理堂”微信公眾號開展掌上宣講,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要求,把黨的創新理論和惠民政策,通過宣講的形式,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持續抓好思政課建設,努力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持續做好新聞宣傳。一是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宣傳闡釋工作。緊緊圍繞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這條主線謀劃推進宣傳思想工作。統籌做好本地宣傳、各級各類媒體宣傳以及國際傳播等各項工作,進一步提振精氣神,激勵廣大干部群眾滿懷信心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二是做好媒體融合發展。在原有新聞網站、“兩微一端”的基礎上,進一步用好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著力構建全覆蓋、立體化宣傳格局。繼續著力深化內部體制機制改革,完善績效考核體系,充分調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扎實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加大外宣工作力度,著力唱響龍陵好聲音、展示龍陵新形象、提升龍陵軟實力。三是進一步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及各類重點活動的宣傳。聚焦石斛、綠色硅材、旅游三個百億級產業和“黃龍玉”品牌,持續加大龍陵對外宣傳推介力度,不斷提升龍陵產業競爭力和旅游吸引力,助力龍陵高質量發展。
3.持續提升社會文明程度。一是持續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加強對各級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的動態管理和業務指導。抓實文明鄉風培育,結合鄉村振興戰略、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二是持續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組織廣大群眾開展文明實踐活動,不斷完善服務內容和供給體系,吸引群眾廣泛參與,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三是持續推進文明培育工作。積極挖掘推薦選樹各級各類的先進典型人物,以先進道德模范引領道德風尚。開展好“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不斷豐富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引導廣大市民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
4.認真做好宣傳思想其他工作。一是加快推進廣電項目建設。充分整合資源,加速推進應急廣播體系建設(二期)項目實施和智慧廣電固邊工程,確保按時、按質完成項目建設任務。同時,在建好、管好、用好應急廣播系統的基礎上謀劃好如何融合好的問題。二是進一步做好新聞出版(版權)工作。扎實開展好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2023”專項行動,針對網絡侵權盜版行為進行專項治理。對縣級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開展軟件正版化抽查檢查,進一步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三是切實打造文藝精品。積極圍繞黨的二十大和龍陵豐富的抗戰文化、黃龍玉文化、溫泉養生文化等文化資源進行文藝題材創作,努力創作出一批具有濃郁時代氣息和龍陵風格的文藝精品力作,竭力打造龍陵文化品牌。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1.2023年我單位收入1510.70萬元,均為財政撥款預算收入,占本年收入的100%。按科目名稱分: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01)收入530.13萬元,占本年收入的35.09%,其中:行政運行(2013301)收入313.06萬元、事業運行(2013350)收入110.93萬元、其他宣傳事務支出(2013399)收入106.14萬元;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207)收入841.01萬元,占本年收入的55.67%,其中:文化創作與保護(2070111)收入7.00萬元、傳輸發射(2070807)收入115.80萬元、其他廣播電視支出(2070899)收入629.77萬元、其他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2079999)收入88.44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08)收入80.58萬元,占本年收入的5.33%,其中:行政單位離退休支出(2080501)收入16.87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2080505)收入54.86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職業年金繳費支出(2080506)收入5.65萬元、其他就業補助支出(2080799)收入3.20萬元;衛生健康支出(210)收入58.98萬元,占本年收入的3.91%,其中:行政單位醫療(2101101)收入32.46萬元、事業單位醫療(2101102)收入6.13萬元、公務員醫療補助(2101103)收入18.87萬元、其他行政單位醫療支出(2101199)收入1.52萬元。
2.2023年我單位支出1510.70萬元。按資金來源分,財政撥款支出1510.70萬元,占本年支出的100%。按支出性質分,基本支出577.28萬元,占本年支出的38.21%;項目支出933.42萬元,占本年支出的61.79%。按支出經濟分類分,工資福利支出482.51萬元,占本年支出的31.94%,其中:基本工資138.84萬元、津貼補貼137.85萬元、獎金41.58萬元、績效工資51.07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54.86萬元、職業年金繳費5.65萬元、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31.59萬元,公務員醫療保險繳費18.87萬元,其他社會保障繳費2.20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369.20萬元,占本年支出的24.44%,其中:辦公費44.89萬元、印刷費8.19萬元、水費0.36萬元、電費11.03萬元、郵電費4.27萬元、差旅費18.80萬元、會議費4.11萬元、培訓費7.51萬元、公務接待費5.90萬元,勞務費56.07萬元、委托業務費170.14萬元、工會經費5.82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7.50萬元、其他交通費用24.61萬元;對個人和家庭補助34.21萬元,占本年支出的2.26%,其中:離休費15.41萬元、生活補助11.20萬元、醫療費補助7.00萬元、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0.60萬元;資本性支出(基本建設)600.00萬元,占本年支出的39.72%,均為基礎設施建設600.00萬元;資本性支出24.79萬元,占本年支出的1.64%,均為專用設備購置24.79萬元。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部門預算管理,規范預算編制和執行行為,優化支出結構、提高預算支出績效,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了《中國共產黨龍陵縣委員會宣傳部預算管理制度》,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厲行節約要求,完善預算編報和審批制度,加強結轉結余資金管理,規范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預算申報流程,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執行管理、進度管理。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目的,主要是了解資金使用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績效管理責任,完善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進一步提升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自評組織過程
1.前期準備階段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2.組織實施階段
收集查閱與評價有關的政策及相關資料,在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共性指標體系框架的基礎上,結合年初預算批復的部門整體支出績效指標,部門職責以及項目特點,確定部門整體支出自評指標體系、績效考評實施方案,并開展相關績效自評工作,最后形成評價結論并撰寫評價報告。
3.總結評價階段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裝訂歸檔自評資料。在政府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結合部門職責職能,設定工作目標,根據工作目標預算部門經費,收入1510.70萬元,支出1510.70萬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482.51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369.20萬元、個人和家庭的補助34.21萬元、資本性支出(基本建設)600.00萬元、資本性支出24.79萬元,均為保障宣傳部干部職工工資及部門正常運轉的相關經費支出。
(二)過程情況分析
嚴格預算執行,按照龍陵縣財政要求有計劃完成資金支付進度,2023年全年預算執行率達67.09%。進一步健全預算管理制度,并嚴格按照預算管理制度編制、申報、管理預算資金,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做到預算管理公開化。規范資產管理,對固定資產的采購、使用、處置、管理工作進行了規范,實現了資產管理信息化。
(二)產出情況分析
1.理論武裝有新突破。高標準、規范化組織開展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12次,帶動全縣各級黨委(黨組)學習890余場次,開展列席旁聽22家次;《一起來學習》等3個理論政策宣講欄目發布新媒體作品38期,“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采稿1080條次;基層大眾化理論宣講穩步推進,組織理論宣講2200余場次;扎實推進“五環思政”育人工作,全縣開展“思政大講堂”300余場次;完成了龍陵縣抗日戰爭紀念館、松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兩個省級社科普及基地復核工作,建成了2個省級、3個市級社科普及基地。
2.輿論引導有新起色。圍繞教育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點工作,征集重點新聞選題105條,央級采用64條(大屏63條,報版1條),省級采用103條(大屏32條,報版71條);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云南:“小鎮青年”消費潛力大 帶動“大牌下沉”搶抓新機遇》等提振市場信心報道在央視2套播出;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宣傳到達率穩步提升,制發宣傳作品150余條;突出主題教育實效、提煉為民辦實事經驗做法,《龍陵縣:垃圾日產日消 群眾眉開眼笑》《龍陵縣:舉全縣之力跑出G219龍陵段項目建設“加速度”》在央視、新華網、云南日報、云南衛視等重點媒體刊發播出;圓滿舉辦“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到龍陵邂逅仙草奇緣”新聞發布活動,龍陵知名度不斷提升;連續4個月融媒產品位居新華社通報“縣融媒體四級聯動優秀案例”前列。全年自主發布稿件1910條,伊江文化采用166條,上級主要媒體采用稿件1578條,生產100W+融媒作品72條(含500W+融媒作品8條),展示龍陵好形象。
3.精神文明建設有新舉措。成功舉辦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開展主題閱讀會900余場次;組織開展文明實踐活動268場,惠及群眾4.2萬余人;文明實踐陣地“建管用融”排查整改穩步推進,成立9個檢查組對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規范提升情況進行實地檢查和問題交辦;志愿服務工作品牌逐步擦亮,“甜蜜之行”守護健康志愿服務、“知心知性”鄉村兒童性教育課堂志愿服務2個項目獲省級項目大賽優秀獎;《云南龍陵:深化文明實踐 構筑精神家園》移風易俗典型案例被中宣部內網采用;6個志愿服務項目獲省市項目大賽獎項;全縣26個集體獲得市級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1人當選首批“云南好人”,1人入選“新時代云南好少年”,1篇村規民約入選省級“十佳村規民約”。
4.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有新進展。文藝創作繁榮發展,《流淌的龍川江》散文集公開出版發行,歌曲《阿期阿克嗶》《傈僳山寨太陽花》《石榴結籽粒粒紅》等在各項賽事中斬獲獎項;廣播電視新聞作品評先評優亮點頻現,《藏在龍陵的酸甜苦辣》被評為全省第三季度優秀網絡視聽節目,《滬滇協作:“龍品入滬”走出消費幫扶新路》獲全國地市新媒體百篇優秀文字新聞案例一等獎;成功舉辦勐糯“村晚”暨潑水節、龍新洋芋美食節、臘勐芒果節、鎮安豐收節、龍陵·龍江第七屆“稻花魚節”等系列節慶活動,“一月一節慶”格局基本形成;情景劇《把一生交給黨》亮相省紀委監委機關第十七期文明講堂在省委大院演出;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縱深推進,與省歌舞劇院簽訂結對幫扶協議并和縣職業中學聯合辦學,在龍江稻田公園大型沉浸式演出中高質量展現了文藝人才培養成果;全市首批文藝創作基地在龍江、龍新掛牌成立,開展主題采風創作活動3場,已形成聯絡服務文化人才的新陣地;實施完成應急廣播體系建設(二期)和智慧廣電固邊工程,全市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現場推進會在龍陵召開,為全市提供了可借鑒推廣的經驗做法。
(四)效果情況分析
一年來,在中共龍陵縣委、龍陵縣人民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共產黨龍陵縣委員會宣傳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決策部署,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細、落穩,不斷開創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思想保障和強大精神力量。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一)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填報需進一步完善
由于每年申報預算時間基本在10月份左右,對于下一年度績效目標采取的措施在申報預算時并不能全部計劃完成。同時,對于縣委臨時、突發等不可預見的工作內容也難以計劃在內。造成各項任務目標的具體措施在填報計劃措施與年終完成情況的對比還不夠明確對應。
為改進和提高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保證下一年度的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結果客觀公正,我單位將在下一年度申報年度預算時對于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措施內容進一步提前計劃、完善,力爭做到明確對應、詳細表述。
(二)部門對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工作需進一步提高
開展績效自評工作對于我單位的資金規范管理、資金使用效率、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以及部門績效目標的實現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目前我部的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工作仍有一些需要進一步完善、提高的地方。同時,對于已有的指標通過修改指標評分標準等方式,進一步提高績效自評工作。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情況
1.針對本部門績效自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和優化本部門后續項目和以后年度預算支出的方向和結構,合理配置資源,加強財務管理,完善項目管理辦法,切實提高項目管理水平、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部門工作效率。
2.根據績效自評情況,不斷補充完善績效評價指標,逐步建立本部門和本行業的績效評價指標庫。
3.要針對本部門績效自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和優化本部門后續項目和以后年度預算支出的方向和結構,合理配置資源,加強財務管理,完善項目管理辦法,切實提高項目管理水平、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部門工作效率。要認真落實整改意見,不斷提高預算績效管理水平。
4.按照政務公開的相關規定,將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以及納入自評范圍的所有項目自評報告(涉密內容除外),通過門戶網站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加強我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使各股室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一)細化預算編制工作,認真做好預算的編制。進一步加強部門內部機構各股室的預算管理意識,嚴格按照預算編制的相關制度和要求進行預算編制。全面清理預算部門的經常性業務,認真估算各項業務所需資金,做好部門預算工作,為領導提供科學依據。
(二)加強財務管理,嚴格財務審核。加強部門財務管理,健全部門財務管理制度體系,規范部門財務行為。在費用報賬支付時,按照預算規定的費用項目和用途進行資金使用審核、列報支付、財務核算,杜絕超支現象的發生。
(三)完善資產管理,抓好“三公”經費控制。嚴格編制政府采購年初預算和計劃,規范各類資產的購置審批制度、資產采購制度、使用管理制度、資產處置和報廢審批制度、資產管理崗位職責制度等,加強部門內部的資產管理工作。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的規模和比例,把關“三公”經費支出的審核、審批,杜絕挪用和擠占其他預算資金行為;進一步細化“三公”經費的管理,合理壓縮“三公”經費支出。
(四)對相關人員加強培訓,特別是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等學習培訓。規范部門預算收支核算,切實提高部門預算收支管理水平。
(五)按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部門績效管理制度,認真做好項目支出等績效目標設定工作,科學合理做好績效評價工作。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需要說明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