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56-4-/2021-0705030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財政局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1-07-05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1.主要職能。
政協龍陵縣委員會是我縣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在中共龍陵縣委的領導下,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
(1)組織召開一年一次的縣政協全體委員會議,對“一府兩院”的工作報告和事關全市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等重大問題進行協商討論,提出意見建議。
(2)組織政協委員對國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針以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之中進行協商;對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通過建議和批評進行監督。
(3)征集和督辦委員提案。以及改革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調研、視察,反映社情民意,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參考。
(4)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加強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工商聯的聯系,加強與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及歸僑僑眷的聯誼工作,加強與各族各界的聯系。
(5)圍繞依法治市加強民主監督,配合黨政部門做好化解矛盾,理順情緒工作,維護邊疆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6)做好教、科、文、衛、體的協調發展和文史資料的征集、編輯出版工作。
(7)配合市政協組織的政協委員或專委會委員視察、調研工作。
(8)聯系和指導鄉鎮委員活動組工作和政協理論研討工作。
(9)完成縣委、縣政府和市政協交辦的其他工作。
2.機構情況,包括當年變動情況及原因。
政協龍陵縣委員會機構級別正處級,內設機構七委一室。機構定編人數13人,其中:行政編制13人。
3.人員情況,包括當年變動情況及原因。
2020年我單位共有人員73人,其中:在職人員43人,退休人員29人。2020年調出1人、退休1人,調入5人,退休人員中死亡2人。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政協龍陵縣委員會2020年工作要點及任務分解》,結合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和政協工作實際開展好相關工作,整理歸納出2020年政協龍陵縣委員會整體支出績效目標。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2020年財政撥款收入8527352.47元,總收入比上年增加605241.81元,增長7.64%;;財政撥款支出8527352.47元,總支出比上年增加605241.81元,增長7.64%。其中:基本支出8057352.47元(人員經費支出6322734.79元,日常公用經費支出1734617.68元),項目支出470000元。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我單位不斷完善績效管理制度建設,制定了預算管理相關制度。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我單位通過對項目立項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管理情況、項目績效表現情況自我評價,了解相關項目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時遵循“目標引領、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結果導向”的原則提高我單位的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自評指標體系(本部分為報告核心內容)
(三)自評組織過程
1.準備階段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2.實施階段
下發績效自評工作通知,安排績效自評工作,制定評價指標體系;上報縣財政局審核。
3.總結階段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裝訂歸檔績效自評資料。在單位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成立以主席為組長,分管財務的領導為副組長,辦公室及財務室人員為成員的預算績效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強化財政預算支出績效管理
(二)過程情況分析
加強對財政預算資金管理方面制度的培訓,不斷提高業務工作能力。建立了機關整體支出管理方面的內控制度,并不斷進行完善和修訂。財務管理制度、票據管理辦法、財務會審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等辦法,對接待費支出進行了有效管控。
(三)產出情況分析
嚴格控控制執行,特別是三公經費的預算控制。嚴格接待費用審核審批程度,“三公”經費較好的控制在預算范圍之內。
(四)效果情況分析
2020年,全體機關干部職工在機關黨組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勤奮工作,創先爭優,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評價結果為優。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一)健全財務制度,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業務培訓;
(二)對項目開支做進一步詳細的規劃,嚴格按計劃執行,做到厲行節約;
(三)規范基本支出,嚴格按年初預算標準執行;
(四)加強財務管理,嚴格財務審核。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單位已作出工作要求,加強財務制度建設,建立有效的支出約束機制。一是綜合性的管理制度,加強經費管理制度、財務人員崗位職責等。二是單項的管理制度,如加強辦公費、電話費、郵電費等管理制度。三是相關性的管理制度,如接待制度、車輛管理制度。這樣從單位內建立起有效地支出約束機制,做到有章可循,并且嚴格按制度辦事,以堵塞漏洞,節約資金;強化開支計劃性,合理安排項目經費。計劃制定后,還必須嚴格執行,防止前緊后松,保證計劃的有效性。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各項目單位的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二是制定了單位績效管理辦法及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長效機制;三是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四是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分配上級財政預算項目資金的重要依據。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加強我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使各部室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一)重視預算執行。一是為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項目資金實行從申報到執行結束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對各單位的責任目標考核中;三是不定期召開預算執行進度通報會,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資金結余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加快項目預算執行。
(二)提高項目執行質量。經費下達后,及時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明晰經費使用內容和范圍,督促各項目單位加快經費執行進度。涉及物資采購的,提前組織專家論證并提出設備、物資參數,一旦經費下達就可立即進入政府采購程序,加快了采購進度。
(三)落實資金監管。我臺嚴格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四)逐步規范績效評價工作。2020年,我單位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2020年縣級財政安排的項目資金開展了績效自評。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需要說明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