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56-4-/2021-0705007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財政局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1-07-05 |
| 文號 | 瀏覽量 |
按照《龍陵縣財政局關于2020年縣級部門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及財政績效評價有關事項的通知》(龍財預〔2021〕152號)的要求,中共龍陵縣委宣傳部針對2020年度部門整體支出開展了績效評價自評工作,現將我部整體支出評價情況及結果報告如下: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中共龍陵縣委宣傳部是一級預算匯總上報單位,內含中共龍陵縣委宣傳部本級和龍陵縣融媒體中心兩個單位。宣傳部本級為二級預算行政單位,內設機構9個,分別是社科聯、文聯、辦公室、人事股、理論股、新聞宣傳網信股、文化廣電股、出版監管股、文明建設股。縣融媒體中心為二級預算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內設機構有6個,分別是辦公室、新聞采訪部、欄目策劃部、新媒體部、產業發展部、技術保障部。
1.部門職能
宣傳部本級:
一是負責組織全縣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委宣傳文化工作重大方針政策和事業發展總體規劃,研究擬訂全縣宣傳文化工作相關措施和事業發展規劃,統籌協調推進全縣宣傳思想文化領域法制建設,按照縣委的統一部署,協調宣傳文化系統各部門之間的工作。
二是統籌協調全縣黨的意識形態工作,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委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決策部署,組織協調全縣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和日常監督檢查,結合巡視巡察工作開展專項檢查。會同有關部門分析、研究、通報意識形態領域情況。
三是負責規劃組織全縣思想政治工作,配合縣委組織部做好黨員教育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和改進群眾思想教育工作。對鄉鎮黨委宣傳委員的任免提出意見。負責組織開展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干部教育培訓和人才工作。
四是統籌指導全縣理論研究、理論學習、理論宣傳工作,組織推動理論武裝工作。組織協調學術研究活動,開展學術交流、社科咨詢工作,促進社科理論研究成果社會化。宣傳普及社科知識和研究成果,編輯出版學術書刊和資料。獎勵和表彰社科優秀成果、社科優秀學會團體和社科優秀工作者。負責編輯《龍陵社科》。
五是統籌協調全縣對外宣傳工作,統籌組織對外傳播能力建設,指導對外文化交流工作,協調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工作。負責全縣新聞發布工作,指導協調縣級各部門的新聞發布工作,推動新聞發言人制度建設。擬定全縣重大問題對外宣傳口徑。
四是統籌分析研判和引導社會輿論,指導協調縣級各新聞單位工作,組織全縣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新聞工作。組織協調開展輿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工作,跟蹤了解、研究掌握宣傳輿情動態。
五是組織開展全縣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領域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重大問題研究,推動全縣互聯網宣傳和信息內容管理工作。統籌協調數字媒體的建設與管理。
六是擬定全縣廣播電視改革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統籌指導協調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及旅游業發展,指導協調國有文化資產監管工作。
七是統籌規劃和指導協調新聞出版、電影事業的發展、監督管理出版物內容和質量,監督管理印刷業,管理著作權,管理新聞出版行政事務,組織協調有關行政審批工作。組織指導協調全縣“掃黃打非”工作。負責全縣新聞記者證的管理。
八是負責全縣全局性的精神文明宣傳教育活動,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監督全縣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積極評比。負責指導協調各鄉鎮、縣直單位開展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和志愿者服務工作。
九是歸口領導縣文化和旅游局、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縣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縣融媒體中心。主管縣屬國有文化企業。領導和管理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指導委員會辦公室。
十是完成中共保山市委宣傳部、縣委交辦的其他任務。
縣融媒體中心:
一是貫徹落實黨的新聞宣傳方針政策,宣傳黨的理論、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發揮黨委和政府的喉舌作用,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輿論支持。
二是圍繞縣委、縣人民政府中心工作,組織開展新聞宣傳和重大宣傳報道活動,研究新聞宣傳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三是承擔全縣對內、對外宣傳工作的計劃與實施。
四是承擔全縣新聞通聯工作,抓好宣傳陣地和人才隊伍建設,做好新聞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工作。
五是承擔融媒體技術的運用推廣和開發利用工作。
六是組織制訂并實施融媒體相關產業發展規劃。
七是完成縣委、縣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2.年末機構人員情況
宣傳部本級人員編制數為26人,其中行政編17、群團事業編5人、事業編4人。年末實有在職人員29人,其中行政人員23人、事業人員4人、工勤人員2人;年末實有離休人員1人。2020年調出3人,退休2人,調入5人,年末實有在職人員與上年對比無增減變化。
縣融媒體中心有事業編制27名。正科級領導職數1名:主任1名(在職不在編,不占用單位編制);副科級領導職數3名:副主任3名;內設機構領導職數6名。現實有領導班子1正3副:正科級1名,副科級3名。有二級班子領導5名。年末實有在編人員24人,其中:中心主任為公務員1人(不占單位編制)、事業編23人、工勤人員1人。年末實有在職人員比上年對比減少3人。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中共龍陵縣委宣傳部的部門工作職責,結合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開展宣傳報道職能職責,整理歸納出2020年中共龍陵縣委宣傳部的整體支出績效包括九個方面:
1、進一步抓實學習教育工作。一是加強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結合省市縣要求,認真結合工作實際,推進理論學習中心組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按照規定動作,指導各級各部門認真組織開展好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確保理論學習中心組見實效。二是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豐富學習形式載體,扎實推進“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建設,加強推進“四力”教育實踐工作,指導全縣在職干部理論學習。三是用好“六小課堂”宣講品牌,提升宣講廣度和深度,探索網上理論宣講、鄉級特色理論宣講等新模式。四是做好理論闡釋,加強內外互通,圍繞中心工作,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做好理論文章及典型經驗材料總結提煉上報。
2、進一步抓實宣傳成效。一是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情況的宣傳。二是做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活動的氛圍營造工作及宣傳工作。三是做好2020年春節氛圍營造工作。四是做好清明節期間松山祭奠及宣傳工作。五是做好黃龍玉、溫泉養生、石斛等重點產業活動宣傳的策劃和組織。六是做好第三屆中國龍陵松山山地自行車速降國際邀請賽宣傳工作的籌備和實施。七是做好輿情信息撰寫上報工作。八是做好建黨100周年系列宣傳品打造。
3、進一步抓實文明建設。一是繼續推進“五大創建”工作。鞏固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推進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創建工作。全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完成縣級文明實踐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的設計建設,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試點及6個分中心、1個基地建設工作,探索推進龍陵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者服務隊開展志愿活動。二是開展好“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豐富創新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培育文明新風。三是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先進道德模范引領道德風尚,積極挖掘推薦選樹各級各類的先進典型人物,抓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四是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提升人居環境、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認真組織開展好全縣鄉風文明培育工作。
4、進一步抓實社科研究。一是認真做好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宣傳闡釋工作,讓全會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二是認真做好課題申報立項工作,爭取有更多課題獲得各級立項資助;三是認真做好《龍陵社科》辦刊工作,努力提高辦刊質量;四是認真做好調查研究和社科普及工作,努力夯實社科基層基礎,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決策咨詢服務。
5、進一步抓實志智同扶教育。一是持續開展宣傳教育。繼續深入開展“自強、誠信、感恩”主題實踐活動,進一步強化脫貧攻堅政策、先進典型宣傳,打造好新時代鄉村振興講習所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提高扶志教育針對性、及時性、便捷性和有效性。二是強化典型示范。深入開展“一兵三戶四村”典型評選,建好脫貧光榮榜,營造學先進、趕先進、爭先進的良好氛圍。三是提升鄉風文明水平。進一步完善符合本地實際的《村規民約》,開展好全縣“愛心超市”建管用工作,持之以恒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著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6、進一步抓實新聞出版。一是進一步深入推進“五大專項行動”,著力打擊政治性有害出版物。二是著力打造2個農家書屋示范點,探索管理長效機制。三是加大出版物市場的管理力度,堅決打擊盜版、盜印的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凈化全縣文化市場環境。四是以龍山湖公園“云上鄉愁書院”為抓手,在重大節慶日組織開展讀書活動,以點及面,帶動各類讀書活動的開展。在2個市、縣級示范點開展“掃黃打非”文藝演出活動,推動“掃黃打非”進基層工作引向深入。
7、進一步抓好廣電播出工作。一是加大對各播出責任單位的監督管理力度,確保重要時段和重保期間全縣廣播電視安全播出;二是全力做好行業扶貧,確保順利通過省成效考核;三是扎實做好“村村通”“戶戶通”日常運行維護管理,確保農戶“村村通”“戶戶通”直播衛星接收設備優質通、長期通。四是做好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廣播覆蓋工程111個項目點的日常管理維護使用工作。
8、進一步抓好網絡信息安全。一是繼續強化專項治理和專項行動,加強輿論管控工作,筑牢網絡防線;二是強化基礎信息收集,重點圍繞屬地為我縣或依托及利用我縣信息作為傳播媒介的媒體人信息的核實報備,確保網絡信息安全。三是進一步規范黨政機關聯網設備的使用管理;四是進一步建立完善輿情防范、處置機制;五是進一步完善行政單位新媒體的整合運用管理;六是進一步完善延伸網評員隊伍,爭取向下覆蓋至村(社區)級。
9、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一是增強“四個意識”,引導廣大宣傳干部在其位謀其政、在其崗履其職、盡其責,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二是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確保宣傳系統干部教育培訓的質量和效果,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進一步提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隊伍的政策理論水平和業務工作能力。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1、2020年本部門收入總計12147899.71元,均為財政撥款,沒有事業收入和預算外資金收入,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占收入比重的100%。其中:基本收入:8621726.79元,占總收入比重的70.97%;項目收入3526172.92元,占總收入比重的29.03%。按科目名稱分:一般公共服務支出收入4274949.79元,占總收入比重的35.19%,其中:行政運行收入2967015.17元、一般行政管理事務收入100000.00元、事業運行收入352792.01元、其他宣傳事務支出收入855142.61元;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收入6225618.99元,占總收入比重的51.25%,其中:文化創作與保護收入70000.00元、廣播收入1439280.00元、電視收入2264238.99元、其他廣播電視支出收入182500.00元、文化產業發展專項支出收入100000.00元、其他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收入2169600.00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收入973243.84元,占總收入比重的8.01%,其中:行政單位離退休支出收入151392.00元、事業單位離退休支出收入7200.00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收入725540.48元、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繳費支出收入89111.36元;衛生健康支出收入674087.09元,占總收入比重的5.55%,其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收入50000.00元、行政單位醫療收入201079.40元、事業單位醫療收入205942.49元、公務員醫療補助收入216186.68元。
2、2020年本部門支出總計10339906.79元,其中基本支出8509626.79元,占總支出的82.30%;項目支出1830280.00元,占總支出的17.70%。按支出經濟分類,工資福利支出6219163.69元,占總支出的60.14%,其中:基本工資:2024630.00元、津貼補貼2023493.00元、獎金175624.00元、績效工資537140.00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725540.48元、職業年金繳費89111.36元、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401432.41元、公務員醫療保險繳費203417.44元、其他社會保障繳費38775.00元;商品和服務支出2181801.10元,占總支出21.10%,其中:辦公費:415508.09元、印刷費97272.00元、水費3768.00元、電費131400.74元、郵電費123914.65元、差旅費167402.00元、培訓費6810.00元、公務接待費73778.00元,勞務費373968.52元、委托業務費265200.00元、工會經費62733.84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110884.34元、其他交通費用346760.82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2400.00元;對個人和家庭補助254352.00元,占總支出的2.50%,其中:離休費:146448.00元、生活補助107904.00元;資本性支出1584590.00元,占總支出的15.32%,其中:辦公設備購置費78140.00元、專用設備購置1506450.00元;對企業的補助支出100000.00元,占總支出的0.96%,均為其他對企業補助支出100000.00元。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我部門不斷完善績效管理制度建設,制定了預算管理相關制度。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目的,主要是了解資金使用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績效管理責任,完善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進一步提升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自評指標體系(具體詳見附表)
(三)自評組織過程
1.前期準備階段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2.組織實施階段
收集查閱與評價有關的政策及相關資料,在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共性指標體系框架的基礎上,結合年初預算批復的部門整體支出績效指標,部門職責以及項目特點,確定部門整體支出自評指標體系、績效考評實施方案,并開展相關績效自評工作,最后形成評價結論并撰寫評價報告。
3.總結評價階段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裝訂歸檔自交自評資料。在政府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結合部門預算申報與績效目標和實際完成情況對比分析,反映出部分股室對績效目標管理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對績效目標設立深入研究不夠。
(二)根據部內各股室項目開展的自評情況,2020年度我部門較好地完成了年初設定的各項項目績效目標,評價結果為優。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一)各相關股室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填報需進一步完善。
由于每年申報預算時間基本在10月份左右,對于下一年度績效目標采取的措施在申報預算時并不能全部計劃完成。同時,對于縣委臨時、突發等不可預見的工作內容也難以計劃在內。造成各項任務目標的具體措施在填報計劃措施與年終完成情況的對比還不夠明確對應。
為改進和提高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保證下一年度的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結果客觀公正,我部將在下一年度申報年度預算時對于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措施內容進一步提前計劃、完善,力爭做到明確對應、詳細表述。
(三)部門對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工作需進一步提高。
開展績效自評工作對于我部門的資金規范管理、資金使用效率、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以及部門績效目標的實現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目前我部的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工作仍有一些需要進一步完善、提高的地方。同時,對于已有的指標通過修改指標評分標準等方式,進一步提高績效自評工作。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1.針對本部門績效自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和優化本部門后續項目和以后年度預算支出的方向和結構,合理配置資源,加強財務管理,完善項目管理辦法,切實提高項目管理水平、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部門工作效率。
2.根據績效自評情況,不斷補充完善績效評價指標,逐步建立本部門和本行業的績效評價指標庫。
3.要針對本部門績效自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和優化本部門后續項目和以后年度預算支出的方向和結構,合理配置資源,加強財務管理,完善項目管理辦法,切實提高項目管理水平、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部門工作效率。要認真落實整改意見,不斷提高預算績效管理水平。
4.按照政務公開的相關規定,將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以及納入自評范圍的所有項目自評報告,通過門戶網站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加強我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使各股室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一)細化預算編制工作,認真做好預算的編制。進一步加強部門內部機構各股室的預算管理意識,嚴格按照預算編制的相關制度和要求進行預算編制。全面清理預算部門的經常性業務,認真估算各項業務所需資金,做好部門預算工作,為領導提供科學依據。
(二)加強財務管理,嚴格財務審核。加強部門財務管理,健全部門財務管理制度體系,規范部門財務行為。在費用報賬支付時,按照預算規定的費用項目和用途進行資金使用審核、列報支付、財務核算,杜絕超支現象的發生。
(三)完善資產管理,抓好“三公”經費控制。嚴格編制政府采購年初預算和計劃,規范各類資產的購置審批制度、資產采購制度、使用管理制度、資產處置和報廢審批制度、資產管理崗位職責制度等,加強部門內部的資產管理工作。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的規模和比例,把關“三公”經費支出的審核、審批,杜絕挪用和擠占其他預算資金行為;進一步細化“三公”經費的管理,合理壓縮“三公”經費支出。
(四)對相關人員加強培訓,特別是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等學習培訓。規范部門預算收支核算,切實提高部門預算收支管理水平。
(五)按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部門績效管理制度,認真做好項目支出等績效目標設定工作,科學合理做好績效評價工作。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需要說明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