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76-7-/2020-0521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
| 公開目錄 | 消費提示 | 發布日期 | 2020-05-21 |
| 文號 | 瀏覽量 |
進入夏季,各種野生菌進入生長旺盛期,也是誤采誤食有毒野生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高發期。為有效遏制誤食野生菌中毒事件發生,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現就預防野生菌中毒做如下消費提示:
一、不隨意采食野生菌
不要隨意采摘、出售、購買、食用自己不認識的野生菌,尤其是顏色鮮艷或霉變的野生菌。烹調加工野生菌時要炒熟煮透,不要涼拌食用,不要多品種混合加工,食用野生菌時最好不要飲酒。
二、不輕信民間“經驗”
我國已報道的毒菌約有480多種,含劇毒可致死的有40多種。目前,還沒有簡易鑒別野生菌是否有毒的科學方法,依據民間流傳的“經驗”,并不能保證避免誤采誤食有毒野生菌而發生中毒。
三、群體用餐單位嚴禁食用野生菌
餐飲經營單位要嚴格把好食用野生菌采購關,嚴格加工操作規范,做好留樣備查,確保消費者食用安全。學校食堂(含托幼機構)、單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區供餐單位、養老機構食堂、醫院食堂、會議集體用餐單位和農村自辦宴席等群體性聚餐,嚴禁加工食用野生菌類,防止引發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
四、出現中毒癥狀立即就醫
野生菌中毒的表現有:胃腸中毒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肝臟損害型、腎衰竭型、呼吸與循環衰竭型、光過敏性皮炎型等。其中,胃腸中毒型最為普遍,肝臟損害型致死人數最多。一般誤食有毒野生菌后,最短可以在10分鐘、最長在6-12小時后發病。如果食用野生菌后出現頭昏、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幻覺等中毒癥狀,要馬上催吐,并立即送醫。
龍陵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2020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