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76-7/20230710-00002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
| 公開目錄 | 消費提示 | 發布日期 | 2023-07-10 |
| 文號 | 瀏覽量 |
夏季氣溫升高,濕度增大,食物容易腐敗變質,發生食源性疾病的風險增高。針對夏季食品安全特點,為保障公眾飲食安全,預防食物中毒發生,龍陵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現向廣大公眾、消費者發布以下食品安全提示:
一、正確選購食品。購買食品時,應盡量選擇環境衛生整潔、貯存條件較好、符合衛生要求的正規商場、超市和市場。仔細查看預包裝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食品外觀、氣味,防止購買腐敗變質的食品,不要購買包裝破裂、變形的產品和路邊流動攤販無證加工的食品。不購買無產品標識、無生產廠家、無生產地址等來源不明的散裝白酒。不要購買和食用不認識的野菜、野果和野生菌。夏季高溫,部分水產品如魚類、螃蟹等死亡后極易變質,切勿食用。
二、科學貯存食品。需要冷藏或冷凍的食品,購買后應盡快放入冰箱保存,避免在室溫暴露時間過長導致腐敗變質。冰箱內存放食品不宜過滿,要定期除霜。蔬菜、水果類食品宜冷藏保鮮,熟食與生肉、生魚等生食要分開保存,西瓜等高糖分水果應打開即食用完畢,盡量不冷藏。飲品應存放于陰涼處,注意避光保存。聽裝、瓶裝、罐裝、紙盒、真空包裝等包裝食品,要做到即開即用,開啟后應及時冷藏且不宜久存。木耳浸泡時間不要超過4小時,水溫不超過 30℃。烹調好的食物室溫存放時間不要超過2小時,剩菜、剩飯等要及時冷藏,冷藏時最好用保鮮膜包好,冷藏時間不宜超過 24小時,再次食用前要徹底加熱,并確認未變質后方可食用。
三、規范加工過程。果蔬類食品應盡可能先浸泡半小時后再清洗食用,清洗時應采用流動的潔凈水多次清洗,去除果蔬類食品表面的農藥殘留和細菌。加工食品時,要保持炊具、餐具和食物的清潔衛生,生、熟食品要分開貯存和加工,要防止熟食成品與半成品、食品原料間相互交叉污染。烹飪食品,應做到燒熟煮透,從冰箱中取出的冷藏、冷凍食品在烹飪前應徹底解凍,長時間貯存的食品食用前應徹底再加熱,以殺滅存活的細菌。涼菜要現吃現做,可適量加入生蒜或醋殺菌,不吃或少吃生食海產品。
四、合理選擇就餐。外出就餐應選擇證照齊全、衛生設施好的餐館。就餐前要注意檢查食物感官是否異常、是否新鮮、是否燒熟煮透、餐具是否潔凈。珍惜糧食,按需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就餐后索取發票等憑證。網上訂餐時,應在平臺上查驗商家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慎食燒烤類食品,不到無證攤販燒烤攤就餐。拒絕食用野生動物。冷凍飲品雖解暑消熱,但經常食用易引發胃腸炎等疾病,應適量食用。注意平衡膳食,多食富含維生素與纖維素的新鮮蔬菜、水果等,切忌暴飲暴食。
五、嚴防群體性食物中毒。學校、旅游景區、建筑工地食堂及農村集體聚餐等集體供餐單位要依法履行好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嚴把供餐準入、原料采購、貯存使用、加工操作、運輸配送各道關口,全面加強從業人員食品安全培訓和健康檢查,嚴格做到“食品安全五要點”: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燒熟煮透、在安全的溫度下保存食物、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嚴防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消費者就餐后若出現發熱、嘔吐、腹瀉等身體不適或明顯食物中毒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診治。如發現食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等,請撥打12315熱線電話進行投訴舉報,我們將依法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龍陵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2023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