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66829322/20240111-00001 | 發布機構 | 市生態環境局龍陵分局 |
| 公開目錄 | 環境影響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4-01-11 |
| 文號 | 瀏覽量 |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及信息公開要求,經審查,我局擬對以下項目做出審批意見。現將有關情況予以公示.
公示反饋意見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金溪路 保山市生態環境局龍陵分局 自然法宣審批股
郵編:678300
聯系電話:0875-6128408 (兼傳真)
電子郵箱:llxhbjbgs@126.com
項目 名稱 | 龍陵縣龍山卡拌合站瀝青混凝土生產線提升改造項目 | 建設地點 | 保山市龍陵縣鎮安鎮龍山卡拌合站園內 | 建設單位 | 龍陵公路分局 | ||
環評文件類型 | 報告表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灃達環境科技(昆明)有限公司 | ||||
項目概況 | |||||||
項目于2023年7月26日取得龍陵縣發展和改革局的項目備案證,備案號:2307-530523-04-01-186410。本項目工程內容由主體工程、儲運工程、輔助工程、公用工程、環保工程等組成,占地面積15650m2,在原有項目場地內對原瀝青混凝土生產線進行改造,改造后年產瀝青混凝土1.5萬噸,再新建再生瀝青混凝土生產線一條,年產再生瀝青混凝土1萬噸,共有兩條生產線,兩條生產線共計年產瀝青混凝土2.5萬噸。主要實施再生機配置安裝及烘干滾筒燃燒器、導熱油爐、瀝青儲罐等設備提升更換,以及雨水收集池、廢氣處理設施、綠化等附屬設施。項目總投資11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48.2萬元。 | |||||||
項目預防及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
(一)加強施工期環境管理 項目在原項目地對原有廠區進行升級改造,并新增廢舊瀝青混合料預處理生產線,施工期主要進行烘干滾筒燃燒器、燃煤導熱油爐、瀝青儲罐等設備的提升更換,施工期主要環境影響為廢氣、廢水、噪聲、固體廢物。施工廢氣主要為揚塵、機械和車輛尾氣,通過灑水降塵、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封蓋運輸車輛等措施,經大氣稀釋擴散,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施工期不設施工營地,少量施工廢水經收集沉淀處理回用于施工場地灑水降塵,不外排;施工期作業噪聲、設備安裝噪聲及車輛噪聲通過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加強施工管理、選擇低噪聲設備、合理布局、高噪聲部位設置隔離墻等措施可減少噪聲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固體廢物主要為土石方、建筑垃圾、廢棄設備和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盡量回收利用于廠區建設,廢鋼材收集后外售收購站,拆除的廢舊燃煤燃燒器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拆除回收,少量生活垃圾收集至垃圾桶委托當地環衛部門定期清運。 (二)重視運行期環境管理 1.加強水污染治理工作。車輛沖洗廢水經洗車臺下設置的沉淀池處理后循環使用,不外排。初期雨水經屋頂雨水收集管、雨水溝收集后排入初期雨水收集池處理沉淀處理后待晴天回用于廠區道路及空地灑水降塵,不外排。生活污水排入化糞池處理,委托環衛部門定期清掏。 2.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運營期廢氣主要為粉塵、輕油燃燒廢氣、加熱廢舊瀝青時產生的有機廢氣、骨料及廢舊瀝青混凝土倉庫裝卸粉塵、堆場及原料運輸和廠內道路等揚塵。 有組織廢氣:主烘干滾筒加熱產生輕油燃燒廢氣、轉動、篩分骨料產生粉塵和廢舊瀝青烘干滾筒燃燒器加熱時輕油燃燒廢氣、轉動、篩分骨料產生粉塵、加熱廢舊瀝青的有機廢氣通過負壓收集引入烘干滾筒燃燒處理后經旋風+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通過排氣筒排放;粉料筒呼吸口廢氣經風機引至收集礦粉倉頂部自帶脈沖式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通過排氣筒排放;導熱油爐加熱時燃燒輕油廢氣通過引風機引入排氣筒排放;瀝青卸車、儲罐呼吸口、攪拌及攪拌缸卸料過程產生的廢氣通過呼吸口連接集氣管道、攪拌站采用全封閉結構、卸料裝車車道延伸封閉等措施后通過負壓收集引入電捕焦油器+高壓靜電除霧+活性炭吸附一體化設備處理后通過排氣筒排放。有組織排放的顆粒物、氮氧化物、瀝青煙、苯并[a]芘和非甲烷總烴達《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二級標準限值要求,烘干滾筒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濃度達《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9078-1996)表4中燃煤(油)爐窯二級標準要求,導熱油爐輕油燃燒廢氣中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濃度達《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表2中新建燃油鍋爐標準。 無組織廢氣:骨料和廢舊瀝青混合料在轉運、輸送及料倉存放過程產生的粉塵通過對輸送皮帶進行密封、敞開面設置噴霧降塵設備和半封閉料斗設施等措;主烘干滾筒加熱產生輕油燃燒廢氣、轉動及篩分骨料產生粉塵和廢舊瀝青烘干滾筒燃燒器加熱時輕油燃燒廢氣、轉動及篩分骨料產生粉塵、加熱廢舊瀝青時產生的有機廢氣通過負壓收集、燃燒處理、旋風+布袋除塵器處理;瀝青卸車、儲罐呼吸口、攪拌、攪拌缸卸料過程產生的廢氣通過負壓收集電捕焦油器+高壓靜電除霧+活性炭吸附一體化設備處理;輕油呼吸廢氣來自卸車及儲罐呼吸過程;骨料及廢舊瀝青混凝土倉庫裝卸粉塵、堆場揚塵通過倉庫三面和頂設置圍擋、卸料時噴霧降塵和倉頂噴淋灑水等措施。無組織排放的顆粒物、苯并[a]芘、非甲烷總烴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瀝青煙達《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詳解》要求。環評預測,無組織廢氣經設備密閉、廠房阻隔、大氣稀釋擴散后對周圍大氣環境敏感目標影響較小。 惡臭氣體來自瀝青加熱過程產生的瀝青煙,經收集處理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表1的二級標準限值要求。 原料運輸揚塵主要集中在進場500m范圍內,通過加強道路養護、綠化、加蓋篷布、嚴禁超速超載等措施,廠區內道路及其他空地揚塵通過采取不定時灑水降塵等措施后,對空氣環境影響較小。 3.控制噪聲環境影響。運營期噪聲主要為生產設備噪聲,噪聲源強聲級值在70~85dB(A)之間。環評預測,通過選購低噪聲設備、優化布局、廠房阻隔等措施后,運營期晝間廠界噪聲達《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限值要求,聲環境敏感點噪聲達《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 4.嚴格固體廢物管理。運營期固體廢物分為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生活垃圾。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廢骨料在石料堆場暫存后由石料供應商定期回收破碎重新利用;不合格廢舊瀝青混合料暫存于設彩鋼瓦頂棚和四面圍擋的一般工業固廢暫存間,經再次銑刨后重新利用;除塵器收集的除塵灰,用噸袋收集后暫存于一般工業固廢暫存間,全部回用于生產;車輛沖洗沉淀池泥沙,定期清理后回用于生產;初期雨水收集池底泥,定期清掏后回用于生產;滴漏瀝青及拌合殘渣,收集后作為原料回用于生產。 危險廢物廢:活性炭、機修廢油、廢油桶約、廢焦油約,經分類收集后暫存于危廢暫存間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理;導熱油每5年更換一次,廢導熱油委托有資質廠家進行定期更換帶走,不在廠區儲存;電捕焦油器沖洗液經收集后暫存于危廢暫存間,委托有資質單位定期清運處置。 生活垃圾經收集后委托當地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置;化糞池底泥委托環衛部門定期清掏,不外排。 5.根據《排污許可管理條例》,項目竣工后及時開展排污許可申報,并做好日常環境管理工作。 6.加強環境風險管理。編制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應急管理制度,確保環境安全。 | |||||||
公眾參與情況 | |||||||
無反對意見 | |||||||
建設單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關承諾文件 | 無 | ||||||
擬審批意見 | |||||||
擬審批意見 | 同意項目審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