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66829322-10_Z/2017-0602002 | 發布機構 | 市生態環境局龍陵分局 |
| 公開目錄 | 生態環境保護政策 | 發布日期 | 2017-06-02 |
| 文號 | 瀏覽量 |
|
|
|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所作的修改,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1、環評審批不再作為核準的前置條件 原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建設項目環評審批辦結后才能向發展改革部門申請企業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或項目核準。 修改后,環評行政審批不再作為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或項目核準的前置條件,將環評審批與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或項目核準同時進行,但仍須在開工前完成。 修改前: 第二十五條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法律規定的審批部門審查或者審查后未予批準的,該項目審批部門不得批準其建設,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 修改后: 將第二十五條修改為:“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依法經審批部門審查或者審查后未予批準的,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 修改前: 第三十二條建設項目依法應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而未評價,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依法批準,審批部門擅自批準該項目建設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修改后: 刪去第三十二條。 2、將環境影響登記表審批改為備案 修改前: 第二十二條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由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修改后: 將第二十二條修改為:“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由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國家對環境影響登記表實行備案管理。 3、不再將水土保持方案的審批作為環評的前置條件 原環境影響評價法第十七條規定,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中必須有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為進一步簡政放權、優化審批流程,修改后,不再將水行政主管部門對水土保持方案的審批作為環境影響評價的前置條件。 修改前: 第十七條第二款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設項目,還必須有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修改后: 刪去第十七條第二款。 4、取消行業預審 取消了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預審。 修改前: 第二十二條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由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建設項目有行業主管部門的,其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應當經行業主管部門預審后,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修改后: 將第二十二條修改為:“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由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5、增加了根據規劃環評結論和審查意見對規劃草案進行修改完善等規定 修改前: 第十四條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審批專項規劃草案時,應當將環境影響報告書結論以及審查意見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 在審批中未采納環境影響報告書結論以及審查意見的,應當作出說明,并存檔備查。 修改后: 第十四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一款:“審查小組提出修改意見的,專項規劃的編制機關應當根據環境影響報告書結論和審查意見對規劃草案進行修改完善,并對環境影響報告書結論和審查意見的采納情況作出說明;不采納的,應當說明理由?!? 修改前: 第十八條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應當避免與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相重復。 作為一項整體建設項目的規劃,按照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不進行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 已經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劃所包含的具體建設項目,其環境影響評價內容建設單位可以簡化。 修改后: 將第十八條第三款修改為:“已經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劃包含具體建設項目的,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應當作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依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內容應當根據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審查意見予以簡化。” 6、“未批先建”最高罰款二十萬元改為總投資額的1%至5% 原來罰款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最高為二十萬元,現在改為總投資額的1%至5%,項目如果是上億元的話,罰款可以達一百萬元至五百萬元。 修改前: 第三十一條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重新報批或者報請重新審核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擅自開工建設的,由有權審批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補辦手續;逾期不補辦手續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準或者未經原審批部門重新審核同意,建設單位擅自開工建設的,由有權審批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可以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修改后: 將第三十一條修改為:“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重新報批或者報請重新審核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擅自開工建設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根據違法情節和危害后果,處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并可以責令恢復原狀;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未經批準或者未經原審批部門重新審核同意,建設單位擅自開工建設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處分。 “建設單位未依法備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備案,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