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llajj-/2022-0410002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應急管理局 |
| 公開目錄 | 事故通報 | 發布日期 | 2022-05-24 |
| 文號 | 瀏覽量 |
現將全縣2022年第一季度安全生產工作情況通報如下。
一、全縣2022年第一季度安全生產工作情況通報
今年以來,在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縣未發生一起安全生產責任事故,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了“雙下降”。我們要將這種良好的勢頭長期保持下去,實現全年不發生一起較大以上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的目標。
(一)安全責任深入人心。全縣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批示精神,深入和國務院、省、市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從思想上進一步加深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認識,樹牢安全發展理念。
(二)安全監管持續高壓。2022年以來共排查出安全隱患1146條,其中一般隱患1146條,已整改662條;共開展督導檢查233次,檢查監管對象684家,發現問題223條,督促整改223條。扎實開展聘請安全技術服務機構參與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工作,目前縣應急管理局正在對全縣3戶礦山、8戶工貿企業、31戶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批發企業的全面排查,縣交通運輸局、縣水務局、縣住建局3個單位前期工作已經全面完成,即將啟動實地隱患排查工作。
(三)專項整治工作穩步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鞏固提升有序推進。確定的57項重點目標任務實施掛圖作戰,已完成50項,其余7項將在本年度完成。各行業、各鄉鎮、各企業對照三年行動計劃各項任務要求,逐條逐項開展專項整治工作,為三年行動計劃鞏固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成效明顯。對全縣瓶裝液化石油氣供應點19家、特種設備使用單位2家、在用壓力管道28條共15.287千米、在用壓力容器6臺、氣瓶307支開展全覆蓋檢查。共開展城鎮燃氣全面安全檢查5次,日常督促檢查及抽查6次。發現一般安全隱患208條,辦理燃氣無證經營行政處罰案件3起,罰款36900元。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工作有序推進。全面摸清全縣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底數,為危化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提供基礎信息;扎實開展危化品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對轄區內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開展全覆蓋安全隱患排查,2022年4月,聘請第三方機構對全縣危化品生產單位4戶、經營單位28戶進行前面體檢。
(四)綜合應急演練檢驗能力。3月23日在龍陵縣鎮安鎮大壩村組織開展了全縣2022年綜合應急演練,通過演練,全面檢驗了我縣各類隊伍的應急救援、搶修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了各級各部門領導干部應急指揮作戰能力水平,進一步鍛煉了各類應急救援隊伍,健全磨合應急聯動機制,提升了協同作戰應急救援能力。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雖然全縣1—4月份安全生產總體形勢向好,但也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和隱患。一是道路交通事故頻發。今年以來,全縣共發生8起9人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其中摩托車事故5起致6人死亡,未成年駕駛摩托車2起致1人死亡,騎摩托車不戴頭盔、違法載人、無證駕駛、酒駕醉駕等問題未的到徹底根治。二是安全責任壓實不夠。從縣應急管理局聘請安全技術服務機構參與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情況來看,企業主要負責人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企業規章制度不落實、廠區現場管理不規范、操作手冊執行不嚴格、安全生產投入嚴重不足、應急處置能力不足、礦山安全隱患較大等問題突出,企業未能有效處理好發展和安全的關系,重經濟輕安全的思想一直存在。這些思想若得不到轉變,將會對我縣安全生產工作帶來不可估量的后果。
三、下一步工作建議
汛期將至,安全生產高壓期和關鍵期在下半年要切實肩負起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一)時刻抓緊思想認識。要深刻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緊迫性,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要細化落實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責任、行業部門的監管責任、企業的主體責任,始終把安全生產放在首要位置。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重要批示精神,深入貫徹國務院、省、市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責任清單和安全生產舉報獎勵辦法。
(二)及時開展隱患大排查。各行業監管部門要立即對監管對象、各鄉鎮對轄區內企業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各企業要常態化開展安全生產自檢自查,要用活用好縣安委會即將制定下發的《龍陵縣貫徹落實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責任清單》和《龍陵縣安全生產舉報獎勵辦法》,形成上下聯動、內外結合、社會參與的安全生產隱患舉報治理機制。
(三)緊盯汛期安全工作。今年的雨水來得早,要做好提前進入汛期的準備,組織對河湖、溝渠進行全面清理,對易發生山洪地帶進行常態化巡護巡察。要加強對地質災害點的日常監管,發現變化要及時進行實地勘察,要充分調動群眾的主動性,全民參與地質災害防治。要加強易坍塌路段的監測,各鄉鎮要對轄區內各路段進行經常性養護,對發生大面積坍塌的路段要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