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llajj/20231011-00001 | 發(fā)布機構 | 龍陵縣應急管理局 |
| 公開目錄 | 應急管理 | 發(fā)布日期 | 2023-10-11 |
| 文號 | 瀏覽量 |
龍陵縣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及時安排部署,一手抓防汛、一手抓抗旱,全面筑牢防汛抗旱“防護網(wǎng)”,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打好防汛抗旱“責任拳”。結合實際及時調整充實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進一步壓實防汛抗旱工作包保責任制,明確縣級領導掛鉤、成員單位包鄉(xiāng)鎮(zhèn)、鄉(xiāng)鎮(zhèn)領導包村到組。今年以來,全縣已下沉14輪,縣級干部下沉人數(shù)419人次,鄉(xiāng)級干部下沉人數(shù)2586人次。落實了38座水電站、58座水庫、3座在建水庫行政責任人、技術負責人、管理責任人的“三個責任人”,落實落細、落小各項防汛抗旱措施。
打好防汛抗旱“調度拳”。堅持防蓄并舉的方針,對全縣水庫壩塘科學分析,“一庫一策”認真做好調度運行,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有利的降水時機,積極引水入庫、入塘、入池,做到應蓄盡蓄,確保生產生活用水需求,目前全縣水庫壩塘共有蓄水14209萬立方米,完成任務數(shù)的118%,超額完成任務。
打好防汛抗旱“排查拳”。采取安全檢查、全覆蓋排查及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檢查相結合的方式,組織水務、自然資源、發(fā)改、交通、住建等相關部門完成了全縣38座水電站、58座水庫、4條重要河道、39個山洪災害點、157個地災點、42條公路、縣城城市規(guī)劃區(qū)防汛安全檢查。汛期深入基層開展全覆蓋排查風險隱患行動,重點對低洼地帶有人活動區(qū)域、地質災害隱患點、在建項目工地、水電站等重點領域開展了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檢查,對發(fā)現(xiàn)的安全隱患督促完成整改,檢查率、檢查內容、整改率均達到了100%。
打好防汛抗旱“保障拳”。嚴格落實“1262”預警和響應聯(lián)動機制,全面推行江河上下游防汛聯(lián)動機制,突出強化短臨預警“叫應叫醒”。今年共召開防汛調度會議6次,開展防汛會商4次,發(fā)出預警提示14次,啟動防汛Ⅳ級響應1次;加強群測群防,做好村組值班巡查特別是夜間值守巡查,強化轉移避險網(wǎng)格化管理。落實好特殊群體一對一轉移避險包保責任人,確保關鍵時刻不落一戶、不漏一人;積極儲備防汛物資編織袋2萬條、救生衣200余件、抗旱水桶300余個以及備用發(fā)電機、抽水機、探照燈等防汛抗旱物資,種類達35種,價值36.63萬元,確保災情發(fā)生時調得動、運得出、用得上。
打好防汛抗旱“宣傳拳”。充分利用“安全生產月”“5.12防災宣傳日”等時間節(jié)點,在集貿市場、學校、居民點等重點地段通過懸掛橫幅、設置咨詢點、發(fā)放宣傳資料等方式,開展宣傳活動;通過新聞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短信平臺、廣播等有效手段,及時發(fā)布災害性天氣預警提醒;采取村小廣播、群眾會、宣傳單入戶等管用措施,引導群眾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救能力,特別提醒群眾在生產過程中做好自我防護、主動防險避險,安全出行和生產。截至目前,共開展各類宣傳10(場)次,推送信息300余條,發(fā)放宣傳資料1000余份,為防災減災營造了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