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78-3-/2022-1017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統計局 |
| 公開目錄 | 統計分析與信息 | 發布日期 | 2022-10-17 |
| 文號 | 瀏覽量 |
“四上”企業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數據來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及動力,是經濟保持穩中求進的基礎。我縣堅持按照“先入庫,后出數”的原則,做好“四上”企業培育工作,扶持更多的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做好“四上”企業入庫統計工作,提高“四上”企業入庫率和數據質量,對及時、準確、全面反映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科學、有效實施經濟運行監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全縣“四上”企業在庫情況
截至2022年9月,全縣共有在庫“四上”企業97家,在全市排名第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7家,在全市排名第4;資質內建筑業企業9家,在全市排名第5;限額以上批零貿易業26家,在全市排名第4;住宿餐飲業11家,在全市排名第3;重點服務業6家,在全市排名第3;房地產12家,排名全市第4。
二、經驗做法
(一)領導高度重視??h委、縣政府把培育“四上”企業作為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主要途徑,把“四上”企業培育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今年龍陵縣促進市場主體倍增領導小組先后印發了《龍陵縣促進農業市場主體倍增培育計劃等8個培育計劃的通知》及《龍陵縣市場主體倍增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文件明確了各鄉鎮、各行業主責部門培育市場主體的目標任務。2022年5月,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龍陵縣加快“四上”企業培育工作實施方案》,為進一步抓實全縣市場主體倍增和加強“四上”企業培育,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明確了目標任務、工作措施和具體責任分工。
(二)部門密切配合?!八纳稀逼髽I增減變動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較強的常規統計工作,為了高標準做好“四上”企業管理維護工作,對名錄庫進行動態維護管理,機構編制、民政、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定期向縣統計局推送所需的行政記錄資料,縣統計局明確專人及時維護更新部門推送的單位信息,做到日清月結,動態更新名錄庫,確保不重不漏,基礎信息準確完整。
(三)宣傳有力,跟蹤督導到位。一是各行業主責部門切實做好對全縣“四上”企業的摸底工作,通過下基層、進企業,了解掌握企業實際情況,摸清底數,對符合“四上”企業標準但又未納入統計范圍的企業進行督促,動員其依法履行“升規納統”入庫義務,做到應統盡統。二是針對企業融資難、經營難、配合度低、身份限制等問題,堅持積極正面引導,轉變企業觀念,向企業講明入規的重要性,提高企業入規的積極性和配合度。
三、存在的困難問題
從目前情況看,龍陵縣“四上”企業存在占比低、數量少、發展不均衡、企業升規入統意愿不強、個轉企推進難等問題。
(一)“四上”企業占比低。截至2022年9月,龍陵縣規上企業97家,僅占全縣企業法人單位數的5.11%?!八纳稀逼髽I是地區經濟發展的“領頭羊”,是國民經濟核算基礎數據的主要來源,只有不斷擴大“四上”企業隊伍,才能為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二)“四上”企業培育不夠。5年來龍陵縣新增“四上”企業僅24戶。工業方面,培育和引進新興企業不足,缺乏增量;建筑業方面,本地注冊、達到資質等級的建筑業企業較少,有部分資質等級建筑企業來自縣外、注冊縣外,按注冊地統計原則無法統計到本地;服務業方面,達到規模的批零住餐法人企業不多,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服務業規模不大,行業發展關聯度不高,規模效益不明顯。
(三)企業升規意愿不強。部分達到入規標準的法人企業和個體戶,擔心升規后稅賦增加、統計工作任務增加,不愿或不主動升規,“小升規”“個轉企”動力不足。同時相關部門對“四上”企業對縣域經濟的支撐作用認識不足,挖掘和培育“準四上”企業不夠,職能作用未充分發揮。
(四)“個轉企”推進難。一是法律法規沒有強制約束,國家新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并未明確規定申報登記的市場主體達到什么條件必須登記為相應的經濟類型。二是個體戶升級為企業后須按企業稅種、稅率和會計制度納稅,這不僅會增加企業管理難度和流動資金的壓力,而且“個轉企”后,變更、注銷、有關財產登記和員工社保等都需按企業要求辦理,加重企業負擔。因此很多超市、賓館、酒店營業額達到入庫標準,但因其是個體戶,實行定稅,沒有規范的財務賬表,從而無法納入“四上”企業庫。
四、“四上”企業培育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政府高度重視,部門密切配合??h委縣政府要高度重視“四上”企業培育工作。成立“四上”企業培育工作領導小組,由政府統籌協調總體工作,發改、工信、住建、文旅、衛健、交通、民政等部門負責具體工作,財政部門負責提供資金支持,統計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申報審核指導工作、運行預警監測和數據測算分析等工作。
(二)壓實部門責任,深挖新增長點。要通過稅務、市場監管以及“四經普”成果等部門資料深入挖掘“準四上”企業單位,加強監測指導,培育壯大“四上”企業庫;要切實把“個轉企”“小升規”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后的首要工作來抓;要對接好國家、省、市、縣各項優惠政策,根據各行業的特點,盡快調整、制定更具操作性的市場主體倍增培育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壓實工作責任,進行高位推動。
(三)建立“四上”企業梯度培育庫。針對沒有入庫的重點納稅企業、重點項目和大型個體戶等潛在申報對象,由各主管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共同發力,按照“扶優、扶強、扶大、扶新”的原則,逐一摸排,定向篩選,盡快建立和完善“四上”企業梯度培育名錄庫;全縣要結合區域產業結構特點,圍繞支柱性產業、代表性行業,進行深度挖掘,提供專人跟蹤服務,形成分類指導、過濾篩選、重點培養、梯次銜接、整體推進的“四上”單位培育建設新局面,按照“申報一批、培育一批、儲備一批”的工作思路,進行持續監測,通過產業扶持資金、加大貸款擔保等方式,幫助企業做大做強、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及時納規入統。
(四)加強對現有“四上”企業的幫扶。對目前已在庫“四上”企業,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強日常監管和精細化服務,對發展良好的企業進行長期動態監測,通過為企業提供申報各種稅費減免、補助資金、風險監測等服務,打消企業顧慮,幫助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全面提高“四上”企業的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