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78-3-/2021-1108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統計局 |
| 公開目錄 | 統計分析與信息 | 發布日期 | 2021-11-08 |
| 文號 | 瀏覽量 |
前三季度,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龍陵現場辦公會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全力打造中國石斛之鄉,積極融入綠色硅材全產業鏈建設,扎實推進興邊富民行動”的具體定位,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沉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主要經濟指標保持穩定,經濟發展呈平穩增長態勢。
一、經濟運行情況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前三季度全縣地區生產總值85.77億元,同比增長7.7%,兩年平均增長5%,絕對值全市第4位,增速全市第2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11億元,增長10.3%,兩年平均增長6.9%;第二產業增加值37.76億元,增長9.5%,兩年平均增長3.9%;第三產業增加值32.9億元,增長4.7%,兩年平均增長5.8%。
(一)農業生產形勢良好,林業、畜牧業快速增長。1-9月份,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95億元,同比增長12.7%,比上半年提高3.2個百分點;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5.41億元,增長10.2%,比上半年提高2.6個百分點。
全縣實現種植業產值8.9億元,增長9.83%,其中:林業產值6.83億元,增長56.68%;蔬菜及食用菌產量2.77萬噸,增長11.3%。穩糧增收措施有效落實,秋糧播種面積35.81萬畝,增長1.77 %,其中谷物增長0.63萬畝、增長2.05%,總體長勢較好,全年糧食有望再獲豐收。實現畜牧業產值6.40億元,增長4.21%,其中生豬出欄5.91萬頭,增長22.66%;實現肉類總產量2.55萬噸,增長26.4%。三季度末,生豬存欄29.56萬頭,增長37.5%。
(二)工業生產保持增長,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拉動明顯。1-9月份,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26.9%,增加值增長10.1%,兩年平均增長8.9%,比1-8月份回升4.1個百分點,同比回升2.4個百分點,增速全市第2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
從三大門類看,采礦業下降11.6%,兩年平均下降5.1%;制造業增長10.9%,兩年平均增長9.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3.9%,兩年平均下降4.9%。
從主要行業看,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5.8%,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下降10.9%,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5.0%,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5.4%,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30.3%,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3.9%。
從主要產品產量看,成品糖4.82萬噸,增長16.8%;電鋅2.46萬噸,增長3.9%;水泥51.24萬噸,下降16.9%;硅10.50萬噸,增長2.3%;單晶硅2.78萬噸,下降11.8%;發電量15.15億千瓦時,下降3.7%。
(三)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綜合交通投資拉動明顯。全縣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37%,兩年平均增長7.1%,比1-8月份下降6個百分點,增速全市第1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9.8個百分點。
從產業看,第一產業下降23.5%,兩年平均增長11.8%;第二產業下降74.9%,兩年平均下降63.2%;第三產業增長110.1%,兩年平均增長44.4%。
從重點領域看,民間投資下降57.9%,兩年平均下降35.3%;產業投資下降38.2%,兩年平均下降31.6%。
從行業看,非電工業投資下降76.8%,兩年平均下降64.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140.8%,兩年平均增長100.4%;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185.4%,兩年平均增長45.6%。
從房地產市場看,全縣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46.4%,兩年平均增長6%;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55.8%,兩年平均下降13%。
(四)消費市場有序回升,重點商品持續熱銷。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63億元,增長21.8%,兩年平均增長10.4%,絕對值全市第4位,增速全市第3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
從四類行業看,批發業銷售額7.70億元,增長18.2%,兩年平均增長8.5%;零售業銷售額25.29億元,增長23.8%,兩年平均增長12.4%;住宿業營業額1.5億元,增長330%,兩年平均增長3.1%;餐飲業營業額4.71億元,增長25.7%,兩年平均增長5.4%。
從重點商品看,在重點監測的12大類限額以上企業實現的商品零售額中,全部實現增長,吃穿用類實現大幅增長,其中:糧油食品增長41.2%、飲料類增長32.2%,煙酒類增長68.1%,日用品類增長41.9%,中西藥品增長567%,汽車類增長37.1%。
(五)財政收入穩步增長,金融市場運行穩健。1-9月份,地方財政總收入10.06億元,增長61.2%,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66億元,增長36.5%;財政總支出25.08億元,下降28.7%,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46億元,下降7.3%。
9月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06.62億元,下降2.8%,其中:住戶存款85.5億元,增長7.7%;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92.47億元,增長10.2%,其中:短期貸款27.35億元,增長21.5%;中長期貸款63.67億元,增長5.6%。
(六)居民收入穩步增長,收入差距持續縮小。前三季度,實現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34元,增長12.0%,兩年平均增長7.5%,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絕對量全市居第3位,增速全市第2位。實現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05元,增長12.6%,兩年平均增長9.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絕對量居全市第4位,增速與施甸縣并列全市第2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由2020年三季度同期的2.59:1降為2.58:1,比上年同期收窄0.01。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工業增長后勁不足。一是存量企業挖潛困難。存量企業增長乏力,甚至是負拉動,大部分企業基本處于持平或者下降。當前工業支撐較大的硅冶煉、珠寶玉石、中藥飲片(石斛)等產業產值已經發揮到極限,存量企業持續拉動增長能力有限。如:增加值占比較大的醫藥制造業(石斛)同比下降35.2%,負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39個百分點;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黃龍玉)同比下降26.0%,負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62個百分點。另外硅冶煉行業屬于“兩高”行業,受能源“雙控”制約,今年前三季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電、限產影響。二是工業結構單一。保山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一期、二期共11GW單晶硅棒產能去年全部達產生產,今年1-9月,企業實現產值59.46億元,占規上工業產值的57.33%,成為支撐龍陵工業經濟的支柱,但是,隨著隆基公司同期數達峰值,該行業增速會持續放緩,對全縣工業拉動會持續下降,目前工業上沒有新建成投產企業,工業經濟保持持續增長困難較大。三是價格指數持續上升,9月份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4.4個百分點,1-9月累計上漲9.77個百分點,預計還將持續,直接影響工業經濟增長3個百分點左右。
(二)投資增長后續乏力。一是重大項目支撐不足。前三季度,在154個在庫投資項目中,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及以上項目僅有21個。二是重點產業和領域支撐乏力。前三季度,大農業投資下降23.5%,工業投資下降74.9%,房地產業投資下降42.1%,民間投資下降57.9%,產業投資下降38.2 %,以上領域和上年同期相比降幅較大,對全縣投資持續增長影響較大。三是項目建設資金保障不足(不含房地產開發項目)。前三季度,全縣本年到位資金同比增長7.2%,低于全縣投資增速29.8個百分點,資金到位率僅為24%,較去年同期下降29.5個百分點;而項目建設拖欠款同比增長290.2%。
(三)第三產業增長乏力。一是市場主體培育仍待加強。限額以上企業量少質弱,目前全縣限額以上在庫企業批發業5戶、零售業19戶、住宿業7戶、餐飲業6戶、大個體戶7戶,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低,僅20%左右。重點服務業僅有5戶,且納入核算的相關行業沒有對應的企業支撐。二是因持續受國內外疫情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加之邊境地區疫情防控嚴峻形勢的沖擊,整個商貿業全面復蘇持續增長壓力巨大。三是地方工資實現增長存在較大困難。工資增長主要拉動第三產業中的非營利性服務業,非營利性服務業占第三產業的比重達30%左右,雖然今年以來工資反饋數據有所增長,但從前三季度數據看均在回落,尤其是占非營利性服務業比重達85%的教育、公共管理業,對整個三產影響較大。四是房地產銷售面積大幅下滑。受棚改影響,龍陵縣2020年開盤銷售樓盤較多,大多數棚改戶選擇在2020年購房,而2021年新建設項目龍城一品和三關溫泉遲遲未開盤,導致2021年銷售面積大幅下滑。前三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速度為-56.6%,直接影響GDP增速1.2個百分點。
三、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強化經濟形勢分析研判。一是進一步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加大對經濟形勢的分析研判,確保預警及時、到位,協調好部門統計工作,提前做好應對措施,力爭做到經濟數據能夠真實準確反映全縣行業發展實際。二是行業主管部門應加強各行業市場調研,充分掌握市場行情,定期召開行業聯席會議,分析研判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市場發展潛力,透徹研究重點企業存在的問題,因企施策,分類科學制定重點企業幫扶措施,努力實現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二)千方百計抓牢工業經濟。一是強化工業經濟運行監測預警分析,尤其要加大對重點工業企業的運行監測力度,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協調解決工業經濟運行中的各種困難和矛盾,確保全縣工業經濟平穩發展。二是繼續加大對企業的服務力度,遏制重點行業下降,力促企業正常生產和滿負荷生產,有效提高實體經濟效益。三是高度重視企業升規納規工作。按照“限上企業抓增長、上限企業抓入庫、近限企業抓培育、新增企業抓跟蹤”的工作思路,認真抓好升規納規工作,當前重點是做好年度升規納規工作,努力培育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三)大力增強投資增長原動力。一是加快項目推進。做細做實項目前期,加快推進新開工重點項目落地建設,推動儲備項目盡快轉化為實施項目。以問題為導向,對推進緩慢的項目列出問題清單,加強督導,精準協調,打通項目推進中的難點、堵點,推動在建項目盡快形成增量。二是加強部門間聯動。強化項目信息互通機制,加大項目督導和幫扶力度,積極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項目盡快入庫統計,實事求是反映項目投資進度。三是抓實項目儲備。圍繞國家確定的投資項目導向,補短板項目、省市確定的重大項目和產業投資項目,加大開工及建設力度,抓在建提存量、抓開工提增量、抓前期強后勁。
(四)加快推進第三產業發展。一是主動跟蹤監測服務。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主動跟蹤所屬行業企業,全面掌握限上限下企業生產狀況,在服務好現有限上企業的同時,挖掘具有潛力的納限對象,達到條件及時組織納限,并明確專人對企業進行定期跟蹤、監測、督促和指導,做好后續相關工作。二是相關部門進一步了解掌握企業當前面臨的經營困難,分類施策,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渡過短期難關,加強落實減免稅費、延緩還款、降低租金等政策,讓貿易企業能有充分時間調整狀態,加快促進市場活力。三是努力穩定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不斷提升居民消費能力,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四是加強房地產業的督促指導。建議項目主管單位督促項目單位加快施工進度,達到預售條件并盡快辦理預售許可,做好宣傳營銷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