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上山”是云南本土院士朱有勇教授的最新成果,目的是通過水稻旱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在節水的前提下,擴大稻谷種植面積,夯實糧食安全基礎。
龍陵縣地勢環境條件復雜,為了充分打破龍陵縣多山少壩的種植窘境,積極推廣應用“水稻上山”新技術,近日,龍陵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和龍新鄉農業技術推廣站共同在龍新鄉黃草壩社區開展雜交稻旱種試驗。該試驗旨在通過選擇適宜山地種植的具有較強耐旱性的雜交稻旱稻品種,為水源不足、灌溉條件較差的山區、半山區農民解決口糧問題,同時為今后龍陵縣推廣雜交稻旱種做好技術儲備。

據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楊新才介紹,旱種水稻具有省力、省種、節水的優特點。旱種水稻通過推廣分蘗強的雜交稻,采用種子直播技術,省去了育秧和插秧兩個環節,既省時又省力,水稻旱種在土壤墑情好、降雨均勻的情況下無需人工灌溉,節水率高。

此次旱稻試驗的主要目的是選擇出適合在龍陵種植的品種及適應區域,進一步探索旱稻種植節令。該試驗選用了在省內取得成功的滇禾優615、滇優35等滇型雜交粳稻品種,該類品種普遍具有優質、耐旱、抗病、分糵力強、豐產穩產等特點,試驗成功后可在龍新、龍山、鎮安、臘勐等鄉鎮推廣應用。下一步,龍陵縣將在試驗成功的基礎上,加大示范力度,加強技術培訓與指導服務,高標準抓好旱稻生產,全面夯實農業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