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2-8-/2022-0219015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農業農村局 |
| 公開目錄 | 畜牧獸醫管理 | 發布日期 | 2022-02-19 |
| 文號 | 瀏覽量 |
各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畜牧獸醫工作站)、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現將《龍陵縣2022年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龍陵縣農業農村局
2022年2月18日
龍陵縣2022年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實施方案
為切實抓好2022年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確保全縣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保障養殖業生產安全、畜產品質量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安全。按照《國家動物疫病強制免疫指導意見(2022-2025年)》、云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2022年云南省動物免疫技術方案》和《保山市2022年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和時間要求
(一)總體目標
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芻獸疫三個疫病實施國家強制免疫,群體免疫密度應常年保持在90%以上,應免密度100%,免疫抗體合格率應常年保持在70%以上;積極整合資金和爭取地方財政安排疫苗經費,對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犬類狂犬病實施全面免疫,其中: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力爭群體免疫密度達90%以上,犬類狂犬病力爭群體免疫密度達70%以上,3個病種免疫抗體合格率達70%以上;全縣畜禽免疫檔案規范化管理程度達95%以上,其中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養殖大戶達100%,散養戶免疫戶口冊發放使用達95%以上,鄉鎮獸醫站電子免疫檔案建立使用達100%;豬、牛、羊強制免疫反應率和反應死亡率分別控制在1%和0.02%以下。
(二)時間要求
全縣集中免疫時間統一為:春季集中免疫2月中旬開始、3月31日以前結束,秋季集中免疫8月中旬開始、9月30日以前結束,每季集中免疫45天以內全面完成。
二、免疫病種、疫苗使用和抗體監測
(一)免疫病種
1.國家強制免疫病種:高致病性禽流感、豬口蹄疫、牛口蹄疫、羊口蹄疫、小反芻獸疫(市級組織調供疫苗)。
2.龍陵縣地方強制免疫病種: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犬類狂犬病(縣級組織調供疫苗)。
3.非強制免疫病種:牛結節性皮膚病、雞新城疫、豬肺疫、仔豬副傷寒、豬偽狂犬病、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豬圓環病毒、細小病毒、牛出敗、牛羊梭菌病、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等(鄉鎮申報數量,縣級組織疫苗供應,養殖戶自愿有償免疫)。
(二)市內禁止免疫病種
動物布魯氏菌病及其它禁止使用疫苗免疫的病種。
(三)強制免疫疫苗使用和抗體監測
1.家禽: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
疫苗:使用重組禽流感病毒(H5+H7)三價滅活疫苗(H5N6 H5Re-13株+H5N8 H5Re-14株+H7N9 H7Re-4株)或重組禽流感病毒(H5+H7)三價滅活疫苗(細胞源,H5N6 H5Re-13株+H5N8 H5Re-14株+H7N9 H7Re-4株)。2—8℃保存、運輸,防止凍結。疫苗規格及注射方法:250ml/瓶,胸部肌肉或頸部皮下注射,14—35日齡雞0.3ml/羽,35日齡以上雞0.5ml/羽;2—5周齡鴨鵝0.5ml/只,5周齡鴨鵝1.0ml/只,5周齡以上鴨鵝1.5ml/只。
抗體檢測:統一在免疫后第30天采血,進行抗體檢測。存欄家禽免疫抗體合格率≥70%判定為合格。
2.豬:免疫口蹄疫、豬瘟、豬藍耳病3種疫苗。
口蹄疫:使用口蹄疫O型滅活疫苗或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2—8℃保存、運輸,防止凍結。疫苗規格及注射方法:O型口蹄疫滅活疫苗100ml/瓶,劑量2ml/頭份;合成肽疫苗50ml/瓶,劑量1ml/頭份,均為頸部深部肌肉注射。
豬瘟:使用豬瘟活疫苗(傳代細胞苗),-15℃以下保存,2—8℃運輸。20頭份/瓶,劑量稀釋成1ml/頭份。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使用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活疫苗,-15℃以下保存,2—8℃運輸。20頭份/瓶,劑量稀釋成1ml/頭份。
實施“321”免疫,首先將豬瘟、豬藍耳病疫苗用豬瘟或藍耳病疫苗稀釋液按1:1:1稀釋成混合疫苗,然后與口蹄疫疫苗同步免疫,頸部兩側深部肌肉注射。
抗體檢測:“321”免疫的生豬統一在免疫后第45天采血,分別進行豬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抗體檢測;單一疫苗免疫或者豬瘟、口蹄疫同時免疫的生豬,豬瘟統一在免疫后第30天、豬口蹄疫豬瘟統一在免疫后第45天采血,進行抗體檢測。存欄豬抗體轉陽率≥70%判定為合格。
3.牛:免疫口蹄疫、牛結節性皮膚病。
口蹄疫:使用口蹄疫O型+A型二價滅活疫苗或口蹄疫O型+A型二價合成肽疫苗,2—8℃保存、運輸,防止凍結。疫苗規格及注射方法:100 ml/瓶、50ml/瓶,金宇的劑量1ml/頭份,中牧、中普、天康、必威安泰等廠家的劑量2ml/頭份,頸部深部肌肉注射。
牛結節性皮膚病:使用山羊痘活疫苗,2—8℃保存有效期18個月,-15℃以下保存有效期24個月,2—8℃運輸。按照瓶簽說明頭份,用生理鹽水稀釋成5頭份/0.5毫升,對2月齡以上的牛進行免疫,每頭牛尾根皮內注射0.5ml(5頭份),每半年加強免疫1次。
抗體檢測:牛口蹄疫全縣統一在免疫后30天采血,進行抗體檢測。存欄牛免疫抗體轉陽率≥70%判為合格。
4.羊:免疫口蹄疫、小反芻獸疫。
口蹄疫:我縣為邊境縣,使用口蹄疫O型+A型二價滅活疫苗或口蹄疫O型+A型二價合成肽疫苗,2—8℃保存、運輸,防止凍結。疫苗規格及注射方法:100 ml/瓶、50ml/瓶,金宇的劑量0.5ml/頭份,其他廠家的劑量1ml/頭份,頸部深部肌肉注射。
小反芻獸疫:使用小反芻獸疫活疫苗,-15℃以下儲存,2—8℃運輸。疫苗規格及注射方法:100頭份/瓶,用生理鹽水稀釋成1頭份/毫升,不論羊只大小,每只羊頸部皮下注射1ml,春秋“兩防”普免,注射時在疫苗稀釋后40分鐘內用完。
小反芻獸疫:使用小反芻獸疫、山羊痘二聯活疫苗,-15℃以下儲存,2—8℃運輸。疫苗規格及注射方法:50頭份/瓶,用生理鹽水稀釋成1頭份/0.5毫升,不論羊只大小,每只羊尾根皮內注射0.5ml,注意懷孕母羊不能注射,待分娩1個月后補免。
抗體檢測:小反芻獸疫、口蹄疫全縣統一在免疫后第30天采血,進行抗體檢測。存欄羊免疫抗體轉陽率≥70%判為合格。
5.犬:免疫狂犬病。
使用狂犬病活疫苗,2—8℃保存有效期6個月,-15℃以下保存有效期12個月,2—8℃運輸。疫苗規格及注射方法:5頭份/瓶、10頭份/瓶,用注射用水稀釋成1頭份/毫升,2月齡以上的犬只,每只犬肌肉注射1毫升,以后每年注射1次。
三、疫苗招標采購、調供和訂購
2022年,我縣的高致病性禽流感、豬牛羊口蹄疫、小反芻獸疫疫苗,由市級統一招標采購,按歷年需求情況免費調供,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由縣級籌措經費統一采購。春防2月份、秋防8月份就位。
狂犬病、雞新城疫、豬肺疫、仔豬副傷寒、豬偽狂犬病、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豬圓環病毒、細小病毒、牛出敗、牛羊梭菌病、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等常規疫苗,達到招標的,由各鄉(鎮)自行招標采購;零星訂購的,各鄉(鎮)根據需要提出計劃報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后,統一向相關供應商集中訂購發放,年終結算后,疫苗按成本費由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代收后直接支付給供應商。
凡國家強制免疫病種和地方財政支持經費購買疫苗的病種均不得向養殖戶收取疫苗費。疫苗應做到冷鏈運輸儲存,縣級統一調供和訂購的由縣級負責安排運送到鄉鎮,不收取疫苗運輸、保管費用。
四、免疫模式和免疫技術
(一)加快推進規模養殖場“先打后補”和程序化免疫。國家和省、市要求對規模養殖場強制免疫實行“先打后補”,逐步實現規模養殖場自主采購、財政直補。從2019年開始,中央動物防疫疫苗補助經費下達時,省級財政已經將“先打后補”補助經費打包下達到縣級。各鄉(鎮)要做好規模養殖場“先打后補”工作,不能再擠占用于小規模養殖場和散養戶使用強制免疫疫苗,而將中央下達的“先打后補”資金挪作他用(詳見云南省深入推進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補助實施方案)。要建立完善規模養殖場定點聯系制度,每個養殖場、小區、大戶確定一名防疫分片包干責任人,確定一名負責防疫監督的官方獸醫,推行規模養殖場“程序化”免疫,實現規模養殖場免疫程序化、免疫檔案規范化、免疫效果監測科學化、防疫監督常態化。
(二)積極推行智能化免檢聯動工作。充分發揮檢疫的“紐帶”作用,以完善檢疫申報證明材料為切入點,配置智能化的免疫信息出證系統,加強免疫基礎信息登記保存,進一步完善免疫檔案。推行防疫員對散養畜禽免疫后錄入免疫信息并為畜主打印《動物免疫信息卡》,規模養殖場免疫后填寫《動物報檢信息卡》,散養戶憑《動物免疫信息卡》、規模養殖場憑《動物報檢信息卡》申報產地檢疫的“免檢聯動”模式,全面實現“滿足出證條件”方可出具檢疫合格證明的動物檢疫規范化管理機制。實現動物防疫檢疫工作環環相扣、不留死角,達到“以監保檢、以檢促免、以免固防”的目的。
(三)堅持散養戶“整村推進”免疫。壩區、養殖密集區和交通沿線的鄉村:以鄉鎮為單位組建以分管副鄉鎮長為隊長,縣鄉分片包干人員、鄉級動物防疫人員、村組干部、村防疫員為隊員的動物防疫隊,并分成若干個免疫小分隊,即以相鄰2—3個村的防疫員和1名村組干部組成免疫小分隊,對散養戶逐村逐戶實施免疫;山區地廣人稀、居住分散、交通閉塞的村:采取以村干部發動,社干部協助村防疫員進行逐戶實施免疫。
(四)繼續推廣生豬“321”免疫技術。爭取財政資金采購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苗,繼續推廣實施生豬“321”免疫技術。豬瘟、豬藍耳病混合稀釋:用1瓶20毫升的疫苗稀釋液、稀釋1瓶20頭份的藍耳病活疫苗、再稀釋1瓶20頭份的豬瘟活疫苗,每瓶疫苗至少用稀釋液沖洗3次以上。
(五)堅持“適時補針”免疫制度。采取“一次普免、適時補針”免疫制度,在春秋“兩防”普免之后,由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畜牧獸醫站)督促各村防疫員或防疫合作社對普免時不能免疫的、新生的、新補欄的畜禽及時進行補針,要積極探索養殖戶與防疫員或防疫合作社互動的“適時補針”免疫制度,以提高群體免疫密度。
(六)落實動物防疫分片包干責任制。各鄉(鎮)要切實落實“政府保密度、部門保質量”防疫工作責任制,將春秋“兩防”作為中心工作,成立防疫工作領導小組,由鄉(鎮)分管領導親自組織春秋“兩防”,抓實畜禽基礎免疫工作。采取縣分片包干鄉級、鄉級分片包干村級的分片包干責任制。
(七)統籌抓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目前非洲豬瘟在我國已經定殖,我縣生豬產業鏈各環節也時有非洲豬瘟陽性檢出,特別是屠宰、經營環節尤為嚴重,非洲豬瘟點發、散發風險較高。因此,在開展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時,一定要統籌抓好非洲豬瘟防控和排查工作。防疫人員進出養豬場所一定要做好生物安全防范工作,進出人員、使用器械一定要嚴格消毒,免疫注射疫苗之前一定要了解生豬健康情況,發現生豬異常發病、死亡,應立即停止免疫,并及時報告鄉級或縣級獸醫機構,做好采樣監測排查,切忌因開展強制免疫而傳播非洲豬瘟疫情。
(八)進一步規范畜牧獸醫技術社會化服務。根據國家和省、市關于推進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社會化服務工作要求和安排部署,我縣將進一步規范和完善10個鄉鎮畜牧獸醫技術社會化服務合作社,各鄉鎮也要加大資金投入和管理力度,有序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畜禽免疫等公益性服務,進一步提高全縣動物防疫服務水平和質量。
五、工作措施和組織實施
(一)加強疫苗管理。縣鄉動物防疫機構要建立完善好全省統一固定格式的疫苗臺賬,記錄每一種每一批疫苗的生產廠家、生產批號、數量等。嚴格按照《云南省重大動物疫病疫苗管理辦法》(云疫控〔2016〕6號)進行調供、儲存、運輸、接收、發放、使用、評價、報廢。注意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疫苗儲備工作。由于疫苗經費是一次性打包下撥(中央80%、省級10%、市級5%、縣級5%),縣級的5%難于落實,經費緊張,所采購的疫苗沒有多余的,為減少疫苗浪費,縣級不將到位疫苗一次性分發到鄉鎮。而是要求縣級將到位疫苗數的80%分到鄉級,鄉級將到位疫苗數的80%分到村,縣鄉各儲備20%,用于應急使用和調劑鄉村的余缺。二是做好疫苗瓶回收銷毀工作。為保護環境和督促防疫員節約使用疫苗,要求做好疫苗瓶回收銷毀工作。鄉鎮獸醫站發放疫苗時,要以“瓶”為單位填寫疫苗領用表,春秋“兩防”結束后回收疫苗瓶,并填寫疫苗瓶回收表,計算每位防疫員每種疫苗的疫苗瓶回收率,匯總全鄉鎮疫苗瓶,計算鄉鎮回收率,疫苗瓶由鄉鎮獸醫站統一登記、集中銷毀處理,并上報縣動物疫控中心。三是做好疫苗使用情況核查工作。各鄉鎮要加強疫苗使用情況和儲存條件檢查,做好調劑和儲存管理工作,杜絕浪費和因保管不當造成疫苗失效。疫苗出現余缺,各鄉鎮之間可以先協商調劑,不足的由縣級調劑。
(二)加強免疫檔案規范化建設。在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養殖大戶建立《云南省規模養殖免疫檔案》;在村民小組建立《云南省散養戶免疫檔案》,同時在飼養戶建立《云南省免疫戶口冊》。“兩檔一冊”要做到規范填寫,《免疫戶口冊》加蓋鄉鎮獸醫站公章,填寫時防疫員簽字,《免疫檔案》加蓋縣動物疫控中心公章,填寫時畜主簽字,方能有效。以紙質檔案為基礎在鄉鎮獸醫站建立全市統一、到村到戶、有自動匯總功能的免疫檔案電子文檔。各鄉鎮獸醫站要按照規范建立和使用免疫檔案。紙質免疫檔案由市動物疫控中心統一定制,縣動物疫控中心直接向生產廠家決算。
(三)加強畜禽免疫技術培訓。實行分級負責開展技術培訓,即縣負責鄉鎮、鄉鎮負責村,按照農業農村部畜禽免疫技術規范和省、市、縣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方案,組織開展免疫業務培訓,進一步規范疫苗儲存運輸、免疫注射操作、免疫反應治療、免疫效果評價、免疫檔案填寫和免疫電子文檔建立使用,不斷規范畜禽免疫工作,提高技術水平和免疫質量。
(四)加強免疫效果監測評價。縣獸醫實驗室按照省、市要求完成好轄區內的免疫效果監測評價工作,各鄉鎮要按目標任務和要求完成好監測采樣工作,采血重點為規模養殖場、小區、大戶和實施“整村推進”、推廣“321”技術免疫的散養戶。龍江鄉、鎮安鎮要特別注重加強高黎貢山地區的畜禽疫病監測工作。
(五)加強動物防疫宣傳工作。各級要通過廣播電視、報刊、宣傳欄、宣傳牌、布標、墻標等多種形式加強動物防疫工作宣傳。利用開展免疫、走村串戶的機會,宣傳動物防疫法律法規、疫病防控知識,強制免疫疫苗免費提供、免疫反應死亡有補償等防疫政策。營造良好的動物防疫宣傳輿論氛圍。
(六)加強動物防疫責任制落實。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門保質量”防疫責任制要求,縣與鄉、鄉與村要層層簽訂動物防疫責任書;鄉鎮要與畜禽販運大戶簽訂動物防疫監管責任書。要嚴格實行問責制,對因免疫不到位引發動物疫情的,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對不履行強制免疫職責的單位和個人,要依法追究其責任。
(七)加強動物防疫督促檢查。縣農業農村局將成立以分管副局長、獸醫股、疫控中心、動監所組成的春秋防疫督導組,隨機對10個鄉(鎮)防疫工作進行督查。各鄉(鎮)也要加大督查指導力度,確保免疫工作到位。
(八)加強動物防疫信息報告。春秋“兩防”期間,各鄉鎮每周報送一次免疫進展情況,防疫結束后按時把工作總結、免疫情況報表、《重大動物疫病免疫應激反應治療統計表》、《重大動物強制免疫反應死亡登記表》上報縣動物疫控中心。各鄉鎮要明確專人負責動物防疫信息的收集統計,并及時上報縣動物疫控中心,以便匯總上報市動物疫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