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2-8-06_A/2016-0908003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農業農村局 |
| 公開目錄 | 農產品質量安全 | 發布日期 | 2016-08-25 |
| 文號 | 瀏覽量 |
各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局屬有關二級單位、局機關有關股室:
2016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和“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繼續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為深入貫徹落實2016年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提升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能力和水平,強化績效管理,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按照保山市農業局印發的《保山市2016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要點的通知》(保農發〔2016〕4號)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現提出如下工作要點。
一、總體思路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圍繞“提質增效轉方式”,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農業產業發展、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緊密結合起來,以不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為目標,以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為抓手,以投入品專項整治為突破口,堅持產管并舉,著力抓好監管體系、標準化生產、投入品整治、農產品監測及追溯體系建設,全面提升監管能力,確實保障農產品安全。
二、目標任務
——全面落實屬地管轄監管責任,加強縣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建設,建立完善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落實工作人員。
——按時完成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建設項目的建設任務,及時通過項目驗收。
——新增 “三品一標”認證登記產品2個。
——完成省級例行監測樣品296個、監督抽查樣品200個;完成快速檢測樣品2000個以上,流動檢測車100%運行使用并發揮作用。
——全縣農產品抽檢綜合合格率達98%以上。
——查辦農業行政執法案件2件。
——組織轄區內龍頭企業和“三品一標”認證企業運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開展質量追溯工作。
——全縣農藥、種子、化肥經營戶100%有檔可查。
——全年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搞好痕跡管理,以備檢查驗收。
三、重點工作
(一)推進全程監管,落實主體責任。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納入政府績效考核范圍,在規劃制訂、力量配備、條件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執法等工作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農業部門要按照產管并舉、全程監管的要求,建立落實覆蓋全程的監管工作制度,明晰內部職責分工,建立任務責任清單,完善監管、檢測、執法會商機制,有效形成監管合力。 全面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實現網格化、無縫隙監管,探索建立農產品質量監管的新路子。
(二)完善監管體系,提升監管能力。要以機構改革為契機,健全監管與檢測、執法“一體兩翼”監管體系,規范設置市、縣、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充實監管力量。要配齊巡查監督、檢驗檢測、執法取證、質量追溯等必要裝備設施,確保監管工作正常開展。加大監管、檢測、執法業務培訓力度,全面完成監管、檢測人員輪訓,提升監管隊伍素質。全面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的項目建設驗收、計量認證和資質考核工作,按照省廳要求完成項目驗收和機構認證,提升檢測能力。
(三)開展專項整治,加強執法監管。一是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要按照農業部、省廳和市局的統一部署,聚焦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集中力量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治理行動,集中開展蔬菜水果生產中違規使用禁限用農藥整治、“三魚兩藥”整治,解決突出問題,消除重大風險隱患。二是扎實開展農資打假。要圍繞春耕、三夏、秋冬種等重點農時,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夏季百日行動和秋季農資打假行動,對農藥經營門店、農資批發市場、專業市場和鄉村流動商販做到不斷檔、無縫隙監管。要堅持日常監管與專項整治并舉,建立健全長效聯合執法機制,進一步加大農業投入品特別是農藥的質量抽檢頻次和數量,依法查處違法生產經營和使用禁限用高毒農藥和非法添加隱性成分的行為。三是強化督導巡查。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排查和經常性的生產規范性督導巡查,加強農產品產地貯藏保鮮及相關防腐保鮮添加劑監管,采取針對性措施全面強化薄弱環節監管,及時消除問題隱患。四是加強監督抽查。圍繞風險監測發現問題,跟進開展針對生產經營主體的監督抽查,加強檢測機構與農業綜合執法機構的協作配合,強化“檢打聯動”,利用抽檢結果,及時查處不合格產品及生產經營主體。五是加大案件查辦力度。要建立監管執法常態機制,綜合利用巡查、監測和質量追溯、信用評價等信息,全面加強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檢查,嚴厲打擊經營使用禁限用農藥、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違法行為。要加強與公安、工商、質檢等部門協調配合,狠抓大要案查辦,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建立落實工作會商、聯合辦案、案件移送和有獎舉報、辦案經費補貼等制度,加大懲處力度,凡達到司法移交標準的要堅決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四)保護產地安全,控制外侵生物。一是堅持源頭控制,防止面源污染,保護產地環境。要切斷污染物進入農田的鏈條,嚴格控肥控藥控添加劑,杜絕亂用濫用農業投入品,推進減量化綠色生產。二是要繼續實施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普查;三是要加大外來入侵有害生物薇甘菊的防控,完成奇異虉草防控示范和藥效試驗工作,打好防控攻堅戰,嚴防死守,不斷增加生態恢復面積。
(五)推進標準化生產,控制農業投入品。一是推進高原特色農業地方標準體系建設。要強化對地方農業標準的修定工作,組織引導和鼓勵具有相應技術力量的機構和企業開展高原特色農產品生產地方標準和技術規程制修訂工作。二是加大標準化生產技術的培訓力度,大力推廣應用良好農業生產技術要點和操作規程,落實標準化生產技術措施,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切實解決農業標準制定與使用“兩張皮”問題。三是強化農產品生產基地的農業投入品監管。督促生產經營主體按標生產、合理用藥、科學施肥,禁止使用高劇毒農藥,推廣高效低毒農藥,實現農藥化肥零增長。四是督促生產企業健全完善生產檔案,落實禁限用、休藥間隔期規定,建立生產檔案記錄、產品標識和購銷臺賬制度。五是強化認證監管,以品牌帶動質量。要引導和鼓勵企業打造名牌,穩步推進“三品一標”的認證登記和云南名牌農產品的創建,全縣新增“三品一標”認證登記產品2個。要加強生產過程的規范化管理指導,強化證后監管力度,確保認證產品質量,提升其公信力和影響力,實現品牌效益。
(六)強化質量監測,做好風險評估。要完善例行監測制度,強化對食用農產品質量的風險評估,圓滿完成省上下達的檢測任務。在配合國家和省級農業部門完成監督抽查和例行檢測的同時,全縣要完成快速檢測樣品3500個。各鄉鎮要爭取落實地方政府屬地管轄責任,由政府依法安排“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專項經費,保證監測工作正常開展。
(七)推進質量追溯,完善產地準出。一是加快推進追溯平臺運用,開展質量安全追溯。要做好云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的運行推廣工作,認真組織指導3個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特別是有認證產品的龍頭企業做好質量追溯各個環節的信息采集,加入信息平臺,開展質量安全可追溯上線運行工作。要建立追溯管理制度,督促生產經營者依法落實生產檔案、包裝標識規定、健全進銷臺賬、追溯標識、召回和處置等制度,支持利用條形碼、二維碼、射頻卡等溯源標識,逐步實現農產品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質量可追溯、產品可召回、責任可追究。二是探索建立產地準出制度。要結合自身職責,嚴格限制不合格農產品入市銷售。加強與食藥監部門的協調,構建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無縫對接機制。
(八)積極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各地、各部門要按照農業部統一標準,積極創造條件,爭取國家項目支持,創建國家級、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按照“四個最嚴”要求,探索有效監管模式,建立覆蓋全過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整體提升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九)提升應急管理能力,妥善處置突發問題。農業局成立農產品安全領導小組及專家委員會,領導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及提供專業化咨詢服務;加大風險隱患監測排查力度,強化檢測數據分析研判,對檢出不合格農產品的生產主體及其生產基地實施重點監控,及時排查、有效防范重大風險隱患;完善應急預案,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體系,健全應急防范措施,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加強輿情監控,明確人員負責監測、收集、報送本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正確引導社會輿情,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節假日要保持全天候通訊暢通,一旦出現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要積極應對并及時處理,將問題隱患消滅于萌芽狀態,最大限度減低事件損失和事態影響。
(十)推進社會共治。一是提高生產經營者自律意識。全面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的宣傳培訓,提升農產品生產經營者質量安全自律意識,從生產經營過程把好質量安全關。二是進一步落實地方政府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屬地責任。按照守土有責、黨政同責的要求,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全面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和綜合治理考核范圍,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綜合考核評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重要依據。三是強化科普解讀宣傳。對公眾關注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熱點、敏感問題進行梳理,通過“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食品安全宣傳周”、“農產品質量安全主題日”等活動,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公益宣傳,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四是繼續推進信用體系建設。督促生產經營者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內部管控機制,全面落實自律檢測,公開質量安全承諾。探索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黑名單制度,將生產經營者失信行為與行政許可、投資項目和資金獎勵等掛鉤。發揮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監督作用,暢通投訴舉報渠道,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共同支持、共同參與的社會共治氛圍。
附件:2016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績效目標任務分解。
龍陵縣農業局
2016年5月26日
龍陵縣2016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績效目標任務分解
農環站:新增“三品一標”認定產品數量2個;搞好“三品一標”企業年檢及證后監管;組織轄區內“三品一標”企業和龍頭企業參加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運用3家(檢測站輔助);完成各種培訓工作;全年上報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4期。
檢測站:結合項目完成農產品安全快速檢測樣品2000個以上、完成省級例行監測樣品296個、完成省級監督抽查樣品200個、農產品綜合檢測合格率達98%;輔助農環站組織轄區內“三品一標”企業和龍頭企業參加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運用3家;檢測站項目建設通過驗收;搞好流動檢測車的使用管理;完成各種培訓任務;全年上報農產品安全信息4期。
種子管理站:嚴把種子質量關和入市關,查辦種子案件1件;種子質量和安全承諾書簽訂率100%。
植保站:各鄉鎮農藥市場和主要經銷戶檢查整頓2次以上,做到檔案健全、進銷可追溯;做好重點時節農藥市場的執法檢查。搞好農藥市場專項整治和農藥質量抽檢;農藥使用安全宣傳和培訓;全縣農藥使用量在上年基礎上減少5%。查處農藥案件1件。
土肥站:搞好全縣肥料市場檢查及專項整治,嚴防假冒偽劣肥料流入我縣市場,做好抽樣檢測工作。重點嚴厲查處復混肥料、有機肥料、水溶肥料、生物肥料等產品中有效成分不足、未經登記、一證多用、假冒偽造登記證、肥料產品標具有農藥功能等違法行為。
漁政管理站:重點水產養殖區、養殖場藥物使用進一步規范;水產品禁限用藥物殘留監測合格率進一步提高,不合格產品執法查處率達100%;嚴厲打擊以次充好、以劣充好、帶病銷售和無生產許可證銷售水產苗種的行為;全縣水產養殖大戶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簽訂率達100%。
茶葉站:搞好全縣茶葉種植基地、茶廠、茶葉種植大戶的質量安全宣傳和監管,利用茶葉協會,開展茶葉行業自律。質量安全承諾書簽訂率達100%。
農機推廣站:搞好農機財政直補機型質量檢查和農機市場檢查。重點列入國家或省級支持推廣的農機產品,加大對獲證產品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查處盜用冒用轉讓農機推廣鑒定證書、證章等違法行為。聯合有關部門依法查處經營假劣農機、零配件等行為。
(本文來源: 作者: ) 責任編輯(作者):admin@adm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