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機收減損是降低農業生產環節損耗浪費、增加糧食產能、保障糧食安全的重大舉措,對實現糧食豐收、端牢中國飯碗,意義重大。當前,正值水稻收獲季節,近日,縣農業農村局深入勐糯鎮首次開展水稻機收減損工作,為糧食增產穩產“保駕護航”。

縣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以“理論+實操”方式,圍繞“機收減損技術”和“主糧作物機收損失監測調查測定方法”兩個方面對機收減損知識內容進行詳細、全面的講解和培訓。實地到海頭村開展水稻機收減損測定,通過選取2個不同的采樣點,對收割的水稻樣本進行測定比較,計算出水稻機收損失率。通過測定比較得出,龍陵縣2023年水稻機收減損測定的平均損失率是0.63,根據龍陵縣水稻機收面積4.05萬畝和測定的平均損失率推算,機收每減損0.1個百分點,可挽回4.9萬斤稻谷。

通過開展糧食機收減損培訓,進一步加大機手對收獲機具進行檢修和保養指導,引導農戶和機手根據作業條件正確選擇收獲時機、作業機型、作業路線、作業速度,增強機手節糧減損意識及操作技能,切實提升機收作業質量,全方位提升糧食收獲質量,切實扛穩扛牢糧食安全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