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59-9-/2022-0427007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
| 公開目錄 | 市政設施建設類審批 | 發布日期 | 2022-04-27 |
| 文號 | 瀏覽量 |
隨著龍陵縣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功能亦日趨完善,滿足人們生產生活需求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取得較快發展,沿城市道路布設各種管線的檢查井蓋也越來越多。在便民惠民的同時,檢查井蓋的無序管理、管理滯后等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為推進縣城窨井蓋管理安全,根據云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關于加強城市窨井蓋管理要求,結合龍陵縣城實際,龍陵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及窨井蓋管理的職能部門組織相關人員對縣城區內道路主路面及人行道的窨井井蓋進行摸底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窨井蓋現狀。龍陵城區布設在主路面和人行道上的各類井蓋有2928個。從建設部門看有供水、排水、污水、供電、移動、電信、廣電、鐵塔等多種井蓋,其產權單位隸屬于多個部門,其中市政類1973個,通訊類550個(包含移動、電信、廣電、鐵塔),電力類405個。從窨井蓋的材質看主要有水泥、鑄鐵、復合材料等三類。以井蓋無翻蓋、與周圍路面齊平為合格井蓋,或凹或凸或破損為不合格井蓋為調查標準,合格率不足70%,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二)管理現狀。一是強化日常巡查。城區市政道路上的窨井蓋由各產權單位負責建設、養護和維修,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政管理部門負責監督協調。我局市政管理部門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堅持每日巡查,在巡查發現或接到“問題井蓋”通知后,由專人負責現場查看,設置安全防護措施并及時組織更換。不屬于自身管護范圍的及時查找產權單位并及時通知產權單位進行更換。二是摸清底數。我局委托測量中介機構,對龍陵縣城的地下管及窨井蓋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統計,此項工作已經完成,基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三是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建立了窨井蓋管理的多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由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牽頭,相關管線產權單位組成,定期召開城區道路窨井蓋管理聯席會議,研究窨井蓋管理存在的問題,通報日常管理情況,形成齊抓共管的窨井蓋管理體制。四是建立信息平臺。建立窨井蓋管理信息平臺,廣泛動員市民的參與管理意識,及時收集相關井蓋異常情況并在第一時間督促產權單位進行處理。
二、存在主要問題
(一)管理不規范,權屬部門監管不到位。經我局巡查發現或市民反映的井蓋破損或缺失事件每天都會發生,直接原因就是權屬單位維護管理不到位,沒有建立日巡查制度,沒有制定緊急搶修預案或制訂相應制度卻落實不到位。另外,部分井蓋為多家管線單位的共用井蓋,出現問題互相推諉扯皮,最后處于無人管理狀態,出了問題按照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辦法規定管線產權單位是直接責任人,有部分井蓋標識不清甚至沒有標識,也有個別井蓋錯安裝的情況,導致缺損后無法及時聯系權屬單位維修。同時還存在新城和老舊小區、社區混居,部分社區路段存在無人管護的情況,最后都是住建部門進行監管。
(二)施工不規范,建設標準偏低。部分窨井蓋在安裝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技術規范施工,不但破壞了原路面結構造成井蓋周圍路面破損、沉陷,而且部分井蓋設置的高度與路面不一致,或凹或凸,影響通行質量。另外,在井蓋質量上,部分產權單位沒有嚴格把關,有些井蓋不能滿足行車荷載的要求,導致出現反復更換反復破損的現象。
(三)井蓋規格、材質不統一,給維修帶來不便。城區窨井蓋在材質方面主要有水泥、鑄鐵和復合材料三種類型,在規格上也有較多種型號,大部分的井蓋以圓形為主,直徑有60cm、70cm、80cm等規格,還有一些方形井蓋,尺寸不一。規格與材質的不統一,極不方便井蓋的搶修工作,也不利于日常的養護維修,尤其是機動車道的窨井蓋,對井蓋的承重要求較高,一旦損壞或缺失,如不能及時維修,勢必影響過往車輛與行人的安全,帶來交通擁堵現象。
(四)保障不到位,影響工作開展。管護資金和人員嚴重不足,導致日常巡查、更換維修不到位。我縣對窨井的管護是和路燈等專業合并在一起的,無專業管理人員,要管好這些市政設施存在及大困難。
三、下一步應對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部門工作人員為成員的領導機構,確保窨井蓋管理工作有效開展。同時,結合近年來的“多城同創”目標考核等工作,各級政府要加大人力財力投入的支持,對現有不合格井蓋進行集中整治,對不合格井蓋進行整修,對無權屬標識、標識不清或標識錯誤井蓋立進行更換。
(二)建立健全機制。進一步完善窨井蓋設施應急處置及考核機制,接到群眾舉報或巡查中發現包括窨井蓋在內的城市道路設施出現問題后,立即告知直接責任單位,要求其組織人員到現場勘察落實情況,及時補缺、更換維修,情況復雜,難以在規定時間內處理完畢的,向舉報人說明情況,并采取應急措施。對責任單位應急處置不力的列入考核,定期向社會公布,造成損失或發生事故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或相應的法律責任。制定市區窨井設施管理辦法,對各產權單位的管理責任界定,明確劃分道路、住宅區、單位內部、多產權單位混用等范圍內的窨井管理及責任權限,城市道路范圍內的窨井設施,由其產權單位負責,無法確認產權單位的,由相關職能機構負責。統一向社會通告公布各產權單位的名稱、管理機構及責任人,管理內容以及搶修維護電話等,便于社會監督和市民投訴。
(三)統一質量標準。進一步規范窨井設施的質量標準和技術條件。對井蓋型號、材質、標識要求進行統一規范,根據道路荷載要求,達到相應的強度標準。為加強井蓋質量管理,宜對井蓋實行市場準入備案制度,未經備案和質量不符合要求的井蓋禁止使用。加強井蓋施工環節的管理,嚴格監管,及時督促施工單位整改。
(四)規范臺賬管理。進一步強化地下管線檔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健全檔案資料。產權單位應對所屬井蓋的位置、材質、數量等形成完整的信息檔案,統一報列入智慧城管管理中心,利用先進的管理技術強化窨井設施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