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56-4-/2022-0311060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財政局 |
| 公開目錄 | 銜接資金 | 發布日期 | 2022-03-11 |
| 文號 | 龍財發〔2022〕16號 | 瀏覽量 |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有關單位:
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將《龍陵縣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使用問題專項治理方案》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龍陵縣財政局 龍陵縣農業農村局 龍陵縣民政局
龍陵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龍陵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龍陵縣退役軍人事務局 龍陵縣衛生健康局 龍陵縣金融辦
龍陵縣鄉村振興局 龍陵縣審計局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
中國人民銀行龍陵縣支行 龍陵縣殘疾人聯合會
龍陵縣搬遷安置辦公室 龍陵縣應急管理局
2022年3月10日
龍陵縣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
管理使用問題專項治理方案
為扎實開展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使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切實落實黨的惠民惠農政策,堅決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根據《保山市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使用問題專項治理方案》,結合工作實際,在全縣范圍內開展龍陵縣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使用問題專項治理(以下簡稱“專項治理”),特制定此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有關決策部署要求,著力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聚焦惠民惠農財政補貼政策,通過專項治理,加快打通惠民惠農政策直接入戶、直達群眾的堵點、卡點,堵塞漏洞、規范管理、便利群眾、防治腐敗,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
(二)基本原則
1.全面覆蓋,以查促改。在全縣開展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使用情況全覆蓋清查摸底,在自查基礎上,縣級相關部門組成工作組對部分縣直單位和鄉鎮進行重點抽查,以查促改,邊查邊改。
2.統一部署,分步實施。專項治理工作由縣財政局牽頭,縣農業農村局、縣民政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縣審計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縣衛生健康局、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鄉村振興局、中國人民銀行龍陵縣支行、縣金融辦、縣林草局、縣殘疾人聯合會、縣搬遷安置辦公室、縣應急管理局統一部署,分步實施。在清查摸底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問題制定措施進行整改;根據問題產生的原因,完善相關制度政策和機制。
3.分工協作,形成合力。建立跨部門工作協調機制,縣財政局牽頭組織,縣直相關部門參與,明確各相關行業部門責任分工,加強協作配合。既實行部門系統內部清查,又實行各地屬地清查,最終形成專項治理報告,并建立監管長效機制。
(三)治理目標
通過專項治理,摸清“錢從哪來”“發到哪去”“發了多少”,整治“政出多門”“卡出多行”“人卡分離”等管理問題,查處虛報冒領、貪污侵占、截留挪用等違法違規問題。針對突出問題和共性問題,堅持舉一反三,及時整改,并完善治理規范措施,實現“一張清單管制度、一個平臺管發放、一個農民一張卡”,形成大監督格局,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到受益群眾身上。
二、治理范圍和內容
(一)清查范圍及內容
1.清查范圍: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的中央、省、市、縣(市、區)各級各類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使用發放和管理情況。
2.清查內容:對各級各類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項目、政策、主管部門、項目資金、發放金額、發放方式和發放銀行等內容進行全面清查摸底,查清現狀,找準問題,推進整改。
(二)重點整治問題
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制度辦法,重點清查、糾正和規范以下問題:
1.部門協調不夠,實現“一卡通”還有差距的問題。
(1)統計標準、口徑缺乏規范認定,相關方面提供的數據不一致?;菝窕蒉r財政補貼項目的發放方式、發放周期、項目入卡范圍各不相同,統計口徑不一,同一項目財政部門和項目主管部門提供的發放金額不同,同一層級財政部門提供的項目數與主管部門提供的項目數不同等問題。
(2)政出多門,“一人多卡”“一戶多卡”問題。補貼項目主管部門要求不同,各主管部門要求補助對象提供符合部門要求的銀行卡,甚至同一部門不同類型補助資金要求不同銀行卡等問題;各金融機構系統業務改革淘汰舊惠農補貼存折本后,統一外觀標識的惠農“一卡通”銀行卡發行量過低,以普通銀行卡替代,導致“一戶多卡”等情況出現等問題。
(3)補貼資金發放零散,政策執行效果不佳。各業務主管部門發放的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零碎分散,各類補貼發放各行其是,同一項目發放周期不一,該直發的又進行“二次分配”等問題。
(4)現有“一卡通”管理系統覆蓋補貼項目不全,資金動態監測效果不佳?;菝窕蒉r財政補貼資金代發銀行尚未統一通過“一卡通”管理,仍由各相關主管部門選擇銀行發放,代理銀行過多過濫,上級部門無法在線查詢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發放情況和實施有效監管等問題。
2.補貼項目主管部門日常監管不夠,實現按時按標準、準確到人到戶有差距的問題。
(1)“重資金發放、輕事中事后監管”問題。職能部門惠農財政補貼“一撥了之”,在事前現場抽查審核、事中隨機檢查、事后專項核查上的審核監管職責弱化;在申報、審核、發放過程中,主管部門對鄉鎮匯總上報的數據停留于形式上的審核,實質性審核主要依托于村(社區)組,對資金兌付的合理性、風險性難以把控,以編造虛假花名冊、偽造資格條件、虛增名目等方式優親厚友、虛報冒領、擠占挪用;在資金發放后,各主管部門未與財政部門之間建立資金效益的評價反饋、會商、信息共享等制度機制,延時發放、清算不及時,被縣統籌整合使用等情況;主管部門對資金兌付情況掌握不清,沒有建立資金使用動態臺賬,未發放的資金沒有按規定存放,對資金使用等情況疏于日常監管等問題。
(2)補貼資金的管理部門多,各部門間配合不力?;菝窕蒉r財政補貼資金來源渠道多,條條管理、政出多門、自成體系的局面造成信息透明度不高、監督成本加大、監督效果不佳。
(3)部門信息溝通共享機制不健全。惠民惠農資金涉及部門多、行業跨度大,各部門數據缺乏共享機制,信息壁壘下各部門反復采集、既增加工作量,也容易出現信息錯漏,補貼資金錯發、漏發、滯發等問題。
3.補貼對象的知情權、表達權、監督權保障不到位的問題。
(1)惠民惠農政策宣傳引導力度不夠。職能部門政策宣傳方式單一,政策未能有效宣傳到村、到組、到戶,使得群眾對國家出臺的各項惠農政策、補貼標準一知半解,“稀里糊涂拿錢”、資金發放不及時、不足額,應享受政策未享受、超標準超范圍發放、應退出未退出、不該享受的違規享受等。
(2)補貼信息公示公告程序不規范?;菝窕蒉r財政補貼資金項目公示渠道窄、途徑少、方式單一,且部門、鄉鎮、村委會沒有嚴格按照事前、事中、事后的要求對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項目進行公示,導致群眾知曉率低,群眾知情權、表達權、監督權得不到保障。
(3)利用政策宣傳“先機”,故意隱瞞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政策,侵占群眾利益。村組干部對政策宣傳解釋敷衍了事,甚至利用掌握的政策及群眾信息的“先機”來蠶食群眾利益,導致補助資金不能真正惠及群眾。
4.鄉鎮、村組管理落實不到位的問題。
(1)源頭信息收集不細致,基礎數據填報不全面。基層鄉鎮、村組在數據收集、核對審核、政策執行等業務工作上有漏洞,導致農戶信息不全面、不準確等問題。
(2)基礎信息動態更新管理不夠,審核把關不嚴。鄉鎮、村組干部工作作風不實,對基礎信息維護及動態更新不及時,導致信息資料不準、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影響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的發放。
(3)代領代辦誘發源頭“微腐敗”。村組干部為民服務不到位,法紀意識不強,主觀存在想占便宜、貪好處的想法,憑借群眾信任和權力,在代領、代持、代辦中與民爭利,未經本人同意,私自保管甚至扣押群眾“一卡通”,非法侵占,搞“微腐敗”問題。
5.在“財政搭臺、銀行對接、踐行惠民惠農金融服務”上聯動協作機制不暢,金融服務質量有差距的問題。
(1)部門間聯動協作缺位,資金無法支付。金融機構與主管部門、財政部門針對滯留資金發放困難問題缺乏有效溝通解決措施,造成資金到位后無法及時兌付等問題。
(2)“最后一公里”服務意識不強,金融服務質效不佳。代發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對惠民惠農財政補貼政策不了解,在群眾辦理惠民惠農財政補貼查詢與取款等業務過程中缺少細心與耐心。短信提醒功能需付費開通,提醒內容要素不全、補貼項目不明確等問題。
(3)協作防范風險機制不完善,違紀違法問題易發多發。金融機構對協作防范違規代領、代辦、冒領補貼的機制不完善等問題。
(4)部門、代理銀行等主體違規收費、增加群眾負擔等問題。
6.在專項治理中發現的其他問題。
三、治理步驟、方法及時間安排
(一)前期工作部署(2022年3月10日前)。縣財政局牽頭,縣農業農村局、縣民政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縣審計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縣衛生健康局、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鄉村振興局、中國人民銀行龍陵縣支行、縣金融辦、縣林草局、縣殘疾人聯合會、縣搬遷安置辦公室、縣應急管理局等行業主管部門參與,制定專項治理方案,建立縣級聯席會議工作機制,成立工作專班。
(二)自查摸底(2022年3月18日前)。縣級行業部門按照治理內容和要求,組織開展全面問題排查,并填報《龍陵縣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專項治理基本情況統計表》(詳見附件1)和《龍陵縣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專項治理問題統計表》(詳見附件2)。自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形成問題清單并立行立改,不能立行立改的做好限時整改安排,及時完成問題整改。3月18日前,縣級相關行業部門根據自查自糾情況形成工作報告,在報上級主管部門的同時報縣級財政部門,形成縣級自查自糾工作報告,并以縣人民政府文件上報市財政局(市專項治理聯席會議辦公室)。涉密項目按照保密有關規定辦理。
(三)重點檢查(2022年5月20日前)。在前期自查基礎上進行重點抽查,在縣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中抽取部分成員組成工作組,對部門或鄉鎮進行重點抽查。抽查范圍不低于涉及部門和鄉(鎮)的30%。已查促改,做好迎接省、市級重點檢查準備。各行業部門及各鄉鎮人民政府應對照各級抽查和檢查出的問題,全面梳理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發放、使用各個環節違紀違規違法的風險點,認真分析原因,及時整改發現的問題,對違紀違規違法問題責任主體按規定進行追責問責,并在5月20日前將整改報告報送縣財政局(縣級專項治理聯席會議辦公室)和縣級相關業務主管部門。
(四)完善制度,健全機制(2022年12月25日前)。9月30日前,分析總結專項治理發現問題情況,舉一反三,健全完善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制度;11月30日前完成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平臺建設,開展系統試運行;12月25日前,“一卡通”平臺系統滿足正式上線運行。
(五)形成專項治理報告。2023年3月10日前,縣級專項治理聯席會議辦公室根據專項治理情況,形成階段性報告報縣紀委縣監委;2023年12月10日前,形成專項治理總報告報縣紀委縣監委。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由縣財政局牽頭組織協調,縣農業農村局、縣民政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縣審計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縣衛生健康局、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鄉村振興局、中國人民銀行龍陵縣支行、縣金融辦、縣林草局、縣殘疾人聯合會、縣搬遷安置辦公室、縣應急管理局參與的縣級聯席會議工作機制,明確任務分工和機制運行規則等??h級專項治理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縣財政局。根據專項治理工作開展實際,適時調整成員單位,確保專項治理工作穩步開展。
(二)壓實各部門及鄉鎮責任。各部門及鄉鎮要充分認識專項治理的重要意義,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分工。各部門及鄉鎮人民政府要切實履行專項治理的主體責任,切實組織好專項治理工作,層層落實責任,傳導壓力,邊查邊改,不走過場??h級相關部門要組織做好本系統存在問題整改并及時將整改情況報送縣級專項治理聯席會議辦公室。
(三)主動接受監督??h級專項治理舉報電話號碼為0875-6121749,電子郵箱為llxczjnyk@126.com,來信地址為龍陵縣財政局農業農村股。各部門及鄉鎮要設立并公布舉報電話,受理群眾舉報。對反映問題和線索的群眾,各部門及鄉鎮必須對其信息嚴加保密,依法保護。發現的違紀違法線索及時移交紀檢監察和司法機關處理。縣紀委縣監委駐縣財政局紀檢監察組將適時對監察建議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附件:1.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使用問題專項治理基本情況統計表
2.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使用專項治理問題統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