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cript id="ux5nb"></noscript>
    1. <sup id="ux5nb"></sup>
      <fieldset id="ux5nb"><i id="ux5nb"></i></fieldset>

        黑人av无码一区,日韩伦理片,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国产码,色色97,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亚洲,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美女黄网站人色视频免费国产,伊在人间香蕉最新视频
        無障礙瀏覽 長者模式 打開適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龍陵縣人民政府
        索引號 01526256-4-04_A/2015-09280009 發布機構 龍陵縣財政局
        公開目錄 政府決算 發布日期 2015-09-28
        文號 瀏覽量
        主題詞 財政
        龍陵縣2014年地方財政決算

        2014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推動綠色崛起、促進轉型發展,實現富民強縣龍陵夢的關鍵一年。一年來,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指導下,全縣財稅部門堅持以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緊緊圍繞中心工作,牢牢把握發展大勢,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認真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努力培植財源,強化收入征管,優化支出結構,穩步推進各項財政管理改革,較好地完成了縣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一、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2014年我縣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工業生產大幅增長,農業和農村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快,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全年完成生產總值551664萬元,比上年增長11.2%,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84711萬元、219950萬元和147003萬元,分別增長6.6%、12.7%、13.4%,三個產業比重為33.5:39.9:26.6。財政總收入占GDP比重為12.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占GDP比重為7.64%。

        二、財政收支預算執行情況

        (一)、財政收入執行情況

        1、財政收入完成情況

        財政總收入完成6948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02.34%,比上年同期(下同)增收10488萬元,增長17.78%,其中:

        ①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42132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00.08%,增收7402萬元,增長21.31%;

        ② 上劃中央收入完成23144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05.97%,增收2785萬元,增長13.68%;

        ③ 上劃省級收入完成338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06.07%,增收260萬元,增長8.31 %;

        ④ 上劃市級收入完成824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07.71%,增收41萬元,增長5.24%。

        基金預算收入完成712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96.53%,減收2680萬元,下降27.32%;

        財政總收入分征管部門完成情況。國稅完成27193萬元,為年初任務的104.59%,比上年同期增收4171萬元,增長18.12%;地稅完成34609萬元,為年初任務的96.14%,比上年同期增收1751萬元,增長5.33%;財政完成7687萬元,為年初任務的130.29%,比上年同期增收4566萬元,增長146.30%。

        分級完成情況是:縣本級完成55315萬元,增長22.6%,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0583萬元,增長28.26%;上劃中央收入20519萬元,增長18.18%;上劃省級收入完成3389萬元,增長8.3%;上劃市級收入完成824萬元,增長5.23%。

        鄉級完成14174萬元,增長2.10%。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549萬元,增長6.09%,上劃中央收入2625萬元,下降12.41%。

        基金預算收入完成7129萬元,減收2680萬元,全部為縣本級收入。

        增收的原因:一是非稅收入增收勢頭強勁,強有力拉動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的主要力量;二是加強重點工程稅收征管,抓牢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工作,全年營業稅累計增收3437萬元,增長37.94%;三是由于今年產品產銷量和價格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且原材料自采量增加,抵扣稅減少,加之售電量比上年增加,致使增值稅(含上劃)增收3236萬元,增長16.93%;四是上劃收入完成較好,共增收3086萬元。

        2、財政收入執行的主要特點

        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呈現“低開高走,穩中趨緩”的態勢,增幅由1月的-58.23%增長到12月的21.31%。

        一是強化收入征管,稅收收入穩步增長,小稅種完成相對較好。2014年,財稅部門緊緊圍繞全年收入目標,不斷加強溝通協調,切實加大對重點稅源的監控,適時跟蹤重點稅源企業運行情況,做好稅源調查和分析預測,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稅收征管體系;堅持依法治稅,強化第三方涉稅信息使用,加大稽查力度,嚴厲打擊偷、逃、騙、抗稅行為。全年共完成稅收收入3325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94.46%,比上年增收2597萬元,增長8.47%。其中:營業稅、土地增值稅、耕地占用稅15616萬元,增收4582萬元。

        二是加強非稅收入管理,非稅收入增收勢頭強勁,成為拉動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的主要力量。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加大非稅收入征管力度,按規定將非稅收入全額納入預算管理落實到位,深入推進“政府非稅收入銀聯POS繳費”工作,切實做好征收單位、代收銀行與財政部門匯繳結算的銜接工作,確保非稅收入及時入庫。全年我縣累計完成非稅收入8882萬元,同比增收4805萬元,增長117.86%,拉動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3.84個百分點。

        (二)財政支出執行情況

        1、財政支出完成情況

        財政總支出235982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12.89%,較上年同期增支27545萬元,增長13.22%。其中:

        ① 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17058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17.15%,較上年同期增支32319萬元,增長17.49%。

        ② 基金預算支出18924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79.7%,較上年同期減支4774萬元,下降20.15%。

        分級完成情況:

        縣本級支出212530萬元,增支27624萬元,增14.94%。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93864萬元,增支26239萬元,增長15.65%;基金預算支出18666萬元,增支1385萬元,增長8.01%。

        鄉級支出23452萬元,減支79萬元,下降0.34%,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3194萬元,增支6080萬元,增長35.53%;基金支出258萬元,減支6159萬元,下降95.98%。

        2、財政支出執行的主要特點:

        發揮財政職能,優化支出結構,進一步加大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和事關社會穩定的各項事業投入力度,全年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累計完成21705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支32319萬元,增長17.49%,其中農林水事務、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交通運輸、醫療衛生與計生支出分別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25.5%、16.71%、12.12%、12%、9%,財政支出重點向基層傾斜、向民生傾斜、向困難群體傾斜。

        第一,全面助推經濟發展。一是積極推動“農業穩縣”戰略。全年農林水事務支出55346萬元,同比增支19311萬元,增長53.6%。投入“兩煙”、黃山羊、石斛等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扶持資金1449萬元,涉農貸款增量獎勵資金94.2萬元,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資金227萬元,“紅色基金”150萬元,基層黨員帶領群眾創業致富貸款貼息資金60萬元;發放農資綜合、良種、農機具購置、能繁母豬補貼等惠農補貼3765萬元。二是積極推動“生態立縣”戰略。全年節能環保支出4105萬元。投入城市園林綠化資金400萬元,造林綠化資金100萬元,東坡森林公園建設資金500萬元,農村垃圾焚燒爐資金275萬元,發放退耕還林、草原生態及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等財政性直補資金910萬元。三是積極推動“工業強縣”戰略。全年共安排工業發展資金1226萬元,兌現企業上臺階獎、跨越獎、商標獎等激勵政策200萬元。四是積極推動“文旅揚縣”戰略。加快推進文化旅游業發展,全年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036萬元,增長10.3%。著力打造抗戰文化、溫泉養生文化、黃龍玉文化“三張名片”,提升“中國松山·寶地龍陵”外宣形象。五是大力支持項目建設。安排項目前期費2550萬元,有力地支持了國道219線黃草壩至龍鎮橋段二級公路改建、松山大戰遺址紀念園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的順利推進;投入資金10811萬元實施了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千億斤增糧工程、“興地睦邊”農田整治等項目。

        第二,切實保障民生福祉。全年民生支出188850萬元,增長18.2%,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7%。一是大力支持教育均衡發展。全年教育支出36227萬元,增長3.7%。發放各類困難補助和獎學金7674萬元,受益學生41451名;投入3882.5萬元實施了中小學校安工程、薄弱學校改造和中央邊境轉移支付等項目144個;安排營養餐補助資金1959萬元,在全省率先自主實施學前班兒童營養改善計劃。二是認真落實各項社會保障和就業政策。全年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8480萬元,增長1.3%。完善低保制度,向72442名城鄉低保、五保對象發放補助資金10522萬元;落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安排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資金3080萬元;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保障老年人權益,全年共發放80歲以上高齡老人健康補助5565人306萬元;支持就業再就業工作,安排就業再就業資金538萬元;向2083人發放“貸免扶補”創業小額貸款、小額擔保貸款10610萬元;籌措保障性住房及農村危房改造資金6791萬元。三是加快推進醫療衛生建設。全年醫療衛生及計劃生育支出19422萬元,增長27.4%。鞏固和完善基本醫療制度,全年新農合共減免109萬人次,補助資金9253萬元;穩步推進婦幼健康計劃,補助住院分娩206萬元;落實獎優免補、農村獨生子女獎學金、農村育齡夫婦計生手術費減免等資金312萬元。四是推動社會穩定。加大對政法部門處置突發事件、大案要案辦理和社管綜治的保障力度,全年公共安全事務支出7356萬元,增長13.8%。

        (三)財政平衡情況

        1、公共財政預算平衡情況:

        2014年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2132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77243萬元,其中:返還性收入2974萬元(增值稅和消費稅稅收返還2396萬元、所得稅基數返還578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81229萬元(體制補助2982萬元、均衡性轉移支付補助16936萬元、民族和邊境地區轉移支付7519萬元、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收入9591萬元、結算補助收入1685萬元、企事業單位化轉補助收入303萬元、基層公檢法司轉移支付收入1399萬元、義務教育轉移支付收入6991萬元、基本養老保險和低保等轉移支付收入9771萬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轉移支付收入8787萬元、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收入1975萬元、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收入1921萬元、固定數額補助收入11034萬元、其他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135萬元)、專項轉移支付補助93040萬元,調入資金827萬元(政府性基金調入625萬元,其他調入202萬元),債務轉貸收入2500萬元,上年結余2015萬元,收入合計224717萬元。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17058萬元,上解支出5465萬元(其中:體制上解4313萬元,專項上解1152萬元),債務還本支出518萬元,支出合計223094萬元。年終滾存結余1623萬元,其中鄉鎮結余0萬元,縣本級結余1623萬元,結轉下年支出1500萬元,本年凈結余123萬元。

        2、基金預算平衡情況:

        基金收支預算及平衡情況:本年收入7129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1643萬元,調入資金53萬元(公共預算資金調入53萬元)上年結余4698萬元,收入合計23523萬元。本年支出18924萬元,調出資金625萬元,上解上級專項上解支出72萬元,收支相抵,基金滾存結余3902萬元。

        三、2014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與時俱進,全面推進全縣國庫集中支付改革。一是深入推進鄉鎮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進一步規范鄉鎮財政收支管理。2014年我縣采取了“深入調研、建章立制、開會動員、培訓考試、指導規范”等舉措,出臺了《龍陵縣財政局關于進一步深化鄉鎮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通知》及《龍陵縣鄉鎮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業務操作規程》(試行),加快我縣鄉鎮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扎實推進了鄉鎮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二是按照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績效化管理的要求,繼續加強全縣國庫集中支付的推進。目前已有73個部門,252個預算單位實施了國庫集中支付改革。1-12月,納入改革的財政資金總量為204022萬元,較上年同期178520萬元,增25502萬元,增長14.3%,占全縣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91.5%。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大力推進,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為建立現代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三是切實加快推進公務卡改革,根據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2014年,我縣已實行公務卡結算單位252個,較上年同期增29個單位,累計辦理公務卡3280張,比上年同期增33張,通過公務卡累計還款額4833萬元,增2885萬元,切實提高了公務卡使用率,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公務支出管理。

        (二)加強財政專戶管理,清理財政借出款項,防范財政資金風險。一是整理審核存量財政專戶。按照《保山市財政局關于轉發〈云南省財政廳關于轉發財政部核準云南省存量財政專戶有關情況的通知〉的通知》及《關于核準云南省存量財政專戶有關情況的通知》(財辦庫[2014]144號)要求,對照《財政專戶管理辦法》(財庫[2013]46號),結合縣情,認真梳理、檢查了我縣存量財政專戶,并積極與市局對接,做好了存量財政專戶的自審工作。二是為進一步嚴肅預算執行管理,嚴格約束財政資金出借行為,提高財政資金管理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有效性,我縣根據《云南省財政廳關于部分地方違規借墊國庫資金有關問題的通報》(云財庫[2013]17號)中“2014年財政暫付款要在上年基礎上壓縮30%以上”的相關要求,切實將本年應消化暫付款納入本年年初預算的大盤子。同時,加大國庫墊付資金清理力度,督促單位履行還款責任。2014年,我縣對逾期以及截至2014年12月30日到期的國庫墊付資金發放催款通知,其中涉及6個行政單位、2個企事業單位,共 6885.33萬元墊付資金。本年末,已消化以前年度預算內借款3388萬元,往來款借款收回2220萬元,切實做到了2013年起至今預算內資金不增加任何形式的財政國庫資金出借行為,專戶借款手續齊全,防范了我縣財政資金風險,實現了人財雙“安全”。

        (三)組織培訓,抓好信息建設,進一步規范和加強預算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一是正式啟用U-key,實行CA一體化平臺身份認證。通過2013年11月份對全縣203名財務人員的相關培訓,于2014年1月,指導了140個預算單位憑專用的CA證書登錄一體化平臺,辦理資金申請、支付及工資統發等業務。U-key的正式啟用,提高了財政資金撥付的安全性,避免了出現重復登錄,一人操作從資金錄入到撥付的全過程等問題的發生。二是2014年3月組織了全縣50多個行政單位及10個鄉鎮財政所進行為期兩天的新《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培訓,并聯系保會通軟件公司做好了全縣行政單位新舊會計制度銜接工作,促進新制度平穩實施,進一步規范和加強了我縣行政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三是2014年9月組織鄉鎮財政所進行國庫集中支付業務的培訓,為扎實推進鄉鎮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奠定基礎。

        (四)規范管理,發揮職能作用,有條不紊做好各項日常基礎工作。一是精心測算,科學合理調度資金。認真分析庫款結構和收支變動情況,及時做好上下級財政資金測算,加大向上協調聯系力度,結合預算執行情況,及時、足額調度資金,確保各項民生和重點建設項目順利推進。二是強化結算工作,提高決算編審水平。根據相關會議精神,及時召開我縣2014年決算工作布置會,進行決算報表講解。同時,加強2013年度部門決算和總決算的審核工作,加大政策性審核力度,在局領導的指導關心及各業務股室和預算單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圓滿完成了2013年決算編審上報工作。三是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部門決算管理制度〉的通知》及《龍陵縣部門決算批復暫行辦法》,對部門決算批復的主體、對象、時間等進行了更加明確的要求,6-7月全力做好了全縣各預算單位及鄉鎮的2013年部門決算批復工作,并指導縣直預算單位開展部門決算信息公開工作。四是做好2013年度權責發生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試編工作。根據《保山市財政局關于印發〈2013年度保山市市本級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試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今年我縣納入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試編范圍。為保證我縣縣本級2013年度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試編工作順利開展,及時召開工作布置會議,明確責任,順利完成了我縣2013年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試編工作。五是認真做好財政資金審核、撥付工作。準確把握預算指標傳送、用款計劃審核、資金撥付等關鍵環節,嚴格財政資金撥付流程,將財政資金安全快捷撥付到預算單位。六是加強預算單位銀行賬戶管理。指導預算單位做好賬戶日常規范管理,加強銀行賬戶審批、備案,完善了銀行賬戶管理制度。七是整理規范歷年財政管理資金專戶“預算外結余”及“應繳預算款”余額。將財政管理資金專戶“應繳預算款”年末余額2604萬元全部調至“非稅收入專戶”;將以前年度預算已安排的預算外結余繳入國庫,未安排的資金核撥至預算單位。八是積極配合審計部門做好2013年度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及時、如實提供會計檔案資料,配合做好會計事項的查證和說明解釋工作,及時反饋回復意見,確保了審計工作順利開展。

        (五)轉變作風,強化服務意識,加強業務學習。一是緊緊圍繞局黨組的中心工作,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牢固樹立服務意識,效率意識、大局意識,加強國庫系統的縱向聯系、加強與預算單位的橫向溝通,處理好與人民銀行、代理商業銀行、稅務等部門的關系,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同配合做好工作。 二是加強股室內控制度學習,強化職責分工,加強資金審核撥付的規范管理及對專項資金撥付依據和要素的審核,嚴格印章管理控制,切實做到財務章由專人保管,個人章由其本人或授權人員保管,嚴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項所需的全部印章,嚴格履行簽字或蓋章手續,保障了財政資金使用的安全。三是加強業務學習,切實做到學用結合。國庫股以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不僅加強了對政治理論的學習,還堅持理論結合實際,利用業余時間加強業務學習,取得了相應資格證書。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2014年全縣財政收支目標任務雖已圓滿完成,但工作中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一是受市場低迷和國家產業政策、金融稅收政策影響,財政收入增長空間受到擠壓,后續增長乏力。二是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等剛性支出逐步加大,加之各項改革正在緊鑼密鼓推進,很多改革需要財政資金投入,財力缺口持續加大。三是政府償債壓力大,融資任務重。2014年底,全縣清理甄別上報的政府性債務余額222812萬元,2015年需政府償還的本息合計41900萬元(不含墊資項目),相當于龍陵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86.3%。四是隨著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的實施,中央進一步理順與地方事權關系,受此影響,上級安排的專項資金將逐步減少,向上爭取項目資金的難度進一步加大。這些問題,我們將認真研究,在2015年收支預算執行中認真應對和解決。

        五、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確保完成2015年財稅目標任務

        2015年,是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的收官之年,我們必須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定不移抓改革、調結構、穩增長、惠民生,為打造綠色生態宜居宜業的滇西邊境旅游目的地、實現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一)強化收入征管,增強財政保障能力。堅持提質增量,在增加可用財力上下功夫。一是抓好重點稅種、重點企業、重點行業稅收征管,健全稅收征管體系,做到應收盡收,力爭完成稅收收入72060萬元,增長18.9%;加大重點產業、重點項目扶持力度,積極培植新興財源,協調服務重點財源和傳統財源;用足用活財稅政策,積極支持企業做大做強。二是嚴格執行非稅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嚴格按照國家政策規定收繳到位,防止非稅收入流失,力爭完成非稅收入19240萬元,增長16.9%,其中,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管理10650萬元,增長19.9%。三是堅持依法治稅,強化第三方涉稅信息使用,加大稽查力度,堅決依法打擊偷、逃、騙、抗稅行為。四是主動把握稅源變化趨勢,加強對全縣實施“營改增”后收入變化的預測分析,研究制定相關措施,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在“營改增”政策實施后穩步增長。五是密切關注國家宏觀經濟走勢,認真研究各類財稅政策,尤其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省、市在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方面的措施,努力從政策上、項目上、體制上爭取更多、更大的支持。

        (二)優化支出結構,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堅持民生優先,在促進社會和諧上下功夫。一是堅持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三公”經費管理,切實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從嚴控制一般性開支,確保“三公”經費零增長。二是繼續加大“三農”投入。計劃全年農林水支出56650萬元。繼續抓好農業綜合開發、“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農村人畜飲水等涉農項目建設,加強項目整合,發揮資金規模效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及時兌現各種涉農補貼;加大農業扶持資金爭取力度,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推進高原特色農業發展。三是繼續加大教科文衛事業投入。穩步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計劃全年教育支出37241萬元;積極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計劃全年醫療衛生及計劃生育支出20895萬元;支持文體旅游事業發展,提升文化產業增加值,計劃全年文體傳媒支出2095萬元。四是繼續加大社會保障和就業投入。計劃全年社會保障的就業支出30680萬元。認真落實各級關于民生保障的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強化社會保障體系的制度建設和資金籌措機制;切實做好社會救助工作,及時足額兌現城鄉低保、五保供養、高齡補助、孤兒定補等資金;深入抓好城鄉統籌居民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工作;加快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及棚戶區改造,積極推進創業促就業工作。五是繼續加大節能環保生態建設投入。計劃全年節能環保及生態建設支出4223萬元。深化農村環境保護,加強環保能力建設,著力解決危害群眾健康、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努力改善環境質量。六是繼續加大城鄉社區事務、災害防治及公共安全等領域的投入,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三)突出工作重點,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堅持突出重點,在服務經濟發展上下功夫。一是保障重大項目建設。安排3000萬元重大項目前期費,圍繞“十三五”規劃盤子,支持各部門策劃、包裝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努力爭取更多的項目資金和體制政策支持;千方百計落實上級項目配套資金,確保上級扶持項目和縣委、縣政府確定的重大項目順利實施。二是大力支持園區建設。計劃安排工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250萬元,加強園區建設籌資引資力度,加快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建成一批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項目,增強全縣經濟發展動力。三是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加大對城鄉發展一體化建設的投入力度,計劃安排300萬元投入勐糯統籌城鄉發展一體化試點工作;認真貫徹《財政部關于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關問題的通知》精神,積極探索和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吸引更多信貸資金、社會資金、民營資金投入建設中來。四是增強金融服務能力。繼續完善銀政企溝通協調機制,加快推進農發行、富滇銀行和村鎮銀行到我縣設立分支機構步伐;貫徹落實中小微企業發展扶持政策,完善小微企業“助保貸”平臺;扎實推進“三權三證”抵押貸款工作,積極引導其他商業銀行參與進來;進一步擴大沿邊金融改革,推動金融服務重心下移,建立健全金融服務站、點,不斷提升金融對“三農”的服務能力。

        (四)深化財政改革,提升科學理財水平。堅持改革創新,在提高管理水平上下功夫。一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強對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的學習、培訓,提升財政服務水平;將政府收入和支出全部納入預算管理,提高預算的完整性;將育林基金等六項基金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管理,提高一般公共預算的統籌力度;預算執行中除救災等應急支出通過動支預備費解決外,一般不出臺增加當年支出的政策;提高預算的約束力,當年超收資金不再用于辦理預算追加。二是深化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進一步健全完善國庫單一賬戶體系,擴大改革覆蓋面,指導鄉鎮推進“鄉鎮開設零余額賬戶”模式的國庫集中收付改革,真正實現國庫集中收付改革“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繼續推進公務卡制度的改革,嚴格執行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規定,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公務支出管理。三是深化財政信息化改革。投入使用鄉鎮財政一體化平臺,積極建設業務標準統一、操作功能完善、網絡安全可靠、覆蓋全部財政資金的信息管理系統;推進非稅收入管理信息化建設,對非稅收入各個環節進行規范,實現非稅收入信息化管理。四是深化財政信息公開。強化工作措施,堅持以“財政收支透明,打造陽光財政”為要求,做好財政預決算報告、部門預決算及“三公”經費公開工作,將預決算細化到支出功能分類的項級科目,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五)健全監管機制,維護財政資金安全。堅持嚴格管理,在加強財政監督上下功夫。一是加強監督機制建設。建立健全覆蓋財政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加強對民生資金、預算執行和重大財稅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二是加強專項資金監管。完善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逐步建立“立項科學、管理規范、注重績效”的專項資金管理機制。三是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擴大績效目標覆蓋范圍,明確績效評價工作責任,對民生等重點領域開展績效評價管理工作,不斷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四是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建立健全政府性債務管理辦法,統籌安排好政府性債務償還,切實防范和化解財政金融風險。五是嚴肅財經紀律。堅決糾正和查處各種違規違紀行為,強化會計基礎工作,加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執行,進一步加強村組資金管理,全面規范財務管理,切實維護財經秩序。

        (六)狠抓作風轉變,加強財政隊伍建設。堅持固本強基,在提高干部隊伍整體素質上下功夫。一是加強財經知識學習。認真落實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加強法律法規、財政知識學習,強化法治思維,增強依法理財能力。二是加快機關作風轉變。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推動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縣相關規定的落實,繼續抓好作風轉變,著力解決“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三是著力建設廉潔財政。認真落實為民務實清廉要求,健全工作機制,加強教育引導,強化監督制約,推進財政系統懲防體系建設,努力打造一支廉潔、高效、規范、務實、創新的財政干部隊伍。



        主站蜘蛛池模板: 1区2区3区高清视频| 惠州市| 亚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乱| 国产中文字幕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 爆乳2把你榨干哦ova在线观看 | 精品亚洲没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一 | 欧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丝袜老师办公室里做好紧好爽| 免费观看欧美猛交视频黑人|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 202丰满熟女妇大|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试看| 少妇人妻偷人偷人精品| 午夜成人无码免费看网站|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蜜桃久久精品成人无码av|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 4399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极品| 中文字幕av一区| 盘锦市|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嘿| 久久久国产精品樱花网站| 亚洲成人av免费一区| 不卡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亚洲十八禁一区二区三区| 影音先锋2020色资源网|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有码| 天干天干夜啦天干天干国产|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av黄色一区二区三区|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91精品国产91热久久久久福利|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