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56-4-30/2016-0928044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財政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決算 | 發布日期 | 2016-09-28 |
| 文號 | 瀏覽量 |
中共龍陵縣委史志委2015年度部門決算
第一部分 縣委史志委概況
一、主要職能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縣委史志委2015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三公”經費、行政參公單位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表
第三部分 縣委史志委2015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三公”經費決算情況說明
五、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縣委史志委基本情況
一、主要職能
(一)主要職能
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的方針、政策;規劃全縣地方黨史資料征集編研和地方志、執政紀要、年鑒編修工作,完成省、市史志部門交辦的黨史、地方志刊物撰稿任務;結合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開展黨史、革命史宣傳教育工作;組織黨史方面的重大紀念活動,充分發揮黨史工作資政育人的社會功能;負責有關黨史重要人物紀念設施修建的規劃、呈報,處理有關黨史、地方志的來信來訪;負責龍陵縣境內革命遺址遺跡保護、開發和利用;開展縣際間、部門間的黨史理論、方志理論交流活動,培訓黨史、地方志工作人員;負責組織縣直各部門、各鄉鎮編寫專業志和鄉鎮志,負責審定部門志稿和鄉鎮志稿;承辦縣委、縣人民政府及上級機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縣委史志委2015年重點工作任務
一是圓滿完成《中共龍陵縣委執政紀要》(2014)全書共78.5萬字的編輯出版。客觀全面的記錄了縣委一年來的執政實踐,總結執政經驗,探討執政規律,充分發揮資政存史,服務黨史研究、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二是按時按質完成了《云南年鑒》(2015)、8千字、《保山年鑒》(2015)3萬字的龍陵部分撰稿任務。提供的資料真實客觀的反映了龍陵縣2014年開展的各項工作,數據準確詳實,已分別編入了已出版成書的《云南小康年鑒》、《保山年鑒》之中。三是編輯出版了《龍陵年鑒》(2015),全書共85萬字,數據真實可靠,全面展現了龍陵縣2014年經濟社會狀況,是國內外人士了解龍陵的權威性工具書。
四是扎實推進了《中國共產黨龍陵縣地方史》、第二輪《龍陵縣志》編纂。截至2015年底,完成了《中國共產黨龍陵縣地方史》全書共計15萬余字的初稿撰寫工作,完成了“地理建置、基礎設施、農林牧漁業”等10余篇的修編,共計100余萬字。五是黨史人物陳列館和李鑫故居管理規范。為充分發揮黨史人物陳列館和李鑫故居的宣教功能,史志委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明確了開館和閉館時間,并安排專人值班,做好場館的管理、服務和解說。2015年以來,共計接待參觀者5000余人次,收到留言20余條。
二、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納入2015年部門決算編報的單位共1個,其中: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1個。
(二)部門人員和車輛的編制及實有情況
部門核定編制10 名,其中:行使行政職能的事業編制9名,工勤編制1名;實有人員編制10人,其中:參公管理事業編制7人,工勤編制3人。
離退休人員7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7人。
實有車輛編制1輛,在編實有車輛1輛。
第二部分 縣委史志委年度部門決算表
(詳見附件)
第三部分 縣委史志委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2015年縣委史志委決算總收入193.6萬元,其中:本年度財政撥款收入150.4萬元,占總收入的77.7%;上年結轉結余43.1萬元。占總收入的22.3%;上級補助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事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經營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附屬單位繳款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其他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與上年對比收入增加24.97萬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年初結余結轉。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部門決算總支出193.6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67.6萬元,占總支出的86.6%;項目支出26.0萬元,占總支出的13.4%;上繳上級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共0萬元,占總支出的0%。
(一)基本支出情況
2015年用于保障機構正常運轉的日常支出167.6萬元。與上年對比支出增加11.17萬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員工資上調,增大了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人員經費支出占基本支出的59.8%;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辦公設備購置等日常公用經費占基本支出的40.2%。
(二)項目支出情況
2015年用于保障機構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用于專項業務工作的經費支出26萬元。與上年對比增加支出21.6萬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用于李鑫故居建設項目。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縣委史志委2015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193.6萬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100%。與上年對比增加支出24.97萬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員工資基數本年上調和用于李鑫故居建設。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137.4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71%。主要用于行政單位人員工資、保證機構日常運轉需要等。
2.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7.0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13.9%。主要用于李鑫故居建設。
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9.2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15.1%。主要用于退休人員退休工資、遺屬補助、護理費用支出。
四、“三公”費決算情況說明
縣委史志委2015年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決算總3.5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0.9萬元,公務接待費支出2.6萬元。
2015年“三公”經費決算數比2014年決算數減少0.09萬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具體情況如下:
(一)因公出國(境)費
2015年縣委史志委因公出國(境)團組0次,出國(境)0人。實際發生因公出國(境)費0萬元,比2014年決算增加/減少0萬元。
(二)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
2015年縣委史志委購置公務用車0輛,年末公務用車保有量1輛,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0.9萬元。其中:購置費0萬元,比2014年決算增加/減少0萬元,具體購置車輛原因、情況無;運行維護費0.9萬元,比2014年決算減少0.05萬元,主要用于保障公務出差產生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支出。
(三)公務接待費
2015年縣委史志委共執行國內公務接待30批次,175人,接待費開支2.6萬元;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0人,接待費開支0萬元。公務接待費比2014年決算減少0.04萬元,主要用于接待上級領導及同級部門工作聯系(范圍)產生的費用。
五、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縣委史志委2015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67.3萬元,與上年對比減少8.3萬元, 減少主要原因是人員減少、控制辦公費支出、辦公設備及車輛維護減少。部門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辦公用品支出、差旅費、郵電費、水費等保障機構日常運轉需要的支出。
(二)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縣委史志委資產合計年初數120.48萬元,年末數338.26萬元,與上年度對比增加了180.77%。增減變動主要原因是李鑫故居重建工程審計結束,新增固定資產。搬史志委辦公室,換辦公桌椅、書柜、增加檔案柜等新增資產。
(三)相關口徑說明
1.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務支出、其他資本性支出等人員經費以外的支出。
2.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
3.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及部門預算管理有關規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工作人員公務出國(境)的住宿費、旅費、伙食補助費、雜費、培訓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購置費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用車指用于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包括省部級干部專車、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4.“三公”經費決算數:指各部門(含下屬單位)當年通過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數(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情況說明里涉及到需要解釋說明的決算相關專用名詞,在此進行說明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