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5-2/20241114-00006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 |
| 公開目錄 | 重要政策執行情況 | 發布日期 | 2024-11-14 |
| 文號 | 瀏覽量 |
2024年,龍陵縣秉承“人口小縣辦大教育、財政弱縣辦強教育”的理念,始終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的標準,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現將龍陵縣2024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教育基本情況
2023-2024年,全縣共有義務教育學校123校,其中完全小學106校;普通中學17校(完全中學4校,初級中學13校);共有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5151人,小學生23834人(其中住宿生12713人),初中生12608人(其中住宿生9979人),特殊教育學校159人(其中送教上門56人)。共有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2502人,其中:小學1787人,初級中學697人,特殊教育學校18人。共有專任教師2441人,其中:小學1593人,初中830人(初級中學625人,完全中學205人),特殊教育學校18人。小學凈入學率99.95%,學前教育在園(班)率96.44%,高中毛入學率92.83%,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6.81%。
二、達標情況
按照《云南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評估指標中可量化數據測算,龍陵縣根據省市的統一安排部署,認真開展了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監測工作,嚴格按照要求進行資源配置,抓實整改提升,切實補齊短板。2024年達標情況如下:
(一)資源配置(7項指標)
資源配置達標情況為:小學達標15校占14.15%、初中達標學校0所。具體情況為:
1.每百名學生擁有高于規定學歷教師數:小學、初中分別達到 4.2人以上、5.3人以上;
達標情況:龍陵縣小學達標學校106所,達標學校比例為100%;初中達標學校16所,達標學校比例為100%。
2.每百名學生擁有縣級以上骨干教師數:小學、初中均達到 1人以上;
達標情況:龍陵縣小學達標學校37所,達標學校比例為34.91%,未達標69校;初中達標學校5所,達標學校比例為31.25%,未達標11校。
3.每百名學生擁有體育、藝術(美術、音樂)專任教師數:小學、初中均達到0.9人以上;
達標情況:龍陵縣小學達標學校72所,達標學校比例為67.92%,未達標34校;初中達標學校2所,達標學校比例為12.5%,未達標14校。
4.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小學、初中分別達到4.5 平方米以上、5.8 平方米以上;
達標情況:龍陵縣小學達標學校74所,達標學校比例為69. 81%,未達標34校;初中達標學校4所,達標學校比例為25%,未達標12校。
5.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小學、初中分別達到7.5平方米以上、10.2 平方米以上;
達標達標情況:龍陵縣小學達標學校84所,達標學校比例為79.25%,未達標22校;初中達標學校7所,達標學校比例為43.75%,未達標9校。
6.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小學、初中分別達到 2000元以上、2500 元以上;
達標情況:龍陵縣小學達標學校46所,達標學校比例為43.40%,未達標60校;初中達標學校1所,達標學校比例為6.25%,未達標15校。
7.每百名學生擁有網絡多媒體教室數:小學、初中分別達到 2.3 間以上、2.4 間以上。
達標情況:龍陵縣小學達標學校74所,達標學校比例為66.06%,未達標32校;初中達標學校6所,達標學校比例為37.5%,未達標10校。
(二)政府保障程度
15項中可量化指標未達到評估標準如下(1 項):所有小學、初中每 12 個班級配備音樂、美術專用教室 1 間以上;其中,每間音樂專用教室面積不小于 96 平方米,每間美術專用教室面積不小于 90 平方米;
達標情況:龍陵縣小學有12個及以上班級的學校有18所,未配備音樂專用教室1間以上的學校有3所、未配備美術專用教室1間以上的學校有3所。初級中學有12個及以上班級的學校有10所,未配備音樂專用教室1間以上的學校有2所,未配備美術專用教室1間以上的學校有2所。
(三) 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教育質量評估9項指標未能達標2項,一是全縣所有學校按照不低于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教師培訓經費;二是在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中,相關科目學生學業水平達到Ⅲ級以上,且校際差異率低于0.15。
三、存在問題
當前龍陵的教育依然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短板,離上級的要求、群眾的期盼和發展的需求還有較大差距:
(一)部分學科質量有待提升。從2024年全市小學、初中、高中質量監測和中、高考成績情況來看,成績不容樂觀。比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優分率、高考一本上線率與騰沖和省內優秀縣市區相比差距較大。
(二)優質資源供給不足。城鄉之間教育資源供給不均衡,“城鎮擠”“鄉村弱”的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比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資源配置達標差距較大,小學僅達標15校、初中尚未達標,導致鄉村學生進城就學愿望強烈。我請教體部門初步估計了一下縣城的學位供給的情況,目前初中學位缺口1800個、普通高中學位缺口4800個。
(三)教育投入力度不夠。發展底子薄、歷史欠賬多、基礎設施差等問題相互交織,面臨著擴規模和提質量雙重壓力。比如,101所幼兒園生均建筑面積達10.44平方米要求的僅39所、占38.6%;職業中學實訓用房生均7.08平方米,未達生均8.5平方米的標準。
(四)教師隊伍建設不強。一方面,學科性教師配備不足,骨干教師培養不夠,教師專業水平、教育科研水平有待提高,面臨著“缺名師”“缺好老師”的問題。另一方面,少數教師責任心、事業心和奉獻意識不強,違紀違規行為偶有發生。比如,部分教師師德師風不正,整天沉迷于賭博、飲酒,極大地破壞了教師隊伍形象。
四、工作建議
(一)在師資隊伍建設上持續用力。加大骨干教師培養培訓力度,縣教育體育局逐年推薦認定一批骨干教師,解決學校骨干教師不足的問題。統籌抓好校長、班主任、教師“三支隊伍”建設,注重“內培”“外聘”相結合,抓好教師隊伍建設,深入開展師德師風專項整治,著力培養一批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二)在優化校點布局調整上持續用力。實施好“長效機制”、“學前教育”、“義教提升”和“普通高中改善辦學條件”、“中央預算內”等專項項目。2024年至2035年計劃整校撤并小學47所,保留59所;整校撤并初級中學6所,保留7所;完成縣實驗中學和龍陵一中改擴建項目,撤并完中高中部2所,基本實現“普通高中向城區集中”規劃目標。
(三)在教育投入保障上持續用力。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優先保障教育工作經費、教師工資、項目建設等支出,全力推進縣實驗中學、龍一中改擴建等項目建設,積極謀劃好學位供給和校點布局,持續探索集團化辦學模式,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四)在教學質量提升上持續用力。圍繞教育高質量發展“358”目標,充分發揮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的運用,把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發現問題整改工作落到實處,全面推進基礎教育“五育并舉”改革,大力推廣“五環思政”育人模式,推進義務教育全面提質增效。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
2024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