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5-2-/2021-1124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 |
| 公開目錄 | 教師管理 | 發布日期 | 2021-11-24 |
| 文號 | 瀏覽量 |
各中心學校、完中、職中、縣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
為提高新教師的師德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指導新教師規范職業行為,掌握基本教學規律和教學常規,培養課堂組織能力、班級管理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完成從“站上講臺”到“站穩講臺”的轉變。現將《龍陵縣新教師崗前培訓實施方案(修訂)》轉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教育教師發展中心聯系人:唐麗芹 電話:0875-6121629
附件:龍陵縣新教師崗前培訓實施方案(修訂)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
2021年11月24日
附件
龍陵縣新教師崗前培訓實施方案
(修訂)
根據云南省教育廳《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有關文件的通知》(云教師[2017]3號)、《云南省教育廳關于做好中小學新教師入職培訓工作的通知》要求,對新教師開展不少于120學時的適應性培訓和2-3年的遞進式培訓,為提高新教師的師德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使新任教師盡快適應教育教學工作,縮短新教師的角色轉換期。根據我縣的實際情況,特制定龍陵縣新教師崗前培訓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幫助新教師盡快適應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好地履行教師崗位職責為目標,以提升素養和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為重點,通過崗前培訓,使新任教師初步了解教師基本素養、教學基本常規、方式、技能和手段,從心理上、工作上、行為規范上初步適應教師職業要求,并為其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組織領導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成立新教師崗前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由教育體育局局長余自明任組長,吳艷華副局長任副組長,下設辦公室在教育教師發展中心,由教育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擔任辦公室主任,成員由教育教師發展中心教師研修部教師組成。
三、培訓方式
本著服務教學一線,方便教師工作與生活的宗旨,結合新任教師實際及我縣教學現狀,采用專家集中面授引領、網絡遠程研修和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培訓的考核綜合采用過程性評價、結果評價等方式,達到學以致用的培訓目標。
四、培訓對象
每年新招錄的新任教師。
五、培訓時間
新任教師參加工作第一學年。
六、培訓組織
(一)第一階段:集中學習(30學時)
本階段由教育教師發展中心組織集中學習,學習內容主要有教育政策法規、師德修養、班主任工作常規、教師心理健康、教材教法研修、現代教育技術基礎、教師專業化發展、聽課與評課、教師基本功等。
(二)第二階段:師德研修(6學時)
結合教學實踐,認真學習領悟《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和《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內容: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學習師德標兵,把立德樹人思想有機融入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學年末提交一份不少于500字師德研修心得體會。
(三)第三階段:專家引領(10學時)
學習教育教學專家做的各種專題講座、教育專著等,積極參加外出培訓學習,利用課余時間參加網絡研修學習,學年末提交兩份不少于500字的學習筆記或學習心得體會。
(四)第四階段:校本研修(24學時)
按照學校的校本研修方案,制定個人研修計劃,參與各種研修活動,完成研修任務,學年末提交合格證明材料。
(五)第五階段:自主研修及教學實踐(50學時)
學員自主研修,學員所在的學校為新任教師指派優秀的實踐指導教師,通過不同方式指導新教師開展教學實踐。
1.聽課(20學時)。聽課不少于20節,聽課1節計1學時,提交聽課記錄。
2.交流研討(10學時)。參加校際、學校、教研組等教研活動交流研討不少于5次,一次計2學時,提交研討記錄。
3.公開課(10學時)。公開課不少于2次,上一次公開課計5學時,提交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4.教學反思(10學時)。撰寫教學反思不少于10篇,一篇計1學時,提交教學反思。
(六)第六階段:考核認定
暑假前各學校收集整理好新教師相關考核材料(可用復印件)和名單,教務處核實并加蓋學校公章,報送龍陵縣教育教師發展中心,由教育教師發展中心對學員為期一年的學習進行綜合考核,對培訓合格學員頒發結業證書。
附件:《龍陵縣新教師崗前培訓量化考核表》
龍陵縣教育教師發展中心
2021年11月24日
附件
龍陵縣新教師崗前培訓量化考核表
鄉鎮及學校: 姓名:
| 培訓組織 |
培訓內容 |
自評 |
考核評定 |
備注 |
|
| 第一階段:集中學習(30學時) |
本階段由教育教師發展中心組織集中學習,學習內容主要有教育政策法規、師德修養、班主任工作常規、教師心理健康、教材教法研修、現代教育技術基礎、教師專業化發展、聽課與評課、教師基本功等。 |
||||
| 第二階段:師德研修(6學時) |
結合教學實踐,認真學習領悟《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和《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內容,學習師德標兵,把立德樹人思想有機融入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學年末提交一份不少于500字師德研修心得體會。 |
||||
| 第三階段:專家引領(10學時) |
學習教育教學專家做得各種專題講座、教育專著等,積極參加外出培訓學習,利用課余時間參加網絡研修學習,學年末提交兩份不少于500字的學習筆記或學習心得體會。 |
||||
| 第四階段:校本研修(24學時) |
按照學校的校本研修方案,制定個人研修計劃,參與各種研修活動,完成研修任務,學年末提交合格證明材料。 |
||||
| 第五階段:自主研修及教學實踐(50學時) |
聽課(20學時) |
聽課不少于20節,聽課1節計1學時,提交聽課記錄。 |
|||
| 交流研討(10學時) |
參加校際、學校、教研組等教研活動交流研討不少于5次,一次計2學時,提交研討記錄。 |
||||
| 公開課(10學時) |
公開課不少于2次,上一次公開課計5學時,提交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
||||
| 教學反思(10學時) |
撰寫教學反思不少于10篇,一篇計1學時,提交教學反思。 |
||||
| 總學時(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