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86-3/20240416-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龍新鄉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4-04-16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龍新鄉2023年下設獨立編制機構 12個,與上年持平。2023年獨立核算機構2個,與上年持平,年末實有人數98人,其中:在職人員65人,退休人員33人。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云南省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云財績(2020〕11號)、《保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保山市市級全面貫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系列制度的通知》(保政辦發〔2021〕31號)、《龍陵縣財政局關于印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系列辦法的通知》(龍財預〔2021〕48 號)相關要求,2023年龍新鄉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設置分值共100分,其中:預算執行情況20分;年度績效指標80分(產出指標40分,效益指標30分,滿意度指標10分)。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2023年總收入8934萬元,其中:財政撥款8811萬元,占總收入的98.63%;其他收入122萬元,占總收入的1.37%,政府性基金收入18萬元,占總收入的0.2%。
2023年總支出8953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722萬元,占總支出的19.24%;項目支出7230萬元,占總支出的80.76%。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本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及上級相關要求,建立健全了本部門的預算管理制度,并按制度進行預算的編制、執行、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等。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為嚴格預算管理,保證財政資金的有效、安全,使財政資金效用最大化,結合縣級財政績效管理要求,特開展部門績效自評工作。
龍新鄉通過對項目立項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管理情況、項目績效表現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充分了解相關項目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時遵循“目標引領、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結果導向”的原則提高我部門的績效管理水平,強化了支出責任,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自評組織過程
(1)準備階段(2023年3月14日—3月30日)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2)實施階段(2023年4月1日—4月15日)
安排績效自評工作,制定評價指標體系,著手對全年支出資金進行績效自評。
(3)總結階段(2023年4月16日—20日)
總結評價工作開展情況、取得的成果、存在不足等,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注重結果的應用,并裝訂歸檔績效自評資料。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2023年總支出8953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722萬元,占總支出的19.24%;項目支出7230萬元,占總支出的80.76%。
(二)過程情況分析
通過對2023年度部門預算及整體支出執行情況的分析總結,本部門能嚴格按照年初預算執行,確保部門確立的績效目標的實現。
(三)產出情況分析
2023年,龍新鄉財政工作在龍陵縣財政局的關心和指導下,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以及在鄉人大的監督下,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下達的工作目標,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招商引資引稅,夯實財源基礎,狠抓財政收入、優化財政支出,嚴格執行年初預算,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認真落實“調結構、促發展、保民生、保工資、保重點、保穩定”的各項措施,進一步完善理財思路,研究落實財政工作新局面的辦法和措施。通過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堅持量力而行、量財辦事的原則的工作目標,加強和改善財政運行質量,圓滿完成了鄉確定的財政收支任務,為全鄉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支持保障。
(四)效果情況分析
依據設立的績效評價體系,對2023年度整體支出開展了績效自評,本部門績效自評分為100.00分,自評等級為“優秀”。通過自評,2023年度龍新鄉在嚴峻的形勢下,完成了年初確定的收支任務目標,確保了必要的“三保”支出,保證了全鄉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一)存在問題
1.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給考核評價及評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2.績效評價人員學習培訓不到位,其他部門人員對績效評價認識、操作了解不深入。
(二)整改情況
1.進一步提高部門、單位整體績效評價水平,合理調整完善績效目標。
一是要做好項目建前績效目標申報。提高績效目標申報在項目規劃、申報、實施方案編制的過程中的重要性,合理設置各子項指標,減少項目實施偏差,確保完成績效預定目標。
二是做好項目建中績效目標監控。強化項目建中監督監控,保證每季度開展一次績效目標監控工作,對產生偏差的原因及時分析,及時調整,預先消除防止重大計劃差異。
三是做好項目建后績效目標自評。項目完成竣工驗收及資金支付后,及時組織參建單位相關人員開展績效自評工作,做到對標對表,按照預設績效目標項目逐項評價,做到實事求是,避免主觀干預,使績效評價結果科學、合理,具有指導性和現實意義。
2.擬與預算安排相結合。
所有項目支出全部納入項目庫管理,全部編制項目支出績效申報表。對預算單位2023年申請新設專項資金、新出臺重大政策和新確定項目,全部開展事前績效評估,未開展績效評估的,不得納入項目庫,不得安排支出預算。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情況
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既是開展績效評價工作的基本前提,又是加強財政支出管理、增強資金績效理念、合理配置公共資源、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強化資金管理水平、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為使績效評價結果得到合理利用,應將此次績效評價結果作為以后年度資金分配的重要依據,對于評價優秀的項目應加大資金,以期待更好的公共效益;對于評價結論合格以上的項目應該繼續給予資金支持;對于評價結論不合格的項目,應該減少資金安排或者取消項目。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一是提高人員素質,強化對績效管理的認識;二是加強監督建設,嚴格預算編制績效管理;三是完善運作程序,創新項目執行過程監控;四是嚴格責任追究,強化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部門的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二是制定了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及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長效機制;三是促進部門規范使用項目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四是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分配上級財政預算項目資金的重要依據。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本單位績效評價制度建設及工作開展,堅持“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原則,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部分指標體系設立不夠合理,給績效評價工作帶來評價結果不夠精準,在以后的績效評價工作中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