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86-3-04_A/2018-0911002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龍新鄉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部門決算 | 發布日期 | 2018-09-11 |
| 文號 | 瀏覽量 |
各位代表:
受鄉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會報告龍新鄉2017年地方財政決算情況,請予審查。
2017年,在鄉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鄉人大的監督下,財稅部門緊緊圍繞中心工作,認真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努力培植財源,強化收入征管,嚴格執行年初預算。結合新一輪的預算體制改革和鄉鎮財政資金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狠抓增收節支,細化財政預算支出,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圓滿完成了龍新鄉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確定的收支目標任務。
一、收入完成情況
2017年,全鄉完成一般預算收入3751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2715萬元的138.16%,較上年3366萬元增385萬元,增長11.44%。其中:上級財政補助收入3115萬元,比上年2379萬元增736萬元,增長30.94%;完成地方稅收收入500萬元(其中:增值稅112萬元,營改增112萬元,資源稅209萬元,煙葉稅67萬元),完成年初預算500萬元的100%,較上年646萬元減146萬元,減少22.6%;加上基金收入498萬元,2017年財政總收入為4249萬元。
二、2017年預算支出完成情況
(一)一般公共服務支出946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770萬元的122.86%,較上年618萬元增328萬元,增長50.07%,其中:人大事務支出12萬元;政府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支出623萬元;財政事務支出53萬元;稅收事務支出27萬元;紀檢監察事務支出31萬元;群眾團體支出10萬元;黨委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支出89萬元;其他共產黨事務支出1萬元;其他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00萬元。
(二)公共安全支出3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3萬元的100%,較上年2萬元增1萬元,增長33.33%。
(三)教育支出18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18萬元的100%,較上年增1萬元,增長5.88%。
(四)文化與傳媒支出43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24萬元的179.16%,較上年45萬元減2萬元,減少4.44%,其中:群眾文化支出28萬元,其他文化支出15萬元。
(五)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57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159萬元的98.74%,較上年164萬元減7萬元,減少4.27%。
(六)節能環保支出1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10萬元的100%,較上年10萬元持平。
(七)城鄉社區事務支出682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34萬元的2005.88%,較上年30萬元增652萬元,增長2173.33%,增長過大的原因是原一事一議支出進行科目調整所致,其中:城鄉社區規劃與管理支出42萬元;城鄉社區公共服務支出340萬元;其他城鄉社區支出300萬元。
(八)農林水事務支出1803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1697萬元的106.25%,較上年1714萬元增89萬元,增長5.28%,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職工增加工資所致,其中:事業運行支出193萬元;科技轉化與推廣服務支出35萬元;農村公益事業支出24萬元;對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補助支出33萬元;林業事業機構支出54萬元;水利防汛支出2萬元;扶貧支出866萬元(其中:對村級“一事一議”補助支出483萬元,對村民委員會和村(社區)黨總支支出113萬元)。
(九)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1萬元。
(十)債務付息支出11萬元。
(十一)基金支出498萬元。
(十二)上解支出77萬元。
三、收支平衡情況
2017年全鄉地方財政收支平衡情況是:稅收收入50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3115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924萬元、專項轉移支付收入2191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36萬元,加上基金上級補助收入498萬元,財政總收入合計4249萬元。鄉級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支出3674萬元,基金支出498萬元,上解上級支出77萬元,完成財政總支出4249萬元,年末保持財政收支平衡。
四、2017年財政的主要工作
(一)強化收入征管機制,積極組織財源
認真落實積極的財稅政策,積極響應和支持營改增稅改工作,充分發揮政策和資金的導向作用,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一是積極做好項目資金爭取工作,并整合各類資金,支持易地扶貧搬遷等一系列惠民基礎設施建設、以項目建設帶動經濟發展和增加財政收入,全年共爭取上級專項補助資金3115萬元,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924萬元,專項轉移支付資金2191萬元。二是強化稅收征管工作,抓好對重點稅源的監控,實行簡易計稅征管辦法,積極挖掘增收潛力,做到依法征管,應收盡收,全年完成稅收收入500萬元,完成縣級考核任務500萬元的100%,實際完成636.57萬元,超收136.57萬元列為2018年財政補助,比縣級安排的稅收基數245萬元超391.57萬元。三是建立稅收分析制度。財稅部門按月、季對現有稅源及即將安排的項目內容進行核實、分析、做到及時、足額征收,建立健全稅務部門收入月報告制度。
(二)脫貧攻堅投資增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夯實,經濟發展快速拉動
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不斷強化財務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和能力,引導經濟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財稅工作,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到位854.4萬元,共發放易地扶貧住房貸款588戶3528萬元,收回置換貸款672.13萬元;發放易地扶貧搬遷建房補助861.2萬元;發放拆除舊房補助29.4萬元;清退6個建設點土地流轉金392戶金額762.81萬元,易地扶貧搬遷點的建設,有力改善了山區人民的居住條件,為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脫貧攻堅新形勢下,2016至2017年龍新鄉共建設搬遷點6個,累計投入基礎設施資金16960萬元,目前撥付到位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500多萬元;“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投入279萬元,建設龍新新寨組道路;菜子地河頭道路;荊竹坪白露坡活動場所;黑山大硝人畜飲水;茄子山大坡道路及1至5組活動場所建設6個項目;申請投入建設邊境轉移支付資金590萬元,建設黃草壩靛地、鄧家、大硝河、雪山長箐、正興十組、黑山王家5個活動場所及芹菜河溝道建設;農村保障安居房建設工程已全面啟動,投入專項資金1126.7萬元,集中解決建檔立卡戶C、D級危房修繕加固及拆除重建工程;投資550多萬元的勐冒社區“四位一體”邊境黨建長廊建設項目正在實施;投資499萬元的樺桃林片區道路建設完工通車;黑山村大硝溫泉壯大集體經濟項目投資300多萬元完工并投入使用;浦發行投資的人畜飲水43件3811萬元;國開行投資村衛生室建設項目4個,預計投資180多萬元;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867萬元,有效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三關溫泉開發項目進入土地征收及項目建設前期準備階段,全年固定資產總投資達1400多萬元。
(三)強化預算內資金、往來款項資金管理,加大財政資金監管力度
一年來,鄉財政所嚴格落實財政的監督職能,采取“十查十防”的工作措施,全面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強化預算執行,規范財政資金的管理,繼續加強“零戶統管”管理工作,做好對鄉直單位、村賬鄉代管的財務工作監管和指導,嚴格執行五不直接分管的管理機制,實行聯合簽字審批程序,提高財政資金運行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有效性。一是著力規范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對非稅收入資金實行依證收費、專戶儲存、及時上繳和申請撥付的管理辦法,確保非稅收入資金及時足額納入財政管理,全年共完成非稅收繳入庫52萬元。二是實施票據電子化規范管理,按照“以票管款、票款同步”的原則,財政監管的目標也逐漸得到體現,同時規范票據的領用、注銷和保管、票據結報手續,嚴格按照有關制度監督票據使用,確保財政資金及時、足額入賬。三是規范專項資金特別是扶貧專項資金的管理,認真學習和領會脫貧攻堅相關政策,規范項目資金申報、資金來源、資金去向、會計處理、項目招標、項目監管、資金撥付審批及項目資料收集歸檔等各項基礎性工作。四是定期開展“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五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壓縮“三公”經費開支,嚴格控制降低率在5%以上;六是嚴肅財經紀律,對鄉直5個預算單位開展財政資金管理專項檢查。
(四)“工資統一發放”工作順利開展
在鄉黨委的正確領導下,保證了全鄉工作人員每月的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做到“保工資、保機構運轉、保民生”。全鄉在職職工工資統發全部納入“云南省財政資金一體化系統”網絡版進行統一管理發放。截至2017年12月,全鄉納入統發系統人數69人,退休人員28人。
(五)惠農政策得到全面落實
積極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和措施,確保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農戶手中。2017年發放補貼資金444.67萬元,其中:發放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342.89萬元,受益農戶6962戶,補貼面積34179.58畝;發放退耕還林補貼資金78.4萬元,受益農戶1532戶,補貼面積6272.3畝;發放森林生態效益補貼資金5.62萬元,受益農戶984戶,補貼面積5623畝;發放草原生態補貼資金17.76萬元,受益農戶2575戶。
(六)注重科學理財,提升管理水平
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深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全面推進“零余額賬戶”模式的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加大授權和直接支付力度,嚴格實行公務卡結算制度,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公務支出管理。一是2017年我鄉財政全面實行指標網絡一體化管理,預算會計、“零戶統管會計”實行軟件網絡化管理。二是財政工作信息系統全面實現網絡化辦公,預算、總決算、部門決算、“三公”經費等相關工作信息全部實行網上公開,實現了財政收支公開化、透明化,陽光操作。
(七)積極清理核實償還政府債務
2017年償還程控電話借款20萬元,2017年末,全鄉政府債務余額386.98萬元,當年實行債務轉貸341萬元已全部兌現給債權人,債券置換后仍由鄉級承擔。全部債務均為一般債務,其中:活動場所建設12萬元;道路建設25萬元;文化站建設34萬元;公租房建設254.98萬元;勞動保障中心建設32萬元;易地扶貧搬遷借款2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