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86-3-04_A/2017-0925005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龍新鄉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部門決算 | 發布日期 | 2017-09-25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年來,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幫助下,認真貫徹新一輪財政體制,經全體財稅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和各有關部門的緊密配合,圓滿的完成了全年財政收支任務,支出方面確保了人員工資,保證了機構正常運轉,但是,也出現了新的矛盾和新的問題。按縣財政局的要求,結合本鄉的實際,通過認真的審核編制,2016年的決算編制結束,現就一年以來的財政收支情況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況
龍新鄉位于龍陵縣中部,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26公里,有國土面積326平方公里,320國道貫穿其中。年平均氣溫13.3℃,絕對最低溫-5℃,年均降雨量2200毫米,平均海拔1835米,森林覆蓋率達69.8%。鄉內有大小河流20余條,年水流量7.16億立方米庫容1.25億立方米的茄子山水庫坐落在轄區內,擁有“動植物基因庫”美稱的小黑山自然保護區,“晶瑩剔透”能與田黃玉相媲美的黃龍玉,有硅礦、鐵礦、鈮鉭礦等多種礦產儲量比較豐富。全鄉轄7個村委會,4個村社區,214個村民小組151個自然村,黃南縣際油路貫穿全鄉5個村居住著漢、傈僳、傣族3個民族,總人口33401人、7555戶、農業人口29389人,非農業2970戶4012人。鄉黨委下設60個基層黨組織(黨總支11個、黨支部49個),104個黨小組(農村93個、機關11個),黨員共1055名。全鄉耕地面積33329.2畝,其中水田16100.9畝,旱地17197.5畝。茶園面積13664畝,產量78萬公斤;果園面積394畝,產量4.5萬公斤;食用菌產量7.34萬公斤;草果面積21080畝,產量121752公斤;重樓面積333.6畝;石斛面積990.75畝,產量15萬公斤;紅花油茶面積51683畝;野生菌類產量2275公斤;漁類總產量56.5萬公斤,捕撈漁類總產量8.5萬公斤,養殖漁類7770畝,產量48萬公斤;池塘養漁70畝,產量5萬公斤。2016年底,完成財政總收入3459萬元,其中完成稅收收入646萬元,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38253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89元,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24524萬元,941萬元,12770萬元,糧食總產量1732萬公斤,人均生產糧食541公斤,是典型的冷涼山區貧困鄉。
二、2016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6年,在鄉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鄉人大的監督下,財稅部門緊緊圍繞中心工作,認真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努力培植財源,強化收入征管,嚴格執行年初預算。結合新一輪的預算體制改革和鄉鎮財政資金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狠抓增收節支,細化財政預算支出,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圓滿和超額完成了鄉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收支目標任務。
(一)2016年預算收入完成情況
2016年,全鄉完成財政收入3366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1916萬元的175.63%,較上年2641萬元增725萬元,增長27.45%。其中:上級財政補助收入2379萬元,比上年2171萬元增加208萬元,增長9.58%;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46萬元(其中:煙葉稅104萬元,增值稅164萬元,營改增92萬元,營業稅179萬元,資源稅107萬元),較年初預算510萬元增136萬元,增長26.67%,較上年470萬元增176萬元,增長37.45%;債務轉貸收入341萬元,加上基金收入93萬元,2016年財政總收入為3459萬元。
(二)2016年預算支出完成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618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545萬元的113.58%,較上年498萬元增121萬元,增長24.3%,其中:人大事務支出8萬元;政協事務支出5萬元;政府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支出438萬元;財政事務支出59萬元;稅收事務支出21萬元;紀檢監察事務支出8萬元;黨委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支出76萬元;其他共產黨事務支出3萬元。
2、國防支出2萬元。
3、公共安全支出2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3萬元的66.67%,較上年減6萬元,減少33.33%。
4、教育支出17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15萬元的113.33%。
5、文化與傳媒支出45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16萬元的281.25%,較上年增加18萬元增27萬元,增加150%,其中:群眾文化支出21萬元,其他文化支出24萬元,增加的原因是撥入專款24萬元所致。
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64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145萬元的88.41%,較上年增151萬元增13萬元,增長8.6%。
7、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42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24萬元的587.5%,較上年69萬元增73萬元,增加105.8%,增長的原因是計劃生育社會扶養費支出增加所致。
8、節能環保支出1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114萬元的8.77%,較上年114萬元減104萬元,減少91.22%。
9、城鄉社區事務支出3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45萬元的66.67%,較上年38萬元減8萬元,減少21.05%。
10、農林水事務支出1714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929萬元的184.5%,較上年1628萬元增86萬元,增長5.28%,增長的原因是扶貧資金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增加603萬元所致,其中:事業運行146萬元;對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補助支出21萬元;其他農業支出34萬元;林業事業機構支出37萬元;扶貧支出602萬元;農村綜合改革支出845萬元(其中:對村級“一事一議”補助支出804萬元,對村民委員會和村(社區)黨總支支出41萬元),其他農林水支出29萬元。
11、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1萬元。
12、商品服務業等支出23萬元。
13、債務還本支出341萬元
14、基金支出93萬元。
15、上解支出121萬元。
16、2016年稅收超收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36萬元。
2016年全鄉地方財政收支平衡情況是:稅收收入646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379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800萬元、專項轉移支付收入1578萬元),債務轉貸收入341萬元,加上基金上級補助收入93萬元,財政總收入合計3459萬元。鄉級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支出2768萬元,基金支出93萬元,上解上級支出121萬元,債務還本支出341萬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36萬元,完成財政總支出3459萬元,年末保持財政收支平衡。
(三)轉移支付執行情況。
龍新鄉2016年上級補助收入2379萬元,基中一般性轉移支付800萬元,專項轉移支付1579萬元。
1.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中,體制補助收入800萬元;均衡性轉移支付收入139萬元;固定數額補助收入375萬元。
2.專項轉移支付收入中,一般公共服務27萬元;國防2萬元;教育2萬元;文化體育與傳媒24萬元;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127萬元;農林水1396萬元;國土海洋氣象等1萬元。
三、2016年財政的主要工作
(一)強化收入征管機制,較好完成縣級下達的稅收考核任務。
認真落實積極的財稅政策,積極響應和支持營改增稅改工作,充分發揮政策和資金的導向作用,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一是積極做好項目資金爭取工作,并整合各類資金,支持基礎設施、惠民工程等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帶動經濟發展和增加財政收入,全年共爭取上級專項補助資金2379萬元,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800萬元,專項轉移支付資金1579萬元。二是強化稅收征管工作,抓好對重點稅源的監控,實行簡易計稅征管辦法,積極挖掘增收潛力,做到依法征管,應收盡收,全年完成稅收收入646萬元,完成縣級考核任務510萬元的126.67%,比縣級安排的稅收基數245萬元超401萬元。三是建立稅收分析制度。財稅部門按月、季對現有稅源及即將安排的項目內容進行核實、分析、做到及時、足額征收,建立健全稅務部門按月進行收入月報告制度。
(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夯實,經濟發展快速拉動。
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不斷強化財務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和能力,引導經濟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財稅工作,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在脫貧攻堅的新形勢下,2016年龍新鄉共建設易地扶貧搬遷點9個,計劃總投資16960萬元,目前到位資金2982萬元,發放易地扶貧住房貸款588戶3528萬元,易地扶貧搬遷點的建設,有力改善了山區人民的居住條件,為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投入219萬元,實施了勐冒社區中一小組、坡頭,荊竹坪陸家,黃草壩社區灣塘小組活動場所建設4個;蚌渺社區上元八組、菜子地村中寨村莊道路硬化建設2件;申請投入建設邊境轉移支付資金393萬元,建設雪山村邵家、繞廊社區橋寨、龍新社區野豬坪活動場所4個,建設大硝河馬廄坡、黃草壩松樹坡、黃草壩工業園區、菜子地黃家坡、唐家村莊道路建設5件;農村保障安居房建設工程已全面啟動,撥入專項資金440萬元,集中解決危房人群的新建及修繕加固工程;申請及正在實施的彩票公益金項目繞廊新寨活動場所及勐冒村委會建設2件,申請資金80萬元;一千億斤糧食灌溉工程落地龍新,國家投入資金達1150萬元,項目建成后將大大改善龍新鄉受益各片區的農田灌溉條件;積極完成上報勐冒社區“四位一體”項目建設500萬元的實施方案,目前已完成該項目批復工作,并于2017年在勐冒村落地實施;投入499萬元的樺桃林片區綜合開發即將完工;即將完工的黑山村大硝溫泉壯大集體經濟項目申請財政補助資金100萬元,預計總投資達240萬元。
(三)強化預算內資金、往來款項資金管理,加大財政資金監管力度。
一年來,鄉財政所嚴格落實財政的監督職能,全面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強化預算執行,規范財政專戶資金管理,繼續加強“零戶統管”管理工作,做好對鄉直、村級單位財務工作監管和指導,嚴格執行五不直接分管的管理機制,實行聯合簽字審批程序,提高財政資金運行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有效性。一是著力規范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對非稅收入資金實行依證收費、專戶儲存、及時上繳和申請撥付的管理辦法,確保非稅收入資金及時足額納入財政管理,全年共完成非稅收繳入庫25萬元。二是實施票據電子化規范管理,按照“以票管款、票款同步”的原則,財政監管的目標也逐漸得到體現,同時規范票據的領用、注銷和保管、票據結報手續,嚴格按照有關制度監督票據使用,確保財政資金及時、足額入賬。三是規范專項資金特別是易地扶貧專項資金的管理,規范項目資金申報、資金來源、資金去向、會計處理、項目招標、項目監管、資金撥付審批及項目資料收集歸檔等各項基礎性工作。四是定期開展“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五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壓縮“三公”經費開支,嚴肅財經紀律,對鄉直預算單位開展財政資金專項檢查,檢查面達85%。
(四)“工資統一發放”工作順利開展。
在鄉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克服鄉財政相對緊張的困難,保證了全鄉工作人員每月的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做到“保工資、保機構運轉、保民生”。全鄉在職職工工資統發全部納入“云南省財政資金一體化系統”網絡版進行統一管理發放。截至2016年12月,全鄉納入統發系統人數68人,退休人員27人。
(五)惠農政策得到全面落實。
積極落實各項惠政策和措施,確保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農戶手中。2016年發放補貼資金319.27萬元,其中:發放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319.27萬元,受益農戶6931戶,補貼面積34179.58畝。
(六)注重科學理財,提升管理水平。
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深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全面推進“鄉直預算單位開設零余額賬戶”模式的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實行公務卡結算制度,嚴格執行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規定,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公務支出管理。2015年我鄉財政一體化管理信息系統正式投入運行,鄉直預算單位已全部上線操作,財務支出業務逐漸向直接支付方式擴展,2016年共辦理財政直接支付業務805筆,支付資金258萬元,財政授權支付業務233筆,支付資金40萬元。
(七)積極清理核實政府債務,實行限額管理。
2016年,我鄉嚴格按照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及《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國發〔2014〕43號)規定,地方政府債務實行限額管理,全鄉政府債務余額580.42萬元,本年度沒有新增政府性債務,沒有超出債務批準限額,當年實行債務轉貸341萬元已全部兌現給債權人。全部債務均為一般債務,其中:1、其他借款163.25萬元(烤煙產業借款23萬元;程控電話借款73.6萬元;農村產業發展借款13.09萬元;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借款9.17萬元;易地扶貧搬遷借款44.39萬元)。2、資本性支出借款417.17萬元(農村衛生基礎建設借款20.91萬元;村委會建設借款5.91萬元;活動室建設12.62萬元;道路建設工程款32.47萬元;文化站建設38.88萬元;公租房建設259.98萬元;勞動保障中心建設32.4萬元;群眾文化廣場建設借款14萬元) 。
龍新鄉人民政府
2017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