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93-5-04_A/2018-0913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龍江鄉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部門決算 | 發布日期 | 2018-09-13 |
| 文號 | 瀏覽量 |
2017年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龍江鄉全體干部職工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一年來,我鄉加強了預算管理和核算工作,逐步完善財政機構體制改革,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逐步完善和推進農民農資綜合直接補貼工作,認真落實國家的各項惠農政策,轉變工作觀念,把財政工作重心由核算工作向資金的效益追蹤反饋和使用效益方面轉化,廣大干部職工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為奮斗目標,在自己崗位上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財政改革和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圓滿完成了2017年年初財務收支計劃,保證了機構正常運轉。按縣財政局的要求,結合本鄉的實際,通過認真的審核編制,2017年的總決算已基本結束,現就一年以來的財政預算收支情況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況
龍江鄉距縣城52公里,全鄉國土面積211個平方公里,共有15個村民委員會,80個自然村(184個村民小組)。東與鎮安鎮鎮保、鎮平和戶帕接壤,南與鎮安小田壩相連,西與龍山鎮香柏河相連,北與騰沖市團田鄉隔江相望。鄉黨委、政府依托資源和區位優勢,著力實施以旅游產業帶動經濟發展助力脫貧攻堅,推廣龍江“稻花魚”旅游業,把龍江建成集優質稻、優質茶園和優質稻田魚于一體的生產旅游基地。鞏固提升烤煙、甘蔗和畜牧業;培育基松茸、核桃、反季蔬菜等新興產業,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打造魚米之鄉。助力脫貧攻堅、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三個文明”協調健康發展。龍江人民正以獨有的風采,飽滿的熱情,為譜寫好“魚米之鄉 魅力龍江”新篇章,為龍江與全縣同步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二、2017年財政收入執行情況
1、一般預算收入
2017年共完成鄉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10萬元,較年初預算數710萬元持平,較2016年一般預算收入1247萬元減少537萬元減少43.06%,主要原因為“營改增”后我鄉稅源變化導致稅收收入大幅減少。各項收入完成情況:(1)增值稅收入114萬元,較上年52萬元增加62萬元,增119.2%;(2)煙葉稅收入596萬元,較上年659萬元減63萬元,減9.6%。
2、上級補助收入
2017年上級補助收入2794萬元,較上年2424萬元增370萬元,增長15.26%。
3、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67萬元。
2017年龍江鄉累計財政總收入3571萬元,基金補助收入94萬元。
三、2017年財政支出執行情況
2017年一方面保證人員經費支出,另一方面基本保證了政府機構的正常運轉和津補貼的發放,支出的內容如下: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889萬元,較年初預算數778萬元增111萬元,增14.27%,較上年908萬元減19萬元,減2.1%。其中:人大事務支出54萬元;政府辦公室相關機構事務支出512萬元;財政事務支出72萬元;紀檢監察事務支出30萬元;群眾團體事務支出11萬元;黨委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共產黨事務支出110萬元;其他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00萬元。
2、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38萬元,較年初預算數19萬元增19萬元,增加100%,較上年38萬元持平。其中:群眾文化支出23萬元;其他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5萬元。
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61萬元,較年初預算數129萬元增32萬元,增長24.8%,較上年152萬元增9萬元,增長5.9%。其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管理事務支出36萬元;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支出2萬元;事業單位離退休支出1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98萬元;撫恤支出24萬元。
4、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萬元,較年初預算數增1萬元,增加100%,較上年20萬元減19萬元,減少95%。其中:計劃生育機構支出1萬元。
5、節能環保支出300萬元,較年初預算增300萬元,增加100%,較上年增加300萬元。其中,農村環境保護支出300萬元。
6、城鄉社區事務支出458萬元,較年初預算數43萬元增415萬元,較上年32萬元增426萬元。其中:城鄉社區規劃與管理57萬元;城鄉社區公共設施400萬元;其他城鄉社區支出1萬元。
7、農林水事務支出1581萬元,較年初預算數2180萬元減599萬元,減少27.5%,較上年2151萬元減570萬元,減少26.5%。其中:農業支出225萬元:林業支出56萬元;水利支出45萬元;扶貧支出383萬元;對農村綜合改革支出872萬元。
8、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2萬元。
9、債務付息支出9萬元。
一般預算支出合計3439萬元;上解上級支出132萬元,其中:體制上解121萬元,收入超期數上解11萬元。累計財政總支出3571萬元,基金支出合計94萬元。
四、轉移支付執行情況
2017年度轉移支付收入情況,內容如下:(1)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758萬元,其中:固定數額補助收入569萬元;結算補助收入2萬元;均衡性轉移支付補助收入187萬元。(2)專項轉移支付2036萬元。
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一)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
今年來,我鄉認真執行預算管理體制,細化部門預算,嚴格控制年初預算執行支出,實施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在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方面質量得到較大提高,按時報送各類會計報表,會計資料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維護經濟秩序等方面有了突破性進展。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和財經制度的相關要求管理會計憑證,嚴格憑證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的審核和監督工作。會計檔案管理、會計報表報送、政府采購等基礎性工作取得明顯進展。
(二)嚴格支出管理、加強財政資金的監管
一是嚴格執行預算法,將年初計劃內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做到“保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建立健全地方債務管理長效機制及風險防范約束機制,積極清償所欠債務;積極組織非稅收入的管理和繳庫工作,強化資金監管細化力度。二是專項資金管理進一步得到加強,嚴格實行公開示制度,財政對各項工程項目建設的參與性大大提高,財務核算及資金的管理工作得到進一步規范,防止了資金擠占、挪用和損失浪費等現象的發生,實現了專項資金專戶和封閉式管理模式,杜絕小金庫發生,使資金發揮了應有的效益。
(三)財政供養人員工資得到準確及時發放
全年完成月工資統一發放70人,未納入工資統發人員85人,為進一步完善鄉鎮財政包干體和推進國庫改革奠定了基礎。
(四)財政項目管理工作有序推進
財政獎補項目按時高質完成。規劃實施完成財政獎補“一事一議”村莊道路及活動場所建設項目10個、彩票公益金項目1個、支部活動場所建設項目1個、中央補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1個,13個項目共爭取資金420萬元;實施赧等社區“四位一體”建設項目1個,項目補助資金500萬元;補助省級環保專項資金300萬元,農村環保項目第一次落地我鄉,此項目為我鄉農村環保體系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為進一步建設生態農村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村級委托代理服務工作穩步推進
自全面啟動實施村級財務委托代理服務工作以來,工作運行良好,村級集體資金管理得到進一步加強,會計業務得到進一步規范,大大提升了我鄉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的質量和水平,提高了村級資金的使用效益。我鄉全面啟動組賬鄉代管工作,組織各方力量全面整理組級資金賬務經過幾個月大家共同努力,組級資金全面實現鄉級監督管理,為增強資金安全提供了良好保障。
(六)全力推進財政相關業務改革
按照依法理財的要求,以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為目標,創新管理機制,完善管理辦法,提高監管水平。進一步完善部門預算、非稅收入收繳、政府采購、公務卡等管理機制,充分發揮財政職能,加強資金監管,切實提高預算績效。進一步完善財政監督機制,以規范收支行為和提高資金效益為中心,采取收支并舉、查管并重的方法,突出專項資金監管,嚴肅財經紀律,確保財政資金安全高效。按照省、市要求,逐步對財政預決算進行公開,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保障群眾對財政預算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促進預算管理法制化。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