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95-1-/2019-0211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碧寨鄉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部門預算 | 發布日期 | 2019-02-11 |
| 文號 | 瀏覽量 |
〔2019·01〕碧寨鄉第四屆人民
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文件之十七
碧寨鄉2018年地方財政預算
執行情況及2019年地方財政預算報告
——在碧寨鄉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2019年1月22日)
各位代表:
受鄉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會報告2018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2019年地方財政預算報告,請予審議。
一、2018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8年,在鄉黨委的領導和鄉人大的監督下,在縣財政局的關心和指導下,財稅部門緊緊圍繞鄉黨委、政府提出的發展思路,緊扣財稅年度工作目標任務,按照“推動項目壯財源、加強征管增收入、調整結構保重點、狠抓改革促規范”的思路,認真執行財政預算及國家財政收支政策,努力克服支柱產業壓縮和稅收政策調整帶來的不利影響,突出“管理、監督、改革”三個重點,著力做好“生財、聚財、用財”三篇文章,千方百計挖潛控支,積極推進財政改革,沉著應對嚴峻的財政形勢,圓滿完成了鄉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財政收支任務。
(一)2018年實現地方財政預算收入2646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03%,較上年減少324萬元。
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75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00%。其中:增值稅收入完成57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95%,較上年增5萬元,增加10%;改征增值稅收入完成155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67%,較上年減39萬元,減少21%;資源稅收入完成6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60%,較上年減4萬元,減少40%;煙葉稅收入完成532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19%,較上年增82萬元,增加18.2%。
2.上級補助收入1776萬元,較上年減444萬元,減少20%。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963萬元,較上年增190萬元;專項轉移支付收入813萬元,較上年減577萬元;債務轉貸收入120萬元。
3.政府性基金64萬元。
4.上年結余為零。
(二)預算支出完成情況。
2018年完成地方財政預算支出2646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03%,較上年減少324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64萬元,較上年增7萬元,增幅為12%。
1.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2555萬元(本級財力安排支出750萬元,上級財政補助支出1805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03%,較上年減324萬元,減少11%。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813萬元(人大事務14萬元,政府辦公室及相關機構事務598萬元,紀檢監察事務39萬元,黨委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63萬元,財政事務79萬元,稅收事務20萬元);國防支出2萬元;教育支出16萬元;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43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45萬元;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事務支出1萬元;城鄉社區事務支出408萬元;農林水事務支出1011萬元,其中:農業支出291萬元(事業運行252萬元,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支出39萬元);林業支出49萬元;扶貧393萬元;農村綜合改革278萬元;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12萬元;債券還本支出4萬元。
2.收入超基數上解支出91萬元。
(三)收支結余情況。
2018年全鄉共完成地方財政預算收入2646萬元,地方財政預算支出2646萬元,收支相等,預算平衡。
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況:政府性基金收入64萬元。政府性基金支出64萬元,當年收支平衡。
(四)主要工作措施。
根據鄉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2018年財政工作目標,鄉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經濟發展和財政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在財政收支矛盾日益加劇不利形勢下,立足鄉情,通過開源和節流兩個手段,強化預算管理,建立科學、規范、統一的財政、財務管理和監督制度,保障了支出重點,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較好地完成了2018年的各項財政工作任務。
1.強化稅收征管,確保任務完成。一是做好稅源調查,及時分解落實。根據稅源情況及時分解收入任務,落實稅收征管責任,形成責任到人、壓力傳遞、督查有力、時序倒逼的工作推進體系。二是健全完善“協稅護稅、綜合治稅”機制。優化整合征管資源,強化部門協作,構筑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鄉協稅護稅網絡,有效保障稅收征管工作的有力開展。三是強化稅收征管。密切關注稅制改革對財政收入的綜合影響,科學評估財政收入形式;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稅源、重點稅種的稅收征管,強化零散稅收征管,嚴厲打擊各種偷逃稅行為,挖掘增收潛力,確保稅收收入應收盡收。四是加強非稅收入管理力度。嚴格“收支兩條線”管理辦法,全面推進和使用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信息系統,保證各類非預算資金的收支始終在財政監管范圍內。通過以上措施,圓滿完成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任務。
2.強化預算管理,統籌安排資金。一是加強預算管理。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強化年初預算和預算調整的執行,建立預算執行動態臺賬,做到“有預算不超支,無預算不開支”,并嚴格新增支出項目的審批管理,切實增強預算約束力。二是財政管理改革深入推進。進一步規范財政資金管理,將財政預算資金全部納入集中收付改革范圍,全面推行財政“一體化”管理模式,將預算置于縣財政局的監管之下,嚴格實行直接支付和授權支付的管理方式,確保各項財政預算收支情況清晰明了;三是統籌安排預算資金。面對收入銳減的不利局面,在確保“保工資、保運轉、保重點”的基礎上,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兼顧教育、衛生、公共安全等社會事業必要的投入,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促進了農民增收、財政增長和全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有效地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提高了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四是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抓住國家和省、市出臺的支持地方發展的政策機遇,積極爭取和協助爭取上級財政專項政資金共933萬元,政府性基金64萬元。
3.著力建章立制,提高資金效率。一是強化制度執行。嚴格執行財經紀律、財務制度和其他相關規定,嚴格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各項規定,嚴格審查資金支付憑證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二是全面推進財政信息公開。做好財政預決算及“三公”經費公開工作,增強政府預算透明度,提升預算管理水平,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確保了支出預算安排合理,“三公”經費支出“零增長”的目標要求。三是加強項目資金監管。加強項目資金公開公示,強化政府采購管理,項目資金全部實行專賬核算,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監督檢查,確保資金專款專用,確保資金按項目批復內容使用。四是嚴格資金支付管理。項目資金嚴格按進度撥款;資金支付證明材料不規范、手續不完整、資料不齊全的一律不支付;嚴格執行資金直達個人或單位賬戶,簡化支付環節,杜絕現金支付。
各位代表:2018年財政收支目標任務已圓滿完成,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一是財政收入基礎結構不穩定,難于挖掘新的增長點,財政收入對項目、烤煙產業的依賴程度大,致使全鄉財政收入增長舉步維艱。二是隨著稅收政策改革的加大,進一步壓縮了財政收入增長空間。三是自給率較低,保工資、保運轉依賴程度大,吃飯和建設、發展的矛盾進一步加劇。四是財政供需矛盾突出,支出壓力加大。隨著剛性支出的增長和配套項目的增加,財政支出預算執行中臨時性支出較多,財政運行處于低水平運轉。針對以上矛盾和問題,希望各位代表提出更好的意見建議,使全鄉財政工作再上新的臺階。
二、2019年地方財政預算報告
2019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之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做好財政工作意義重大。財政預算編制和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緊緊圍繞全鄉發展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各級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密結合財政經濟形勢,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堅持依法理財、量入為出、量力而行、統籌兼顧,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保重點、兼一般,從嚴控制“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和全鄉的經濟發展目標,結合全鄉實際,2019年財政預算初步安排如下:
(一)收入預算情況。2019年全鄉地方財政預算收入2760萬元,較上年增加124萬元,增加5%。
1.公共財政收入預算750萬元,與上年增長1.33%,增值稅預算收入60萬元,與上年持平;改征增值稅234萬元,較上年增14萬元,增長2%;資源稅預算收入6萬元,較上年減4萬元,減少40%;煙葉稅預算收入450萬元(香料煙預算收入200萬元,烤煙預算收入250萬元),與上年持平。
2.上級補助收入預算2010萬元,較上年增加234萬元,增加13%。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1095萬元(體制補助收入40萬元,固定數額補助收入843萬元,均衡性轉移支付補助收入212萬元)較上年增132萬元,增長14%;專項轉移支付收入915萬元,較上年增102萬元,增加13%。
(二)預算支出情況。2019年地方財政預算支出2760萬元,較上年增124萬元,增加5%。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675萬元,專項上解支出95萬元。支出結構情況是:工資福利支出1496萬元,占預算支出的55%;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37萬元,占預算支出的3%;商品和服務支出227萬元,占預算支出的12%。其他資本性支出915萬元,占預算支出的34%。收入超基數上解支出91萬元,占預算支出的4%,專項上解支出4萬元(債務付息支出)。
1.預算支出安排依據。根據龍陵縣鄉鎮財政體制管理辦法,鄉級不設國庫,實行“收入上劃、支出下撥、年終結算”的管理體制,預算支出按縣級核定的支出標準進行測算。全鄉財政供養半供養總人數496人。其中:全供養人員79人;半供養人員417人〔鄉級臨時工14人,遺屬補助13人,村干部48人,大學生村官1人,村炊事員12人,村農計員12人,村“三委”及監委會委員(不駐村委員)98人,村民小組長165人,村黨支部書記54人〕。
2.測算標準。財政全供養人員工資按2018年12月在冊人員工資測算;其他人員的測算是:鄉級臨時工每人每月補助3000元;村干部工資按實有人數、實際發放工資測算;農計員每人每月補助847元(工資680元、保險金167元);村級炊事員按每村1人,每人每月補助600元;村民小組長每個組核定1人,每人每月補助300元;村黨支部書記,每人每月補助300元;機構運轉公用經費按在職干部職工每人每年補助3000元計算,鄉級紀檢人員公用經費按每人每年補助7200元計算;村級公用經費每村每年補助5萬元;鄉級會議、接待及業務費20萬元;專項經費核定37萬元(鄉村道路、農田水利、鄉村房屋及救濟等支出20萬元,財政專項業務費3萬元)。
(三)預算支出安排分類。一般公共服務預算支出1158萬元〔人大事務16萬元,政府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935萬元,紀檢監察事務45萬元,黨委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75萬元,群眾團體事務15萬元,財政事務52萬元,稅收事務20萬元。〕;國防支出2萬元;教育事業預算支出15萬元;文化體育與傳媒預算支出45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預算支出207萬元;城鄉社區預算支出248萬元;農林水事務預算支出988萬元;收入超基數上解支出95萬元,其中專項上解4萬元(債務付息支出);國土海洋氣象支出12萬元。
(四)預算平衡情況。全鄉財政預算收支平衡情況是:2019年全鄉地方財政預算收入2760萬元;地方財政預算支出2675萬元,收入超基數上解支出91萬元,專項上解4萬元(債務付息支出),支出合計2760萬元;收支相等,預算平衡。
為確保完成全年財政工作目標,我們將在鄉黨委的領導和鄉人大的監督下,集中精力、奮力拼搏,認真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牢一個中心,努力培植財源。緊緊圍繞經濟發展這個中心,充分發揮財政職能和財政政策的引導、帶動和調控作用,落實財稅扶持政策,創新生財聚財觀念,拓寬財政增長點,在支持經濟發展、培植財源上下功夫。努力加強財源建設。依托全鄉資源優勢,切實加大二、三產業培植工作力度,夯實財政增收基礎。用好國家政策,努力爭取項目資金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及時掌握財政政策動向,結合全鄉實際,選準選好項目,積極做好與上級投資項目的對接,努力爭取更多的項目和資金支持;加大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資金協調和項目建設服務,確保投資全額實現稅收收入。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短、平、快”產業的發展,確保實現“農民增收、財政增長”,進一步減輕財政壓力。
二是明確一個目標,確保任務完成。緊緊圍繞全年預算收入目標,堅持依法治稅,強化第三方涉稅信息使用,切實做到“抓大、管小、堵漏、拓新”,加大綜合治稅力度,加快主體稅種征收進度,確保圓滿完成750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目標任務。進一步強化各征收部門目標責任,及時分解任務,加強協調聯動,努力保證各部門目標任務圓滿完成。主動把握稅源變化趨勢,更加注重稅收政策變動對地方財力影響,研究制定相關措施,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穩步增長。
三是深化財政改革,提升理財水平。一要嚴格執行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要嚴格按照本次人代會批準的預算執行,提高一般公共預算的統籌力度和約束力,強化績效管理,加強財政預算信息公開,打造“陽光財政”,自覺接受社會監督,杜絕無預算支出、突破預算、隨意調整支出科目和挪用財政資金現象的發生。二要堅持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要大力控減一般性支出,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控黨政機關行政事業單位公用經費,切實降低行政運行成本,確保資金發揮最大效益。三要進一步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在確保工資正常發放、鄉村兩級機構正常運轉的前提下,保證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事業發展資金的需要。
四是健全監管機制,確保資金安全。建立健全覆蓋財政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加強對民生資金、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管理。全面實施全口徑預算和電子化支付,加大政府采購范圍,規范政府采購管理。進一步完善財政監督機制,以規范收支行為和提高資金效益為中心,采取收支并舉、查管并重的方法,建立“立項科學、管理規范”的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確保資金專款專用,確保按項目批復內容使用。嚴肅財經紀律,切實規范部門和鄉、村兩級的財務管理,確保財政資金安全高效。
五是強化作風建設,提高隊伍素質。強化學習提高。學習新形勢下的財稅知識,熟悉財稅政策,研究“生財、聚財、用財、理財”之道,深入調查研究財稅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牢牢把握好財政工作的主動權,服從和服務全局,當好家、理好財。強化作風建設。加強對財政干部隊伍管理,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廉潔自律工作,勤儉節約、克己奉公、遵紀守法,不斷提高財政干部廉潔從政和依法行政能力。強化內部管理。堅持用制度來規范干部職工的言行,不斷提高依法理財、為民理財的水平。
各位代表:2019年碧寨鄉財稅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將在鄉黨委的領導下,認真貫徹執行好本次大會作出的決議,自覺接受鄉人大監督,虛心聽取各方意見建議,團結一心,振奮精神,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確保圓滿完成各項財稅工作任務,為碧寨鄉經濟社會跨越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