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95-1-06_Z/2016-0827002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碧寨鄉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通知公告 | 發布日期 | 2014-11-14 |
| 文號 | 瀏覽量 |
各村(社區)村民委員會,鄉直各單位:
為切實摸清碧寨鄉古茶樹資源的分布和生長狀況,打牢科學保護和合理開發古茶樹資源的良好基礎。根據《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龍陵縣古茶樹資源普查工作的通知》(龍政辦電〔2014〕20號)精神,決定在全鄉范圍內開展古茶樹普查工作,對鄉內古茶樹植株進行認定、核實和登記?,F將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深刻認識古茶樹資源普查的目的意義
古茶樹是我鄉十分珍貴的資源,不僅是茶葉產業發展悠久歷史的活見證,同時是獨特而底蘊深厚茶文化的載體,又是茶葉種質、生物基因等研究不可替代的物質。近幾年來,隨著古樹茶產品市場價格大幅上漲,部分村組出現了私砍盜伐、私自移植和掠奪性采摘古茶樹鮮葉的現象,嚴重破壞了我鄉古茶樹資源和森林植被。開展古茶樹資源普查工作,全面了解掌握古茶樹分布情況、植株數量、生長環境、開發利用等情況,為加強古茶樹資源保護和利用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已成為一項緊迫的基礎性工作。做好普查工作,對依法依規實行古茶樹資源有效保護,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把有限的古茶樹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發掘和弘揚茶文化,加快茶葉產業提升步伐,做強做大茶葉產業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二、普查的范圍、時間和方法
(一)普查的范圍
1.公路沿線、村社路旁、耕地周圍所有直徑10厘米以上古茶樹逐一進行普查登記。
2.鄉內的所有落地,按分布群落進行全面普查,直徑在30厘米以上的古茶樹逐一進行登記普查,其余的全面掌握株數及分布情況。
(二)普查時間及人員組成
1.普查時間:8月中旬至9月底。
2.人員組成:由林業站、農業技術推廣站的技術人員進行普查。
(三)普查方法
1.深入調查了解。深入各村(社區)、組全面摸清古茶樹資源的分布情況。
2.開展實地普查。組織人員對全鄉古茶樹資源的地點、古茶樹數量、直徑進行認真登記,調查了解地形、植被、開發利用等情況,對古茶樹進行拍照(有編號的每株都需進行拍照,照片的編號與古茶樹的編號一致,同時要選取有代表性的地點對整個群落進行拍照,并注明群落名稱),如實填寫調查統計表(填報時按群落進行填報),并按村(社區)繪制古茶樹群落分布圖,每個群落需標注群落內古茶樹總數和茶樹起止編號。
4.編制報告。古茶樹普查報告內容包括普查工作開展情況、古茶樹資源的分布情況、開發利用情況、存在問題及保護開發相關建議等。并于2014年9月30日前將普查報告、普查登記表、古茶樹照片等以電子文檔的形式報縣古茶樹資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機構。成立碧寨鄉古茶樹資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鄉古茶樹資源普查工作的組織領導。
(二)明確工作責任。各村要結合實際,協助技術員抓好本村的古茶樹普查的宣傳動員和普查工作,切實把工作做深、做細、做實。
(三)車輛調配。由領導小組統一調配車輛,協調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