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88-X/20240116-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象達鎮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法治政府建設 | 發布日期 | 2024-01-16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年來,象達鎮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的精心指導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為抓手,積極落實《龍陵縣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相關要求,堅持全面依法治鎮、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堅持全面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智能高效、廉潔誠信、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現將2023年我鎮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健全政府機構職能體系,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一是嚴格落實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堅決做到黨政主要負責人對法治政府建設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把法治政府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部署、同推進、同督促、同考核、同獎懲。二是根據“一規劃一方案一綱要”要求,推動法治象達建設。根據《法治龍陵建設規劃(2021-2025 年)》(龍發〔2021〕28 號)、《龍陵縣法治社會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龍發〔2021〕29號)、《龍陵縣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 年)》(龍發〔2021〕17號)要求,細化工作任務,明確今后龍江五年法治建設工作重點。三是全面推行政府事務清單管理。按照縣級要求編制完善鎮、村(社區)二級權責事項清單、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備案管理事項清單、公共服務等事項清單,加強權責制度化、流程標準化、運行規范化建設。四是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和證明事項清理,全面落實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強化行政審批事項監管,健全監管體系、壓實監管職責、完善監管計劃,推動政府管理從事前審批更多轉向事中事后監管。全面加大簡政放權,落實權責清單、負面清單制度,優化營商環境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制定《象達鎮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工作實施方案》,推行“一件事一次辦”“最多跑一次”,推動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全縣通辦、就近能辦、異地可辦。五是加快建設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象達以基本形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推進“12348”熱線、“云南法網”“云南掌上12348”微信公眾號、“云嶺法務通”公共法律服務機器人深度融合的公共法律服務網宣傳力度,象達鎮轄15個村(社區)法律顧問已全部配齊達到100%覆蓋。
(二)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加快推進政府治理規范化程序化法制化
一是搭好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框架。建立健全運行工作機制,配備專人負責開展聯系工作。加強對工作人員、人大代表的專業素養培訓。保障立法聯系點工作正常開展,不斷提升工作能力。二是全面落實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健全專家協助審核機制,推廣應用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和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嚴格落實備案審查制度,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率達100%。
(三)健全行政決策制度體系,不斷提升行政決策公信力和執行力
一是健全依法科學民主的行政決策機制。全面落實重大行政決策依法實施,科學合理界定政府行政決策權健全重大行政決策規則。提高基層領導干部及其后備人員的科學文化素質,切實提高全社會的民主意識和領導干部的民主作風,切實做到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二是認真落實重大行政決策依法實施,落實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凡是涉及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重大政策措施、編制各類規劃、編制財政預算、重大財政資金安排、重大投資項目、重大國有資產處置、重大行政管理措施等,都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的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制度。三是完善行政決策執行機制,決策機關應當在決策中明確執行主體、執行時限、執行反饋等內容。建立健全重大行政決策跟蹤反饋制度。
(四)健全行政執法工作體系,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一是建立健全權責清晰、運轉順暢、保障有力、廉潔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機制,大力提高行政執法執行力和公信力。持續深化綜合執法中心的改革,進一步整合精簡規范執法隊伍,理清本鄉鎮的執法職責。二是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促進嚴格公正文明執法,要求執法部門在執法中要做好公示、全過程記錄、處理結果法制審核,確保行政執法的有效性、合法性。三是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轉變執法理念、改進執法方式、增強執法素養。
(五)健全突發事件應對體系,依法預防處置重大突發事件
一是完善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落實突發事件監測預警、信息研判報告、應急響應、恢復重建、 調查評估、重大敏感輿情應對處置等制度機制。二是強化風險防范意識,壓實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責任。對突發事件依法分級分類精準施策,著力提升應急處置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依托基層網格化管理基礎,推進安全風險網格化管理,加強群測群防隊伍建設。完善鄉村應急處置組織體系,推動村(社區)依法參與預防、應對突發事件。
(六)健全社會矛盾糾紛行政預防調處化解工作體系,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一是堅持行政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和有效銜接。堅持用系統觀念化解信訪矛盾,加強源頭治理,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用好象達鎮“一站式”矛盾調處中心,加強“云智調”推廣應用。全鎮現有調委會16個,人民調解員115人。二是扎實推進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及時召開部署會,嚴格落實分析研判制度,開展全覆蓋、無死角的大排查大走訪。三是堅持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防范社會法治風險。開展“千名政法干警進千村入萬戶法治大宣傳”行動,發揮政法部門主力軍作用,圍繞婚戀家庭、財產糾紛、土地承包、鄰里糾紛等方面的內容,參與到我鎮15個村(社區)的矛盾糾紛的排查化解及法治宣傳工作中來。
(七)健全行政權力制約和監督體系,促進行政權力規范透明運行
一是統籌強化行政權力制約和監督體系,突出黨內監督主導地位,強化行政權力監督制約。推動黨內監督與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各類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二是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做到依規依紀依法嚴肅問責、規范問責、精準問責、慎重問責。建立健全擔當作為的激勵和保護機制,完善容錯糾錯、澄清保護、松綁減負機制,大力支持干部從實際出發干事創業。三是堅持“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大力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加強政務公開制度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提高公開能力和水平。
(八)加強黨的領導,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水平
一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法治建設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黨委中心組專題學習、專題法治講座等學習活動的重點內容,要求領導干部集體學習和自學雙結合,形成學習的制度化、常態化。二是健全國家工作人員日常學法制度,深化開展“憲法宣誓” “法律進機關”“以案釋法”“庭審旁聽”等活動,不斷提高全鎮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三是認真落實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制度,通過嚴格的程序,將政治素質高、理論水平高、專業能力強的人才留住用好,從而提升行政執法隊伍的業務素質和整體水平。強化行政執法隊伍教育培訓,健全行政執法人員培訓機制,有計劃、有重點地對行政執法人員進行綜合法律常識、專業法律知識培訓,不斷加大行政執法人員培訓力度,進一步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律素養和綜合業務能力。四是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微博、微信等媒體平臺,加大象達法治政府建設經驗成效宣傳力度,推廣基層創新舉措,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二、我鎮法治建設成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普法氛圍還不夠濃厚、形式過于單一。沒能將普法教育與具體的法治實踐活動,與本鄉鎮、本單位的職能職責、具體工作融會貫通、統籌推進、統籌落實,逐漸將普法活動落入“為了普法而普法”的俗套。各部門對普法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一致,存在主管部門熱,協作部門冷的情況。
(二)執法人員依法行政的能力有待提高。一是行政執法隊伍人員力量不足,特別是上級執法部門將大部分執法權限下放到鄉鎮后,全鄉行政執法隊伍有待進一步加強建設。二是行政執法人員素質不高,法治意識不強,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的意識比較淡薄,法律知識學習不夠,往往行政決策主觀武斷,行政執法簡單粗暴,與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
三、下步工作計劃
一是堅持優化組織結構、促進職能轉變和理順職責關系統籌推進,努力構建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運行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機構職能體系。二是繼續強化責任擔當,將包括政府法治機構及其人才隊伍建設在內的各項法治工作與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考核,確保法治建設成效工作落到實處。三是進一步加強財力保障。積極爭取財政經費,保障政府法治工作的正常運轉,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提供有力的財力保障。四是加強法治陣地建設。象達鎮現有法治廣場一座,但對于群眾的需求遠遠不夠,下一步我們將積極開展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創建和推薦,增強創建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法治陣地建設,夯實依法治理基礎。五是加大對法治工作人員的培養,建立健全政府法治干部培訓制度,統籌安排、周密規劃,有步驟、有重點地加強對政府法治人員的培訓,不斷提升法治干部的綜合素質,著力建設一支既深入政府法治實踐、又有較高水平的法治干部隊伍。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