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llzwfw-/2019-0624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19-06-24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1.機構情況
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是龍陵縣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門,為正科級行政機構,加掛龍陵縣行政審批局、龍陵縣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牌子。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設辦公室、政務服務管理股、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股3個內設機構。
2.基本職能
(一)貫徹執行有關政務服務的法律、法規、規章,創新和完善相關工作機制體制。
(二)負責牽頭開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對行政審批事項和相關政務服務事項進行梳理,對審批流程進行規范和優化,推進行政審批、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
(三)指導、協調、監督全縣政務服務體系建設,考評各鄉(鎮)為民服務中心、進駐縣政務服務中心各部門和政務服務分中心。
(四)負責縣級部門劃轉和上級部門下放的涉及行政審批和相關政務服務事項的辦理,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負責指導、協調、推進全縣政府自身建設有關工作。
(五)負責縣政務服務中心的管理工作,健全完善相關考核評價機制和管理工作制度,負責對進駐政務服務大廳窗口單位工作人員的年度考核和日常管理工作,協調推進行政審批網上服務大廳、投資審批中介超市的建設和運行管理工作。
(六)負責對公共資源交易活動實施綜合監督,對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縣政府采購和出讓中心進行管理。接受縣政府及有關部門委托,負責招投標行業管理方面的相關工作。接受有關部門委托,受理公共資源交易活動中的相關投訴和舉報,按職責轉送各行業主管部門處理。
(七)負責龍陵縣“12345”政府熱線平局的管理運行和協調工作。負責對“12345”政務熱線反映問題進行交辦、跟蹤和督查。
(八)負責電子政務、“互聯網+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交易”和“一部手機辦事通”信息化平局建設工作,制定相關辦法并組織實施。
(九)指導各鄉(鎮)行政審批、政務服務、電子政務、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等工作。
(十)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3.年末機構人員情況
在職人員編制10人,其中:行政編制4人,事業編制6人。在職實有14人,其中:行政編制人員8人,事業編制人員6人,均為全額財政供養人員。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2018年部門工作計劃》,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開展政務服務職能職責,整理歸納出2018年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重點工作績效目標。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1. 2018年決算收入3468694.6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3468694.6元,占總收入100%;其他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0%。預算收入比上年增加1212295.16元,增加率53.72%。
2. 2018年決算支出3468694.6元,其中:財政撥款支出3468694.6元,占總支出100%。基本支出1949694.6元,占總支出56.21%;項目支出1519000元,占總支出43.79%。預算支出比上年增加1146947.76萬元,增長率54.45%。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結合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實際情況,健全完善了單位預算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資產管理制度等,進一步規范了財務管理。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我局通過對項目立項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管理情況、項目績效表現情況自我評價,了解相關項目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時遵循“目標引領、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結果導向”的原則提高我局的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自評指標體系(詳見附表)
(三)自評組織過程
1.準備階段(2018年6月4日—10日)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2.實施階段(2018年6月11日—17日)
根據《龍陵縣財政局關于2019年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要求,組織開展績效自評工作,制定評價指標體系,上報縣財政局審核。
3.總結階段(2019年6月18日——24日)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行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裝訂歸檔績效自評資料。在單位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結合部門職責職能,設定工作目標,根據工作目標預算部門經費,年初預算3468694.6元,保障了政務服務工作順利完成。同時,堅持厲行節約原則,嚴格控制“三公經費”支出,2018年預算3萬元,比上年預算數3.9萬元減少0.9萬元,減23.07%。
(二)過程情況分析
嚴格預算執行,按照縣財政要求有計劃完成資金支付進度,2018年全年預算執行率達100%。進一步健全預算管理制度,并嚴格按照預算管理制度編制、申報、管理預算資金,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做到預算管理公開化。規范資產管理,對固定資產的采購、使用、處置、管理工作進行了規范,實現了資產管理信息化。
(三)產出情況分析
結合部門職能職責,完成工作目標任務。
一是加強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投資175萬元,購置高拍儀、掃描儀、排隊叫號機、智能觸摸查詢終端、自助辦理一體機、窗口顯示屏、LED電子顯示屏等智能化設備,規范縣政務服務中心、縣人社局服務大廳智能化設施設備,為群眾辦事營造便捷高效的服務環境。建成24小時自助服務大廳1個,配備政務服務自助服務終端、自助存取件柜、身份證自助辦理機等自助設備,突破時間界限,實現部分業務24小時全天候為民服務。
二是提高政務服務工作。規范權力運行,打造“陽光政務”。全縣共有32個單位、646項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縣、鄉(鎮)兩級政務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辦理。政務局按照首問首辦、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服務承諾、AB崗工作制、領導進中心值(帶)班制等制度,強化制度約束,提升服務質量,規范窗口作風。根據工作需要不定期開展窗口人員禮儀、業務培訓,提升窗口人員服務水平和綜合業務能力,強化督查巡查,全年開展督查巡查2次,深入整治不正之風,杜絕違紀違規行為發生,持續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激發窗口和窗口工作人員工作熱情。2018年,全縣政務服務中心累計接待辦事群眾104577人次,受理各類審批服務事項200137件,辦結200137件,按時辦結率100%,群眾滿意率100%。
(四)效果情況分析
嚴格按照財政部門的要求,開支各項績效目標費用,龍陵縣政務服務局高效便捷完成了各項政務服務工作,有效促進了龍陵的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為企業群眾服務,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績效評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各相關股(室)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給考核評價及評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下一步我局將加強對項目開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做好充分調研,依據實際情況做好經費支出預算,制訂合理的項目實施計劃;項目實施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后及時總結自評。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二是制定了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及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長效機制;三是進一步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四是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分配上級財政預算項目資金的重要依據。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一是完善體制機制,切實強化制度保障。結合部門實際,制定財務管理相關制度,為進一步規范專項資金管理提供有力依據。
二是規范資金管理,做到專款專用。根據財務管理相關規定,結合部門業務工作,嚴格審批每一筆專項資金支出,堅決杜絕滯留、截留、擠占、挪用虛列支出等現象發生。
三是明確目標,細化責任。根據資金用途和項目的目標任務,將具體任務落實到相關股室,責任到人。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