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llzwfw-/2021-0917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決算 | 發布日期 | 2021-09-17 |
| 文號 | 瀏覽量 |
監督索引號53052300143001000
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2020年度部門決算
目錄
第一部分 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概況
一、主要職能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九、“三公”經費、行政參公單位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表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三)項目(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六、相關口徑說明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概況
一、主要職能
(一)主要職能
(1)貫徹執行有關政務服務的法律、法規、規章,創新和完善相關工作機制體制。
(2)負責牽頭開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對行政審批事項和相關政務服務事項進行梳理,對審批流程進行規范和優化,推進行政審批、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
(3)指導、協調、監督全縣政務服務體系建設,考評各鄉(鎮)為民服務中心、進駐縣政務服務中心各部門和政務服務分中心。負責縣級部門劃轉和上級部門下放的涉及行政審批和相關政務服務事項的辦理,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負責指導、協調、推進全縣政府自身建設有關工作。
(4)負責縣政務服務中心的管理工作,健全完善相關考核評價機制和管理工作制度,負責對進駐政務服務大廳窗口單位工作人員的年度考核和日常管理工作,協調推進行政審批網上服務大廳、投資審批中介超市的建設和運行管理工作。
(5)負責對公共資源交易活動實施綜合監督,對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縣人民政府采購和出讓中心進行管理。接受縣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委托,負責招投標行業管理方面的相關工作。接受有關部門委托,受理公共資源交易活動中的相關投訴和舉報,按職責轉送各行業主管部門處理。
(6)負責龍陵縣“12345”政府熱線平臺的管理運行和協調工作。負責對“12345”政務熱線反映問題進行交辦、跟蹤和督查。
(7)負責電子政務、“互聯網+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交易”和“一部手機辦事通”信息化平臺建設工作,制定相關辦法并組織實施。
(8)指導各鄉鎮行政審批、政務服務、電子政務、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等工作。
(9)完成縣委、縣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2020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介紹
圓滿完成了2020年度績效目標任務,完成率100%。政務服務平臺進一步規范。全縣10個鄉(鎮)、5個城市社區和116個行政村(社區),除象達鎮為民服務中心在建外,其他均已建成鄉(鎮)為民服務中心、村級為民服務站,實現了縣、鄉鎮、村(社區)為民服務機構全網覆蓋。政務服務網上大廳從縣、鄉(鎮)建設至村(社區),將服務觸角延伸到了最基層,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形成了有特色、有規模、有亮點的為民便民服務機構。
2.“互聯網+政務服務”進一步推進。將建設政務服務網作為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主要抓手,通過事項承接、指派,監督督促各部門按時、按質辦結,并由全縣干部職工帶頭安裝、推廣、使用“一部手機辦事通”APP,有序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全面開展。一是認真做好“云南省政務服務管理平臺事項管理系統”事項承接、指派,完善事項本地化實施要素并予以配置、發布,確保政務服務事項實施要素準確、規范。截至12月,全縣共承接、指派政務服務事項1323項,完善本地化實施要素并配置、發布政務服務事項1323項,完成率100%。確保了“五級十二同”(即省、市、縣、鄉、村5個層級統一政務服務事項保持編碼、名稱、類型、設定依據、形式層級、時限、流程、辦理條件、申請材料、申請表單、收費標準、辦理結果12個要素統一);二是實施“互聯網+監管”工作??h級具有監管職能的部門完善“互聯網+監管”平臺,并使用該平臺統一上報監管情況。截至12月,全縣已有28個部門錄入執法人員信息,共添加執法人員970人,覆蓋監管事項496項,監管事項覆蓋率100%,發布監管工作動態信息和違法違規曝光信息872條;三是宣傳推廣運用“一部手機辦事通”APP。通過政務大廳、微信、QQ、龍陵新聞、龍陵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等向辦事群眾、企業和部門廣泛宣傳和推廣應用云南省“一部手機辦事通”APP。截至12月,龍陵縣“一部手機辦事通”實名認證數40624人,占常住人口13.82%,已達考核指標13%的標準;平均辦件量1.08件,已達辦件量不低于實名認證用戶數80%的標準,居五縣區第1位。
3.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制定出臺了龍陵縣《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實施方案》《營商環境提升十大行動實施方案》等政策性支撐文件,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有章可循。認真貫徹落實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要求,按照“優化審批流程、提升服務水平、方便企業辦事”的工作思路,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的痛點和難點,推行“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一網通辦”等政務服務,為優化營商環境提出了管用可行的措施。一是企業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認真落實“兩集中兩到位”和“四進中心”規定,縣政務服務中心應進駐30個單位,實際進駐30個單位;設置4個集中辦事窗口,19個獨立窗口,1個綜合窗口,成建制進駐4個部門;設分中心2個;窗口工作人員81人;二是政務服務實現“一網通辦”。根據全省政務服務“一張網”的要求,除具有投資項目在線審批職能的11個部門因業務涉及保密原因選擇自建外,其他部門均使用統建平臺,實現“一網通辦、異地可辦”。截至目前,全縣32個職能部門共完善發布實施清單1323項,完成率100%;三是扎實開展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工作。全縣1323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1317項,“最多跑一次”率達99.55%,已達省級90%以上的要求。自2019年我縣推行“最多跑一次”郵寄服務以來,全縣共郵寄辦理結果140件;四是“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根據《云南省政務服務事項基本目錄(2020年版)》,對權責清單及時進行調整,目前縣直25個部門共有行政許可事項221項,10個鄉鎮行政許可事項3項/鄉鎮;五是規范投資審批中介超市運行。嚴格執行云南省中介超市運行規則和管理制度,凡屬使用財政性和國有資金采購建設工程投資審批中介服務100萬元以下的項目(涉密項目除外),均進入投資審批中介超市公開選取。2020年,龍陵縣投資審批中介超市共發布公告12個,選取結束12個,簽約項目26個,履約結束24個,項目總成交額211.08萬元,節約資金108.16萬元,資金綜合節約率33.63%;六是推進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全縣11個具有投資審批職能的部門,嚴格按照審批事項授權辦理制、重點項目并聯審批制、企業重大項目代辦制、三級聯動審批工作制的要求開展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工作;45個投資項目審批事項實現“平臺受理、在線辦理、限時辦結、依法監管、全程監察”的目標。2020年,全縣共受理投資項目383個,涉及事項475件,投資概算177.02億元;七是推行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構建“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同時,加大在線政務服務“好差評”宣傳推廣力度,督促各鄉鎮、部門,采取PC端、移動端等多種方式,在為企業及群眾提供服務后,要求辦事人員對所辦事項進行評價。同時提供意見簿、投訴箱、投訴電話、云南省政務服務網上大廳咨詢互動投訴板塊等多種公眾監督方式,方便群眾表達訴求,接受企業及群眾的監督。截至12月,我縣在線政務服務“好差評”評價實現覆蓋率為77.48%。
4. 持續推進公共資源交易提速增效。一是加強電子化平臺建設。按照公共資源交易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要求,先后投入96萬元,建成規范統一的開標室、評標室、遠程異地評標室、監督室、專家抽取室等,實現公共資源交易規范化、電子化和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二是不斷完善信息化建設。與省、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互聯互通、資源共享,遠程解密全面推開,實現網上報名以及報名和開標不見面。三是不斷優化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持續推進“互聯網+公共資源交易”工作,認真核驗信息公告(公示),不斷提高交易平臺市場化程度,并配合各行政監管部門不斷消除在招投標過程中設置的各類不合理限制和壁壘,切實提升我縣招投標市場開放度。2020年以來,通過“政府采購網”“云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信息網”“保山市公共資源交易電子交易服務系統”等網站及時公布公共資源交易信息374條。四是推進“政采云”平臺常態化管理。為進一步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優化營商環境,簡化供應商征集程序,減輕企業負擔,提升采購便利度,提升政府采購的效率和效益,實行政采云電子賣場供應商常態化入圍管理,全流程網上操作,采購單位“一次不用跑”即可完成采購業務,實現“線上全流程,線下無交易”的目標。目前共審核入駐政采云電子賣場(網上超市)供應商58家、政采云電子賣場(網上服務市場)供應商13家,完成采購379筆,交易金額990.26萬元。五是不斷提升服務能力。遵循“開放透明、資源共享、高效便民、守法誠信”的運行服務原則,開辟綠色通道,不分時間節點,配合項目單位搶抓時間節點、倒排工期,全程服務,按質按量完成了高標準農田建設、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豬牛羊采購等一批涉及民生的招標項目,實現了零投訴,服務質量和公信力不斷增強。2020年,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成交易項目94個,交易金額69663萬元,節約資金1888.12萬元。其中:工程建設交易項目20個,交易金額17005.03萬元,節約資金689.88萬元,資金節約率為3.9%;政府采購交易項目52個,交易金額21816.17萬元,節約資金1198.24萬元,資金節約率為5.21%;國有產權和國有土地交易項目22個,交易金額30841.8萬元,增價資金7728.712萬元,資金增價率為33.44%。
5.電子政務工作穩步推進。電子政務是國家實施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政府管理、公共服務重要舉措。近年來,我縣依托現代計算機、網絡通信等技術,建成了縣鄉村三級視頻會議系統,節約了會議成本,確保了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等重要工作高效推進;依托全市協同辦公系統,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全縣機關單位非涉密文件交換實現無紙化;依托全市“12345”政務熱線服務平臺,打通了網上群眾訴求渠道,著力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一是抓實“12345”政務熱線綜合平臺管理服務。2020年,全縣共受理各類“12345”政府熱線工單190件次,其中投訴類45件,建議類6件,反饋類1件,咨詢類44件,求助類94件,辦結190件;二是電子政務視頻會議系統高效運行。做好全縣視頻會議系統保障服務。2020年,共保障視頻會議241場次(其中:中央、省、市會議133場次,縣、鄉會議44場次,縣、鄉、村會議49場次,縣級會議15場次);三是持續推進無紙化辦公?!氨I绞悬h政協同辦公平臺”穩步運行,全縣鄉鎮、縣直單位、駐龍單位及企業等共135家接入黨政協同辦公平臺統一辦公,實現公文收發無紙化。2020年,黨政協同辦公平臺完成公文及政務信息流轉120萬份次。
6.強化機關黨建工作。嚴格按照縣委黨建工作部署及縣委組織部、縣直機關工委的總體安排部署及相關要求,認真開展機關黨建工作,充分發揮了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一是局黨組書記切實履行好黨建工作主體責任,全面抓實機關黨建工作。二是認真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開展“主題黨日”“政治生日”等活動。2020年,局主要領導講黨課3次,其他班子成員每位講黨課1次,開展“主題黨日”活動12次,為黨員集中過政治生日1次,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1次,召開支委會12次、黨員大會4次。三是繼續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2020年,組織干部職工集中學習18次,5名班子成員參加龍陵縣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研討班、6名普通黨員參加縣委組織部組織的“萬名黨員進黨?!睂W習培訓、6名黨員干部參加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網上黨?!本W絡直播學習培訓。四是完成黨支部委員補選工作。補選支部委員1名。
7.意識形態工作。將意識形態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納入目標管理,并列入2020年政務服務工作計劃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形成了黨組書記主抓、分管領導共管,股室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2020年,共簽訂意識形態責任書16份,組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9次,開展意識形態集中學習24次,專題研究意識形態工作3次,分析研判4次。
8.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全面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明確任務分工,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與政務服務管理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同考核;局黨組主要領導履行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責任,做到黨風廉政建設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研究、重點環節親自協調,帶頭研究制定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年度計劃、目標要求和具體措施;班子成員認真履行“一崗雙責”,根據工作分工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負主要領導責任,把黨風廉政建設融入到分管業務工作中,定期研究、部署、檢查和報告分管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情況。2020年,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未出現任何違反或者未能正確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應當追究而未追究、被上級追究通報等情況。
9.抓實抓好脫貧成效鞏固提升工作。一是選派1名干部駐村開展工作,16名干部職工深入掛包村持續做好27戶97人的掛包幫工作。二是結合脫貧攻堅中心工作,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村規民約,積極發揮村規民約的約束作用,內容涵蓋公德民俗、衛生環境、婚姻家庭等村務自治的方方面面。特別對在脫貧攻堅中存在的“等靠要”、非貧困戶要求“戴貧困帽”等不恥行為進行了明確。完善了常態評選“光榮脫貧戶”“致富帶頭人”“十星文明戶”等評選活動,不斷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引導群眾主動創業增收、勤勞致富。2020年,全村經濟收入163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800元。收入主要來源為種植業、養殖業和外出務工,村集體經濟收入7.2萬元。弄玲村設黨總支一個,下設2個支部,共有黨員40名,平均年齡53歲。有四室分離標準衛生室1所,在崗醫生2人,有完全小學1所,在校學生106人,農家書屋1座,藏書1500余冊,村委會、小學、衛生室全部通光纖寬帶,380伏動力電覆蓋全部小組,所有農戶全部通自來水。
10.開展好疫情防控工作。清醒認識國內外疫情形勢的復雜性和嚴峻性,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本單位的疫情防控工作,在開展好局內日常防控工作的同時,組織開展“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活動、抽派3名工作人員參加縣疫情防控工作組到龍江戰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組織干部職工到掛鉤村龍江鄉弄玲村協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組織黨員自愿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捐款2250元。
二、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納入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部門2020年度部門決算編報的單位共2個。其中:行政單位1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0個,其他事業單位1個。分別是:
1.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
2.龍陵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二)部門人員和車輛的編制及實有情況
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部門2020年末實有人員編制16人。其中:行政編制7人(含行政工勤編制0人),事業編制6人(含參公管理事業編制0人);在職在編實有行政人員10人(含行政工勤人員0人),事業人員6人(含參公管理事業人員0人)。其他人員0人。
離退休人員0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0人。
實有車輛編制0輛,在編實有車輛0輛。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表
(詳見附件)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部門2020年度收入合計3370986.78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3370986.78元,占總收入的100%;上級補助收入0元,占總收入的0%;事業收入0元(含教育收費0元),占總收入的0%;經營收入0元,占總收入的0%;附屬單位繳款收入0元,占總收入的0%;其他收入0元,占總收入的0%。2020年比上年收入增加875,741.10元,主要原因為項目支出增加,2020年付以前年度設備款185,800元,付電信移動網絡費403,256元,付住建局防空建設費23,900元。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部門2020年度支出合計3370986.78元。
其中:基本支出2122258.86元,占總支出的62.96%;項目支出1248727.92元,占總支出的37.04%;上繳上級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共0元,占總支出的0%。與2019年2495245.68元對比增加875741.1元,增長35.09%,增加主要原因為項目支出增加,2020年付以前年度設備款185,800元,付電信移動網絡費403,256元,付住建局防空建設費23,900元。
(一)基本支出情況
2020年度用于保障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機關、下屬事業單位等機構正常運轉的日常支出2122258.86元。與2019年2157718.94元對比減少35460.08元,下降1.64%,主要原因辦公經費撥款不足。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人員經費支出1869913.27元,占基本支出的81.11%;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辦公設備購置等日常公用經費252345.59元,占基本支出的11.89%。
(二)項目支出情況
2020年度用于保障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機構、下屬事業單位等機構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用于專項業務工作的經費支出1248727.92元。與2019年337526.74元對比增加911201.22元,增長269.96%,增加主要原因為2020年付以前年度設備款185,800元,付電信移動網絡費403,256元,付住建局防空建設費23,900元。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部門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3370986.78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100%。與2019年2495245.68元對比增加875741.1元,增長35.09%,增加主要原因與上年項目收入337,526.7元、支出337,526.7元,相比增加911,201.18元,增長率為269.96%。主要原因是2019年項目撥款不到位,所需費用到在2020年支付,2020年付“互聯網+政務服務”設備購置費185,800元,付電信移動網絡費403,256元,付住建局防空建設費23,900元,差旅費19,070元,招投標手續費33,406.2元。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2937062.96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87.13%。主要用于2010301人員經費支出1869913.27元,2010399公用經費1060849.69元。
2.外交(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3.國防(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4.公共安全(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5.教育(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6.科學技術(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7.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8.社會保障和就業(類)支出259908.16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7.71%。主要用于2080505養老保險繳費216864.64元,2080506職業年金記實繳費43043.52元。
9.衛生健康(類)支出174015.66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5.16%。主要用于2101102行政單位醫療37345.65元, 2101103公務員醫療補助53881.92元。
10.節能環保(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1.城鄉社區(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2.農林水(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3.交通運輸(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4.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5.商業服務業等(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6.金融(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7.援助其他地區(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8.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9.住房保障(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0.糧油物資儲備(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1.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2.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3.其他(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4.債務還本(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5.債務付息(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6.抗疫特別國債安排(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部門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預算為24500元,支出決算為33860元,完成預算的138.2%。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為0元,完成預算的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為0元,完成預算的0%;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為33860元,完成預算的138.2%。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大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用2020年項目指標支付“三公”經費9360元,所以超預算數。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比2019年25499.12元增加8360.88元,增長32.79%。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為0元,與上年持平;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為0元,與上年持平;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增加8360.88元,增長32.79%。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增加的主要原因用2020年項目指標支付“三公”經費9360元。
(二)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元,占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0元,占0%;公務接待費支出33860元,占100%。具體情況如下:
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元,共安排因公出國(境)團組0個,累計0人次。
2.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0元。其中:
公務用車購置支出0元,購置車輛0輛。
公務用車運行維護支出0元,開支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的公務用車保有量為0輛。主要用于(相關工作范圍)所需車輛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
3.公務接待費支出33860元。其中:
國內接待費支出33860元(其中:外事接待費支出0元),共安排國內公務接待9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263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上級工作督導檢查、扶貧工作業務等發生的接待支出。
國(境)外接待費支出0元,共安排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部門2020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251904.47元,與2019年188573.52元對比增加63330.95元,增長33.58%,增加的主要原因為政務大廳網絡、辦公費用增加。其中:行政單位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2020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251904.47元,與2019年188573.52元對比增加63330.95元,增長33.58%,增加的主要原因為政務大廳網絡、辦公費用增加。部門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辦公費26431.8元,水費2400元,電費22744.24元,郵電費23689.67元,差旅費5550元,維修維護費1308元,租賃費4500元,公務接待費30605元,勞務費13000元,工會經費25375.76元,其他交通費用96300元。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部門資產總額7324311.85元,其中,流動資產7717.3元,固定資產7148019.55元,對外投資及有價證券0元,在建工程0元,無形資產168575元,其他資產0元(具體內容詳見附表)。與2019年7593370.27相比,本年資產總額減少269058.42元,其中固定資產減少87678.18元。處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賬面原值0元;處置車輛0輛,賬面原值0元;報廢報損資產0項,賬面原值0元,實現資產處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賬面原值0元,實現資產使用收入0元。
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表 | ||||||||||||||
單位:元 | ||||||||||||||
項目 | 行次 | 資產總額 | 流動資產 | 固定資產 | 對外投資/有價證券 | 在建工程 | 無形資產 | 其他資產 | ||||||
小計 | 房屋構筑物 | 車輛 | 單價200萬以上大型設備 | 其他固定資產 | ||||||||||
欄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合計 | 1 | 7324311.85 | 7717.30 | 7148019.55 | 5472124.97 | 1675894.57 | 168575 | |||||||
填報說明:1.資產總額=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對外投資/有價證券+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其他資產 2. 固定資產=房屋構筑物+車輛+單價200萬元以上大型設備+其他固定資產 3. 填報金額為資產“賬面原值” | ||||||||||||||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2020年度,部門政府采購支出總額84905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84905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0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0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0%。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項目一:
1、項目名稱:“12345”政府熱線建設運行經費
2、項目基本情況
根據《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政府熱線工作的實施意見》(云政辦發﹝2020﹞1號)、《保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保山市推進政府熱線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保政辦函〔2018〕9號)和《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龍陵縣推進政府熱線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龍政辦發〔2018〕39號)(附件1)要求,縣人民政府成立龍陵縣政府熱線工作領導小組,負責“12345”政府熱線和各行業政府熱線融合發展的決策指揮、指導推進、監督考評等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政務服務管理局,負責“12345”政府熱線建設運行日常工作。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我局通過對項目立項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管理情況、項目績效表現情況自我評價,了解相關項目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時遵循“目標引領、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結果導向”的原則提高我局的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
2020年“12345”政府熱線建設運行經費項目收入1273000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273000元,占總收入100%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
我局嚴格按照“12345”政府熱線建設運行的要求,完成“12345”政府熱線建設運行工作。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確實按照資金??顚S玫囊螅龅綄H斯芾?,??顚S?。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按照建設要求,完成“12345”政府熱線建設運行工作。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進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供多渠道的群眾咨詢、反映問題渠道。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
提高群眾對政府工作的滿意。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我單位認真完成了績效目標任務,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將進一步加強績效目標管理,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確保各項工作高效完成。
6、績效自評結果
2020年度我局較好的完成了項目績效目標,評價結果為優。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
按照公開要求公開,并將公開結果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通過加強我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使各股室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無問題和建議。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無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1.部門基本情況
根據龍辦發〔2019〕48號、龍辦發〔2019〕75號關于印發《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本單部門共有編制機構2個(政務服務管理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政務服務管理局屬行政機構,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屬事業機構。
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內設機構3個,即:綜合辦公室、政務服務管理股、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股。
(1)部門概況
根據龍辦發〔2019〕48號、龍辦發〔2019〕75號關于印發《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其主要職責是:
一是貫徹執行有關政務服務的法律、法規、規章,創新和完善相關工作機制體制。
二是負責牽頭開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對行政審批事項和相關政務服務事項進行梳理,對審批流程進行規范和優化,推進行政審批、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
三是指導、協調、監督全縣政務服務體系建設,考評各鄉(鎮)為民服務中心、進駐縣政務服務中心各部門和政務服務分中心。負責縣級部門劃轉和上級部門下放的涉及行政審批和相關政務服務事項的辦理,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負責指導、協調、推進全縣政府自身建設有關工作。
四是負責縣級部門劃轉和上級部門下放的涉及行政審批和相關政務服務事項的辦理,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負責指導、協調、推進全縣政府自身建設有關工作。
五是負責縣政務服務中心的管理工作,健全完善相關考核評價機制和管理工作制度,負責對進駐政務服務大廳窗口單位工作人員的年度考核和日常管理工作,協調推進行政審批網上服務大廳、投資審批中介超市的建設和運行管理工作。
六是負責對公共資源交易活動實施綜合監督,對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縣人民政府采購和出讓中心進行管理。接受縣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委托,負責招投標行業管理方面的相關工作。接受有關部門委托,受理公共資源交易活動中的相關投訴和舉報,按職責轉送各行業主管部門處理。
七是負責龍陵縣“12345”政府熱線平臺的管理運行和協調工作。負責對“12345”政務熱線反映問題進行交辦、跟蹤和督查。
八是負責電子政務、“互聯網+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交易”和“一部手機辦事通”信息化平臺建設工作,制定相關辦法并組織實施。
九是指導各鄉鎮行政審批、政務服務、電子政務、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等工作。
10是完成縣委、縣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3.年末機構人員情況
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定編人數13人,其中:公務員編制7人,事業編制6人。2020年在職人數16人,財政全供養16人,財政部分供養0人,非財政供養0人。其中公務員10人、事業人員6人。
離退休人員0人,其中:離休 0人,退休 0人。
車輛編制0輛,實有車輛0輛。
(2)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2020年部門工作要點》,結合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開展政務服務工作職能職責,整理歸納出2020年政務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
(3)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①2020年決算收入337.10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3371000元,占總收入100%;其他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0%。本年度單位預算安排收入3371000元,較2019年財政預算撥款收入2495200元、增加875700元,增長率為35.1%。
②本年度收入執行數為337100元,上年度收入執行數2495200元,本年比上年增加875700元,增長變為35.1%,2020年比上年收入增加875700元,主要原因為項目支出增加,2020年付以前年度設備款185800元,付電信移動網絡費403300元,付住建局防空建設費23900元。
③政務服務局2020年“三公”經費支出33900元,比年初預算數增加9400元,比上年決算數增加8400元,增長率為69.06%。使用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的國內公務接待費33900元,接待15批次共360人,人均支出94元比年初預算數增加9400元,
④2020年度會議費支出0元,上年度支出1700元,本年比上年減少1700元,下降100%。主要原因是:因疫情原因未開專題會議。
⑤培訓費支出情況:2020年度培訓費支出30000元,上年度支出2200元,本年比上年增加27800元,下降150.38%。2020年增加主要原因為2010399政務運行費補助平達鄉黃蓮河村級脫貧人員業務技術培訓費。
(4)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結合部門實際情況,按照財政部門管理要求不斷完善預算管理及績效管理等相關制度。
2、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1)績效自評目的
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通過對項目立項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管理情況、項目績效表現情況自我評價,了解相關項目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時遵循“目標引領、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結果導向”的原則提高我局的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2)自評指標體系(本部分為報告的核心內容))
通過自評得分94分,自評評定為“優”。具體內容詳見附表。
(3)自評組織過程
①準備階段(2020年1月15日——30日)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②實施階段(2020年5月1日——11月30日)
下發績效自評工作通知,安排績效自評工作,制定評價指標體系;組織項目單位自評并上報自評報告,匯總二級績效自評后對一級項目進行自評;上報龍陵縣財政局審核。
③總結階段(2020年12月1日——31日)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行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裝訂歸檔績效自評資料。在政府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3、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1)投入情況分析
①目標設定:根據《龍陵縣政務服務管理局2020年部門工作要點》,結合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開展政務服務工作職能職責,整理歸納出2020年政務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
②預算配置:(1)預算編制科學,按照“合法合規、真實科學,綜合預算、統籌安排,規劃約束、講求績效,民生優先、確保重點”的原則,科學編制我臺中期項目規劃,項目規劃突出重點,充分體現項目的前瞻性、完整性;(2)確保重點支出安排,所有預算項目按照我部門的主要職責安排項目,確保縣委、縣政府確定的任務目標的完成,部門履行主要職責或完成重點任務保障有力;(3)嚴控“三公經費”支出,按照“三公經費”只減不增的要求,確保2020年部門“三公經費”預算數小于等于上年預算數。
(2)過程情況分析
①預算執行:(1)嚴格預算執行,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預算執行進度,(2)嚴控結轉結余,結轉結余控制目標為不超過上年結余結轉數(3)項目組織良好,部門開展項目有健全的管理機構作為保障并明確實施主體責任;加強部門內部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專項檢查、專項督查工作中,均將項目資金的使用管理的核查作為所有考評工作的重要內容,并在項目實施完成后及時開展績效自評;(4)“三公經費”節支增效,按照“三公經費”只減不增的要求,確保2020年部門“三公經費”預算數小于等于上年預算數;
②預算管理:(1)管理制度健全,建立行之有效的項目安排決策機制,保障部門項目申報、審核、安排全程公開透明。制定完善相關財務管理制度,根據項目實施內容,細化項目管理辦法,對項目制定績效目標,對項目支出績效進行監控。(2)信息公開及時完整,對固定資產進行規范管理,,規范固定資產的采購、使用、處置、管理工作。建立了資產臺賬登記管理制度,及時更新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實施資產動態管理和監督,維護資產的安全、完整;
③資產管理,資產管理使用規范有效,對固定資產進行規范管理,,規范固定資產的采購、使用、處置、管理工作。建立了資產臺賬登記管理制度,及時更新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實施資產動態管理和監督,維護資產的安全、完整。
(3)產出情況分析
圓滿完成了2020年度績效目標任務,完成率100%。政務服務平臺進一步規范。全縣10個鄉(鎮)、5個城市社區和116個行政村(社區),除象達鎮為民服務中心在建外,其他均已建成鄉(鎮)為民服務中心、村級為民服務站,實現了縣、鄉鎮、村(社區)為民服務機構全網覆蓋。政務服務網上大廳從縣、鄉(鎮)建設至村(社區),將服務觸角延伸到了最基層,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形成了有特色、有規模、有亮點的為民便民服務機構。
“互聯網+政務服務”進一步推進。將建設政務服務網作為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主要抓手,通過事項承接、指派,監督督促各部門按時、按質辦結,并由全縣干部職工帶頭安裝、推廣、使用“一部手機辦事通”APP,有序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全面開展。一是認真做好“云南省政務服務管理平臺事項管理系統”事項承接、指派,完善事項本地化實施要素并予以配置、發布,確保政務服務事項實施要素準確、規范。截至12月,全縣共承接、指派政務服務事項1323項,完善本地化實施要素并配置、發布政務服務事項1323項,完成率100%。確保了“五級十二同”(即省、市、縣、鄉、村5個層級統一政務服務事項保持編碼、名稱、類型、設定依據、形式層級、時限、流程、辦理條件、申請材料、申請表單、收費標準、辦理結果12個要素統一);二是實施“互聯網+監管”工作??h級具有監管職能的部門完善“互聯網+監管”平臺,并使用該平臺統一上報監管情況。截至12月,全縣已有28個部門錄入執法人員信息,共添加執法人員970人,覆蓋監管事項496項,監管事項覆蓋率100%,發布監管工作動態信息和違法違規曝光信息872條;三是宣傳推廣運用“一部手機辦事通”APP。通過政務大廳、微信、QQ、龍陵新聞、龍陵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等向辦事群眾、企業和部門廣泛宣傳和推廣應用云南省“一部手機辦事通”APP。截至12月,龍陵縣“一部手機辦事通”實名認證數40624人,占常住人口13.82%,已達考核指標13%的標準;平均辦件量1.08件,已達辦件量不低于實名認證用戶數80%的標準,居五縣區第1位。
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制定出臺了龍陵縣《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實施方案》《營商環境提升十大行動實施方案》等政策性支撐文件,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有章可循。認真貫徹落實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要求,按照“優化審批流程、提升服務水平、方便企業辦事”的工作思路,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的痛點和難點,推行“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一網通辦”等政務服務,為優化營商環境提出了管用可行的措施。一是企業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認真落實“兩集中兩到位”和“四進中心”規定,縣政務服務中心應進駐30個單位,實際進駐30個單位;設置4個集中辦事窗口,19個獨立窗口,1個綜合窗口,成建制進駐4個部門;設分中心2個;窗口工作人員81人;二是政務服務實現“一網通辦”。根據全省政務服務“一張網”的要求,除具有投資項目在線審批職能的11個部門因業務涉及保密原因選擇自建外,其他部門均使用統建平臺,實現“一網通辦、異地可辦”。截至目前,全縣32個職能部門共完善發布實施清單1323項,完成率100%;三是扎實開展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工作。全縣1323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1317項,“最多跑一次”率達99.55%,已達省級90%以上的要求。自2019年我縣推行“最多跑一次”郵寄服務以來,全縣共郵寄辦理結果140件;四是“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根據《云南省政務服務事項基本目錄(2020年版)》,對權責清單及時進行調整,目前縣直25個部門共有行政許可事項221項,10個鄉鎮行政許可事項3項/鄉鎮;五是規范投資審批中介超市運行。嚴格執行云南省中介超市運行規則和管理制度,六是推進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全縣11個具有投資審批職能的部門,嚴格按照審批事項授權辦理制、重點項目并聯審批制、企業重大項目代辦制、三級聯動審批工作制的要求開展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工作;45個投資項目審批事項實現“平臺受理、在線辦理、限時辦結、依法監管、全程監察”的目標。六是推行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構建“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同時,加大在線政務服務“好差評”宣傳推廣力度,督促各鄉鎮、部門,采取PC端、移動端等多種方式,在為企業及群眾提供服務后,要求辦事人員對所辦事項進行評價。同時提供意見簿、投訴箱、投訴電話、云南省政務服務網上大廳咨詢互動投訴板塊等多種公眾監督方式,方便群眾表達訴求,接受企業及群眾的監督。截至12月,我縣在線政務服務“好差評”評價實現覆蓋率為77.48%。
持續推進公共資源交易提速增效。一是加強電子化平臺建設。按照公共資源交易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要求,建成規范統一的開標室、評標室、遠程異地評標室、監督室、專家抽取室等,實現公共資源交易規范化、電子化和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二是不斷完善信息化建設。與省、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互聯互通、資源共享,遠程解密全面推開,實現網上報名以及報名和開標不見面。三是不斷優化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持續推進“互聯網+公共資源交易”工作,認真核驗信息公告(公示),不斷提高交易平臺市場化程度,并配合各行政監管部門不斷消除在招投標過程中設置的各類不合理限制和壁壘,切實提升我縣招投標市場開放度。2020年以來,通過“政府采購網”“云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信息網”“保山市公共資源交易電子交易服務系統”等網站及時公布公共資源交易信息374條。四是推進“政采云”平臺常態化管理。為進一步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優化營商環境,簡化供應商征集程序,減輕企業負擔,提升采購便利度,提升政府采購的效率和效益,實行政采云電子賣場供應商常態化入圍管理,全流程網上操作,采購單位“一次不用跑”即可完成采購業務,實現“線上全流程,線下無交易”的目標。目前共審核入駐政采云電子賣場(網上超市)供應商58家、政采云電子賣場(網上服務市場)供應商13家,完成采購379筆,交易金額990.26萬元。 電子政務工作穩步推進。電子政務是國家實施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政府管理、公共服務重要舉措。近年來,我縣依托現代計算機、網絡通信等技術,建成了縣鄉村三級視頻會議系統,節約了會議成本,確保了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等重要工作高效推進;依托全市協同辦公系統,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全縣機關單位非涉密文件交換實現無紙化;依托全市“12345”政務熱線服務平臺,打通了網上群眾訴求渠道,著力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一是抓實“12345”政務熱線綜合平臺管理服務。2020年,全縣共受理各類“12345”政府熱線工單190件次,其中投訴類45件,建議類6件,反饋類1件,咨詢類44件,求助類94件,辦結190件;二是電子政務視頻會議系統高效運行。做好全縣視頻會議系統保障服務。2020年,共保障視頻會議241場次(其中:中央、省、市會議133場次,縣、鄉會議44場次,縣、鄉、村會議49場次,縣級會議15場次);三是持續推進無紙化辦公?!氨I绞悬h政協同辦公平臺”穩步運行,全縣鄉鎮、縣直單位、駐龍單位及企業等共135家接入黨政協同辦公平臺統一辦公,實現公文收發無紙化。2020年,黨政協同辦公平臺完成公文及政務信息流轉120萬份次。
(4)效果情況分析
履職效益:圓滿完成了2020年度績效目標任務,完成率100%。政務服務平臺進一步規范。全縣10個鄉(鎮)、5個城市社區和116個行政村(社區),除象達鎮為民服務中心在建外,其他均已建成鄉(鎮)為民服務中心、村級為民服務站,實現了縣、鄉鎮、村(社區)為民服務機構全網覆蓋。政務服務網上大廳從縣、鄉(鎮)建設至村(社區),將服務觸角延伸到了最基層,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形成了有特色、有規模、有亮點的為民便民服務機構。
4、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1)各相關科室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2)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給考核評價及評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政務服務管理局已做出工作要求,加強對項目開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做好充分調研,依據實際情況做好經費支出預算,制訂合理的項目實施計劃;項目實施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后及時總結自評。
5、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各項目單位的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二是制定了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及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長效機制;三是促進各單位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四是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分配上級財政預算項目資金的重要依據。
6、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加強我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使各部室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1)重視預算執行。一是為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項目資金實行從申報到執行結束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對各單位的責任目標考核中;三是不定期召開預算執行進度通報會,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資金結余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加快項目預算執行。
(2)提高項目執行質量。經費下達后,及時制訂項目實施方案,明晰經費使用內容和范圍,督促各項目單位加快經費執行進度。涉及物資采購的,提前組織專家論證并提出設備、物資參數,一旦經費下達就可立即進入政府采購程序,加快了采購進度。
(3)落實資金監管。政務局嚴格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4)逐步規范績效評價工作。2020年,政務服務管理局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2020年縣級財政安排的項目資金開展了績效自評。
7、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需要說明的情況。
(三)項目(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部門績效自評情況詳見附表(附表10—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無
六、相關口徑說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務支出、資本性支出等人員經費以外的支出。
(二)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
(三)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及部門預算管理有關規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指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牌照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指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用車指用于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包括省部級干部專車、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費用。
(四)“三公”經費決算數:指各部門(含下屬單位)當年通過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數(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收入:指本級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
二、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上級和其他同級部門補助收入等。
三、上年結轉: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結轉到本年仍按原規定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
四、結轉下年:指以前年度預算安排、因客觀條件發生變化無法按原計劃實施,需延遲到以后年度按原規定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
五、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六、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七、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科目代碼2080501):指行政單位離退休人員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
八、三公經費:是指市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監督索引號530523001430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