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1533024MB1630821C/20250418-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醫療保障局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5-04-18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本單位為龍陵縣醫療保障局所屬1級預算單位,單位性質為行政單位,下轄參公事業單位龍陵縣醫療保險中心。本單位是2019年3月機構改革經縣委 縣政府批準設立的政府工作部門,正科級。行政編制5名,參公事業編制12名,設局長一名、副局長兩名,截止到2023年末,行政編制實有人數5名,參公事業編制實有人數10名,工勤人員1人。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本單位根據“三定”方案劃入職能職責,結合醫療保險服務內容開展相關工作,并整理歸納出2024年龍陵縣醫療保障局工作績效目標。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本單位2024年收入合計291.98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291.98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0萬元,事業收入0萬元,其他收入約0萬元。
2024年實際支出合計292萬元,其中:基本支出271.08萬元,項目支出20.92萬元。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我單位歷來重視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及監督,加強預算管理,強化預算執行監督,增強法紀觀念,遵守規章制度。為保證預算管理工作規范有序進行,制定了相關財務管理的制度、規定,加強內部控制和監督。對各項資金的管理、經費收支等均做了明確規定。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通過預算執行情況的績效自評,能讓本部門了解預算項目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運行管理是否規范、資金支付效率和效果實現情況,分析資金使用、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預算執行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
(二)自評組織過程
1.準備階段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2.實施階段
制定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組織績效自評工作。
3.總結階段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在單位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1.目標設定: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開展各項醫保工作,貫徹執行實黨中央和省、市、縣委 關于醫療保障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1)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2)符合部門“三定”方案確定的職能職責;(3)符合部門制定中長期實施規劃。
2.預算配置:(1)預算編制科學,按照“合法合規、真實科學,綜合預算、統籌安排,規劃約束、講求績效,民生優先、確保重點”的原則,科學編制我局中期項目規劃,項目規劃突出重點,充分體現項目的前瞻性、完整性;(2)確保重點支出安排,所有預算項目按照我部門的主要職責安排項目,確??h委、縣政府確定的任務目標的完成,部門履行主要職責或完成重點任務保障有力;(3)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建設節約型單位。
(二)過程情況分析
1.預算執行:(1)嚴格預算執行,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預算執行進度。(2)嚴控結轉結余,結轉結余控制目標為不超過上年結余結轉數。(3)項目組織良好,部門開展項目有健全的管理機構作為保障并明確實施主體責任;加強部門內部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專項檢查、專項督查工作中,均將項目資金的使用管理的核查作為所有考評工作的重要內容,并在項目實施完成后及時開展績效自評。(4)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建設節約型單位。
2.預算管理:(1)管理制度健全,建立行之有效的項目安排決策機制,保障部門項目申報、審核、安排全程公開透明。制定完善相關財務管理制度,根據項目實施內容,細化項目管理辦法,對項目制定績效目標,對項目支出績效進行監控。(2)信息公開及時完整。按規定時限和規定內容公開部門預算、部門決算以及績效自評報告。各項應向社會公開的信息及時、完整、真實。
3.資產管理:資產管理使用規范有效,對固定資產進行規范管理,規范固定資產的采購、使用、處置、管理工作。建立了資產臺賬登記管理制度,及時更新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實施資產動態管理和監督,維護資產的安全、完整。
(三)產出情況分析
1.開通“一站式”結算。醫保信息系統與定點醫療機構信息系統無縫對接,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信息數據的聯通、共享,統籌區范圍內定點醫療機構“三重保障”報銷“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式結算”和門診就醫即時結算,做到“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完善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做好城鄉居民就醫登記備案實現定點醫療機構及時準確獲取參保和待遇信息,減少異地就醫審核不必要的證明材料,縮短審核周期,及時撥付結算資金,確保不因資金撥付延誤影響即時結算。提升“線上線下”醫保經辦效能。持續深化醫保業務綜合服務終端在醫保經辦全業務、就醫購藥全流程的應用,通過橫向豐富應用場景,實現醫保電子憑證全流程應用、醫保電子處方流轉、醫保移動支付。聚力延伸經辦鏈條,打通縣、定點醫藥機構、金融機構“三條服務線”,打造“在身邊”的醫保服務網。在10家鄉鎮衛生院、121家衛生室全面安裝刷臉設備,實現刷臉看病就醫購藥服務終端在全縣各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的全覆蓋。
2.嚴格貫徹落實《云南省醫療保障局關于印發<2025年云南省 DRG付費分組方案>的通知》(云醫?!?024〕90號)及保山市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支付結算管理辦法文件要求。
3.強化基金運行分析。截至2024年年底,全縣職工醫?;鹄塾嫿Y余可支付月數為31.1個月;職工目錄內住院基金支付比例90.48%,分別高于全省、全市1.38個百分點、2.55個百分點;職工次均住院費用8173.35元,分別低于全省、全市361.65元、479.59元。全縣城鄉居民醫保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為9.9個月,分別高于全省、全市2.9個月、2.4個月;城鄉居民目錄內住院基金支付比例70.39%,高于全市1.12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次均住院費用4850.86元,分別低于全省、全市509.14元、863.35元;平均住院天數7.24天,分別低于全省、全市0.46天、0.54天。強化基金監管。開展省市醫?;鹭撁媲鍐?、糖化血紅蛋白檢驗項目、限定性別類項目等專項核查和自查自糾,追回違規醫?;?9.35萬元。開展國家、省下發重復結算疑點數據、超常住院行為等疑點數據核查,追回重復支付醫?;?874.87元。開展打擊欺詐騙?!鞍偃招袆印?,追回違規醫?;?.98萬元。完成審計、衛健部門移送的10家鄉鎮衛生院、59家村衛生室醫療服務收費、藥品零差率銷售等違規問題處置工作,追回違規使用醫保基金105.66萬元,行政處罰15.36萬元。完成縣人民醫院、象達鎮中心衛生院醫保基金使用飛行檢查和專項檢查,追回因違規診療行為涉及使用的醫?;?83.29萬元。加強日常監管和專項檢查,智能審核扣款3606人次15.79萬元。與交警、醫療機構等部門密切配合,科學認定意外傷害事實,拒付違規申報醫保報銷195人次169.2萬元。
(四)效果情況分析
1.待遇保障水平提高。醫保待遇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報銷比例、封頂線等標準逐步調整優化,有效減輕了參保人員的醫療負擔。同時,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也促進了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
2.資金使用效率。一是預算管理規范。醫保部門加強預算管理,規范預算編制和執行流程,確保資金使用的合規性和有效性。通過建立健全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和分析,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二是資金分配合理。醫保資金分配更加合理,優先保障重點人群和重點領域的醫療需求。同時,加強對醫?;鸬谋O管力度,防止資金被挪用或濫用。
3.服務質量提升。一是醫療服務質量提高。醫保部門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管和考核力度,推動醫療機構提高醫療服務質量。通過建立健全醫療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和獎懲機制,激勵醫療機構持續改進服務質量。二是醫保服務便捷化。醫保部門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和服務方式,提高醫保服務的便捷性和可及性。例如,推廣醫保電子憑證、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等措施,讓參保人員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醫保服務。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存在的主要問題:績效指標設置不合理,存在難以量化和考核的情況,導致評價結果不夠客觀、公正;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不夠健全;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貫徹不到位;對自身預算績效管理不到位。
改進措施:建立健全科學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對個性化指標進行優化調整,確保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逐步推開,實現編制預算績效目標全覆蓋;完善相關制度,推進制度落實。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情況
績效自評結果的應用是提升醫保管理效能、優化資源配置、確保政策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通過深入分析自評結果,明確工作中的亮點與不足,采取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可以推動醫保工作的持續改進和創新。同時,將績效自評結果與預算管理、績效考核等工作相結合,可以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醫保管理體系,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保服務。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一是重視預算執行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監督資金使用流程,分析預算執行過程存在問題并加以整改;二是落實資金監管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控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三是逐步規范績效評價工作。四是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 ,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財政預算安排的項目資金開展了績效自評。
六、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我單位無其他需要說明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