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1533024MB1630821C-/2023-0427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醫療保障局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3-04-27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本單位為龍陵縣醫療保障局所屬1級預算單位,單位性質為行政單位,下轄參公事業單位龍陵縣醫療保險中心。本單位是2019年3月機構改革經縣委縣政府批準設立的政府工作部門,正科級。行政編制5名,參公事業編制12名,設局長一名、副局長兩名,截止到2022年末,行政編制實有人數5名,參公事業編制實有人數9名,工勤人員2人。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本單位根據“三定”方案劃入職能職責,結合醫療保險服務內容開展相關工作,并整理歸納出2022年龍陵縣醫療保障局工作績效目標。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本單位2022年收入合計258.89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258.89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0萬元,事業收入0萬元,其他收入0萬元。
2022年實際支出合計258.89萬元,其中:基本支出240.23萬元,項目支出18.66萬元。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我單位歷來重視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及監督,加強預算管理,強化預算執行監督,增強法紀觀念,遵守規章制度。為保證預算管理工作規范有序進行,制定了相關財務管理的制度、規定,加強內部控制和監督。對各項資金的管理、經費收支等均做了明確規定。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通過預算執行情況的績效自評,能讓本部門了解預算項目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運行管理是否規范、資金支付效率和效果實現情況,分析資金使用、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預算執行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
(二)自評組織過程
1.準備階段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2.實施階段
制定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組織績效自評工作。
3.總結階段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在單位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1.目標設定: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開展各項醫保工作,貫徹執行實黨中央和省、市、縣委關于醫療保障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1)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2)符合部門“三定”方案確定的職能職責;(3)符合部門制定中長期實施規劃。
2.預算配置:(1)預算編制科學,按照“合法合規、真實科學,綜合預算、統籌安排,規劃約束、講求績效,民生優先、確保重點”的原則,科學編制我局中期項目規劃,項目規劃突出重點,充分體現項目的前瞻性、完整性;(2)確保重點支出安排,所有預算項目按照我部門的主要職責安排項目,確保縣委、縣政府確定的任務目標的完成,部門履行主要職責或完成重點任務保障有力;(3)嚴控“三公經費”支出,按照“三公經費”只減不增的要求,確保2022年部門“三公經費”預算數小于等于上年預算數。
(二)過程情況分析
1.預算執行:(1)嚴格預算執行,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預算執行進度。(2)嚴控結轉結余,結轉結余控制目標為不超過上年結余結轉數。(3)項目組織良好,部門開展項目有健全的管理機構作為保障并明確實施主體責任;加強部門內部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專項檢查、專項督查工作中,均將項目資金的使用管理的核查作為所有考評工作的重要內容,并在項目實施完成后及時開展績效自評。(4)“三公經費”節支增效,按照“三公經費”只減不增的要求,確保2022年部門“三公經費”預算數小于等于上年預算數;
2.預算管理:(1)管理制度健全,建立行之有效的項目安排決策機制,保障部門項目申報、審核、安排全程公開透明。制定完善相關財務管理制度,根據項目實施內容,細化項目管理辦法,對項目制定績效目標,對項目支出績效進行監控。(2)信息公開及時完整。按規定時限和規定內容公開部門預算、部門決算以及績效自評報告。各項應向社會公開的信息及時、完整、真實。
3.資產管理:資產管理使用規范有效,對固定資產進行規范管理,規范固定資產的采購、使用、處置、管理工作。建立了資產臺賬登記管理制度,及時更新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實施資產動態管理和監督,維護資產的安全、完整。
(三)產出情況分析
2022年,全縣基本醫療保險參保295574人,其中,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21275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274299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8.2%。2022年,累計報銷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9952.22萬元,占本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可用基金21082萬元的94.64%。其中,普通門診報銷2482.53萬元、特慢病門診報銷1974.88萬元、普通住院報銷15494.81萬元。2022年,全縣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11478萬元,完成保費收入預算進度的108%;待遇支出3823萬元(其中生育保險待遇支出600.93萬元),完成預算進度的72%。
鞏固拓展基金監管工作成效,守好人民群眾“救命錢”。2022年智能審核扣款13.88萬元。全年共檢查定點醫藥機構243家,追回、拒付、扣減醫保基金377.22萬元,協議處罰違約金0.5萬元,向患者退回住院自付費用1290元,約談定點醫藥機構負責人8人次。全年年共檢查定點醫藥機構243家,追回、拒付、扣減醫保基金377.22萬元,協議處罰違約金0.5萬元,向患者退回住院自付費用1290元,約談定點醫藥機構負責人8人次。配合省醫保飛檢組對鎮安鎮中心衛生院醫保基金使用管理情況進行了檢查,初核存在違規使用醫保基金64.69萬元。
鞏固拓展價格招采工作成效,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一是穩步推進藥品耗材集采工作。13家公立醫療機構全部參加集采,2022年采購金額3182.46萬元,配送金額3182.46萬元,配送率100%,有效緩解醫保基金支出壓力、降低醫療機構購藥成本、減輕患者用藥負擔。二是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上半年,完成龍陵縣婦幼保健院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工作,共調整32項,其中上調22項、下調10項;下半年,配合市局完成2022年公立醫療機構價格調整工作,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共調整315項,其中上調266項、下調49項,所有的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
鞏固醫保公共服務成效,增加群眾醫保辦事體驗。一是醫療保障覆蓋面更穩固。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縣2023年城鄉醫療保險參保27.21萬人,參保率達99.82%。二是醫保移動支付更便捷。穩步推進醫保移動支付,縣人民醫院上線醫保移動支付平臺,參保人員可通過手機在線完成醫保統籌基金報銷、個人賬戶、個人自費“一鍵”結算。三是線上辦理更高效。依托智慧醫保公共服務平臺,集成國家醫療保障APP、云南醫保公共服務“單位網廳”和“個人網廳”等功能運用,實現了32項醫保服務事項實現全程網辦,占39項公共服務事項的82.05%。實現就醫購藥醫保支付“掌上辦”“指尖辦”,全縣完成醫保電子憑證激活24.52萬人次,激活率達83.23%,“掃碼”結算率達33.51%。四是異地辦事更方便。完善含普通門診在內的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機制,推行門診特慢病待遇省內異地認定,實現在醫療機構“一站式”辦理,全縣122家定點醫藥機構開通省內異地及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四)效果情況分析
通過落實各項政策措施監督醫藥機構醫療服務行為,杜絕通過不正當手段侵害參保人利益行為發生,保證基金安全平穩可持續運行的前提下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保障參保人員待遇享受,逐漸降低醫療保健開支占比。
通過落實醫療保障籌資和待遇政策,使轄區參保人員日益高漲的醫療保健需求得到滿足;使醫藥機構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更好的服務轄區參保人員;持續關注保障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低保等弱勢群體的基本醫療待遇和各項救助政策得到全面實施。
通過加強宣傳醫保待遇政策,不斷提高轄區群眾政策知曉率和參保率,杜絕因未參保導致的因病返貧情況出現,并通過政策解讀使參保人得到分級診療,解決看病難問題,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存在的主要問題: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不夠健全;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貫徹不到位;對自身預算績效管理不到位。
改進措施:一是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逐步推開,實現編制預算績效目標全覆蓋;二是完善相關制度,推進制度落實。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各項目單位的績效評價主責意識;二是增強本部門合理編制預算、嚴格執行預算的意識;三是促進了部門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四是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分配上級財政預算項目資金的重要依據。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一是重視預算執行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監督資金使用流程,分析預算執行過程存在問題并加以整改;二是落實資金監管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控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三是逐步規范績效評價工作。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財政預算安排的項目資金開展了績效自評。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其他需要說明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