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llyqb/20240419-00001 | 發布機構 | 云南龍陵產業園區管委會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4-04-19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1.機構情況:中國共產黨云南龍陵產業園區工作委員會、云南龍陵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2023年3月13日掛牌成立,為中共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實行合署辦公、一套機構,委托龍陵縣委、縣人民政府管理,采取“市屬縣管、市縣共建、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為副處級。設4個副科級內設機構,即黨政辦公室(計劃財務辦公室)、經濟發展科、規劃建設科、投資促進科,所屬公益一類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1個,即云南龍陵產業園區企業服務中心(加掛云南龍陵產業園區黨群服務中心牌子),副科級。
2.主要職能:中國共產黨云南龍陵產業園區工作委員會、云南龍陵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關于產業園區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產業園區工作的全面領導,統一負責產業園區開發建設及規劃區內的組織領導、發展規劃、協調服務、經濟管理、招商引資等職能。
一是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委的指示、決定。負責產業園區黨的建設工作,領導產業園區全面工作;負責產業園區發展建設工作。
二是根據中共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中共龍陵縣委、龍陵縣人民政府的授權范圍,行使產業園區規劃區內的行政管理、經濟管理權限。
三是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商貿流通、對外貿易、招商引資、經濟合作、經濟技術開發等有關產業園區工作的方針和政策。結合實際,組織實施飛地經濟、合作共建。
四是配合行業主管部門研究制定產業園區發展規劃,擬訂產業園區重大項目布局、重點項目計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并組織實施。依據上位國土空間規劃,開展好國土空間詳細規劃編制工作并按程序報批,配合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做好專項規劃編制工作。
五是負責編制產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建設計劃并按規定組織實施,配合行業主管部門履行產業園區建設管理職責。
六是負責入園企業和投資建設項目的審核、協調服務和管理工作。
七是負責所屬事業單位和下屬國有企業的監督管理。
八是負責協調相關部門及金融機構做好產業園區政府性投資的融資工作;根據法律、法規授權或財政部門的委托,履行產業園區財政、資產管理等職責;負責產業園區重點項目庫管理,負責入園企業項目爭取、經濟運行數據收集與分析等工作。
九是負責產業園區的招商引資、宣傳推介、人才引進和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工作。
十是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擴大對外開放建設。
十一是建立健全產業園區的各項行政管理規定、服務措施和激勵制度。
十二是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文件要求,落實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責任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
十三是完成中共龍陵縣委、龍陵縣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十四是有關職責分工。產業園區管理機構聚焦主責主業,堅持發展實體經濟的功能定位,剝離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原則上將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市場監管、治安維穩、道路管網養護、綠化保潔等公共事務交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統一實施,產業園區管理機構在人力物力保障和監管責任上配合抓好落實。產業園區管理機構不代管鄉鎮。
3.年末機構人員情況:云南龍陵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編制13名,其中行政編制8名,事業編制5名,單位實有人數16人,其中行政人員9人,機關工勤人員1人,事業人員6人。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中國共產黨云南龍陵產業園區工作委員會、云南龍陵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和縣委、縣政府的要求,整理歸納出部門2023年績效目標為:一是全面加強園區黨工委領導作用,加強黨的建設,積極開展“兩新黨建樣板示范區”創建;二是統籌園區經濟發展,爭取全年完成產值150億元以上;三是推動產業發展,確保龍陵混合稀土氧化物加工項目、龍陵永隆鐵合金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工業硅建設項目(二期)等項目年內建成投產;四是結合園區發展規劃、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準確定位、精準招商,有效助推園區經濟發展。年內簽約項目3個以上;五是按時按質完成縣委、縣政府安排部署的其他工作。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2023年部門整體收支情況為,總收入25496.65萬元,比2022年652.77萬元,增加24843.88萬元,增3805.91%,主要原因:一是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增加725.24萬元。二是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增加24118.64萬元。
總支出25496.65萬元,比2022年652.77萬元增加24843.88萬元,增3805.91%,主要是項目支出增加,本年組織申報專項債項目3個,總投資170700萬元,獲批專項債券項目1個,獲批資金44000萬元,其中24000萬元納入預算。上年結余0元,本年結余0元。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云南龍陵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嚴格按照財政預算要求,年初進行預算,年中嚴格按預算執行,年底進行決算。單位制定了預算管理相關制度,全年支出根據預算安排進行管理。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我單位通過對項目立項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管理情況、項目績效情況自我評價,了解相關項目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時遵循“目標引領、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結果導向”的原則提高我部門的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自評組織過程
1.準備階段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2.實施階段
下發績效自評工作通知,安排績效自評工作,制定評價指標體系;組織各科(室)中心自評并上報自評報告,部門匯總進行自評。
3.總結階段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裝訂歸檔績效自評資料。在單位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我單位2023年資金主要投入為對企業補助、園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總計25251.09萬元,所有資金的投入,對園區基礎設施提升承載能力,確保入駐企業能持續健康發展,完成了部門全年績效目標。
(二)過程情況分析
我單位在整體支出情況中,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管理資金收支、管理項目建設、管理企業經營,爭取完全實現全年的績效目標。
(三)產出情況分析
1.固本強基,黨建工作迸發新活力。政治建設更加牢固。始終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在園區發展的全過程、各環節,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全面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市縣委重大決策部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思想建設扎實有效。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全面壓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意識形態領域安全可控。基層組織建設穩步推進。理順園區體制機制,成立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任務清單、項目清單。優化園區黨組織設置,園區下設企業黨委1個,黨(總)支部9個,黨員104名(其中預備黨員5名)。培育黨員后備力量,2023年儲備入黨積極分子4名,發展黨員5名。強化黨員培訓,舉辦第一期“萬名黨員進黨校·善洲故里先鋒行”培訓班,黨員參訓率達62.6%。引導企業把黨支部建在車間班組、把黨組織活動開展在一線,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企業經營管理全過程、各方面。產業鏈黨建抓牢抓實。以冶金新材料產業鏈黨建為主導,以特色食品消費品產業鏈黨建為突破點,以新型建材產業鏈黨建為培育點,實現黨建工作全面加強。全面從嚴治黨持續深入。主要負責人主動承擔全面從嚴治黨第一責任人責任,班子成員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層層簽訂責任書,嚴格落實談心談話、廉政提醒、約談等制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細。2023年,中共龍陵縣委對中共云南龍陵產業園區工作委員會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綜合評價為:好。
2.搶抓機遇,經濟發展展現新面貌。園區經濟運行趨緩下行。2023年,園區實現總產值152.69億元,營業收入170.6億元,利潤11.63億元,稅收3.23億元;其中,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46.1億元,全市五個園區排名第一,增速同比下降20.1%,全市五個園區排名第二;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4%,全市五個園區排名第二;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8億元。進一步強化企業培育,對達到條件的企業指導做好申規入統工作,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戶,分別是龍陵縣龍陵遠盛硅材料有限公司、龍陵縣永盛氣體有限公司、云南保山稀有稀土有限公司。積極謀劃專項債項目爭取資金支持。2023年,組織申報專項債項目3個,總投資17.07億元,獲批專項債券項目1個,獲批資金4.4億元。
3.精準施策,規劃建設再上新臺階。總體規劃科學合理。2022年12月27日《云南龍陵產業園區總體規劃(修編)(2021—2035)環境影響報告書》通過市生態環境局審查,2022年12月29日《云南龍陵產業園區總體規劃(修編)(2021—2035)》獲市人民政府批復,2023年12月23日獲得市人民政府補充批復,規劃面積5.53平方公里。項目建設提速加力。加快完善水、電、路、氣、管、網等基礎設施配套,全力提升服務保障水平。園區推進項目總計27個,總投資74.59億元。其中,已建成項目5個,總投資4.78億元;在建項目14個,總投資45.37億元;正在開展項目前期8個,總投資24.44億元。土地專項整治取得實效。土地衛片違法用地處置187.67畝,全部通過縣級驗收,處置率100%;批而未供土地處置200.27畝,處置率41.55%;閑置土地處置380.5畝,處置率100%。加大安全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堅持統籌謀劃,每季度專題研究,積極配合縣級相關部門開展監督檢查。綠美園區建設穩步推進。打造綠化美化點位6個,綠化面積24760平方米。完成綠美道路建設3條,總長約9千米,創建綠美企業3戶,綠美園區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正在組織申報認定綠美園區。
4.攻堅破難,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立足高位推動,形成強大招商合力。今年來,園區將招商引資工作作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把手工程”,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科(室)中心齊抓共管的“大招商”工作格局,著力打造一支懂招商、會招商、能招商的“主力軍”,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多點發力齊招商,推進產業集聚發展。按照“產業興園、招商富園”的思路,在政策供給上增強“吸引力”,在感情鏈接上增強“感召力”,在統籌資源上增強“向心力”。2023年,“一把手”赴江西、四川、福建、浙江、上海、陜西、貴州等地招商8次,共對接和拜訪企業41戶次,共接待客商51批次;分管領導帶隊到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招商2次,共對接和拜訪企業6戶次。全年共謀劃招商引資項目20個,總投資254.78億元,已簽約項目9個,總投資26.2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0%、262.85%;正在洽談對接項目11個,總投資228.51億元。
5.主動出擊,企業服務取得新成效。建立企業服務機制。選派12名企業聯絡員共聯系指導39戶企業,因企施策解決個性問題,集中批量化解共性問題。2023年共走訪企業180戶次,收集到企業困難問題120個,已解決93個,針對未解決的27個問題,提出意見建議44條。多舉措提升企業服務質效。堅持在一線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建立企業日常聯系和集中走訪制度,做到“無事不插手,有事不撒手,好事不伸手,難事伸援手”。組織召開2023年園區企業座談會、簽訂園區合作共建協議,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能級、招商服務水平、園區綜合實力。以大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一企一策”清單化幫扶、重大招商引資項目“保姆式”服務等機制。做到招商前全面細致調研評估論證,招商中做好測算分析,入駐建設中及時做好服務保障等,及時為企業排憂解難,確保項目招得來、落得下、留得住、能發展。
(四)效果情況分析
2023年我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縣財政的支持下,圓滿完成年初設定的各項績效目標。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一)存在的問題:部門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視度不夠,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給考核評價及評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二)整改情況:我部門已作出工作要求,加強對項目開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做好充分調研,依據實際情況做好經費支出預算,制定合理的項目實施計劃;項目實施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后及時總結自評。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情況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部門的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二是制定了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及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長效機制;三是促進部門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四是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分配上級財政預算項目資金的重要依據。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加強我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一)重視預算執行。
一是為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項目資金實行從申報到執行結束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對各單位的責任目標考核中;三是不定期召開預算執行進度通報會,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資金結余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加快項目預算執行。
(二)提高項目執行質量。
經費下達后,及時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明晰經費使用內容和范圍,督促各項目科室加快經費執行進度。涉及物資采購的,提前組織專家論證并提出設備、物資參數,一旦經費下達就可立即進入政府采購程序,加快了采購進度。
(三)落實資金監管。
我單位嚴格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四)逐步規范績效評價工作。
2023年,我部門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2023年財政安排的項目資金開展了績效自評。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需要說明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