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76-7-/2023-0428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3-04-28 |
| 文號 | 瀏覽量 |
2022年度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目錄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二)自評組織過程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二)過程情況分析
(三)產出情況分析
(四)效果情況分析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情況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2022年度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1.機構情況
我部門共設置12個內設機構,包括:辦公室、人事股、計劃財務股、政策法規股、食品安全綜合協調監管股、藥品醫療器械監管股、質量發展和標準化計量認證監管股、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股、行政審批股、信用體系市場監管股、知識產權和商標廣告監管股、行政執法大隊。
設10個派出機構:在十個鄉鎮分別設市場監督管理所。
所屬事業單位3個,分別是:龍陵縣食品藥品檢驗所、龍陵縣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舉報投訴中心。
2.主要職能
(1)貫徹執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劃。
(2)承擔龍陵縣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具體工作。負責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協調,推動健全協調聯動機制。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承擔食品安全監督考評和協調指導職責,協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處置工作,負責推進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建設。督促檢查縣食品安全委員會決策部署的貫徹執行情況。負責指導鄉鎮開展食品安全綜合協調工作,并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核評價。負責建立落實食品藥品安全企業責任各級政府負總責的機制,著力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食品藥品安全風險。推進市場監管的社會共治,建立健全市場主體社會信用體系,完善質量檢驗檢測技術支撐保障體系。
(3)負責食品生產、流通和餐飲服務環節的監督管理。根據國家和省、市食品安全監管年度計劃,制訂轄區監管年度計劃,組織開展轄區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和綜合治理。負責轄區重大活動的食品安全保障。負責食鹽監督管理。
(4)負責監督藥品、醫療器械的質量。負責監督實施藥品和醫療器械產品標準、研制、生產、流通、使用方面的質量管理規范。負責藥品、醫療器械研制、生產、經營、使用環節和化妝品生產、經營環節的監督管理。監督執行國家藥品標準、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分類管理制度。負責藥品和醫療器械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相關工作。依法監督管理特殊藥品和含特殊藥品復方制劑。配合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負責開展轄區內藥品電子監管工作。
(5)負責食品、食鹽、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及相關產品總體質量狀況的評價性抽樣檢驗和監督性檢驗工作,組織開展轄區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化妝品不良反應和藥物濫用的監測工作。負責實施轄區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監督管理的稽查制度,實施問題產品召回和處置制度,查處各類違法行為,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
(6)負責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和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應急體系建設,組織重大突發事件應對、處置和調查處理工作,監督事故查處落實情況。
(7)負責管理和指導質量工作。組織制訂并實施轄區提高
質量發展水平的規劃、政策和措施。組織推進名牌發展戰略,組織開展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依法查處產品質量違法行為。負責統一管理標準化、計量和認證認可工作,推行法定計量單位和國家計量制度,依法管理計量技術機構、計量器具,負責規范、監督商品計量和市場計量行為,組織實施計量檢定規程和計量技術規范工作。依法監督認證認可工作的實施,對依法授權的檢驗、檢測機構進行監督管理,組織實施強制性認證產品的監督,查處認證認可違法行為。組織推進標準化發展戰略。開展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管理工作。推動采用國際標準。推進開展各級各類標準化示范試點項目。組織推動和監管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貫徹實施。開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
(8)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受理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負責轄區特種設備及作業人員的監督管理。負責對特種設備生產(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使用、銷售和檢驗檢測機構實施監督檢查。負責特種設備事故的上報和調查處理。負責特種設備統計工作。負責特種設備節能監管。開展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檢查。
(9)負責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工作,確認市場經營主體資格,核發營業執照,并對其登記注冊事項及經營活動進行監督管理。依法查處無照無證經營行為。負責轄區食品經營的行政許可,負責藥品、醫療器械零售的行政許可。負責指導個體私營經濟協會的工作。
(10)負責市場經濟秩序、商品交易市場經營行為的監督管理。依法監督管理各類消費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參與監督管理生產要素市場。負責監督管理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監督管理經紀人、經紀機構、經紀活動以及有關中介服務的機構。
(11)負責依法查處生產、流通領域制售假冒偽劣產(商)品、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以及走私販私等經濟違法行為。根據授權,負責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方面的反壟斷執法工作。承擔查處違法直銷和傳銷案件的職責,依法監督管理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
(12)負責知識產權、商標和廣告監督管理工作。擬訂和組織實施轄區知識產權事業發展規劃。負責保護知識產權,統籌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促進知識產權運用,統籌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查處知識產權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商標侵權行為,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監督管理商標的使用和印制。監管和指導商標代理機構。負責協助轄區商標持有人申報中國馳名商標、云南省著名商標和保山市知名商標。負責特殊標志、官方標志的管理和保護。依法對企業名稱和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商業秘密、商標等實施監督管理和綜合保護。指導廣告業發展。負責轄區戶外廣告登記監管工作。
(13)負責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工作,開展產(商)品質量監督。受理消費者咨詢、申訴、投訴、舉報,建立并完善消費維權體系,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組織查處侵犯消費者權益案件。負責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管理工作。負責指導消費者協會的工作。
(14)完成縣委、縣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15)有關職責分工
a.與龍陵縣公安局的有關職責分工。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
與龍陵縣公安局建立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工作銜接機制。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現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移送龍陵縣公安局,龍陵縣公安局應當迅速進行審查,并依法作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的決定。龍陵縣公安局依法提請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檢驗、鑒定、認定等協助的,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應當予以協助。
b.與龍陵縣農業農村局的有關職責分工。龍陵縣農業農村局負責食用農產品從種植養殖環節到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前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以及獸藥、飼料、飼料添加劑和職責范圍內的農藥、肥料等其他農業投入品質量及使用的監督管理。食用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后,由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監督管理。龍陵縣農業農村局負責動植物疫病防控,畜禽屠宰環節、生鮮乳收購環節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和龍陵縣農業農村局要建立食品安全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和追溯機制,加強協調配合和工作銜接,形成監管合力。
c.與龍陵縣衛生健康局的有關職責分工。龍陵縣衛生健康局負責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食品安全事件的流行病學調查及患者救治工作,會同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制訂、實施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龍陵縣衛生健康局對通過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或者接到舉報發現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應當立即組織進行檢驗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并及時向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對得出不安全結論的食品,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應當立即采取措施。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監督管理工作中發現需要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應當及時向龍陵縣衛生健康局提出建議。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會同龍陵縣衛生健康局建立重大藥品不良反應和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相互通報機制和聯合處置機制。
d.與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的有關職責分工。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負責依法可食用陸生野生動物從馴養繁殖環節到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前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依法可食用陸生野生動物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后,由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監督管理。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發現的破壞陸生野生動物資源違法行為或案件線索,要及時移送公安機關立案查處。
e.與龍陵縣工業信息商務科技局有關職責分工。龍陵縣工業信息商務科技局負責擬訂和組織實施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政策和相關標準。負責轄區食鹽專營工作。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轄區食鹽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藥品批發、零售的監督管理,配合執行藥品流通發展規劃和政策。
f.與龍陵縣醫療保障局有關職責分工。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與龍陵縣醫療保障局建立溝通協商機制和藥品信息共享機制,共同打擊涉及藥品安全方面的問題,確保群眾用藥安全和醫保基金安全。
3.年末機構人員情況
2022年底在職人員編制81人,其中:行政編制67人,工勤人員編制0人,事業編制14人。在職實有75人,其中:行政人員60人,工勤人員2人,事業人員13人。
離退休人員36人,其中:離休1人,退休35人。
車輛編制13輛,實有車輛13輛。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開展食品、藥品、產(商)品等市場監管及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等職能職責工作,整理歸納出2022年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重點項目績效目標。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2022年總收入1285.42萬元,其中人員支出1084.53萬元,占總收入的84.37%;日常公用支出131.44萬元,占總收入的10.23%;項目支出69.44萬元,占總收入的5.40%。
2022年支出1285.4萬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1023.29萬元,占全年支出的79.61%;商品和服務支出200.42萬元,占全年支出的15.59%;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61.23萬元,占全年支出的4.76%;資本性支出(購置辦公設備)0.47萬元,占全年支出的0.04%;
基本支出1215.97萬元,占總支出的94.60%;項目支出69.44萬元,占全年支出的5.40%。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結合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實際情況,健全完善了單位預算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資產管理制度、公務接待管理辦法、差旅費報銷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了財務管理。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通過對項目立項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管理情況、項目績效表現情況自我評價,了解相關項目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時遵循“目標引領、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結果導向”的原則提高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自評組織過程
1.準備階段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2.實施階段
根據《龍陵縣財政局關于2022年度縣級部門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及財政績效評價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組織開展績效自評工作,制訂評價指標體系,上報縣財政局審核。
3.總結階段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裝訂歸檔績效自評資料。在單位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結合部門職責職能,設定工作目標,根據工作目標預算部門經費,年初預算1095.10萬元,因為調減項目支出等原因,調整預算數為1285.42萬元,保障了食品、藥品、產(商)品等市場監管和特種設備安全檢查等重大工作順利完成。同時,堅持厲行節約原則,嚴格控制“三公經費”支出。
(二)過程情況分析
嚴格預算執行,按照縣財政要求有計劃完成資金支付進度,2022年全年預算執行率達99.74%。進一步健全預算管理制度,并嚴格按照預算管理制度編制、申報、管理預算資金,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做到預算管理公開化。規范資產管理,對固定資產的采購、使用、處置、管理工作進行了規范,實現了資產管理信息化。
(三)產出情況分析
1.突出前置預警監測,嚴守疫情防控“生命線”。
始終以“不讓疫情過怒江”“不讓涉疫貨物流入內地”為防控基本原則,認真組織對縣城內餐館、超市、水果店、外賣行業、農貿市場等對象開展全覆蓋檢測,今年以來,共計采樣檢測76168份,對市場監管系統一線執法人員開展每周兩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嚴格落實重點人群追蹤,在全縣123家零售藥店建立購買發熱、咳嗽、哮喘、腹瀉藥物人員登記報送制度,根據推送情況及時進行追蹤核實,截至目前,累計登記報告購買發熱、咳嗽、抗菌等“一退兩抗”藥品患者173853人次;經過追蹤核實,均為常規病例。嚴把冷鏈食品安全,對冷鏈食品行業及進入龍陵轄區內的冷鏈食品100%進行核酸檢測,在核酸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銷售,有效切斷源頭傳播擴散的風險。
2.突出優化營商環境,嚴守市場主體“標準線”。
一是降低準入門檻,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截至10月上旬,全縣實有市場主體21436戶,同比增長13.50%。其中,企業2386戶,同比增長5.27%;個體工商戶18660戶,同比增長15.12%;二是繼續壓縮企業開辦時間。認真落實2022年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的工作要求,企業開辦0.5個工作日,公章刻制及稅務登記0.5個工作日。三是全面實現行政許可事項“一窗”辦理。全面貫徹推行登記注冊身份實名認證。四是進一步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分類指導、精準幫扶。2022年共辦理貸免扶補25戶,辦理小額擔保貸款4戶,發放貸款共計480余萬。五是推動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引導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貫標、導航,培育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截至目前,全縣有效注冊商標1764件,增長率5.69%;有效實用新型專利209件,有效外觀設計專利19件,有效發明專利57件,其中高價值發明專利16件,排名全市第二位。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家,云南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3家。“龍陵紫皮石斛”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項目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優秀。
3.突出民生問題導向,嚴守市場監管“安全線”。
(1)食品安全監管穩中向好。及時組織召開2022年全縣食品安全工作視頻會議,傳達中央、省、市有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要求,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黨政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內容,不斷強化日常監管,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隱患。截至目前,出動執法人員430人次,出動執法車輛210臺次,檢查食品經營主體808戶,責令整改21戶。檢查銷售環節162戶,社會餐飲服務環節502戶,學校食堂151戶,食用農產品82戶;開展風險分級管理1720戶,完成率100%;開展社會餐飲視頻、隔斷、透明形式“明廚亮灶”30戶,學校食堂視頻“明廚亮灶”151戶;開展小作坊檢查142戶次、小攤販監管250戶次;開展檢查特殊食品經營主體130戶次;辦理食品安全違法案件25起,案值2.2萬元,罰款金額8.9萬元,開展春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專項行動。共出動執車輛160臺次,執法人員310人次,檢查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105戶,發放宣傳資料800份;開展重大活動餐飲服務保障9次,累計保障55餐次,保障14200人次;完成食品抽檢1464批次,其中:你點我檢419批次,兩節專項抽檢40批次,國抽抽78批次,省抽455批次,市抽346批次,專項抽檢125批次,“鐵拳行動”食品安全抽檢小作坊1批次。
(2)藥械化安全監管向好向優。嚴格按標準開展行政審批工作,共新辦藥品經營企業5戶,注銷4戶,變更25戶,換證6戶,補發1戶,新辦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6戶,延續9戶,變更23戶,注銷3戶,經營備案7戶,備案變更63戶,標注3戶,網絡銷售備案21戶;進一步加強零售環節和使用環節的監督檢查,共出動執法車輛170輛次,執法人員396人次,檢查藥械化經營使用單位779戶次;進一步強化疫苗運輸、儲存質量監管,加強對疾控中心、接種單位等開展疫苗質量安全檢查,檢查疾控中心10家次,疫苗接種單位26家次。檢查新冠疫苗4批次,共計7400劑,其他疫苗15批次,確保疫苗使用安全;深入開展“藥劍”“鐵拳”等專項整治行動,扎實推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藥品安全百日行動,重點開展中藥飲片、集采品種、特殊藥品、捐贈設備耗材、高風險植入醫療器械、化妝品“線上凈網線下清源”、彩色隱形眼鏡等專項檢查,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截至目前,共扣押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172批次,貨值2.04萬元,立案12起,結案10起,罰沒款11.6萬元。有序開展抽檢,共抽檢完成化妝品監督抽樣7批次,藥品抽樣32批次,醫療器械監督抽樣4批次,防疫產品3批次;強化預警監測,完成藥品不良反應220例,完成醫療器械不良事件93例,完成化妝品不良反應24例;召開培訓會議2場次,培訓人員45人次;開展現場宣傳2場次,現場接受群眾咨詢400余人次,發放各種宣傳資料1000余份。
(3)特種設備安全監管不斷深化。2022年以來,以“全國兩會”及春節前特種設備安全生產大檢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城鎮燃氣安全整治、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行動、電梯質量安全監管、叉車專項整治、起重機械專項整治、特種設備應登未登、超期未檢專項整治、國慶節及黨的二十大特種設備安全檢查為工作重點,截至目前,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89人次,執法車輛71臺次,共檢查使用單位133家,檢查特種設備1393臺,其中檢查:鍋爐14臺,壓力容器330臺,電梯122臺,起重機械85臺,場內機動車輛59臺,氣瓶734支,壓力管道31條,下達《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39份,發現安全隱患393條,消除安全隱患371條。全縣未發生特種設備安全事故。
(4)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持續加強。以開展節假日安全檢查、“鐵拳行動”“百日攻堅行動”等專項整治為契機,加強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進一步營造安全穩定的產品質量環境。對全縣4家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獲證企業開展證后巡查及日常檢查7次,指導1戶獲證企業完成換證。全年共開展工業品產品質量監督檢查企業213家。其中檢查33家煙花爆竹零售經營單位,檢查燃氣具經營單位27家,檢查消防產品銷售經營戶2家9個批次,檢查燃氣泄漏報警器銷售單位2家,檢查電動車經營戶9家,化肥經營單位132家。開展塑料污染治理專項整治,印發《塑料制品禁限規定告知書》714份,檢查商場、超市、餐飲店等251家。檢查1家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3次,其他工業產品生產、銷售企業7家,排查安全隱患2處,提出限期整改2家,立案查處1家。開展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和風險預警監測,共抽檢生產、銷售企業46家,抽檢產品69個批次,立案調查3家。加強計量監管,共檢查加油站8家,簽訂誠信計量自我承諾書8份。開展糧食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工作,檢查糧油企業24家。檢查眼鏡制配店14家檢驗強檢計量器具33臺,其他計量器具檢驗13臺。檢查煙葉收購站8個檢查強檢計量器具17臺、包裝稱36臺、煙框1433個。完成5家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接入端系統建設工作。加強認證認可監管,新增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個,環境管理體系認證4個,中國職業健康管理體系認證3個。推進質量強縣建設,完成《龍陵縣“十四五”質量發展規劃》編制。
4.突出市場公平競爭,嚴守市場秩序“警戒線”。
(1)以目標任務為指揮棒,全縣各類市場主體年報公示工作成效明顯,全縣2021年度應報內資企業2137戶,已報2114戶,年報率98.92%。應報個體工商戶16209戶,已報16167戶,年報率99.74%。應報合作社386戶,已報384戶,年報率99.48%。
(2)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工作,支持市場主體主動修復信用,今年共受理6戶市場主體因未履行年報義務而列入異常經營名錄的信用修復申請;聯合公安、商務、文化和旅游、衛生健康、消防救援等部門開展了酒店行業無資質營業專項整治行動,截至目前共出動執法人員78人(次),檢查經營戶201戶;制訂部門“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計劃91項,制訂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計劃27項。各成員單位已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協同監管平臺—云南)”完成51項(其中部門抽查計劃41項,部門聯合抽查計劃10項),通過自建平臺完成部門抽查計劃14項。
(3)網絡市場監管工作,針對“3·15”晚會上曝光的直播營銷亂象問題,我局迅速聯合縣工信局、公安局等部門,組織執法人員對全縣網絡直播銷售商家、平臺、主播進行全面排查,通過線下實地檢查凱達珠寶交易中心、黃龍玉交易市場、6戶珠寶交易經營戶、2戶食品經營戶,就實際營業證照、場所、經營范圍,涉網信息公示、交易過程、交易痕跡等進行了逐項檢查。對輕微的違法違規情形予以了行政指導。
(4)投訴舉報處理及案件查辦情況。截至10月底,投訴舉報中心共接待群眾咨詢服務6件,消費者投訴134件,受理92件,已辦結86件,群眾舉報39件,辦結39件,經查實確有違法行為8件,立案處罰8件。收到12345轉辦件9件,已辦結9件。另外,投訴舉報中心認真組織開展2022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共發放各類宣傳材料3000余份。活動中各單位共接待咨詢人數100余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今年以來,共查處各類違法案件100起,案值12.6萬元,罰沒金額31.1萬元。
(四)效果情況分析
通過食品、藥品、產品等市場監管有效維護消費者權益,通過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有效保證了特種設備的安全生產,促進龍陵經濟社會發展,守住了不發生重特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工業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特種設備安全事故的底線,各項市場監管工作穩步推進,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績效評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各相關股(室)、隊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給考核評價及評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下一步將加強對項目開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做好充分調研,依據實際情況做好經費支出預算,制訂合理的項目實施計劃;項目實施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后及時總結自評。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情況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二是制訂了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及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長效機制;三是進一步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四是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分配上級財政預算項目資金的重要依據。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一是完善體制機制,切實強化制度保障。結合部門實際,制訂了財務管理相關制度,為進一步規范專項資金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據。
二是規范資金管理,做到專款專用。根據財務管理相關規定,結合部門業務工作,嚴格審批每一筆專項資金支出,堅決杜絕滯留、截留、擠占、挪用虛列支出等現象發生。
三是明確目標,細化責任。根據資金用途和項目的目標任務,將具體任務落實到相關股室,責任到人。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