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76-7-/2021-0706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1-07-06 |
| 文號 | 瀏覽量 |
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度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目錄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二)自評指標體系(本部分為報告核心內容)
(三)自評組織過程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二)過程情況分析
(三)產出情況分析
(四)效果情況分析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度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1.機構情況
縣市場監管局(龍陵縣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屬于獨立核算機構的正科級國家機關行政單位。2015年12月20日,由原龍陵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原龍陵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原龍陵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合并而成。2019年3月將縣發展和改革局的價格監督檢查、物價執法職責,縣工業和科技信息化局的專利執法、鹽業執法、知識產權管理相關職責劃入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設內設機構12個:辦公室、人事股、計劃財務股、政策法規股、食品安全綜合協調監管股、藥品醫療器械監管股、質量發展和標準化計量認證監管股、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股、行政審批股、信用體系市場監管股、知識產權和商標廣告監管股、行政執法大隊,設10個派出機構:在十個鄉鎮分別設市場監督管理所,設3個事業單位:龍陵縣食品藥品檢驗所、龍陵縣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舉報投訴中心。
2.主要職能
(1)貫徹執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劃。
(2)承擔龍陵縣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具體工作。負責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協調,推動健全協調聯動機制。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承擔食品安全監督考評和協調指導職責,協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處置工作,負責推進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建設。督促檢查縣食品安全委員會決策部署的貫徹執行情況。負責指導鄉鎮開展食品安全綜合協調工作,并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核評價。負責建立落實食品藥品安全企業責任各級政府負總責的機制,著力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食品藥品安全風險。推進市場監管的社會共治,建立健全市場主體社會信用體系,完善質量檢驗檢測技術支撐保障體系。
(3)負責食品生產、流通和餐飲服務環節的監督管理。根據國家和省、市食品安全監管年度計劃,制訂轄區監管年度計劃,組織開展轄區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和綜合治理。負責轄區重大活動的食品安全保障。負責食鹽監督管理。
(4)負責監督藥品、醫療器械的質量。負責監督實施藥品和醫療器械產品標準、研制、生產、流通、使用方面的質量管理規范。負責藥品、醫療器械研制、生產、經營、使用環節和化妝品生產、經營環節的監督管理。監督執行國家藥品標準、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分類管理制度。負責藥品和醫療器械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相關工作。依法監督管理特殊藥品和含特殊藥品復方制劑。配合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負責開展轄區內藥品電子監管工作。
(5)負責食品、食鹽、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及相關產品總體質量狀況的評價性抽樣檢驗和監督性檢驗工作,組織開展轄區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化妝品不良反應和藥物濫用的監測工作。負責實施轄區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監督管理的稽查制度,實施問題產品召回和處置制度,查處各類違法行為,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
(6)負責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和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應急體系建設,組織重大突發事件應對、處置和調查處理工作,監督事故查處落實情況。
(7)負責管理和指導質量工作。組織制訂并實施轄區提高
質量發展水平的規劃、政策和措施。組織推進名牌發展戰略,組織開展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依法查處產品質量違法行為。負責統一管理標準化、計量和認證認可工作,推行法定計量單位和國家計量制度,依法管理計量技術機構、計量器具,負責規范、監督商品計量和市場計量行為,組織實施計量檢定規程和計量技術規范工作。依法監督認證認可工作的實施,對依法授權的檢驗、檢測機構進行監督管理,組織實施強制性認證產品的監督,查處認證認可違法行為。組織推進標準化發展戰略。開展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管理工作。推動采用國際標準。推進開展各級各類標準化示范試點項目。組織推動和監管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貫徹實施。開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
(8)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受理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負責轄區特種設備及作業人員的監督管理。負責對特種設備生產(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使用、銷售和檢驗檢測機構實施監督檢查。負責特種設備事故的上報和調查處理。負責特種設備統計工作。負責特種設備節能監管。開展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檢查。
(9)負責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工作,確認市場經營主體資格,核發營業執照,并對其登記注冊事項及經營活動進行監督管理。依法查處無照無證經營行為。負責轄區食品經營的行政許可,負責藥品、醫療器械零售的行政許可。負責指導個體私營經濟協會的工作。
(10)負責市場經濟秩序、商品交易市場經營行為的監督管理。依法監督管理各類消費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參與監督管理生產要素市場。負責監督管理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監督管理經紀人、經紀機構、經紀活動以及有關中介服務的機構。
(11)負責依法查處生產、流通領域制售假冒偽劣產(商)品、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以及走私販私等經濟違法行為。根據授權,負責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方面的反壟斷執法工作。承擔查處違法直銷和傳銷案件的職責,依法監督管理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
(12)負責知識產權、商標和廣告監督管理工作。擬訂和組織實施轄區知識產權事業發展規劃。負責保護知識產權,統籌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促進知識產權運用,統籌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查處知識產權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商標侵權行為,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監督管理商標的使用和印制。監管和指導商標代理機構。負責協助轄區商標持有人申報中國馳名商標、云南省著名商標和保山市知名商標。負責特殊標志、官方標志的管理和保護。依法對企業名稱和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商業秘密、商標等實施監督管理和綜合保護。指導廣告業發展。負責轄區戶外廣告登記監管工作。
(13)負責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工作,開展產(商)品質量監督。受理消費者咨詢、申訴、投訴、舉報,建立并完善消費維權體系,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組織查處侵犯消費者權益案件。負責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管理工作。負責指導消費者協會的工作。
(14)完成縣委、縣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15)有關職責分工
a. 與龍陵縣公安局的有關職責分工。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
與龍陵縣公安局建立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工作銜接機制。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現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移送龍陵縣公安局,龍陵縣公安局應當迅速進行審查,并依法作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的決定。龍陵縣公安局依法提請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檢驗、鑒定、認定等協助的,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應當予以協助。
b. 與龍陵縣農業農村局的有關職責分工。龍陵縣農業農村局負責食用農產品從種植養殖環節到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前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以及獸藥、飼料、飼料添加劑和職責范圍內的農藥、肥料等其他農業投入品質量及使用的監督管理。食用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后,由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監督管理。龍陵縣農業農村局負責動植物疫病防控,畜禽屠宰環節、生鮮乳收購環節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和龍陵縣農業農村局要建立食品安全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和追溯機制,加強協調配合和工作銜接,形成監管合力。
c. 與龍陵縣衛生健康局的有關職責分工。龍陵縣衛生健康局負責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食品安全事件的流行病學調查及患者救治工作,會同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制訂、實施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龍陵縣衛生健康局對通過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或者接到舉報發現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應當立即組織進行檢驗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并及時向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對得出不安全結論的食品,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應當立即采取措施。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監督管理工作中發現需要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應當及時向龍陵縣衛生健康局提出建議。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會同龍陵縣衛生健康局建立重大藥品不良反應和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相互通報機制和聯合處置機制。
d. 與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的有關職責分工。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負責依法可食用陸生野生動物從馴養繁殖環節到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前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依法可食用陸生野生動物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后,由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監督管理。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發現的破壞陸生野生動物資源違法行為或案件線索,要及時移送公安機關立案查處。
e. 與龍陵縣工業信息商務科技局有關職責分工。龍陵縣工業信息商務科技局負責擬訂和組織實施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政策和相關標準。負責轄區食鹽專營工作。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轄區食鹽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藥品批發、零售的監督管理,配合執行藥品流通發展規劃和政策。
f. 與龍陵縣醫療保障局有關職責分工。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與龍陵縣醫療保障局建立溝通協商機制和藥品信息共享機制,共同打擊涉及藥品安全方面的問題,確保群眾用藥安全和醫保基金安全。
3.年末機構人員情況
2020年底實有人員74人,其中在職在編73人(行政人員55人,工勤人員3人,事業人員14人) ;離休人員1人。
說明:本年調入6人,調出5人,提前退休人員把辦理正式退休1人,總人數增減持平。根據龍組〔2020〕調字第36號、龍組〔2020〕調字第36號、龍組〔2020〕調字第124號、龍組〔2020〕調字第129號、龍組〔2020〕調字第 號、龍組〔2020〕調字第185號分別從縣司法局、龍江鄉政府、木城鄉人民政府、縣委編辦、平達鄉人民政府調入6人,根據(龍組〔2020〕調字第44號)、龍組〔2020〕調字第128號、龍組〔2020〕調字第116號、龍組〔2020〕調字第168號、龍組〔2020〕調字第167號分別調出到臘勐鎮黨委、縣衛生健康局、鎮安鎮人民政府、縣委統戰部、平達鄉人民政府共計5人,根據龍組發〔2020〕30號提前退休人員辦理正式退休1人。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開展食品、藥品、產(商)品等市場監管及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等職能職責工作,整理歸納出2020年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重點項目績效目標。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1.2020年總收入1140.52萬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897.18萬元,占總收入的78.66%;商品和服務支出201.65萬元,占總收入的17.68%;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15.77萬元,占總收入的1.38%;上年結轉25.92萬元,占總收入的2.27%。
2020年支出1140.52萬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897.18萬元,占全年支出的78.66%;商品和服務支出201.65萬元,占全年支出的17.68%;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15.77萬元,占全年支出的1.38%;資本性支出(購置食品快檢車)25.92萬元,占全年支出的2.27%;
基本支出1051.43,占總支出的92.19%;項目支出89.09萬元,占全年支出的7.81%。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結合龍陵縣市場監管局實際情況,健全完善了單位預算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資產管理制度、公務接待管理辦法、差旅費報銷管理辦法(暫行),進一步規范了財務管理。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通過對項目立項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管理情況、項目績效表現情況自我評價,了解相關項目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時遵循“目標引領、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結果導向”的原則提高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自評指標體系
(詳見附表)
(三)自評組織過程
1.準備階段(2021年6月2日—6月15日)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2.實施階段(2021年6月16日—6月23日)
根據《龍陵縣財政局關于2020年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組織開展績效自評工作,制訂評價指標體系,上報縣財政局審核。
3.總結階段(2021年6月24日—7月6日)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裝訂歸檔績效自評資料。在單位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結合部門職責職能,設定工作目標,根據工作目標預算部門經費,年初預算1249.26萬元,因為調減項目支出等原因,調整預算數為1114.60萬元,保障了食品、藥品、產(商)品等市場監管和特種設備安全檢查等重大工作順利完成。同時,堅持厲行節約原則,嚴格控制“三公經費”支出,2020年預算32萬元,比上年預算數42萬元減少10萬元,減23.81%。
(二)過程情況分析
嚴格預算執行,按照縣財政要求有計劃完成資金支付進度,2020年全年預算執行率達100%。進一步健全預算管理制度,并嚴格按照預算管理制度編制、申報、管理預算資金,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做到預算管理公開化。規范資產管理,對固定資產的采購、使用、處置、管理工作進行了規范,實現了資產管理信息化。
(三)產出情況分析
1.食品安全監管。強化日常監督檢查,出動執法人員960人次,出動執法車輛532臺次,完成食品抽檢1042批次,檢查食品經營主體1084戶,責令整改67戶。檢查銷售環節643戶,社會餐飲服務環節752戶,學校食堂131戶,食用農產品250戶;開展風險分級管理1535戶,完成率100%;開展社會餐飲視頻、隔斷、透明形式“明廚亮灶”776戶,學校食堂視頻“明廚亮灶”151戶;開展小作坊檢查331戶次、小攤販監管506戶次;開展檢查特殊食品經營主體116戶次;辦理食品安全違法案件15起,案值3.93萬元,罰款金額1.2萬元,沒收違法經營的豬肉78.35公斤,沒收白砂糖7.77噸。開展重大活動餐飲服務保障6次,累計保障65餐次,保障13202人次。開展野生動物市場經營場所檢查191個次,檢查大米生產企業2戶次;檢查水產品17927千克(魚10833千克、蝦蟹79.5千克、貝蠔14.5千克、其它水產品7000千克);冷凍食品1301.5千克(冷凍魚135千克、冷凍蝦蟹345千克、冷凍肉制品821.5千克)。
2.藥品安全監管。加強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經營企業監督檢查力度,檢查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經營企業502家次,共出動執法人員408人次;檢查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使用單位732家次,共出動執法人員598人次;加強特殊藥品和含特殊藥品復方制劑的監管。對5家特殊藥品使用單位進行突擊檢查,共核查特殊藥品20批次,檢查可待因復方口服液體制劑、含特殊藥品復方制劑54批次,未發生特藥流弊事件;加強疫苗流通使用環節質量安全監管,共檢查疾控中心、疫苗接種單位56家次,檢查疫苗78批次;扎實開展飛行檢查。對2家藥品生產企業、21家藥品企業和8家醫療器械企業進行了飛行檢查。
3.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開展電梯、液化石油氣瓶供應站、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查。共檢查使用單位12家,檢查特種設備23臺,下達《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1份,發現安全隱患8條,消除安全隱患6條。截z至目前,累計出動執法人員341人次,執法車輛89臺次,檢查使用單位159家,檢查特種設備1040臺,其中檢查:鍋爐18臺,壓力容器95臺,電梯465臺,起重機械94臺,場內機動車輛45臺,氣瓶323支,下達《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20份,發現安全隱患109條,消除安全隱患97條,一年來全縣未發生特種設備安全事故。
4.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全縣私營企業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83戶,增長率為17.23%;內資企業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戶,增長率為4.1%;個體工商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907戶,增長率為26.58%。實施“多證合一”,整合了20個部門的登記備案事項,辦理企業“一照一碼”營業執照2580份,個體工商戶“兩證整合”營業執照12385份。積極開展股權出質登記,為企業拓寬融資渠道,辦理股權出質設立登記4戶、股權出質注銷登記5戶,出質股權數額11070萬元,被擔保債權數額33238.09萬元。持續開展小微企業幫扶工作,扶持個體工商戶40戶,小微企業累計獲得創業擔保貸款600萬元,帶動就業人員125人。推動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引導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貫標、導航,培育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申請發明、實用新型、外觀專利20件,授權35件。受理商標注冊申請166件,有效注冊商標總量達1474件,年均增長率6.8 %,中國馳名商標1件(永昌硅),地理標志商標4件;有全國區域品牌價值評價百強榜1個(龍陵紫皮石斛,品牌價值75.15億元)。
5.質量、計量監管方面。針對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用品領域認證活動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出動執法車輛21車次,出動執法人員80余人次,檢查口罩及防疫用品銷售藥店40家,檢查超市22家,通過對銷售企業銷售的口罩上認證標識的查詢,未發現偽造、冒用認證證書等違法行為。開展企業計量器具備案審核工作,注冊成功57家企業,通過系統成功備案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797臺次。落實能源計量政策,推動能耗在線系統建設,對9家重點用能單位的17人進行了能源在線監測系統相關知識與技術的培訓,4家完成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
6.規范市場經營秩序方面。督促市場主體開展年報公示工作取得成效,應報內資企業1964戶,已報1945戶,年報率99.03%,列全市第一;應報合作社429戶,已報426戶,年報率99.3%,列全市第一;三是應報個體工商戶11789戶,已報11733戶,年報率99.52%暫列全市第二。推進本部門涉企信息的公示工作取得成效,累計向社會公示各類市場主體登記監管信息16778條,實現了部門涉企業信息100%的公示。政府部門涉企信息歸集公示穩步推進,共歸集政府部門涉企信息3483條,其中,行政許可信息2917條、行政處罰信息47條、抽查檢查信息490條,其他信息29條。認真開展異常名錄管理工作,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企業累計列入49戶、經營異常名錄農民專業合作社累計列入10戶,標注為經營異常狀態個體工商戶132戶,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企業2戶。認真開展“僵尸”企業、個體“死戶”和無照無證清理工作,清理吊銷“僵尸”企業營業執照10戶,注銷個體工商戶594戶,其中,個體工商戶“死戶”75戶,無證無照經營39戶。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檢查工作,抽查市場主體139戶,其中:企業32戶,個體107戶。開展動產抵押登記工作,辦理動產抵押登記1份,債權數額339.86萬元,變更登記1份,注銷登記5份。認真對待投訴舉報,嚴格查辦案件,接待群眾咨詢服務6起,受理群眾投訴舉報63件,辦結63件,辦結率100%,爭議金額10.61萬元,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9.40萬元;查處各類違法違章案件32件(其中一般程序案件32件,簡易程序案件0件),案值6.35萬元,罰沒金額4.11萬元;沒收侵權白砂糖7.77噸、未經檢疫豬肉396.3市斤、不合格熱水袋11只、鴕鳥翅膀3.36公斤、鱷魚肉2.65公斤。
(四)效果情況分析
通過食品、藥品、產品等市場監管有效維護消費者權益,通過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有效保證了特種設備的安全生產,促進龍陵經濟社會發展,守住了不發生重特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工業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特種設備安全事故的底線,各項市場監管工作穩步推進,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績效評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各相關股(室)、隊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給考核評價及評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下一步將加強對項目開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做好充分調研,依據實際情況做好經費支出預算,制訂合理的項目實施計劃;項目實施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后及時總結自評。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二是制訂了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及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長效機制;三是進一步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四是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分配上級財政預算項目資金的重要依據。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一是完善體制機制,切實強化制度保障。結合部門實際,制訂了財務管理相關制度,為進一步規范專項資金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據。
二是規范資金管理,做到專款專用。根據財務管理相關規定,結合部門業務工作,嚴格審批每一筆專項資金支出,堅決杜絕滯留、截留、擠占、挪用虛列支出等現象發生。
三是明確目標,細化責任。根據資金用途和項目的目標任務,將具體任務落實到相關股室,責任到人。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