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76-7/20230915-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決算 | 發布日期 | 2023-09-15 |
| 文號 | 瀏覽量 |
監督索引號53052300141401000
目錄
第一部分 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概況
一、主要職能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2022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項目支出決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九、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十、“三公”經費、行政參公單位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表
第三部分 2022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情況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三)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六、相關口徑說明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概況
一、主要職能
(一)主要職能
1.貫徹執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劃。
2.承擔龍陵縣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具體工作。負責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協調,推動健全協調聯動機制。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承擔食品安全監督考評和協調指導職責,協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處置工作,負責推進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建設。督促檢查縣食品安全委員會決策部署的貫徹執行情況。負責指導鄉鎮開展食品安全綜合協調工作,并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核評價。負責建立落實食品藥品安全企業責任各級政府負總責的機制,著力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食品藥品安全風險。推進市場監管的社會共治,建立健全市場主體社會信用體系,完善質量檢驗檢測技術支撐保障體系。
3.負責食品生產、流通和餐飲服務環節的監督管理。根據國家和省、市食品安全監管年度計劃,制定轄區監管年度計劃,組織開展轄區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和綜合治理。負責轄區重大活動的食品安全保障。負責食鹽監督管理。
4.負責監督藥品、醫療器械的質量。負責監督實施藥品和醫療器械產品標準、研制、生產、流通、使用方面的質量管理規范。負責藥品、醫療器械研制、生產、經營、使用環節和化妝品生產、經營環節的監督管理。監督執行國家藥品標準、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分類管理制度。負責藥品和醫療器械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相關工作。依法監督管理特殊藥品和含特殊藥品復方制劑。配合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負責開展轄區內藥品電子監管工作。
5.負責食品、食鹽、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及相關產品總體質量狀況的評價性抽樣檢驗和監督性檢驗工作,組織開展轄區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化妝品不良反應和藥物濫用的監測工作。負責實施轄區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監督管理的稽查制度,實施問題產品召回和處置制度,查處各類違法行為,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
6.負責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和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應急體系建設,組織重大突發事件應對、處置和調查處理工作,監督事故查處落實情況。
7.負責管理和指導質量工作。組織制定并實施轄區提高質量發展水平的規劃、政策和措施。組織推進名牌發展戰略,組織開展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依法查處產品質量違法行為。負責統一管理標準化、計量和認證認可工作,推行法定計量單位和國家計量制度,依法管理計量技術機構、計量器具,負責規范、監督商品計量和市場計量行為,組織實施計量檢定規程和計量技術規范工作。依法監督認證認可工作的實施,對依法授權的檢驗、檢測機構進行監督管理,組織實施強制性認證產品的監督,查處認證認可違法行為。組織推進標準化發展戰略。開展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管理工作。推動采用國際標準。推進開展各級各類標準化示范試點項目。組織推動和監管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貫徹實施。開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
8.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受理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負責轄區特種設備及作業人員的監督管理。負責對特種設備生產(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使用、銷售和檢驗檢測機構實施監督檢查。負責特種設備事故的上報和調查處理。負責特種設備統計工作。負責特種設備節能監管。開展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檢查。
9.負責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工作,確認市場經營主體資格,核發營業執照,并對其登記注冊事項及經營活動進行監督管理。依法查處無照無證經營行為。負責轄區食品經營的行政許可,負責藥品、醫療器械零售的行政許可。負責指導個體私營經濟協會的工作。
10.負責市場經濟秩序、商品交易市場經營行為的監督管理。依法監督管理各類消費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參與監督管理生產要素市場。負責監督管理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監督管理經紀人、經紀機構、經紀活動以及有關中介服務的機構。
11.負責依法查處生產、流通領域制售假冒偽劣產(商)品、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以及走私販私等經濟違法行為。根據授權,負責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方面的反壟斷執法工作。承擔查處違法直銷和傳銷案件的職責,依法監督管理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
12負責知識產權、商標和廣告監督管理工作。擬訂和組織實施轄區知識產權事業發展規劃。負責保護知識產權,統籌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促進知識產權運用,統籌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查處知識產權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商標侵權行為,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監督管理商標的使用和印制。監管和指導商標代理機構。負責協助轄區商標持有人申報中國馳名商標、云南省著名商標和保山市知名商標。負責特殊標志、官方標志的管理和保護。依法對企業名稱和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商業秘密、商標等實施監督管理和綜合保護。指導廣告業發展。負責轄區戶外廣告登記監管工作。
13.負責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工作,開展產(商)品質量監督。受理消費者咨詢、申訴、投訴、舉報,建立并完善消費維權體系,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組織查處侵犯消費者權益案件。負責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管理工作。負責指導消費者協會的工作。
14.完成縣委、縣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2022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概述
1.突出前置預警監測,嚴守疫情防控“生命線”。
始終以“不讓疫情過怒江”“不讓涉疫貨物流入內地”為防控基本原則,認真組織對縣城內餐館、超市、水果店、外賣行業、農貿市場等對象開展全覆蓋檢測,今年以來,共計采樣檢測76,168份,對市場監管系統一線執法人員開展每周兩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嚴格落實重點人群追蹤,在全縣123家零售藥店建立購買發熱、咳嗽、哮喘、腹瀉藥物人員登記報送制度,根據推送情況及時進行追蹤核實,截至目前,累計登記報告購買發熱、咳嗽、抗菌等“一退兩抗”藥品患者173,853人次;經過追蹤核實,均為常規病例。嚴把冷鏈食品安全,對冷鏈食品行業及進入龍陵轄區內的冷鏈食品100%進行核酸檢測,在核酸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銷售,有效切斷源頭傳播擴散的風險。
2.突出優化營商環境,嚴守市場主體“標準線”。
一是降低準入門檻,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截至10月上旬,全縣實有市場主體21,436戶,同比增長13.50%。其中,企業2,386戶,同比增長5.27%;個體工商戶18,660戶,同比增長15.12%;二是繼續壓縮企業開辦時間。認真落實2022年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的工作要求,企業開辦0.5個工作日,公章刻制及稅務登記0.5個工作日。三是全面實現行政許可事項“一窗”辦理。全面貫徹推行登記注冊身份實名認證。四是進一步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分類指導、精準幫扶。2022年共辦理貸免扶補25戶,辦理小額擔保貸款4戶,發放貸款共計480余萬。五是推動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引導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貫標、導航,培育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截至目前,全縣有效注冊商標1,764件,增長率5.69%;有效實用新型專利209件,有效外觀設計專利19件,有效發明專利57件,其中高價值發明專利16件,排名全市第二位。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家,云南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3家。“龍陵紫皮石斛”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項目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優秀。
3.突出民生問題導向,嚴守市場監管“安全線”。
(1)食品安全監管穩中向好。及時組織召開2022年全縣食品安全工作視頻會議,傳達中央、省、市有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要求,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黨政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內容,不斷強化日常監管,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隱患。截至目前,出動執法人員430人次,出動執法車輛210臺次,檢查食品經營主體808戶,責令整改21戶。檢查銷售環節162戶,社會餐飲服務環節502戶,學校食堂151戶,食用農產品82戶;開展風險分級管理1,720戶,完成率100%;開展社會餐飲視頻、隔斷、透明形式“明廚亮灶”30戶,學校食堂視頻“明廚亮灶”151戶;開展小作坊檢查142戶次、小攤販監管250戶次;開展檢查特殊食品經營主體130戶次;辦理食品安全違法案件25起,案值2.2萬元,罰款金額8.9萬元,開展春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專項行動。共出動執車輛160臺次,執法人員310人次,檢查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105戶,發放宣傳資料800份;開展重大活動餐飲服務保障9次,累計保障55餐次,保障14,200人次;完成食品抽檢1,464批次,其中:你點我檢419批次,兩節專項抽檢40批次,國抽抽78批次,省抽455批次,市抽346批次,專項抽檢125批次,“鐵拳行動”食品安全抽檢小作坊1批次。
(2)藥械化安全監管向好向優。嚴格按標準開展行政審批工作,共新辦藥品經營企業5戶,注銷4戶,變更25戶,換證6戶,補發1戶,新辦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6戶,延續9戶,變更23戶,注銷3戶,經營備案7戶,備案變更63戶,標注3戶,網絡銷售備案21戶;進一步加強零售環節和使用環節的監督檢查,共出動執法車輛170輛次,執法人員396人次,檢查藥械化經營使用單位779戶次;進一步強化疫苗運輸、儲存質量監管,加強對疾控中心、接種單位等開展疫苗質量安全檢查,檢查疾控中心10家次,疫苗接種單位26家次。檢查新冠疫苗4批次,共計7,400劑,其他疫苗15批次,確保疫苗使用安全;深入開展“藥劍”“鐵拳”等專項整治行動,扎實推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藥品安全百日行動,重點開展中藥飲片、集采品種、特殊藥品、捐贈設備耗材、高風險植入醫療器械、化妝品“線上凈網線下清源”、彩色隱形眼鏡等專項檢查,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截至目前,共扣押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172批次,貨值2.04萬元,立案12起,結案10起,罰沒款11.6萬元。有序開展抽檢,共抽檢完成化妝品監督抽樣7批次,藥品抽樣32批次,醫療器械監督抽樣4批次,防疫產品3批次;強化預警監測,完成藥品不良反應220例,完成醫療器械不良事件93例,完成化妝品不良反應24例;召開培訓會議2場次,培訓人員45人次;開展現場宣傳2場次,現場接受群眾咨詢400余人次,發放各種宣傳資料1,000余份。
(3)特種設備安全監管不斷深化。2022年以來,以“全國兩會”及春節前特種設備安全生產大檢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城鎮燃氣安全整治、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行動、電梯質量安全監管、叉車專項整治、起重機械專項整治、特種設備應登未登、超期未檢專項整治、國慶節及黨的二十大特種設備安全檢查為工作重點,截至目前,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89人次,執法車輛71臺次,共檢查使用單位133家,檢查特種設備1,393臺,其中檢查:鍋爐14臺,壓力容器330臺,電梯122臺,起重機械85臺,場內機動車輛59臺,氣瓶734支,壓力管道31條,下達《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39份,發現安全隱患393條,消除安全隱患371條。全縣未發生特種設備安全事故。
(4)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持續加強。以開展節假日安全檢查、“鐵拳行動”“百日攻堅行動”等專項整治為契機,加強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進一步營造安全穩定的產品質量環境。對全縣4家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獲證企業開展證后巡查及日常檢查7次,指導1戶獲證企業完成換證。全年共開展工業品產品質量監督檢查企業213家。其中檢查33家煙花爆竹零售經營單位,檢查燃氣具經營單位27家,檢查消防產品銷售經營戶2家9個批次,檢查燃氣泄漏報警器銷售單位2家,檢查電動車經營戶9家,化肥經營單位132家。開展塑料污染治理專項整治,印發《塑料制品禁限規定告知書》714份,檢查商場、超市、餐飲店等251家。檢查1家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3次,其他工業產品生產、銷售企業7家,排查安全隱患2處,提出限期整改2家,立案查處1家。開展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和風險預警監測,共抽檢生產、銷售企業46家,抽檢產品69個批次,立案調查3家。加強計量監管,共檢查加油站8家,簽訂誠信計量自我承諾書8份。開展糧食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工作,檢查糧油企業24家。檢查眼鏡制配店14家檢驗強檢計量器具33臺,其他計量器具檢驗13臺。檢查煙葉收購站8個檢查強檢計量器具17臺、包裝稱36臺、煙框1,433個。完成5家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接入端系統建設工作。加強認證認可監管,新增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個,環境管理體系認證4個,中國職業健康管理體系認證3個。推進質量強縣建設,完成《龍陵縣“十四五”質量發展規劃》編制。
4.突出市場公平競爭,嚴守市場秩序“警戒線”。
(1)以目標任務為指揮棒,全縣各類市場主體年報公示工作成效明顯,全縣2021年度應報內資企業2,137戶,已報2,114戶,年報率98.92%。應報個體工商戶16,209戶,已報16,167戶,年報率99.74%。應報合作社386戶,已報384戶,年報率99.48%。
(2)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工作,支持市場主體主動修復信用,今年共受理6戶市場主體因未履行年報義務而列入異常經營名錄的信用修復申請;聯合公安、商務、文化和旅游、衛生健康、消防救援等部門開展了酒店行業無資質營業專項整治行動,截至目前共出動執法人員78人(次),檢查經營戶201戶;制定部門“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計劃91項,制定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計劃27項。各成員單位已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協同監管平臺—云南)”完成51項(其中部門抽查計劃41項,部門聯合抽查計劃10項),通過自建平臺完成部門抽查計劃14項。
(3)網絡市場監管工作,針對“3·15”晚會上曝光的直播營銷亂象問題,我局迅速聯合縣工信局、公安局等部門,組織執法人員對全縣網絡直播銷售商家、平臺、主播進行全面排查,通過線下實地檢查凱達珠寶交易中心、黃龍玉交易市場、6戶珠寶交易經營戶、2戶食品經營戶,就實際營業證照、場所、經營范圍,涉網信息公示、交易過程、交易痕跡等進行了逐項檢查。對輕微的違法違規情形予以了行政指導。
(4)投訴舉報處理及案件查辦情況。截至10月底,投訴舉報中心共接待群眾咨詢服務6件,消費者投訴134件,受理92件,已辦結86件,群眾舉報39件,辦結39件,經查實確有違法行為8件,立案處罰8件。收到12,345轉辦件9件,已辦結9件。另外,投訴舉報中心認真組織開展2022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共發放各類宣傳材料3,000余份。活動中各單位共接待咨詢人數100余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今年以來,共查處各類違法案件100起,案值12.6萬元,罰沒金額31.1萬元。
二、部門基本情況
(一)機構設置情況
我部門共設置12個內設機構,包括:辦公室、人事股、計劃財務股、政策法規股、食品安全綜合協調監管股、藥品醫療器械監管股、質量發展和標準化計量認證監管股、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股、行政審批股、信用體系市場監管股、知識產權和商標廣告監管股、行政執法大隊。
在各鄉鎮下設十個市場監督管理所:在龍山市場監督管理所、鎮安市場監督管理所、龍新市場監督管理所、龍江市場監督管理所、臘勐市場監督管理所、碧寨市場監督管理所、象達市場監督管理所、平達市場監督管理所、勐糯市場監督管理所、木城市場監督管理所。
所屬事業單位三個,分別是:龍陵縣食品藥品檢驗所、龍陵縣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舉報投訴中心。所屬三個事業單位的財務都不獨立核算。
(二)決算單位構成
納入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2022年度部門決算編報的單位共1個。其中:行政單位1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0個,其他事業單位0個。
(三)部門人員和車輛的編制及實有情況
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2022年末實有人員編制81人。其中:行政編制67人(含行政工勤編制2人),事業編制14人(含參公管理事業編制0人);在職在編實有行政人員62人(含行政工勤人員2人),事業人員13人(含參公管理事業人員0人)。
尚未移交養老保險基金發放養老金的離退休人員共計1人(離休1人,退休0人);由養老保險基金發放養老金的離退休人員35人(離休0人,退休35人)。
實有車輛編制13輛,在編實有車輛13輛,公務用車保有量16輛,其中13輛在編,3輛電動巡邏車不在編。
第二部分 2022年度部門決算表
(詳見附件)
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2022年度無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無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支出,故《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為空表;無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入,無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支出,故《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為空表。
第三部分 2022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部門2022年度收入合計12,854,152.86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2,854,152.86元,占總收入的100.00%;上級補助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事業收入0.00元(含教育收費0.00元),占總收入的0.00%;經營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附屬單位上繳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其他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與上年相比,收入合計增加1,836,966.91元,增長16.67%。其中:財政撥款收入增加1,856,966.91元,增長16.89%;上級補助收入增加0.00元,增長0.00%;事業收入增加0.00元,增長0.00%;經營收入增加0.00元,增長0.00%;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增加0.00元,增長0.00%;其他收入減少20,000.00元,下降100.00%。,主要原因是: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增加1,856,966.91元,其中調資致工資福利支出增加1,686,406.66元,2名退休人員死亡增加撫恤金支出421,824.40元;本年無其他收入比上年減少2萬元,即上年縣政府辦公室撥市場監管工作經費2萬元。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部門2022年度支出合計12,854,152.86元。其中:基本支出12,159,705.13元,占總支出的94.60%;項目支出694,447.73元,占總支出的5.40%;上繳上級支出0.00元,占總支出的0.00%;經營支出0.00元,占總支出的0.00%;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0.00元,占總支出的0.00%。與上年相比,支出合計增加1,836,966.91元,增長16.67%。其中:基本支出增加1,722,115.94元,增長16.50%;項目支出增加114,850.97元,增長19.82%;上繳上級支出增加0.00元,增長0.00%;經營支出增加0.00元,增長0.00%;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增加0.00元,增長0.00%。主要原因分析:調資致工資福利支出增加1,686,406.66元,2名退休人員死亡增加撫恤金支出421,824.40元。
(一)基本支出情況
2022年度用于保障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機關、下屬事業單位等機構正常運轉的日常支出12,159,705.13元。其中: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人員經費支出10,845,261.46元,占基本支出的89.19%;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辦公設備購置等公用經費1,314,443.67元,占基本支出的10.81%。人均公用經費17,295.31元(在職人員75人,離休人員1人)。
(二)項目支出情況
2022年度用于保障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機構、下屬事業單位等機構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用于專項業務工作的經費支出694,447.73元。其中:基本建設類項目支出0.00元。具體項目開支及開展工作情況:項目支出694,447.73元,用于市場監管專項業務工作。
其中市場監管辦案工作經費100,000.00元,主要用于市場監管執法辦公工作勞務費100,000.00元。2022年,縣市場監管局聚焦重要場所、重點環節、重點領域、重點人群、重要時節、敏感時段安全保障,狠抓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工業產品質量等“四大安全”監管,堅決扛實市場監管領域疫情防控工作;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的重點問題,狠抓市場秩序監管,實施市場秩序治理行動,加大案件查處力度,開展“鐵拳”“藥劍”“網劍”行動以及“百日行動”等專項行動,依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年共辦理案件116件,辦結116件,切實保障食品、藥品等民生安全,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市場監管執法辦案工作經費193,334.56元,主要用于市場監管執法辦公工作勞務費192,456.56元、委托業務費878.00元。2022年,縣市場監管局聚焦重要場所、重點環節、重點領域、重點人群、重要時節、敏感時段安全保障,狠抓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工業產品質量等“四大安全”監管,堅決扛實市場監管領域疫情防控工作;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的重點問題,狠抓市場秩序監管,實施市場秩序治理行動,加大案件查處力度,開展“鐵拳”“藥劍”“網劍”行動以及“百日行動”等專項行動,依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年共辦理案件116件,辦結116件,切實保障食品、藥品等民生安全,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經費2,000.00元,全部用于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差旅費。2022年以開展節假日安全檢查、“鐵拳行動”“百日攻堅行動”等專項整治為契機,加強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進一步營造安全穩定的產品質量環境。對全縣4家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獲證企業開展證后巡查及日常檢查7次,指導1戶獲證企業完成換證。全年共開展工業品產品質量監督檢查企業213家。其中檢查33家煙花爆竹零售經營單位,檢查燃氣具經營單位27家,檢查消防產品銷售經營戶2家9個批次,檢查燃氣泄漏報警器銷售單位2家,檢查電動車經營戶9家,化肥經營單位132家。開展塑料污染治理專項整治,印發《塑料制品禁限規定告知書》714份,檢查商場、超市、餐飲店等251家。檢查1家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3次,其他工業產品生產、銷售企業7家,排查安全隱患2處,提出限期整改2家,立案查處1家。開展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和風險預警監測,共抽檢生產、銷售企業46家,抽檢產品69個批次,立案調查3家。加強計量監管,共檢查加油站8家,簽訂誠信計量自我承諾書8份。開展糧食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工作,檢查糧油企業24家。檢查眼鏡制配店14家檢驗強檢計量器具33臺,其他計量器具檢驗13臺。檢查煙葉收購站8個檢查強檢計量器具17臺、包裝稱36臺、煙框1,433個。完成5家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接入端系統建設工作。加強認證認可監管,新增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個,環境管理體系認證4個,中國職業健康管理體系認證3個。推進質量強縣建設,完成《龍陵縣“十四五”質量發展規劃》編制。
食品安全監管經費109,700.00元,用于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差旅費5,000.00元、勞務費100,000.00元、購置辦公設備(打印機2臺)4,700.00元。2022年全面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要求,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黨政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內容,不斷強化日常監管,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隱患。截至10月,出動執法人員430人次,出動執法車輛210臺次,檢查食品經營主體808戶,責令整改21戶。檢查銷售環節162戶,社會餐飲服務環節502戶,學校食堂151戶,食用農產品82戶;開展風險分級管理1,720戶,完成率100%;開展社會餐飲視頻、隔斷、透明形式“明廚亮灶”30戶,學校食堂視頻“明廚亮灶”151戶;開展小作坊檢查142戶次、小攤販監管250戶次;開展檢查特殊食品經營主體130戶次;辦理食品安全違法案件25起,案值2.2萬元,罰款金額8.9萬元,開展春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專項行動。共出動執車輛160臺次,執法人員310人次,檢查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105戶,發放宣傳資料800份;開展重大活動餐飲服務保障9次,累計保障55餐次,保障14,200人次;完成食品抽檢1,464批次,其中:你點我檢419批次,兩節專項抽檢40批次,國抽抽78批次,省抽455批次,市抽346批次,專項抽檢125批次,“鐵拳行動”食品安全抽檢小作坊1批次。
市場監督管理中央專項補助經費54,575.47元,用于市場監管辦公費3,417.00元、差旅費46,158.47元、勞務費5,000.00元。為進一步規范全縣疫情期間市場秩序,增強市場監管執法力度,2022年以“不讓疫情過怒江”“不讓涉疫貨物流入內地”為防控基本原則,認真組織對縣城內餐館、超市、水果店、外賣行業、農貿市場等對象開展全覆蓋檢測,截至10月,共計采樣檢測76,168份,對市場監管系統一線執法人員開展每周兩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嚴格落實重點人群追蹤,在全縣123家零售藥店建立購買發熱、咳嗽、哮喘、腹瀉藥物人員登記報送制度,根據推送情況及時進行追蹤核實,截至目前,累計登記報告購買發熱、咳嗽、抗菌等“一退兩抗”藥品患者173,853人次;經過追蹤核實,均為常規病例。嚴把冷鏈食品安全,對冷鏈食品行業及進入龍陵轄區內的冷鏈食品100%進行核酸檢測,在核酸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銷售,有效切斷源頭傳播擴散的風險。
石斛鮮條農殘快速檢測補助資金212,670.00元,用于檢測石斛鮮條的委托業務費。委托保山市質量技術監督檢驗中心完成全縣抽樣3,156批次,檢測3,156批次(其中合格3,142批次,不合格14批次),合格率99.56%。
創業擔保獎補專項資金9,600.00元,用于開展創業擔保貸工作辦公費9,600.00元。為支持勞動者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推動解決特殊困難群體的結構性就業矛盾,2022年完成扶持“貸免扶補”創業貸款25戶,同時做好2018年以來扶持的創業貸款后期跟蹤服務工作。
中央財政創業擔保貸款獎補專項資金10,092.70元,用于創業擔保貸款工作辦公費3,386.00元、印刷費1,706.70元、差旅費5,000.00元。為支持勞動者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推動解決特殊困難群體的結構性就業矛盾,2022年完成扶持“貸免扶補”創業貸款25戶,同時做好2018年以來扶持的創業貸款后期跟蹤服務工作。
中央財政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2,475元,用于辦公費2,475.00元。為支持勞動者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推動解決特殊困難群體的結構性就業矛盾,2022年完成扶持“貸免扶補”創業貸款25戶,同時做好2018年以來扶持的創業貸款后期跟蹤服務工作。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部門2022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12,854,152.86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100.00%。與上年相比增加1,856,966.91元,增長16.89%,主要原因分析:調資致工資福利支出增加1,686,406.66元,2名退休人員死亡增加撫恤金支出421,824.40元。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10,478,658.68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81.52%。主要用于在職人員工資、車輛運行維護、日常辦公等行政運行支出10,019,048.65元,市場監管執法辦案工作經費293,334.56元,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經費2,000元,食品安全監管經費109,700.00元,市場監督管理中央專項補助經費54,575.47元。
2.外交(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3.國防(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5.教育(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6.科學技術(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7.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8.社會保障和就業(類)支出1,574,431.76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12.25%。主要用于離休人員離休費181,895.2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959,912.16元,2名退休人員死亡撫恤金支出421,824.40元,離退休人員公務支出10,800.00元。
9.衛生健康(類)支出566,224.72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4.40%。主要用于行政單位基本醫療支出371,785.48元,事業單位基本醫療支出2,548.00元,公務員醫療補助支出191,891.24元。
10.節能環保(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1.城鄉社區(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2.農林水(類)支出234,837.7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1.83%。主要用于檢測石斛鮮條的委托業務費(檢測費)支出212,670.00元;創業擔保獎補專項資金9,600.00元;中央財政創業擔保貸款獎補專項資金10,092.70元;中央財政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2,475.00元。
13.交通運輸(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4.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5.商業服務業等(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6.金融(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區(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8.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0.糧油物資儲備(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1.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2.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3.其他(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4.債務還本(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5.債務付息(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6.抗疫特別國債安排(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四、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22年度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中,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年初預算為335,000.00元,支出決算為335,000.00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0%。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0.00元,占總支出決算的0.00%;公務用車購置費支出決算0.00元,占總支出決算的0.00%;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決算260,000.00元,占總支出決算的77.61%;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75,000.00元,占總支出決算的22.39%,具體是國內接待費支出決算75,000.00元(其中:外事接待費支出決算0.00元),國(境)外接待費支出決算0.00元。明細情況如下:
(一)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部門2022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年初預算為335,000.00元,支出決算為335,000.00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0%。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為0.00元;公務用車購置費支出決算為0.00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決算為260,000.00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0%;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為75,000.00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0%。2022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與年初預算數一致。
2022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比上年增加5,727.00元,增長1.74%。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增加0.00元,較上年無增減變動;公務用車購置費支出決算增加0.00元,較上年無增減變動;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決算增加0.00元,較上年無增減變動;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增加5,727.00元,增長8.27%。2022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本年度,上級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藥劍”“鐵拳”等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對龍陵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頻率。
(二)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實物量的具體情況
1.安排因公出國(境)團組0個,累計0人次。
2.購置車輛0輛。開支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的公務用車保有量為16輛。主要用于市場安全監管、食品快速檢測等工作所需車輛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
3.安排國內公務接待150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750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上級考核、檢查、指導工作以及鄉(鎮)、村(社區)工作人員對接市場監管相關業務所發生的接待支出。安排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部門2022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1,314,443.67元,比上年減少398,910.32元,下降23.28%,主要原因分析:辦公費減少49,921.70元,印刷費減少4,474.00元,電費減少377.18元,差旅費減少55,574.74元,臨時工工資等勞務費減少408,439.15元。部門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日常辦公用品、印刷費、水電費、郵電費、差旅費、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公務交通補貼、臨時工工資、工會經費等支出。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部門資產總額16,196,517.11元,其中,流動資產61,715.09 元,固定資產16,024,802.02 元,對外投資及有價證券0.00元,在建工程0.00元,無形資產110,000.00 元,其他資產0.00元(具體內容詳見附表)。與上年相比,本年資產總額增加7,487.76元,其中流動資產增加2,784.76元,固定資產增加4,700.00元。處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賬面原值0.00元;處置車輛0輛,賬面原值0元;報廢報損資產0項,賬面原值0.00元,實現資產處置收入0.00元;出租房屋312平方米,賬面原值280,395.20元,實現資產使用收入0.00元。(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詳見附表)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2022年度,部門政府采購支出總額63,660.47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13,450.00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00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50,210.47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63,660.47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100.00%。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部門績效自評情況詳見附表。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本年其他社會保障繳費支出36,355.98元,分別為工傷、失業保險支出15187.98元,行政人員大病醫療保險18,620.00元,事業人員大病保險2,548.00元;其他交通費用支出546,000.00元為公務交通補貼;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10,800.00元為離退休干部春節慰問物品支出。
六、相關口徑說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公用經費包括商品和服務支出、資本性支出等人員經費以外的支出。
(二)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經費支出。
(三)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及部門預算管理有關規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指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牌照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指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用車指用于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包括省部級干部專車、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費用。
(四)“三公”經費決算數是指各部門(含下屬單位)當年通過本級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數(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部門決算:各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及其履行職能情況編制,反映部門所有預算收支和結余執行結果及績效等情況的綜合性年度報告,是改進部門預算執行以及編制后續年度部門預算的參考和依據。
財政撥款收入:指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包括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
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所取得的收入。
經營收入: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經營支出: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支出。
機關運行經費:指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項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監督索引號530523001414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