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66829537-1-/2023-0328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搬遷安置辦公室 |
| 公開目錄 | 法治政府建設 | 發布日期 | 2023-03-28 |
| 文號 | 瀏覽量 |
龍陵縣搬遷安置辦公室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歷次全會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省市縣委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堅定信念、認真履責、主動擔當,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現將本單位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匯報如下:
一、全面落實法治主體責任。
一是組織領導到位。成立以黨組書記為組長,分管副主任為副組長,其他工作人員為成員的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方案,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和依法推進移民信訪、綜治維穩等工作。深入分析、認真謀劃,加強對部門的工作指導,研究部署普法宣傳工作,主要領導親自參加各類普法宣傳活動。二是目標責任落實。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系列決策部署,切實履行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堅持把憲法和其他法律法規列入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三是定期謀劃部署,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堅持定期聽取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匯報,及時研究法治政府建設中的重大問題。結合移民搬遷安置工作,深入分析、認真謀劃《平安庫區》創建工作,以預防化解社會矛盾為主線,以維護社會穩定為重點,以創新完善制度機制為保障,以強化基礎設施為支撐,下大力氣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和嚴重影響移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困難問題,準確把握移民政策,深化創建“平安庫區”工作,形成移民群眾安居樂業、庫區社會安定祥和的良好局面。認真落實移民安置、后期扶持政策,依法保障移民的合法權益,努力營造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科學發展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
二、推動法治宣傳多元化。
豐富手段拓展宣傳,把提高廣大移民群眾的法律素質、增強依法維權能力作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推動移民法治宣傳深入開展。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組織參加專項答題活動,努力營造人人學法、家家學法的濃厚氛圍,不斷提高黨員干部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促進社會和諧的氛圍;年初及時召開黨組會議,結合移民搬遷安置具體工作,深入分析、認真謀劃,制定了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方案,并成立了以黨組書記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其他工作人員為成員的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和依法推進移民信訪、綜治維穩等工作。結合《平安庫區》創建工作,認真制定工作方案,以預防化解社會矛盾為主線,以維護社會穩定為重點,以創新完善制度機制為保障,以強化基礎設施為支撐,下大力氣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和嚴重影響移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困難問題,準確把握移民政策,深化創建“平安庫區”工作,形成移民群眾安居樂業、庫區社會安定祥和的良好局面。認真落實移民安置、后期扶持政策,依法保障移民的合法權益,努力營造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科學發展的政治環境、和諧穩定的治安環境、公平競爭的經濟環境、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
三、強化法治實踐引導。
把移民信訪工作當成我辦開展法治實踐的重要窗口,確保信訪案件“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以提升來訪者滿意度為目標,提高工作的實效性。在努力處理好每個信訪工作中不斷提升移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高移民群眾滿意度。深化機關全員接訪工作制度,面對面傾聽群眾心聲,及時妥善解決移民群眾實際困難。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和依法決策,凡涉及移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廣泛征求鄉鎮、村(社區)和移民群眾的意見。在移民安置方面,新建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工程占地和淹沒區實物調查應當全面準確,調查結果必須經被調查者和調查者簽字認可并公示后,由縣人民政府簽署意見,否則無法對移民安置規劃組織審核。凡移民和移民安置區居民大多數人對移民安置點和移民安置方式有不同意見的,或者程序和手續不完善的,在完成相關工作前,對移民安置規劃的審核不予通過。在后期扶持方面,要組織移民參與項目的選擇、實施、監督、驗收,嚴格規范管理,最大限度減少項目安排或實施方面引發的矛盾糾紛。
四、常態化推動法治重點工作。
狠抓隊伍法治建設,強化隊伍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法律知識培訓,提高移民干部職工的綜合素質,對黨員干部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完善配套各種規章制度,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思想好、紀律嚴、作風實、業務精的干部隊伍。著力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建立健全移民安置工作機制,加強移民安置規劃工作,深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重點內容,不斷夯實依法維權的根基。調整完善黨員干部工作職責,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推動法治建設相關工作。通過宣傳,引導廣大移民大家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同時,強化后期扶持項目建設,將后扶項目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通過項目建設的方式專業化、規范化、精準化地服務庫區移民,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進一步維護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