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43275660-2-/2022-0708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地震局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2-07-08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自評結論
(一)部門整體績效自評得分
根據《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自評打分表》,對2021年度部門自評得分情況進行簡要說明,并對部門2021年度整體支出績效進行評價。
我部門根據整體支出評價指標相關表格作出的自評結果為優秀。預算配置上,我部門三公經費有上升,執行情況好。預算執行上,我部門盡量壓縮了一般公用支出,在保運轉的基礎上,把資金用在重點工作和重要事項上,建立健全了各項制度,預決算信息按要求均在龍陵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上進行了公開。綜合自評打分表各項指標,我部門財務管理制度健全規范,2021年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得分94分。
(二)部門整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1.執行率情況。
經自查,績效目標執行率為158%。
2.完成的績效目標。
一是加強震情跟蹤監視。邦臘掌觀測站、各宏微觀監測點要認真做好地震監測、震情跟蹤和分析研判,強化地震預測意見管理,出現顯著地震活動和顯著宏微觀異常現象,經討論評估后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和上級地震部門報告。具體采取三項措施:一是提高監測數據質量,為預測打基礎。建立健全邦臘掌地震觀測站領導值班帶班制度,全局人員到觀測站值班,提高觀測數據質量,為震情分析提供可靠依據;二是擴大宏微觀監測覆蓋面,提高監測水平。 增加宏觀定點觀測點數量,把全縣宏觀觀測點增加到26個,健全全縣宏觀監測群。第一時間捕捉地震前地質、水情和動植物異常變化等情況,為震情分析、預測提供充分數據來源和有力依據.
二是健全縣、鄉、村三級監測體系,發揮好群測群防作用。各鄉鎮、各行業部門已完善宏微觀監測體系和“三網一員”隊伍建設、健全了縣鄉村應急隊伍,全縣共有民兵應急隊伍120多支,全面加強了應急處突能力。
三是加強抗震設防管理。發改、住建、交通、水務、地震等部門,要依法依規做好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管理工作,嚴格落實《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設防標準和《云南省建設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規定》,確保我縣建設工程抗震能力。提高民房、重大項設防標準,加大設防監管力度。
四是抓好地震應急防范工作。增強防大震、救大災意識,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云南省委辦公廳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全省地震應急防范準備工作整改方案的通知》要求,強化工作措施,扎實做好抗震救災應急防范準備。及時修訂我縣地震應急預案,制定應對重大、特別重大地震應急工作方案。加強督促縣抗震救災指揮部成員單位及時修訂部門應對方案并組織演練,提升全縣防震救災應急能力。
五是廣泛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公眾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是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的重要能力。一是健全新聞宣傳工作機制。各級各部門要健全輿情收集、分析、引導和信息發布機制,規范防震減災信息發布工作;健全地震新聞發布和宣傳報道工作制度,積極穩妥地做好地震事件新聞宣傳工作。二是深入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積極創新宣傳方式,拓展宣傳途徑,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結合震情、社情、輿情,開展形式多樣的防震減災知識宣傳,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全年共發宣傳資料共20000余份。三是將防震減災知識培訓納入本級領導干部教育培訓計劃,在干部培訓中開設防震減災培訓課程,加強領導干部防震減災知識培訓,提升防震減災工作能力。四是加強中小學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結合科普宣傳“七進”活動,加大中小學師生科普宣傳力度,發揮小手牽大手宣傳效應讓社會公眾感受到“防震減災,大家在行動”。五是開展龍陵縣地震救援響應人培訓12次,培訓人數達到1000人以上。
3.未完成的績效目標。
無
(三)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1.上年度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情況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單位的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二是加快本單位目前還沒有建立的相關制度的制定;三是促進單位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四是加強對本單位各股室涉及的項目的管理,完善項目實施的相關規定及程序。
2.本年度績效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有待進一步提高,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夠完善,給考核評價及評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針對這個問題,我單位依據實際情況做好經費支出預算,制定合理的項目實施計劃;項目實施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后及時總結自評。
(四)下一步擬改進措施
1.下一步擬改進措施,包括部門和單位整體績效水平提高、部門整體績效目標調整完善等相關內容。
改進措施:提高各相關股室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結合本單位實際完善部門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及時公開績效自評報告、自評表,接受社會監督;各相關股室高度重視,切實加強整改落實,推動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相結合,加大評價結果向社會公開力度。
3. 擬與預算安排相結合情況。
超出預算完成
二、佐證材料
(一)基本情況
1.簡要概述部門支出情況以及當年縣委、縣政府布置的重點工作。
龍陵縣地震局本年支出總額為1,10.03萬元,基本支出89.32萬元,項目支出20.71萬元。主要職責為: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防震減災工作方針、政策,全面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云南省防震減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各項工作職責。
(二)負責編制全縣防震減災事業發展規劃、計劃,并組織實施。指導鄉鎮開展防震減災工作。
(三)管理全縣地震監測預報工作。負責對邦臘掌地震觀測站和地震群測群防的行業管理。落實震情跟蹤工作責任制,制定全縣地震短臨跟蹤方案及并組織實施。負責地震震情進行速報工作;組織開展地震監測預報及相關防震減災科學基礎研究。依法保護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
(四)協調推進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監督管理、地震安全性評價和減隔震技術推廣應用工作。負責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監管、備案等相關工作。參與地震災后過度性安置和恢復重建的相關工作。
(五)負責全縣地震災害基礎數據庫管理工作;協助開展全縣地震災害風險調查分析;指導各鄉鎮、各部門地震應急演練;參與全縣應急避難場所、疏散通道的規劃建設工作;參與國家、省、市地震局的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和地震烈度調查工作。
(六)負責開展全縣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在全社會廣泛普及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和地震科普知識,提高全民防震減災意識,增強民眾地震逃生避難和自救互救能力。
(七)承辦縣委、縣政府和縣抗震救災指揮部以及省、市地震局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2.簡要概述年度部門整體績效目標。
一是加強震情跟蹤監視。邦臘掌觀測站、各宏微觀監測點要認真做好地震監測、震情跟蹤和分析研判,強化地震預測意見管理,出現顯著地震活動和顯著宏微觀異?,F象,經討論評估后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和上級地震部門報告。二是健全縣、鄉、村三級監測體系,發揮好群測群防作用。三是加強抗震設防管理。
(二)部門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1.準備階段(2020年3月10日——30日)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2.實施階段(2020年4月1日——11月30日)
下發績效自評工作通知,安排績效自評工作,制定評價指標體系;組織部門自評并上報自評報告,匯總績效自評后,上報龍陵縣財政局審核。
3.總結階段(2020年12月1日——31日)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裝訂歸檔績效自評資料。在單位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三)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包括完成情況和偏離原因等)。
2021年預算數為69.81萬元,執行數為110.03萬元。超額度完成預算。
2.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包括完成情況和偏離原因等)。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數量指標實際完成率為100%,全年按要求完成本單位以及上級單位下發的工作任務。
質量指標中質量達標率為100%,本項全部按照標準完成。
時效指標中各項目按照規定時間完成。
成本指標中“三公經費”預算控制數為2.8萬元,實際2021年完成5萬元,超出預算數。主要原因為2021年地震監測數據異常情況較多,上級部門到本單位調研情況比2020年增多。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完成度100%,充分利用資金,提高了抗震設防能力以及向社會宣傳力度。
(3)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服務對象滿意度年初目標值為100%,實際完成值為90%,偏離原因為部分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影響工作進度,導致部門職工滿意度不高。
(四)上年度部門整體部門自評結果應用情況
通過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本單位的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二是制定了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建立了長效機制;三是促進本單位規范使用資金;四是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分配上級財政預算資金的重要依據。
(五)其他佐證材料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