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43275660-2-/2021-0225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地震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決算 | 發布日期 | 2021-02-25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單位情況
(一)基本情況。
1.地震局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防震減災工作方針、政策,全面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云南省防震減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各項工作職責。
(二)負責編制全縣防震減災事業發展規劃、計劃,并組織實施。指導鄉鎮開展防震減災工作。
(三)管理全縣地震監測預報工作。負責對邦臘掌地震觀測站和地震群測群防的行業管理。落實震情跟蹤工作責任制,制定全縣地震短臨跟蹤方案及并組織實施。負責地震震情進行速報工作;組織開展地震監測預報及相關防震減災科學基礎研究。依法保護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
(四)協調推進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監督管理、地震安全性評價和減隔震技術推廣應用工作。負責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監管、備案等相關工作。參與地震災后過度性安置和恢復重建的相關工作。
(五)負責全縣地震災害基礎數據庫管理工作;協助開展全縣地震災害風險調查分析;指導各鄉鎮、各部門地震應急演練;參與全縣應急避難場所、疏散通道的規劃建設工作;參與國家、省、市地震局的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和地震烈度調查工作。
(六)負責開展全縣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在全社會廣泛普及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和地震科普知識,提高全民防震減災意識,增強民眾地震逃生避難和自救互救能力。
(七)承辦縣委、縣政府和縣抗震救災指揮部以及省、市地震局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八)有關職責分工。
1.與龍陵縣應急管理局的有關職責分工。龍陵縣地震局負責震情監測分析、跟蹤研判,及時向縣委、縣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報告震情。龍陵縣應急管理局負責地震災害的應急救援工作。
2.與龍陵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水務局、發展改革局等主管建設工程部門的有關職責分工。龍陵縣地震局負責建設工程抗震設防意見審核和參與抗震設防要求監管。龍陵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水務局、發展改革局等主管建設工程部門負責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設計、施工、驗收。
2.機構情況。根據中共龍陵縣委辦公室關于印發《龍陵縣地震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方案》(〔2019〕62號)的通知規定,龍陵縣人民政府直屬公益一類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龍陵縣地震局設綜合辦公室、監測預報股。、震害防御與法規股個內設機構。與上年度對比無變動。
3.人員情況。“三定”方案中明確,龍陵縣地震局事業編制6名,正科級領導職數1名,副科級領導職數2名,內設機構領導職數3名。人員身份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進行管理。年末實有人數5人,事業人員5人。
(二)當年取得的主要事業成效。
一是加強震情跟蹤監視。邦臘掌觀測站、各宏微觀監測點要認真做好地震監測、震情跟蹤和分析研判,強化地震預測意見管理,出現顯著地震活動和顯著宏微觀異常現象,經討論評估后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和上級地震部門報告。具體采取三項措施:一是提高監測數據質量,為預測打基礎。建立健全邦臘掌地震觀測站領導值班帶班制度,全局人員到觀測站值班,提高觀測數據質量,為震情分析提供可靠依據;二是擴大宏微觀監測覆蓋面,提高監測水平。在2019年10月份前在全縣范圍內進行宏觀觀測點摸底普查,增加宏觀定點觀測點數量,把全縣宏觀觀測點增加到26個,健全全縣宏觀監測群。第一時間捕捉地震前地質、水情和動植物異常變化等情況,為震情分析、預測提供充分數據來源和有力依據.
二是健全縣、鄉、村三級監測體系,發揮好群測群防作用。各鄉鎮、各行業部門已完善宏微觀監測體系和“三網一員”隊伍建設、健全了縣鄉村應急隊伍,全縣共有民兵應急隊伍120多支,全面加強了應急處突能力。
三是加強抗震設防管理。發改、住建、交通、水務、地震等部門,要依法依規做好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管理工作,嚴格落實《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設防標準和《云南省建設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規定》,確保我縣建設工程抗震能力。提高民房、重大項設防標準,加大設防監管力度。全年辦理建設工程抗震設防意見審核32份。
四是抓好地震應急防范工作。增強防大震、救大災意識,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云南省委辦公廳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全省地震應急防范準備工作整改方案的通知》要求,強化工作措施,扎實做好抗震救災應急防范準備。及時修訂我縣地震應急預案,制定應對重大、特別重大地震應急工作方案。加強督促縣抗震救災指揮部成員單位及時修訂部門應對方案并組織演練,提升全縣防震救災應急能力。
五是廣泛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公眾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是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的重要能力。一是健全新聞宣傳工作機制。各級各部門要健全輿情收集、分析、引導和信息發布機制,規范防震減災信息發布工作;健全地震新聞發布和宣傳報道工作制度,積極穩妥地做好地震事件新聞宣傳工作。二是深入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積極創新宣傳方式,拓展宣傳途徑,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結合震情、社情、輿情,開展形式多樣的防震減災知識宣傳,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全年共發宣傳資料共20000余份。三是將防震減災知識培訓納入本級領導干部教育培訓計劃,在干部培訓中開設防震減災培訓課程,加強領導干部防震減災知識培訓,提升防震減災工作能力。在5月17日對縣鄉村三級宏微監測員和成員單位進行一天的培訓, 200多人次。四是加強中小學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結合科普宣傳“七進”活動,加大中小學師生科普宣傳力度,發揮小手牽大手宣傳效應讓社會公眾感受到“防震減災,大家在行動”。
二、收入支出預算執行情況分析
(一)收入支出預算安排情況。
地震局2020年收入、支出年初預算安排總額為1,059,559.16元,包括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5,683.20元、衛生健康支出67,795.54元,、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20,000.00元、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886,080.42元。與上年度的951,887.99元相比增加了107,671.17元,增幅11.31%,包括社會保障就業支出減少38,780.40元,衛生健康支出增加8,789.22元,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增加20,000.00元,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增加117,662.35元。年初預算收支數同比上年增加主要原因為:2020年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納入了年初預算數,而2019年未納入年初預算數。
(二)收入支出預算執行情況。
當年收入支出預算執行基本情況。
1.收入支出與預算對比分析。
(1)預、決算差異情況(見下表)
龍陵縣地震局2020年預算與決算差異情況表
單位:元
序號 | 科目 | 預算數 | 決算數 | 差異數 | 差異率% |
合計 | 748,645.02 | 748,645.02 | 0 | 0 | |
1 | 社會保險和就業支出-事業單位離退休2080502(基本) | 2,000.00 | 2,000.00 | 0 | 0 |
2 | 社會保險和就業支出-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2080505(基本) | 67,922.08 | 67,922.08 | 0 | 0 |
3 | 社會保險和就業支出-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繳費支出2080506(基本) | 21,953.76 | 21,953.76 | 0 | 0 |
4 | 衛生健康支出-行政單位醫療2101101 | 14,993.43 | 14,993.43 | 0 | 0 |
5 | 衛生健康支出-事業單位醫療2101102 | 22,450.99 | 22,450.99 | 0 | 0 |
6 | 衛生健康支出-公務員醫療補助2101103 | 28,788.24 | 28,788.24 | 0 | 0 |
7 | 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地震預測預報2240505 | 28,200.00 | 28,200.00 | 0 | 0 |
8 | 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防震減災信息管理2240509 | 99,954.74 | 99,954.74 | 0 | 0 |
9 | 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地震事業機構2240550 | 461,131.78 | 461,131.78 | ||
10 | 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其他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2249900 | 1,250.00 | 1,250.00 | 0 | 0 |
(2)差異原因分析。
地震局本年度預算與決算差異數為0,差異率為0%。
2.收入支出結構分析。
各項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各項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
(1)各項收入、支出占總收入、支出的比重
一是本年收入總額為748,645.02元,其中:
社會保險和就業支出-事業單位離退休(2080502)收入20,000.00元,占比0.27%;社會保險和就業支出-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2080505)收入67,922.08元,占比9.07%;社會保險和就業支出-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繳費(2080506)收入21,953.76元,占比2.93%;衛生健康支出-行政單位醫療(2101101)收入14,993.43元,占比2.00%;衛生健康支出-事業單位醫療(2101102)收入22,450.99元,占比3.00%;
衛生健康支出-公務員醫療補助(2101103)收入28,788.24元,占比3.85%;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地震預測預報(2240505)收入28,200.00元,占比3.76%;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防震減災信息管理(2240509)收入99,954.74元,占比13.35%;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地震事業機構(2240550)收入461,131.78元,占比61.60%;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其他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2249900)收入1,250.00元,占比0.17%。
二是本年支出總額為748,645.02元,其中: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事業單位離退休(2080502)支出20,000.00元,占比0.2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2080505)支出67,922.08元,占比9.0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繳費支出(2080506)支出21,953.76元,占比2.93%;衛生健康支出-行政單位醫療(2101101)支出14,993.43元,占比2.00%;衛生健康支出-事業單位醫療(2101102)支出22,450.99元,占比3.00%;衛生健康支出-公務員醫療補助(2101103)支出28,788.24元,占比3.85%;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地震預測預報(2240505)支出28,200.00元,占比3.76%;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防震減災信息管理(2240509)支出99,954.74元,占比13.35%;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地震事業機構(2240550)支出461,131.78元,占比61.60%;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其他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2249900)支出1,250.00元,占比0.17%。
(2)收入支出與上年度對比情況
本年收入總數748,645.02元,比上年度的953,599.42元減少204,954.40元,減幅21.49%;本年支出總數748,645.02元,比上年度的953,599.42元減少204,954.40元,減幅21.49%。
3.支出按經濟分類科目分析。
(1)“三公”經費支出情況:
——2020年度與2019度“三公”經費支出對比情況。
2020年“三公”經費共支出25,650.57元,比2019年減少3,325.96元,減幅11.48%。其中:公務接待費支出7,393.00元,比2019年減少1,587.00元,減幅17.67%;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共支出18,257.57元,比2019年減少1738.96元,減幅8.7%;因公出國境支出0元,與2019年持平。
——2020年“三公”經費支出預算與決算對比情況。
2020年度“三公”經費年初預算數為24,900.00元,年末“三公”經費支出決算為25,650.57元,比預算數增加750.57萬元,增幅3.01%。其中:公務接待費年初預算數為4,900.00元,決算數為7,393.00元,比預算數增加2,493.00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預算支出20,000.00元,決算數支出18,257.57元,比預算數減少1,742.43元;因公出國境預算數為0,決算數為0,預決算持平,減幅為0。“三公”經費支出增幅的原因是本年涉及需與上級對接的業務較預算時增多,因此“三公”經費較預算增加3.01%。
(2)會議費支出情況:
——2020年度與2019年度會議費支出對比情況,
2020年度會議費支出為0萬元,2019年度會議費支出為0萬上下年無增減變化,增幅0%。
——2020年度會議費預算與決算對比情況。
2019年度預算支出為0萬元,決算支出0萬元,增幅0%。
(3)培訓費支出情況:
——2020年度與2019年度培訓費支出對比情況.
2020年度培訓費支出為0萬元,2019年培訓費支出為0萬元,上下年無增減變化,減幅0%。
——2020年度培訓費預算與決算對比情況。
2020年度預算支出為0萬元,決算支出為0萬元,預算數與決算數持平,減幅0%。
(4)其他對單位影響較大的支出情況。
2020年“三公”經費共支出25,650.57元,比2019年減少3,325.96元,減幅11.48%。三公”經費支出減幅較大的原因是,主要情況是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本年涉及需與上級對接的業務較去年減少,因此“三公”經費較上年下降11.48%。
(5)重點經濟分類支出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2020年,地震局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進行資金的分類支出,特別是在重點經濟分類支出中沒有出現過違規支出的情況。在今后的資金管理支出中嚴格按上級的要求進行分類支出管理。
4.財政撥款收入、支出分析。
2020年度財政撥款收入748,645.02元,支出748,645.02元。其中基本支出619,240.28元,項目支出129,404.74元。基本支出占總支出的82.72%,項目支出占總支出的17.28%。
(三)年末結轉和結余情況。
1.2020年末,基本支出結轉結余數0元,項目支出結轉結余數0元。
2.2020年末,無規模較大的結轉結余。
(四)與預算支出相關的其他指標分析。
1.資產結構情況
2020年末,資產原值總額1,314,059.15元,包括:房屋建筑873,584.15元,占資產總額的66.48%。固定資產車輛130,000.00元,占資產總額的9.89%。
2.資產上下年度變動情況。
2020年末資產原值總額1,314,059.15元,同比2019年末的一樣多,減幅0%。
3.負債結構情況
無
4.2020年與2019年負債變動情況
無
5.資產負債對比分析。
2020年,單位對資產負債進行嚴格的管理,認真監督,并進行分析對比,確保了資產負債情況清晰明了,數據可靠,有效避免了潛在的資產負債風險。
(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地震局2020年執行項目4個。
項目一:防震減災專項轉移工作經費,項目預算資金19,600.00元,年末實際支出19,600.00元,支出數與預算數一致,預算執行率100%。具體支出全部為商品和服務支出—勞務費19,600.00元。包括辦公費7.95萬元、水費0.95萬元、電費4.19萬元、郵電費1.83萬元、物業管理費1.55萬元、維修(護)費4.93萬元、租賃費1.08萬元、勞務費16.81萬元、委托業務費0.11萬元。
項目二:2020年重點項目前期工作經費,項目預算資金8,600.00元,年末實際支出8,600.00元,支出數與預算數一致,預算執行率100%。具體支出全部為商品和服務支出—勞務費8,600.00元。
項目三: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工作經費,項目預算資金99,954.74元,年末實際支出99,954.7元,支出數與預算數一致,預算執行率100%。具體支出全部為商品和服務支出—辦公費24,558.50元、差旅費20,422.87元、維修(護)費2,000.24元、租賃費1,210.00元、公務接待費2,550.00元、勞務費22,400.00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2,660.13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24,153.00元。
項目四:防災救災專項經費,項目預算資金1250.00元,年末實際支出1250.00元,支出數與預算數一致,預算執行率100%。具體支出全部為商品和服務支出—辦公費430.00元、差旅費820.00元。
龍陵縣地震局2020年度預算支出748,645.02元,年末決算支出748,645.02元,結轉結余0元,完成整體支出績效目標,預算執行率100%。
(六)當年預算執行及績效管理中存在問題、原因及改進措施。
2020年嚴格預算執行,加強績效管理,如期完成了一年來的各項預算執行工作,沒有出現違反預算支出及績效管理的情況。
三、本年度部門決算等財務工作開展情況
(一)財務管理、績效管理、決算組織、編報、審核情況。
2020年龍陵縣地震局嚴格執行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如期完成了一年來的各項財務會計工作,沒有出現違反財務管理制度的行為。根據上級的要求認真組織開展年度財務決算工作,認真組織編制決算報告,并進行嚴格的審核把關,如期完成了決算報告上報工作。
(二)決算及績效信息公開工作開展情況。
龍陵縣地震局認真完成年度部門決算工作并如期上報主管部門,決算報告審核通過后將按照預定程序進行對外公開公示,對外公開主要是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及宣傳欄等渠道進行公開公示。
(三)對單位決算管理及報表設計的意見建議。
歷年來上級制定決算管理及報表設計均做到了科學、合理、快捷、明了、易查,通過多年的應用總結,并結合工作實際,建議減少決算報表數量。
(四)對加強部門決算數據分析利用工作的建議。
對部門決算數據分析利用方面,建議加強科學化、合理化,讓數據更加簡便、易用。
龍陵縣地震局
2021年1月10日
附: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分析指標
一、行政單位財務分析指標
1.支出增長率,衡量行政單位支出的增長水平。計算公式為:
支出增長率=(本期支出總額÷上期支出總額-1)×100%
2.當年預算支出完成率,衡量行政單位當年支出總預算及分項預算完成的程度。計算公式為:
當年預算支出完成率=年終執行數÷(年初預算數±年中預算調整數)×100%
年終執行數不含上年結轉和結余支出數。
3.人均開支,衡量行政單位人均年消耗經費水平。計算公式為:
人均開支=本期支出數÷本期平均在職人員數×100%
4.項目支出占總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單位的支出結構。計算公式為:
項目支出比率=本期項目支出數÷本期支出總數×100%
5.人員支出、公用支出占總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單位的支出結構。計算公式為:
人員支出比率=本期人員支出數÷本期支出總數×100%
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數÷本期支出總數×100%
6.人均辦公使用面積,衡量行政單位辦公用房配備情況。計算公式為:
人均辦公使用面積=本期末單位辦公用房使用面積÷本期末在職人員數
7.人車比例,衡量行政單位公務用車配備情況。計算公式為:
人車比例=本期末在職人員數÷本期末公務用車實有數:1
二、事業單位財務分析指標
1.預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事業單位收入和支出總預算及分項預算完成的程度。計算公式為:
預算收入完成率=年終執行數÷(年初預算數±年中預算調整數)×100%
年終執行數不含上年結轉和結余收入數
預算支出完成率=年終執行數÷(年初預算數±年中預算調整數)×100%
年終執行數不含上年結轉和結余支出數
2.人員支出、公用支出占事業支出的比率,衡量事業單位事業支出結構。計算公式為:
人員支出比率=人員支出÷事業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業支出×100%
3.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業單位按照實際在編人數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計算公式為:
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離退休人員支出)÷實際在編人數
此外,行業事業單位還可根據相關財務制度規定和分析需要增加相關分析指標,如:
1.財政撥款依存度, 衡量部門(單位)對財政撥款的依賴程度。
財政撥款依存度=財政撥款收入÷收入總額×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