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llmzzjj-/2021-0705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民族宗教事務局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1-07-05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2015年,龍陵縣機關體制改革,中共龍陵縣委統戰部與龍陵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合署辦公為一個辦事機構,機構級別為正科級,黨政機構序列中保留各自名稱,不計入政府機構限額。2019年3月,《中共龍陵縣委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共龍陵縣委統戰部 龍陵縣民族宗教事務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龍發〔2019〕40號)核定中共龍陵縣委統戰部、龍陵縣民族宗教事務局行政編制11名(其中:統戰部行政編6名,民宗局行政編5名)。
統戰部部長1名,由縣委常委兼任。
正科級領導職數3名:常務副部長1名,副部長、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1名,副部長、縣工商業聯合會黨組書記1名。副科級領導職數3名:副部長、縣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1名,副部長、縣政府僑務辦公室主任1名,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副局長1名。
內設機構領導職數5名。退休人員3名。
龍陵縣民族宗教事務局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和宗教工作方針政策,協調處理民族和宗教工作中的重大事項,主要職責是:
1.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民族宗教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確保民族團結、宗教和諧和邊疆穩定。
2.組織開展我縣民族宗教工作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掌握了解民族宗教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政策性意見和建議。
3.負責起草或擬訂本縣民族宗教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及相關政策措施并監督實施。
4.組織開展民族宗教法律、法規、政策和理論的宣傳教育工作,保障少數民族群眾和信教群眾的合法權益;負責協調處理民族關系,調解民族矛盾糾紛,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維護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5.負責編制少數民族事業等專項規劃,監督檢查規劃實施情況,參與制定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相關領域的發展規劃,完善少數民族事業發展綜合評價監測體系,推進實施民族事務服務體系和民族事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6.協調推動有關部門履行民族宗教工作相關職責,促進黨和國家民族宗教政策在相關領域的貫徹落實。研究分析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社會事業等方面的問題并提出特殊政策建議,協調配合有關部門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參與協調民族地區科技發展、對口幫扶和經濟技術合作等有關工作。
7.參與編制少數民族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少數民族干部和人才的培養教育和推薦使用工作。
8.研究提出民族教育改革發展中的特殊政策建議,幫助解決民族教育的特殊困難。
9.負責組織協調民族工作領域有關對外交流與合作;參與涉及民族事務的對外宣傳工作;組織接待少數民族重要學習、參觀考察等事宜;做好少數民族代表人士生活、學習等各項管理工作。
10.貫徹落實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維護宗教界的合法權益。
11.依法履行宗教事務管理職責,指導、監督宗教團體在憲法、法律和政策規定的范圍內開展工作,支持宗教團體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水平。
12.組織、指導宗教政策和宗教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推進宗教界開展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自我教育,鞏固和發展同宗教界的愛國統一戰線,促進宗教關系和諧。
13.負責了解掌握周邊國家、地區的宗教情況,抵御境外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活動;指導好宗教界對外的交往活動。
14.指導鄉鎮(村、社區)民族宗教工作。
15.完成縣委、縣人民政府和上級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部門職責,縣民宗局從職責履行良好、履職效益明顯、預算配置科學、預算執行有效、預算管理規范等五個方面設置了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履職績效目標分解為促進宗教和順、發展民族經濟、維護民族團結、繁榮民族文化提升民族素質等多個方面。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1.2020年決算收入144.68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44.68萬元(其中:預算財政撥款收入144.68萬元,占總收入100%。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0.00萬元,占總收入0%;其他收入0.00萬元,占總收入0%。)
2.2020年決算支出144.68萬元,基本支出78.58萬元,占總支出54.31%;項目支出66.10萬元,占總支出45.69%。(其中:財政撥款支出144.68萬元,占總支出100%;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0.00萬元, 占總支出0%;資本性支出0.00萬元,占總支出0%。)年末結轉和結余0.00萬元。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2020年以來,對照目前縣財政局下發的有關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相關要求,縣民宗局認真梳理了所有的內部管理制度,先后修訂完善了《龍陵縣民宗局預算管理制度》、《龍陵縣民宗局收支業務管理制度》、《龍陵縣民宗局財務人員崗位職責制度》、《龍陵縣民宗局物資采購管理制度》、《龍陵縣民宗局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明確了預算管理、財務管理、內控管理、節支管理、績效管理等事項。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通過實施項目績效評價,落實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及時發現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問題,評判項目立項決策是否正確、項目執行是否高效、項目產出是否達標、項目效果是否明顯,同時促進部門績效管理,為政府提供財政支出績效信息,為下一年度預算安排提供參考依據,促進財政資金分配和使用更加科學有效,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自評指標體系
具體詳見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三)自評組織過程
1.前期準備。成立組織領導機構。召開專題會議,明確分工,提出要求,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對部門績效考評辦法進行學習,把握績效自評標準和要求。對列入自評的項目進行梳理。
2.組織實施。收集整理相關文件資料和依據。協調分工負責科室人員對項目執行情況進行填報。撰寫績效自評報告,對比分析項目完成情況。按要求在預算管理系統內進行填報。報績效自評領導小組審核,按時上報。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結合實際工作情況,縣民宗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得分為100分。
(一)投入情況分析
1.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設定情況。縣民宗局依據職能職責設立2020年度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績效目標包括職責履行良好、履職效益明顯、預算配置科學、預算執行有效、預算管理規范等具體細化分解的定性及定量績效指標內容。縣民宗局部門整體支出績效指標設立完整準確,已具體細化。
2.預算配置情況。部門中期支出規劃、年度履職目標編制科學,年度預算與中期規劃和履職目標銜接緊密,預算編制依據充分、數據詳實、結構優化、細化可執行,基礎信息完善、數據更新及時、依據真實完整;項目預算整合歸類合理,目標明確,項目儲備充分、完整,基本支出預算保障了部門年度正常工作目標的開展;單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基本支出及時、足額。
(二)過程情況分
1.預算執行情況。部門本年度完成了預算數,且在時間節點內完成了支付進度,無結轉結余。
2.預算管理情況。部門為加強預算管理、規范財務行為,已制定相關預算資金管理辦法、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會計核算制度等;基礎數據信息和會計信息資料真實;嚴格按照縣財政局規定的時間、內容公開預決算信息。
3.資產管理情況。部門為加強資產管理、規范資產管理行為已制定了相關資產管理制度,且資產保存完整、使用合規、配置合理、處置規范,故資產管理安全性較高。
(三)產出情況分析
2020年龍陵縣民宗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民族宗教委和市民宗局的指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宗教工作系列重要論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促進宗教和諧穩定這兩條工作主線,以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為統領,以民族地區實現如期脫貧和同步小康為目標,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跨越發展,著力提高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著力解決民族宗教領域突出問題,為促進全市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社會和諧作出積極貢獻。
(四)效果情況分析
2020年龍陵縣民宗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民族宗教委和市民宗局的指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宗教工作系列重要論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促進宗教和諧穩定這兩條工作主線,以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為統領,以民族地區實現如期脫貧和同步小康為目標,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跨越發展,著力提高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著力解決民族宗教領域突出問題,為促進全市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社會和諧作出積極貢獻。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存在的問題:1.民族地區跨越發展任務艱巨。邊境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總體滯后,人民群眾發展需求與國家政策扶持之間的供需矛盾仍然突出。2.項目績效依據不夠充分,量化指標細化不夠,有結轉結余控制不夠好的情況,如邊民保險費和特少民族保費支出有結余。3.績效評價制度建設方面還有所欠缺,可操作性有待于增強,成果應用和信息公開方面有待加強。
整改情況:全面推進民族宗教資金預算支出績效管理。以績效評價為手段、結果運用為導向,確保績效管理對民族宗教領域財政資金實行全覆蓋,切實提高資金配置和使用效益。同時,提高加強預算績效管理的思想認識,根據要求進一步將預算進行細化,建立科學、可量化的指標體系,盡可能提供相關依據,嚴格按照預算進行開支,進一步完善經費開支管理辦法,加強評價結果的運用。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是深入開展績效評價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增強資金績效觀念,加強財政支出管理,合理配置公共資源,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重視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工作,充分發揮績效評價以評促管效能,積極探索和建立一套與預算管理相結合、多渠道應用評價結果的有效機制,努力提高績效意識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績效評價結果作為下年安排縣民宗局部門整體支出資金的重要依據,為預算編制提供參考。
利用績效評價結果,促進局機關增強責任和效益觀念,提高財政資金支出決策水平、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果。對績效評價結果中存在的問題,督促落實整改措施,及時督促相關部門調整工作計劃、績效目標,加強項目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通過績效評價結果了解資金的配置是否合理,是否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支出規模是否適當,總結經驗和教訓,進一步改進工作,提高財政資源的配置效率。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一)加強領導、確保資金安全
單位領導高度重視,在部門預算的申報、資金的下達、部門預算的執行及項目后期的績效評價過程中,凡屬于大筆支出的事項均通過局班子會議研究通過。特別是在部門預算的執行過程中,高度重視預算的執行及執行過程對資金使用的監督和指導,確保項目資金使用合理、合規。
(二)厲行節約、嚴控行政成本
結合扶貧工作的開展,組織認真學習國家相關文件政策,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作為機關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宣傳學習和財務審核審批程序的規范,機關干部能基本熟悉和領會各級政府頒發相關文件精神,并已逐步形成了崇尚節約、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機關文化。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2020年縣級民族機動金年初預算指標300000.00元,年末實際支付218033.24元,財政預算指標追減調整81966.76元。
龍陵縣民族宗教事務局
2021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