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llajj-/2019-0701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應急管理局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19-07-01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1.主要職能。根據《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龍陵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龍政辦發〔2012〕137號)精神,龍陵縣安監局履行下列工作職能:
(1)負責組織起草安全生產地方性政府規章草案,擬訂安全生產政策規劃,制定全縣安全生產發展規劃,提出年度工作任務,分解下達年度工作目標。指導協調全縣安全生產工作,分析和預測安全生產形勢,發布安全生產信息,協調解決安全生產中的重大問題。
(2)承擔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責任,依法行使綜合監督管理職權,指導協調、監督檢查縣直有關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工作,監督考核并通報安全生產指標控制情況,指導協調和監督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工作,履行好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工作。
(3)承擔工礦商貿行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責任,按分級、屬地管理原則,依法監督檢查工礦商貿生產經營單位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情況及其安全生產條件和有關設備(特種設備除外)、設施、勞動防護用品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4)承擔非煤礦山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非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準入監督管理責任,依法組織實施安全生產準入制度,負責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和非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
(5)負責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監督檢查工作,依法監督用人單位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標準情況。組織查處職業危害事故和違法違規行為;負責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的職業衛生“三同時”審查及監督檢查;負責監督管理用人單位職業危害項目申報工作;負責依法監督管理職業衛生安全許可證的申領工作;組織指導并監督檢查有關職業衛生培訓工作;負責監督檢查和督促用人單位依法建立職業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相關職業衛生檢查等管理制度;監督檢查和督促用人單位提供勞動者健康損害與職業史、職業危害接觸關系等相關證明材料;負責匯總、分析職業健康監護等信息;向相關部門和機構提供職業衛生監督檢查情況。
(6)負責組織實施工礦商貿行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規程,監督檢查重大危險源監控和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依法查處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
(7)負責組織全縣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專項督查,根據縣人民政府授權,牽頭組織一般生產安全事故和案件的調查處理和結案工作,監督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的落實情況,協助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8)負責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負責組織指揮和協調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工作,負責綜合管理安全生產傷亡事故、安全生產執法統計與分析工作。
(9)負責監督檢查職責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以下簡稱“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以下簡稱“三同時”)的情況。
(10)負責煤礦安全監督管理,指導和監督煤炭企業安全標準化、相關科技發展工作,負責依法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煤礦礦井,對煤礦建設項目提出意見,指導監督煤礦安全基礎管理、隱患排查治理和瓦斯治理工作,負責煤礦安全標準化礦井等級認定相關工作,參與煤礦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處理和煤礦建設項目的“三同時”審查,會同有關部門審核煤礦安全技術改造項目。
(11)負責監督工礦商貿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資格考核培訓取證工作,以及除《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規定以外的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資格培訓取證工作,負責監督檢查工礦商貿行業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和有關職業衛生培訓工作。
(12)指導協調安全生產檢測檢驗工作,在職責范圍內監督管理安全生產社會中介機構和安全生產評價工作,負責監督和指導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考試和注冊管理推薦工作。
(13)負責組織擬訂安全生產科技規劃,指導協調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研究和推廣工作,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工作對外交流與合作。
(14)承擔縣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15)承辦龍陵縣委、縣人民政府及上級機關交辦的其他工作事項。
2.機構情況。龍陵縣安監局2018年無機構變化,包含辦公室、煤礦非煤礦山安全監督管理股、法制宣傳教育股、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股、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股、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大隊六個股室。
3.年末人員情況。人員總編制為10名,其中行政編制9名,工勤編制1名;暫定編制2名。科級領導職數4名,其中正科級領導職數1名,副科級領導職數3名。2018年末實有干部職工13名,科級領導干部4人,科級非領導職務6人,科員2人,工勤人員1人。本年度人員調出行政人員1人,退休行政人員1人,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2人。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安監局工作職責,結合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整理歸納出2018年龍陵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重點項目績效目標。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1.2018年決算收入269.93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269.93萬元,占總收入100%;其他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0%。預算收入比上年增加38.04萬元,增加率18.34%。
2.2018年決算支出249.93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支出249.93萬元,占總支出100%。基本支出229.93萬元,占總支出92%;項目支出20萬元,占總支出8%。預算支出比上年增加38.04萬元,增加率18.34%。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我局不斷完善績效管理制度建設,制定了預算管理相關制度。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通過對項目立項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管理情況、項目績效表現情況自我評價,了解相關項目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時遵循“目標引領、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結果導向”的原則提高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自評指標體系(詳見附表)
(三)自評組織過程
1.準備階段(2018年6月4日—10日)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2.實施階段(2018年6月11日—17日)
根據《龍陵縣財政局關于2019年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要求,組織開展績效自評工作,制定評價指標體系,上報縣財政局審核。
3.總結階段(2019年6月18日——24日)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裝訂歸檔績效自評資料。在單位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收入支出與預算對比分析
收入預決算差異情況:年初預算數245.46萬元,決算數269.93萬元,相差24.47萬元,相差9.97%。
支出預決算差異情況:年初預算數245.46萬元,決算數249.93萬元,相差4.47萬元,相差1.82%。
通過對比分析,我們認識到本單位對績效目標管理工作重要性認識還不夠,對績效目標設立深入研究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1.基本支出,用于保障安監局機關正常運轉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人員經費以及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辦公設備購置等日常公用經費。2018年機關運轉正常;項目支出,用于保障安監局機關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用于專項業務工作的經費支出。主要包括:安全生產大檢查、應急能力建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安全生產隱患治理等。2018年全縣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成效顯著。
2.本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目標實現情況。所有財政資金支出主要用于保障本部門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以及承擔安全生產發展相關工作。資金的使用合理、合法,2018年全縣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效益比較顯著,全面完成了項目績效目標,評價結果為優。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績效評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各相關股(室)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給考核評價及評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下一步將加強對項目開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做好充分調研,依據實際情況做好經費支出預算,制訂合理的項目實施計劃;項目實施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后及時總結自評。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二是制定了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及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長效機制;三是進一步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四是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分配上級財政預算項目資金的重要依據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一是完善體制機制,切實強化制度保障。結合部門實際,制定了財務管理相關制度,為進一步規范專項資金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據。
二是規范資金管理,做到專款專用。根據財務管理相關規定,結合部門業務工作,嚴格審批每一筆專項資金支出,堅決杜絕滯留、截留、擠占、挪用虛列支出等現象發生。
三是明確目標,細化責任。根據資金用途和項目的目標任務,將具體任務落實到相關股室,責任到人。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