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60-12_A/2016-1104003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文化和旅游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決算 | 發布日期 | 2016-11-04 |
| 文號 | 瀏覽量 |
第一部分龍陵縣文廣局概況
一、主要職能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龍陵縣文廣局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三公”經費、行政參公單位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表
第三部門龍陵縣文廣局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三公”經費決算情況說明
五、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龍陵縣文廣局概況
一、主要職能
(一)主要職能
龍陵縣文體廣電旅游局是政府主管全縣文化藝術、新聞出版(版權)、廣播電視、體育、旅游和外事工作的職能部門。下設局辦公室、組織人事股、計劃財務審計股、文化股、體育股、廣電股、旅游股、市場股、外事股、非物質文化遺產事業股10個職能股室,下屬龍陵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參公管理單位1個,所屬龍陵縣廣播電視臺(正科級)、龍陵縣松山抗戰遺址管理所(副科級)、龍陵縣文化館、龍陵縣圖書館、龍陵縣文物管理所、龍陵縣宣傳文化中心、龍陵縣業余少體校、龍陵縣民族文化工作隊、龍陵縣旅游質量監督管理所事業單位9個,負責聯系指導云南廣電網絡龍陵支公司、龍陵縣新華書店、龍陵縣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工作。主要職責是:
1、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省、市有關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旅游、新聞(出版)、外事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擬訂本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旅游、新聞(出版)事業(產業)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組織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2、擬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引導公共文化產品生產;組織實施縣、鄉、村公共文化、體育、廣播電視設施建設;負責管理縣級公共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旅游服務設施。
3、負責指導、協調鄉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的工作;健全、鞏固和發展全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旅游、新聞(出版)四級網絡。
4、承擔全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旅游、電影事業管理責任;承辦縣內外文化、體育演賽,做好縣內外各項文化、體育演賽的組織工作;組織全縣性重大文化體育活動、文化藝術創作,推動社會文化、社會體育、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指導圖書館、文化館(站、室)事業和基層文化建設;指導各類社會文化事業的建設;組織、協調、管理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監督管理電影專項資金的使用,指導和協調全縣性重大電影活動。
5、負責文化、文物、體育科研工作,推進文化、體育、文物科技信息建設;管理文物和博物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指導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協調開展搶救性發掘考古工作。
6、承擔全縣文化市場管理責任。負責全縣文化市場宏觀調控、證照發放、行業培訓、稽查辦案管理工作;負責衛星地面接收設施安裝管理工作;負責全縣內部資料性出版物的審核工作,對全縣新聞(出版)活動(包括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復制、發行、進出口貿易等)實施監督管理;查處違禁違規等活動。
7、組織擬訂本轄區“掃黃打非”行動方案;組織協調“掃黃打非”集中行動和大案要案的查處;擬訂文化市場發展規劃和政策法規;負責指導和管理全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工作,抓好文化市場的依法監督和稽查工作;組織實施對廣播電視的稽查工作;組織實施文物市場管理;管理全縣著作權工作,查處或組織查處著作權侵權案件;調解本地區的著作權糾紛,依法管理全縣的無主著作權,協助、監督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在全縣的活動;負責全縣著作權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和培訓工作。
8、組織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指導和配合各部門、各行業、各社會團體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監督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管理全縣體育外事工作,開展與縣外的體育交流與合作;指導縣體育總會的工作,負責全縣性的體育社團(協會)的資格審查及有關管理工作;負責對體育社團進行有效的管理、檢查、審批;組織體育領域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廣;擬訂全縣競技體育發展規劃,制定全縣體育競訓計劃,確定競技業余訓練項目的設置與重點布局,指導全縣業余體育訓練工作;研究體育業余訓練隊伍的建設與發展工作;組織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老年體育活動。
9、負責全縣廣播電影電視宣傳工作,指導廣播電影電視機構的宣傳業務,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創作導向;負責廣播電視、電影、信息網絡視聽節目服務機構的設立審核、報批及業務監管工作,對從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制作經營機構實施監管;監管廣播電影電視節目、信息網絡視聽節目和公共視聽載體播放的視聽節目,審查其內容和質量;負責廣播電影電視和信息網絡視聽節目服務的科技工作,監管廣播電影電視節目傳輸、監測和安全播出;歸口管理全縣衛星地面接收設施;規劃并管理廣播電視專用網,制定具體政策、措施和技術標準,保證廣播電視節目的安全播出和傳輸;對云南廣電網絡龍陵支公司實行行業管理,履行股東職責;擬訂城鄉廣播電視網絡發展規劃;負責廣播電視網絡建設和多功能開發應用;負責廣播電視節目及廣播電視工程及設施監督管理。
10、負責組織開展旅游資源的普查,擬訂相關保護工作規劃;參與旅游資源開發、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旅游環境改善等方面的規劃立項和報批工作;擬訂全縣旅游業管理規定,并監督實施;指導全縣旅游景區景點、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線路的規劃、開發、建設;指導監督旅游業統計工作。
11、組織旅游形象和品牌的對外宣傳、重大旅游宣傳促銷和旅游節慶活動;指導重點旅游區域、旅游產品、旅游線路的開發、組合和推廣;協調組織假日旅游、鄉村旅游和紅色旅游工作;負責對本縣旅游經營單位實施行業指導管理,規范旅游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服務質量,維護旅游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規范旅游企業和從業人員的經營與服務行業,受理旅游質量投訴;負責全縣出國旅游、邊境旅游、優秀旅游城市創建、導游隊伍、旅游安全生產及特種旅游服務的管理工作;處理縣內旅游投訴,根據委托并授權開展旅游市場檢查工作。
12、負責處理本縣外事工作的重要問題,協調本縣有關部門的重要涉外事宜,統籌規劃本縣的外事工作;做好邊境界務管理和情況調研工作,發展睦鄰友好關系,協調處理有關涉外事件;負責辦理公派出國(境)人員的申報、審批手續;加強對外交往,積極牽線搭橋,開展形式多樣的官方和民間交往,做好接待外賓來訪工作,促進我縣對外開放與合作。
13、制定并組織實施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旅游、外事人才培訓規劃;組織、指導全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旅游系統的體制改革和干部隊伍的建設,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
14、承辦縣委、縣人民政府和上級機關交辦的其它事項。
(二)2015年重點工作任務介紹
統籌兼顧,協調推進,經濟指標穩步提升
2015年,我局緊緊圍繞省、市、縣確定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思路,以全力推進“文旅揚縣”戰略進程為中心,全面統籌文化旅游發展格局,協調推進各項工作持續健康發展,文化旅游各項指標穩步提升。
強化措施,落實責任,項目工作有序推進
2015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750萬元。一是松山大戰遺址紀念園建設項目完成投資30100萬元。二是全民健身中心項目完成投資3800萬元。三是象達僑鄉一期工程完成投資3500萬元。四是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館完成投資2700萬元。五是龍一中及西山坡市運會比賽場地改造提升項目完成投資1200萬元。六是龍陵縣3D數字影院完成投資1450萬元。七是松山旅游基礎設施完成投資3000萬元。
優化配置,因地制宜,重點工作成效明顯
1.文化創建工作。一是成功舉辦了龍陵縣民族民間文藝匯演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編創編排了《阿塔女》、《永不磨滅的記憶》、《阿歌達》、《阿塔dai》等一批民族文藝精品,為我縣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整理、創新、發展、宣傳作出了重要貢獻;《龍陵縣龍山鎮蠻旦寨阿昌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保護規劃》通過省級最終評審;組織參加保山市第四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大賽,選送節目《阿踏dia》獲金獎、《長筷戲新郎》獲銀獎、《阿哥達》獲銅獎,龍陵縣獲優秀組織獎;選送美術作品10余件參加保山市建黨92周年美術作品展,其中獲二等獎作品1件,獲優秀獎2件。二是成功舉辦“歡樂鄉村大家樂”廣場舞培訓班,培訓文藝骨干60多人。開辦群藝課堂培訓班4期,參訓學員500多人;舉辦群眾文化大舞臺演出5次、節日大舞臺活動2次。成功舉辦龍陵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暨民族民間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美術巡展。文化館第四次評估定級工作通過市級復評。成功舉辦“2015文化培訓基層行龍陵縣文學藝術創作培訓班”,培訓鄉鎮、機關及學校文藝骨干80余人。三是完成阿昌族“蹬窩羅”項目及傣族馬腿琴項目保護工作;組織出版《龍陵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書籍;拍攝完成象達民間紙傘工藝資料專題片、阿昌族節日習俗專題片;征集民族服飾、紙傘、石雕、木雕、土布、刺繡、民族樂器等非遺產品500多件,建成了龍陵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館并正式對外開放;組織我縣第四批非遺項目評審工作,列入縣級名錄7個,第五批傳承人8人,共15個非遺項目,并逐級推薦申報保山市第四批非遺項目;龍陵縣四個主體少數民族打歌調專輯樣本制作已初步成型,預計年底面向市、縣出版發行。四是圖書館購置新書307冊、接受捐贈50余冊,訂購報刊80余種、接受捐贈報刊30余種,基本能滿足讀者需求。接待讀者10621人次,外借圖書期刊15873冊(含流動圖書)。新增流動圖書點7個。開展流動圖書車進校園現場借閱活動20次,向中小學生借閱圖書8927冊、為部隊官兵提供圖書2000冊。舉辦世界讀書日“快樂閱讀、快樂成長”讀書系列活動1次,覆蓋流動圖書點7個;成功舉辦《“健康大講堂”—專家龍陵行》1期,受益80多人。與市圖書館聯合舉辦“楊善洲先進事跡展”1期。組織人員指導農家書屋業務30多家。積極配合完成“崇德向善,書香龍陵”活動,分別為鎮安鎮鎮北社區、龍新鄉荊竹坪村農家書屋爭取到價值3000元的捐贈圖書。認真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書香之家征文”、“模范農家書屋評選”等系列活動。推薦上報書香之家、模范農家書屋各2家、征文16篇。
2.“文旅揚縣”工程。一是加強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宣傳貫徹工作,認真開展旅游市場整治工作,旅游市場健康有序發展。二是全面抓好旅游安全工作。開展旅游安全檢查6次,與各旅游企業簽訂《旅游企業安全責任書》。三是組織開展旅游服務培訓。4月21日至22日,組織全縣旅游行業業務培訓會議,各旅游企業代表、部分農家樂負責人、導游及相關從業人員共50余人參會,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全縣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及服務及技能,提升我縣對外的整體形象。四是圓滿完成我縣18名導游的2014年導游年檢工作。五是5月21-28日,組織參加“全國第七屆旅游商品大賽”,我縣旅游商品—石斛產品在全國4000余件商品中脫穎而出,榮獲“第七屆旅游商品大賽銅獎”稱號,為云南省選送旅游商品中唯一一件獲獎產品。六是完成《龍陵縣邦臘掌旅游區旅游發展規劃》評審。七是積極配合市旅游拍攝了“舌尖上的保山”,通過網絡評比,我縣榮獲全市十大老字號名店1家,在“傳統名菜、特色食材、金牌小吃”中都有獲獎菜品。八是組織創建龍陵旅游微信公眾號,龍陵旅游網站運行良好,配合人民政協報、今日中國等欄目對我縣旅游文化宣傳報道,龍陵對外知名度逐步提高。九是年內組織召開第四屆滇西邊境縣市區區域發展聯席會、組織旅游企業參加11月份在昆明舉辦的國際旅游交易會、編輯出版《龍陵旅游攻略》。
3.廣播電視工作。一是認真做好廣播電視轉播站點和“村村通”運行維護管理工作,為用戶維修村村通設備266臺次,有效確保了“村村通”長期通和廣播電視安全播出。二是扎實做好龍拱山廣播電視轉播站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已完成可研編寫、初步設計編制、施工圖設計、預算、招投標、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簽訂等相關工作并進入工程施工建設階段,工程將于明年2月份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三是努力做好全縣地面數字電視建設補點覆蓋規劃,滿足戶戶通用戶收看市、縣地方廣播電視節目需求。四是做好中央及省級無線數字化覆蓋工程建設前期工作,目前已完成平達龍拱山和木城供養山轉播站點的天、饋系統和塔桅更新改造實施方案上報工作。五是完成中央電視臺一套節目加密接收設備購置等相關工作,確保各轉播站點信號源正常。六是按時完成了每月廣播電視信息統計、村村通運行維護和臺站播出以及高山臺站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報表和縣級“十三五”廣播電視調研普查等上報工作。七是完成平達、龍江兩個鄉部分智能調頻大喇叭應急廣播(“村村響”)項目建設。平達鄉河尾社區村民委員會新增調頻廣播收擴點14個、高音喇叭31只、收擴機功率750瓦,架設廣播傳輸線1000多米,廣播覆蓋19個村民小組1338戶4750人,小組和人口廣播覆蓋率分別達100%和96.5%。完成龍江鄉赧等、弄崗、硝塘、勐柳、上龍5個行政村智能調頻大喇叭應急廣播系統的設備安裝工作。八是探索出農村應急大喇叭廣播建設新模式,成功安裝電話短信廣播控制播出設備4套。九是完成縣城數字影院項目建設,投資200萬元在凱龍城新建縣城數字影院一座,目前已通過省級驗收正式投入運營。十是完成廣播電視第三批戶戶通行政置換等后續工作的摸底調查工作,我縣第三批戶戶通需要設備6496套(其中,要求新增3394套、對原清流設備更換2678套、對農戶原有小黑鍋更換424套)。
4.新聞宣傳工作。2015年,電視臺共制作播出《龍陵新聞》189組,《一周要聞》46組,播發各類新聞1204條。在《龍陵新聞》先后開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身邊榜樣 龍陵風采》、《新聞速覽》等系列報道和板塊,實現了《龍陵新聞》的擴容,新聞內容、表現形式都有所改善。結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活動,獨立組織策劃了《尋訪滇西1944》媒體公益活動,對我縣境內健在的21位老兵進行走訪,系列節目于8月起和觀眾見面,共制作播出20集;今年8月份開始,電視臺與縣紀委合作開辦欄目《黨風廉政書記訪談》,目前已對4名鄉鎮黨委書記、紀委書記進行采訪播出,播出效果良好;今年9月,我縣啟動龍山中路棚戶區改造項目,圍繞這一重點工作,積極策劃采訪制作了系列報道《城市的困惑》,對城市棚改進行了積極宣傳。6月,成功組織承辦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四屆“夏青杯”朗誦大賽暨“踐行價值觀,共筑中國夢”龍陵選拔賽各項工作;4月5日,電視臺獨立策劃、拍攝、制作的紀錄片《松山密信》在松山舉行了首發式。龍陵電視臺共制作播出自辦欄目《今日龍陵》31期,制作完成《中國紫皮石斛之鄉》、《守住綠水青山 培育金山銀山》、《年的味道》、《春暖大地沁人心》、《小胡蜂舞動大產業》、《借得東風好揚帆》等縣委、縣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匯報片、宣傳片以及招商引資方面專題片14個,首次為企業拍攝制作行業微電影2部,攝制縣內大型活動實況錄像6場次,制作播出各單位、各部門公益廣告32期,播出758條次,播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禁毒防艾、反腐倡廉、公共健康衛生、龍陵形象片等公益廣告65000余次,較好的發揮了電視媒體的公益宣傳作用。上送中央、省級以上媒體并播出新聞7條(其中:中央電視臺播出1條,云南電視臺播出6條),上送保山廣播電視臺并播發新聞191條。
5.體育工作。一是全民健身中心項目建設穩步推進。規劃內田徑場看臺工程基本完工,足球場提升改造有序進行,綜合訓練館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游泳館項目順利完成規劃和設計,正式開工建設。二是成功舉辦龍陵縣第二十屆“環保杯”職工籃球運動會、組織參加全市2015“體彩杯”新春圍棋賽獲團體第三名的好成績、成功舉辦2015保山市“體彩杯”圍棋賽龍陵縣預選賽。三是圓滿完成“保山市太極拳、健身氣功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承辦任務,成功舉辦“龍陵縣縣直單位健身氣功暨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鄉鎮健身氣功骨干培訓班”、“龍陵縣中小學幼兒園圍棋教室培訓班”。四是積極開展老年人體育工作。縣門球協會成功舉辦“郵儲杯”門球友誼賽,組隊參加“保山市第九屆老年人羽毛球賽”;成功召開縣老體協第八屆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領導班子;全縣老年人健身運動會將于今天開幕。五是認真開展群眾體育工作。會同婦聯、工會、等部門,積極組織開展了“三八”婦女節拔河比賽、“五一”勞動節登山比賽;認真組織開展健身氣功推廣活動,在抗戰廣場、龍山鎮文化站等地點組織開展面向群眾的普及推廣工作;認真組團參加“2015騰沖國際馬拉松比賽”。六是全面開展競技體育工作。積極做好第四屆市運會前期訓練布置工作,少體校認真開展業余訓練,組建田徑項目訓練隊伍,培養優秀體育后備人才并做好輸送工作,在訓學生30人。今年向上級體校輸送優秀體育尖子17人,輸送的運動員中平達鄉胡云江被中國國家少年隊(云南組)選入國少競走隊訓練,龍新鄉何旭、龍山鎮楊國斌被國家青少年田徑隊評為中長跑優秀體育后備苗子,龍山鎮黃麗薇參加2015年國際田聯競走挑戰賽(太倉站)暨全國競走冠軍賽榮獲女子00組5公里競走第七名。圓滿完成2015年保山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參賽任務,勇奪金牌23塊、銀牌23塊、銅牌14塊,獲團體總分第二名,并被評為體育道德風尚先進集體,取得了我縣參加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的最好成績。七是認真完成2016年保山市第四屆體育運動會龍陵代表團競賽項目運動員的選拔、組隊、訓練工作。
6.文物保護工作。一是按時序進度認真做好2015年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圓滿完成全縣國有單位可移動文物916件(套)信息采集及數據上報工作。二是扎實開展龍陵縣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完成董家溝日軍慰安所舊址、駐龍日軍司令部舊址消防工程;為日偽縣政府、日軍軍政班本部舊址、龍潞游擊隊司令部舊址、朱家璧故居配備了消防滅火器;為消除安全隱患,對日軍軍政班本部舊址進行環境整治、房屋拾漏。三是全面做好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作。完成惠通橋本體和道路維修,惠通橋碑塔重建工作正在籌備中;松山戰役舊址子高地遺跡清理野外工作基本完成;委托云南云地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對松山戰役舊址核心區進行1:200地形圖測繪,為下一步松山戰役舊址核心區的保護展示工程項目立項和保護維修展示方案的編制打下基礎;委托省考古研究所正在編制龍陵日軍軍政班本部舊址、日偽縣政府舊址保護維修工程項目立項報告和保護維修方案。四是整理上報市博物館龍陵縣文物保護單位維修資料,用于市館2015年“文化遺產日”宣傳。五是完成龍陵抗戰紀念館二樓展廳提升改造,并以9月7日向觀眾開放。六是認真做好201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宣傳活動,完成“中國文化遺產日”宣傳工作,發放宣傳冊1000多份。七是完成2015年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松山戰役遺址專項經費項目、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惠通橋2015年文物保護專項經費申報工作。八是與省文物局、省考古研究所對接松山戰役遺址公園建設項目立項報告編制、紀念碑和生態廣場建設項目施工設計方案的編制上報審批;邀請四川安仁建川文化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多次參與松山大戰遺址紀念園項目規劃設計、建設實施、運營管理維護和宣傳營銷推介。九是配合市級文物專家完成龍陵鎮安羊圈坪子工業園區鋰電池廠建設區域的文物調勘工作,按時提交文物保護意見書及龍陵鎮安鋰電池廠建設工程文物調勘評估報告。
7.文化市場管理工作。一是積極開展查堵反制有害出版物專項行動,整治出版物市場和校園周邊環境,檢查各類文化經營單位165家次。二是開展手機傳播淫穢視頻違法犯罪專項治理活動,共出動行政執法人員18人次,執法車輛6臺次、檢查手機經營店29家次,手機維修店21家次,網吧64家次,下發《關于深入開展整治互聯網和手機媒體傳播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專項行動工作的通知》64份。三是啟動實施文化市場2015年“固邊、護苗、凈網、秋風”專項行動及“邊疆柵欄工程”,深化打擊“三股勢力”、“藏獨”反動出版物及宣傳品、非法宗教出版物及有害信息。協調解決龍騰KTV噪聲污染問題。2015年,共檢查文化市場經營單位78家。其中:動漫城4家、KTV29家、網吧20家、書店14家、印刷廠11家,出動執法人員187人次。
8.外事工作。一是認真開展界務管理及情況調研工作。協助公安邊防部門及木城鄉黨委、政府制定相關工作措施,加強對出入境邊民的規范管理。積極利用各種有效形式,對出入境邊民開展邊境外事政策法規、禁毒防艾知識及“反邪教”宣傳,維護邊境地區的安寧穩定。同時,在邊境外事界務員的協助下,對等養渡口、老廠渡口的運行安全、界河走向、界河維護設施及邊境公路的損毀情況等進行了實地踏勘、調研,并對部分毀損設施制定了相應解決方案。二是今年1月緬甸果敢發生戰事以來,配合縣公安、邊防及木城鄉、勐糯鎮黨委政府在木城等養渡口、老廠渡口及勐糯交通要道設立臨時檢查點,加大對出入境人員的檢查,切實維護了邊境地區的和諧安寧;加大對境外動態調研力度,及時掌握境外信息。全年共上報境外信息4期。三是認真做好禁止我縣農民工非法出境務工及在境外非法伐木、采礦、參與賭博工作,積極開展對我縣在境外人員的排查勸返工作,工作成效明顯。四是依法辦理因公出國(境)申報、審批手續。辦理因公出國(境)申報、審批手續5人次,出訪團組按規定如期回國,出訪成效明顯。目前,正在積極籌備兩個公務團組的出訪事宜,預計年底可以成行。五是認真服務群眾。依法辦理涉外婚姻證明翻譯及境外涉嫌犯罪人員身份認證工作,幫助持有效證件合法入境的涉外婚姻當事人翻譯緬文證明100多件,幫助公安協查犯罪嫌疑人身份30多人,協助縣公安機關順利偵破涉外刑事案件1起。六是積極做好小語種人員培訓工作。派出緬甸語、印地語專業人員2名參與全市外語人才培訓。
9.精準扶貧和棚改工作。一是深入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全面完成192戶幫扶貧困戶第一輪走訪工作,真正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各項幫扶工作有序推進。截至目前,與村“三委”召開座談會4次,走訪村社干部32人次,走訪貧困戶192戶。填寫《龍陵縣遍訪貧困村(社區)訪談問卷》4份、《幫扶農戶概況統計表》192份、《龍陵縣遍訪貧困戶訪談問卷》192份。二是積極做好縣城棚戶區改造各項工作,組織機構健全,宣傳動員到位,前期工作順利推進。
10.其他工作。2015年,黨風廉政和反腐敗工作、綜治維穩、安全生產、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禁毒防艾、防邪教等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無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發生,社會秩序良好。
(三)機構情況
單位性質為正科級行政單位,內設十個股室,轄七個二級事業單位(其中龍陵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屬副科級參照公務員管理法管理的事業單位),行政單位獨立核算機構一個,事業單位獨立核算單位七個。
二、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納入2015年部門決算編報的單位共8個,其中:行政單位1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1個,其他事業單位6個。分別是:
1、龍陵縣文體廣電旅游局(本級)
2、龍陵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
3、龍陵縣圖書館
4、龍陵縣文化館
5、龍陵縣民族文化工作隊
6、龍陵縣文物管理所
7、龍陵縣業余少體校
8、龍陵縣宣傳文化中心
(二)部門人員和車輛的編制及實有情況
部門實有人員編制110人,其中:行政編制17人(含局本級暫定行政編制13個、行政工勤編制5人),事業編制67人(含參公管理事業編制3人);在職在編實有行政人員26人(含行政工勤人員4人),事業人員60人(含參公管理事業人員3人)。
離退休人員35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35人。
實有車輛編制5輛,在編實有車輛5輛。
第二部分2015年度部門決算表
(詳見附件)
第三部門2015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2015年龍陵縣文體廣電旅游局決算總收入2085.13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2085.13萬元,占總收入的100%;上級補助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事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經營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附屬單位繳款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其他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與上年對比2015年總收入比上年1974.35萬元增加110.78萬元,主要原因是專項工作經費的增加。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龍陵縣文體廣電旅游局決算總支出3369.10萬元,其中:基本支出816.26萬元,占總支出的24.23%;項目支出2552.84萬元,占總支出的75.77%;上繳上級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共0萬元,占總支出的0%。與上年總支出2420.54萬元對比增加948.56萬元,主要原因是專項工作經費增加,項目資金增加。
(一)基本支出情況
2015年用于保障龍陵縣文體廣電旅游局機關、下屬事業單位等機構正常運轉的日常支出816.26萬元。與上年634.21萬元對比增加182.05萬元,主要原因分析人員增加,工作經費增加。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人員經費支出占基本支出的79.12%;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辦公設備購置等日常公用經費占基本支出的20.88%。
(二)項目支出情況
2015年用于保障龍陵縣文體廣電旅游局機關、下屬事業單位等機構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用于專項業務工作的經費支出2552.84萬元。與上年1786.33萬元對比增加了766.51萬元,主要原因是項目工作增加專項經費也相應隨之增加。具體項目包括松山大戰遺址紀念園建設項目、全民健身中心項目、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館項目、龍一中及西山坡市運會比賽場地改造提升項目、龍陵縣3D數字影院項目投資、松山旅游基礎設施項目等項目建設。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龍陵縣文體廣電旅游局2015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2444.08萬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72.54%。與上年1973.26萬元對比增加470.82萬元,主要原因分析是專項工作經費增加。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7.07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21%。主要用于邊界事務日常工作經費。
2.文化體育與傳媒(類)支出2163.44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64.21%。
3.社會保障和就業(類)支出164.93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4.90%。
4.商業服務業等(類)支出638.64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18.96%。
5.其他支出(類)支出395.02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11.72%。
四、“三公”經費決算情況說明
龍陵縣文體廣電旅游局2015年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決算總額13.60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萬元,公務用車購置支出0萬元,運行維護費支出8.30萬元,公務接待費支出5.30萬元。
2015年“三公”經費決算數比2014年決算13.68數減少0.08萬元,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嚴格遵守政府及財政部門對三公經費支出的規定,厲行節約。具體情況如下:
(一)因公出國(境)費
2015年龍陵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因公出國(境)團組0次,出國(境)0人,實際發生因公出國(境)費0萬元。
(二)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
2015年龍陵縣文體廣電旅游局購置公務用車0輛,年末公務用車保有量5輛,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8.30萬元。其中:購置費0萬元,運行維護費8.30萬元,比2014年決算減少1元,主要用于保障文化、體育、旅游、廣播電視等工作開展過程中使用公務用車產生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支出。
(三)公務接待費
2015年龍陵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共執行國內公務接待50批次,431人,接待費開支5.30萬元;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0人,接待費開支0萬元。公務接待費比2014年決算減少1元,主要用于接待上級部門對我單位工作監督檢查、項目調研等工作產生的費用。
五、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2015年龍陵縣文體廣電旅游局2015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132.80萬元,與上年58.44萬元對比增加了74.36萬元,主要原因分析因為專項工作經費的增加。部門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專項工作的開展。
(二)相關口徑說明
1.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務支出、其他資本性支出等人員經費以外的支出。
2.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
3.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及部門預算管理有關規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工作人員公務出國(境)的住宿費、旅費、伙食補助費、雜費、培訓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購置費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用車指用于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包括省部級干部專車、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4.“三公”經費決算數:指各部門(含下屬單位)當年通過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數(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龍陵縣文廣局
2016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