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60-12_Z/2016-1118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文化和旅游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預算 | 發布日期 | 2016-11-18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基本情況
根據《中共龍陵縣委辦公室 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龍陵縣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龍辦發〔2015〕15號)精神,設立龍陵縣文體廣電旅游局,為縣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正科級,加掛龍陵縣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牌子。
(一)、職責調整
1、加強外事管理服務工作,服務全縣對外開放部署。
2、加強邊境界務管理維護工作。
3、加強因公出國境管理審批工作。
(二)、主要職責
1、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省、市有關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旅游、新聞(出版)、外事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擬訂本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旅游、新聞(出版)事業(產業)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組織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2、擬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引導公共文化產品生產;組織實施縣、鄉、村公共文化、體育、廣播電視設施建設;負責管理縣級公共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旅游服務設施。
3、負責指導、協調鄉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的工作;健全、鞏固和發展全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旅游、新聞(出版)四級網絡。
4、承擔全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旅游、電影事業管理責任;承辦縣內外文化、體育演賽,做好縣內外各項文化、體育演賽的組織工作;組織全縣性重大文化體育活動、文化藝術創作,推動社會文化、社會體育、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指導圖書館、文化館(站、室)事業和基層文化建設;指導各類社會文化事業的建設;組織、協調、管理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監督管理電影專項資金的使用,指導和協調全縣性重大電影活動。
5、負責文化、文物、體育科研工作,推進文化、體育、文物科技信息建設;管理文物和博物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指導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協調開展搶救性發掘考古工作。
6、承擔全縣文化市場管理責任。負責全縣文化市場行政審批、行業培訓、稽查辦案管理工作;負責衛星地面接收設施安裝管理工作;查處違禁違規等活動。
7、組織擬訂本轄區“掃黃打非”行動方案;組織協調“掃黃打非”集中行動和大案要案的查處;擬訂文化市場發展規劃;負責指導和管理全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工作,抓好文化市場的依法監督和稽查工作;組織實施對廣播電視的稽查工作;組織實施文物市場管理;管理全縣著作權工作,查處或組織查處著作權侵權案件;調解本地區的著作權糾紛,依法管理全縣的無主著作權,協助、監督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在全縣的活動;負責全縣著作權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和培訓工作。
8、組織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指導和配合各部門、各行業、各社會團體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監督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管理全縣體育外事工作,開展與縣外的體育交流與合作;指導縣體育總會的工作,負責全縣性的體育社團(協會)的資格審查及有關管理工作;負責對體育社團進行有效的管理、檢查、審批;組織體育領域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廣;擬訂全縣競技體育發展規劃,制定全縣體育競訓計劃,確定競技業余訓練項目的設置與重點布局,指導全縣業余體育訓練工作;研究體育業余訓練隊伍的建設與發展工作;組織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老年體育活動。
9、負責廣播電視、電影、信息網絡視聽節目服務機構的設立審核、報批及業務監管工作,對從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制作經營機構實施監管;監管廣播電影電視節目、信息網絡視聽節目和公共視聽載體播放的視聽節目,審查其內容和質量;負責廣播電影電視和信息網絡視聽節目服務的科技工作,監管廣播電影電視節目傳輸、監測和安全播出;歸口管理全縣衛星地面接收設施;規劃并管理廣播電視專用網,制定具體政策、措施和技術標準,保證廣播電視節目的安全播出和傳輸;對云南廣電網絡龍陵支公司實行行業管理;擬訂城鄉廣播電視網絡發展規劃;負責廣播電視網絡建設和多功能開發應用;負責廣播電視節目及廣播電視工程及設施監督管理。
10、負責組織開展旅游資源的普查,擬訂相關保護工作規劃;參與旅游資源開發、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旅游環境改善等方面的規劃立項和報批工作;擬訂全縣旅游業管理規定,并監督實施;指導全縣旅游景區景點、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線路的規劃、開發、建設;指導監督旅游業統計工作。
11、組織旅游形象和品牌的對外宣傳、重大旅游宣傳促銷和旅游節慶活動;指導重點旅游區域、旅游產品、旅游線路的開發、組合和推廣;協調組織假日旅游、鄉村旅游和紅色旅游工作;負責對本縣旅游經營單位實施行業指導管理,規范旅游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服務質量,維護旅游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規范旅游企業和從業人員的經營與服務行業,受理旅游質量投訴;負責全縣出國旅游、邊境旅游、優秀旅游城市創建、導游隊伍、旅游安全生產及特種旅游服務的管理工作;處理縣內旅游投訴,根據委托并授權開展旅游市場檢查工作。
12、負責處理本縣外事工作的重要問題,協調本縣有關部門的重要涉外事宜,統籌規劃本縣的外事工作;做好邊境界務管理和情況調研工作,發展睦鄰友好關系,協調處理有關涉外事件;負責辦理公派出國(境)人員的申報、審批手續;加強對外交往,積極牽線搭橋,開展形式多樣的官方和民間交往,做好接待外賓來訪工作,促進我縣對外開放與合作。
13、制定并組織實施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旅游、外事人才培訓規劃;組織、指導全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旅游系統的體制改革和干部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
14、承辦縣委、縣人民政府和上級機關交辦的其它事項。
人員總編制121名,其中行政編制25名,行使行政職能的事業編制3名,工勤編制5名。車輛編制3輛,實有車輛10輛。2016年龍陵縣文體廣電旅游局部門預算是:龍陵縣本級財政安排經費664.85萬元,支出664.85萬元,其中:(按功能科目分類)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484.69萬元,商業和服務業等支出14.56萬元,社會保障與就業165.59萬元;(按經濟用途分類)基本支出617.55萬元;項目支出47.3萬元。
二、實行部門預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實行部門預算是財政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三大改革(政府采購、國庫單一支付制度、部門預算)的重中之重,是推進依法理財的重要措施。實行部門預算有利于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公共財政框架相適應的財政運行機制,實現依法理財、規范理財,提高財政工作質量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推進部門預算是建立科學規范的預算管理制度,保證財政資金分配和使用合理的基礎。實行部門預算就是將財政資金按部門和項目進行分配,通過零基預算辦法,把原來按功能劃分的資金細化到部門和項目,把部門的各種收支納入預算管理,預算一經人民代表大會批準,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都必須嚴格執行。
三、編制部門預算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部門預算的指導思想是:按照建立公共財政框架的總體要求,努力提高預算編制質量和水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依法認真履行職責,不斷推進龍陵縣文體廣電旅游和外事局工作。安排項目的原則:保障我局機關及事業單位工作的正常運轉。
四、具體做法
(一)全面清理預算單位的經常性業務,充分估算2016年業務工作。
(二)認真估算各項業務所需資金。各項工作的開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撐,同時應與國家財力相適應。因此要求在提出預算時,一要充分反映各項業務所需資金,對各項工作,都要根據業務性質及消耗水平合理確定所需資金;二要考慮財力的可能,根據財政收入的情況,合理安排資金;三要對所申請的資金合理分類排序,讓財政部門了解部門的主要任務,統籌兼顧。
(三)準確把握部門的工作重點。編制部門預算必須把部門的中心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加以重點考慮。所需項目經費:一是農村免費放映經費5萬元;二是外事工作經費4萬元;三是公社老放映員生活補助經費10.3萬元;四是藝術創作經費1萬元;五是老年藝術團活動經費2萬元;六是圖書購置經費2.5萬元;七是圖書館專項工作業務經費1萬元;八是農文網培學校運行經費2萬元;九是民族文化工作隊工作業務經費1萬元;十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經費4萬元:十一是文化市場管理工作經費1萬元;十二是文物征集經費1萬元;十三是老體協活動經費4萬元;十四是參加市少兒田徑運動會經費3萬元;十五是體育訓練經費0.5萬元;宣傳文化中心水電費5萬。
(四)“三公”經費預算情況
2016年預算“三公”經費23萬元,與2015年預算持平,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費13萬元,公務接待費10萬元,都分別與2015年預算持平。嚴格按照中央對三公經費的相關規定執行。
五、部門預算編制數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原則及做法,預算數為:收入安排664.85萬元,支出664.85萬元。
龍陵縣文體廣電旅游局
二○一六年二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