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3-6/20240919-00002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決算 | 發布日期 | 2024-09-19 |
| 文號 | 瀏覽量 |
監督索引號53052300647201000
目 錄
第一部分 單位概況
一、主要職能
二、單位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2023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項目支出決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九、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十、財政撥款“三公”經費、行政參公單位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表
十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情況表
第三部分 2023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四、單位績效自評情況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六、相關口徑說明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單位概況
一、主要職能
(一)主要職能
(1)負責林業和草原及其生態保護修復的監督管理。擬訂林業和草原發展規劃并監督實施。組織開展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和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動態監測與評價,并統一發布有關信息。負責林業和草原生態文明建設有關工作。
(2)負責林業和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和造林綠化工作。組織實施林業和草原重點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導公益林和商品林培育。指導全民義務植樹、城鄉綠化工作。負責林業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工作。負責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的有關工作。
(3)負責森林、草原、濕地資源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編制森林采伐限額,經批準后監督執行。負責林地管理,擬訂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并組織實施。監督管理國有林區的國有森林資源。負責國家級、省級公益林審核、報批,組織實施縣級公益林劃定,負責公益林管理工作。負責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和草原生態修復治理工作,監督管理草原的開發利用。負責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擬訂濕地保護規劃和有關標準規范,監督管理濕地的開發利用。
(4)負責監督管理荒漠化防治工作。組織開展荒漠調查,提出防沙治沙、石漠化防治及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規劃建議,擬訂龍陵縣標準和規定,監督管理石漠化、沙化土地的開發利用。
(5)負責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監督管理工作,負責陸生野生動物棲息地調查、管理工作。組織開展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提出重點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植物名錄的建議,指導對陸生野生動植物的救護繁育、棲息地恢復發展、疫源疫病監測。監督管理陸生野生動植物獵捕或采集、馴養繁殖或培植、經營利用,按照分工監督管理野生動植物進出口。
(6)負責監督管理各類自然保護地工作。擬訂各類自然保護地規劃。組織開展國家公園的劃定、建設、管理和監督。提出新建、調整各類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地的審核建議并按程序報批。擬訂風景名勝區的發展規劃、政策,報經批準后指導實施。負責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區、世界自然遺產等的審核報批和監督管理,會同有關部門審核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的申報,森林旅游發展的規劃、指導、管理和監督。負責生物多樣性保護有關工作。
(7)負責推進林業和草原改革和產業發展相關工作。擬訂集體林權制度、國有林區、國有林場、草原等重大改革意見并經批準后組織實施。擬定林業和草原發展、維護林業和草原經營者合法權益的政策措施,指導農村林地承包經營工作。監督管理林下經濟發展。開展退耕(牧)還林還草,負責天然林保護工作。
(8)擬訂相關林業和草原產業地方標準并監督實施,組織、指導林產品質量監督,指導生態扶貧有關工作。
(9)指導國有林場基本建設和發展規劃編制,組織林木種子、草種種質資源普查,組織建立種質資源庫,負責良種選育推廣,規范林木種苗、草種生產經營行為,監管林木種苗、草種質量。監督管理林業和草原生物種質資源、轉基因生物安全、植物新品種保護。監督管理生態體系建設。
(10)指導龍陵縣自然資源公安工作。監督管理自然資源公安隊伍,指導相關重大違法案件的查處,負責有關行政執法監督管理工作,指導林區社會治安治理工作。
(11)負責落實綜合防災減災規劃有關要求。組織編制森林和草原火災防治規劃并指導實施,指導開展防火巡護、火源管理、防火設施建設等工作。組織開展林場林區和草原防火宣傳教育、監測預警、督促檢查等工作。負責林業和草原災害統計評估及恢復重建工作。
(12)監督管理林業和草原資金和國有資產。提出林業和草原預算內投資、國家和省、市、縣財政性資金安排建議,按縣人民政府規定的權限,審批、核準規劃內和年度計劃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參與擬訂林業和草原經濟調節政策,組織實施林業和草原生態補償工作。負責林業和草原經濟運行分析工作。
(13)負責林業和草原科技、教育、宣傳和外事工作。負責林業和草原人才隊伍建設,組織實施林業和草原對外交流與合作事務,負責濕地、防治荒漠化、瀕危野生動植物等國際公約履約工作。
(二)2023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概述
1.綠色總量不斷擴大,植綠理念深入人心。以做大綠色總量為目標,持續開展營造林、義務植樹、創建森林鄉村、國家儲備林項目等綠化工程項目,推動國土綠化不斷取得成效。一是全力以赴完成營造林任務。2023年,省、市下達我縣營造林計劃任務為異地植被恢復造林0.6521萬畝、人工更新0.137萬畝、油茶培育0.5萬畝、農村義務植樹35萬株。截至目前,完成異地植被恢復造林0.6521萬畝、人工更新0.137萬畝、農村義務植樹35萬株,均完成任務的100%。油茶培育項目穩定推進中,已完成小班調查、計劃任務落地上圖、實施方案編制工作,項目計劃12底前完成。二是積極開展義務植樹活動。號召全社會在生態脆弱區、重要通道、重點區域同步開展。組織開展縣直機關義務植樹活動1次,縣直61個單位260多名領導干部到鎮安鎮紅旅路龍山卡至八〇八社區段種植清香木、三角梅共計700株。組織面向公眾義務植樹之幼樹撫育活動兩次,撫育馬蹄荷、杉木、旱冬瓜幼樹1400余株。三是城鄉綠化美化工作。龍山鎮尹兆場社區龍陵縣百姓重樓種植專業合作社改造提升苗圃150畝。完成龍山鎮芒麥村興昌園自然村綠化美化示范點建設,植綠化樹260株,實施庭院綠化100戶,100平方米,房前屋后種植綠化樹280株,房屋墻體美化30平方米,實施人居環境提升工程1項(包含改廁,排污、垃圾清運等)完成打造內容的80%。四是全國生態文化村創建工作。將綠色網絡建設和各項指標體系建設作為森林鄉村、生態文化村建設的重點,扎實推進鄉村綠化美化行動。對52個村(社區)完成第三批省級森林鄉村授牌,積極申報17個村(社區)參與創建第四批省級森林鄉村,申報7個村(社區)創建全國生態文化村。
2.資源保護成效顯著,護綠行動強勁有力。以全面實行林長制為抓手,嚴守生態底線,持續抓好森林資源監督管理、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野生動植物保護、天然林保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草原防火等工作,不斷保護林草資源。一是積極開展各類專項整治行動,有效保護森林草原資源。開展違法違規用林整治百日攻堅、打擊毀林毀草、生態環境保護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治、打擊走私綜合治理等專項行動。查處各類破壞森林草原資源案件148件,收回圖斑181個,收回林地41.65公頃,恢復林地15.89。嚴格對照《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和《保山市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關于交辦2023年突出生態環境警示片反映問題的函》中反饋的問題,對縣城周邊即龍山鎮城區周圍186窯各式燒制木炭窯進行了清理整治、引導全部停止加工出售木炭。二是積極探索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聯合市場監管、公安、政法等部門開展“網質行動”“清風行動”等專項行動及集貿市場、苗圃等地開展清查整頓工作,清查苗圃31個,餐飲店153個次,集市3個,寄遞8家,發放關于加強野生動植物告知書12份,簽訂野生動植物承諾書8份。辦理非法運輸野生野動物案件1件,沒收動物66只(條),處理罰款30400元。持續開展“世界野生動植物日”“高黎貢山生物生態保護”等各種主題宣傳活動,發放宣傳資料86000份(冊),圍裙400條,提袋900個,野生動植物保護告知書3000余份,播放音頻1680余次,召開戶主會430余次,張貼標語66條。三是穩步推進濕地保護管理工作。以“世界濕地日”為契機,發放宣傳資料20000余份。利用微信、朋友圈等推送濕地保護法律法規、條款以及宣傳標語1800條。加強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申報新增自然保護地1個,規劃總面積13159.94公頃。進一步加強怒江流域和茄子水庫濕地保護小區的保護管理工作。四是全面加強退耕還林還草工程項目后續工作。完成對2019年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項目第五年縣級檢查驗收工作,兌付新一輪退耕還林項目現金補助3964元,完善退耕還林政策補助150萬元,兌付新一輪退耕還草項目現金補助665.85萬元。五是積極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開展林業有害生物監測完成面積857.826萬畝,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面積1.5015萬畝(無公害防治),防治率100%。開展紅火蟻防控知識培訓共計3次。全年辦理《植物檢疫證書》3556份,調運苗木6.916萬株,木材調運3.4302萬立方米,復檢木材0.9693萬立方米,藥材調運(楓斗居多)63噸。開展外來入侵物種普查,調查線路71條,普查登記在冊的外來入侵物種17種。六是抓緊抓實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開展武裝巡護震懾專項行動,加強巡護管控和落實責任監管,縣鄉防火相關人員及護林員不間斷巡護林區,巡山護林達18.6萬人次。開展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工作培訓和宣傳工作,今年以來,深入全縣各鄉鎮和防火重點單位開展集中宣傳培訓12場次,參訓人員2550人,排查發現隱患82處,清理可燃物835.5畝。全縣未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
3.林草產業不斷壯大,“產綠”成果人人得益。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思路,積極探索推廣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一是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按照“適宜、適當、適度、適用”原則,充分利用林地資源,大力發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和森林旅游、森林康養產業,豐富林業發展業態,增加林業附加值,實現長短結合,以短養長。2023年,龍陵縣以林長制為抓手,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引導林農因地制宜發展草果、重樓等林下中藥材產業,當年完成新植重樓200畝、新植黃精200畝、草果提質增效10000畝,占計劃任務數的100%。截至目前,全縣林下中藥材種植面積達62900畝(其中:草果52000畝、重樓5200畝、黃精2200畝、白花蛇舌草3000畝、白芨500畝),產量7400噸,實現農業產值3.72億元,帶動1萬余戶2萬余人增收致富。二是推進石斛產業高質量發展。2023年,完成石斛新植面積3500畝,鮮條產量11250噸,提質增效6000畝,繁育種苗1.5億株,出圃石斛花卉2.5萬盆,培訓2000人次。開展種質資源收集、保存、鑒定、選育工作,共收集種質12種,擴繁石斛種質10種,完成紫皮石斛園藝新品種注冊登記2個;申報國家林業新品種2個。制定標準《綠色藥材紫皮石斛產地加工規程》《鼓槌石斛盆花生產技術規程》2項,目前已實施。三是積極培育林木種苗。2023年共準備優良種子18213公斤,其中:良種種子14310公斤,培育苗木566.8畝(新育83畝),7276.1513萬株,計劃出苗6945.55萬株。制定了《龍陵縣種質資源普查實施方案》并通過縣、市級審查,共完成樣線33條、樣方33個、優良林分13個、優良單株73株、古樹名木抽樣調查51株、古樹群抽樣調查3個、收集保存資源10個、種質資源利用調查(民族植物學調查)16種、收集圖片7888張、標本113號(452份)。開展苗木質量監管,2023年共檢驗紅豆杉、旱冬瓜、華山松、杉木、石斛、黃精等187萬株,出具苗木檢驗合格證25份,苗木合格率100%。
4.生態惠民持續深化,“活綠”機制不斷創新。一是扛實鄉村振興之責。為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林草系統抽派思想上進、作風正派、工作務實的駐村工作人員12名,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山區群眾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急難愁盼”問題。二是打通“兩山”轉化通道、拓寬生態惠民路。龍陵縣納入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的公益林面積36.6567萬畝,其中國家級公益林27.41萬畝,省級公益林9.2467萬畝,全縣重點圍繞“管好公益林、用好補償金”的總體目標,切實加強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工作,2023年共獲得國家和省補償資金377.45萬元(國家級249.54萬元、省級127.91萬元)。落實公益林護林員111人,兌現護林員工資242.4萬元。國家、省下達我縣2023年天然林停伐保護面積為173.9963萬畝,下達項目補助資金2400.84萬元。落實天然林停伐保護護林員353人,兌現護林員工資596.04萬元。三是“小崗位”發揮民生改善大能量。目前674名脫貧生態護林員已全部上崗,運行正常。2023年全縣獲得中央財政、省級財政補助資金674萬元,惠及貧困家庭674戶,截至2023年10月24日,全縣共完成兌現護林員工資168.5萬元,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起到了“穩定器”的作用。
5.黨建工作全面發展,政治生態持續向好。堅持以政治建設統領機關黨建工作,強化黨的全面領導、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確保黨中央的重大部署和省委、市委、縣委重要決策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一是黨建制度嚴格部署。制定《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2023年機關黨建工作計劃》《2023年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2023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分解方案》等相關制度,持續開展好黨組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支部換屆、黨建宣傳陣地建設工作,發揮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和黨建共建作用,促進黨建工作全面發展。二是作風建設從嚴從實。以“務實的工作作風,爭做楊善洲式好黨員好干部”主題實踐活動為契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千方百計按照已制定的領導班子“民生實事清單”2條、局領導班子“為民辦事清單”4條抓好落實,推動任務事項圓滿完成。對全縣重大項目審批事項和已審批項目進行梳理排查,防止問題“反彈”,并形成一套“優質服務、高效便捷”的要素保障審批制度。2023年1至10月,共審核上報各類建設項目使用林地行政許可報件41件,已獲批26件,涉及林地面積1909畝。三是林草隊伍持續強化。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加大干部培養力度,培養優秀年輕干部成為黨員發展對象3名、成為預備黨員1名。大力培養和引進專業人才,完成北京林業大學選調生錄用工作。
二、單位基本情況
(一)機構設置情況
我單位共設置7個內設機構,包括:辦公室、組織人事股、政策法規和行政審批股、生態保護修復股、森林資源管理股、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地管理股、計劃財務股。所屬單位7個,分別是:
1.龍陵縣林業和草原綜合行政執法大隊
2.龍陵縣林業和草原資源管理站
3.龍陵縣林業和草原生態修復管理站
4.龍陵縣林業和草原防火監測中心
5.龍陵縣林業和草原產業工作站
6.龍陵縣林草種子管理站
7.龍陵縣林業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檢疫中心
(二)決算單位構成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本級)作為二級預算單位納入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2023年度部門決算編報范圍。
(三)單位人員和車輛的編制及實有情況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本級)2023年末實有人員編制88人。其中:行政編制15人(含行政工勤編制0人),事業編制73人(含參公管理事業編制11人);在職在編實有行政人員16人(含行政工勤人員2人),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人員6人,非參公管理事業人員60人。
年末尚未移交養老保險基金發放養老金的離退休人員共計0人(離休0人,退休0人)。年末由養老保險基金發放養老金的離退休人員41人(離休0人,退休41人)。
年末其他人員0人。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開支人員0人,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開支人員0人。年末學生0人。年末遺屬10人。
車輛編制9輛,在編實有車輛3輛。
第二部分 2023年度部門決算表
(詳見附件)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本級)2023年度無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無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支出,故《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為空表。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本級)2023年度無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入,無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支出,故《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為空表。
第三部分 2023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本級)2023年度收入合計74,935,118.48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74,935,118.48元,占總收入的100.00%;上級補助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事業收入0.00元(含教育收費0.00元),占總收入的0.00%;經營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附屬單位上繳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其他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與上年相比,收入合計增加42,772,032.38元,增長132.98%。其中:財政撥款收入增加43,172,032.38元,增長135.92%;上級補助收入0.00元,較上年無增減變動;事業收入0.00元,較上年無增減變動;經營收入0.00元,較上年無增減變動;附屬單位上繳收入0.00元,較上年無增減變動;其他收入減少400,000.00元,下降100.00%。主要原因是:一是財政撥款收入增加是由于人員變動、調資及項目增加所致;二是其他收入減少是由于大連理工大撥入石斛產業咨詢服務費減少所致。
1.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較上年增加43,172,032.38元,原因是:①基本支出較上年增加2,730,674.21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增加2,070,546.91元(基本工資增加257,776.00元、津貼補貼減少255,638.00元、獎金增加305,764.00元、績效工資增加860,251.00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增加214,298.72元、職業年金繳費增加138,128.25元、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增加306,520.20元、公務員醫療補助繳費增加221,823.16元、其他社會保障繳費增加21,623.58元),商品和服務支出增加432,080.5元(辦公費增加233,184.38元、印刷費增加1,000.00元、水費減少2,396.10元、電費增加8,605.00元、郵電費減少23,160.31元、差旅費增加6,957.00元、會議費減少9,119.00元、公務接待費增加986.4元、工會經費增加66,530.40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減少30,107.27元、其他交通費用增加189,600.00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減少10,000.00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增加228,046.80元(撫恤金增加221,546.80元、生活補助減少2,400.00元、醫療費補助減少16,100.00元、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增加25,000.00元);主要原因是:2021年在職人員死亡撫恤在2023年支出、在職人員調動、事業人員分流(轉隸)至本單位導致基本支出增加。②項目支出較上年增加40,441,358.17元,主要原因是項目增加,其中:選聘貧困人口開展生態護林補助資金增加5,054,979.78元、草原有害生物防治補助資金減少170,000.00元、草原生態修復治理補助資金增加418,400.00元、天然林停伐補助資金增加973,670.00元、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經費減少90,000.00元、森林資源培育經費減少224,367.00元、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工作經費增加27,812.00元、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增加1,144,925.00元、石斛抽樣檢測經費增加213,180.00元、森林防火經費減少1,258,942.52元、石斛產業發展項目經費減少74,656.21元、新一輪退耕還林補助資金增加25,742,800.00元、重點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增加57,101.00元、國家重點野生動植物保護補助資金增加4,400.00元、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補助資金增加252,075.00元、重點區域松財線蟲病檢測檢疫資金增加217,886.00元、石斛產業發展論壇經費增加297,597.87元、中藥材市場建設補助資金減少6,200,000.00元、森林火災風險普查項目經費減少30,000.00元、林業產業項目(一期)前期咨詢服務經費增加80,000.00元、新一輪退耕還林延長期補助增加1,000,000.00元、中國石斛花卉交易展示中心建設項目補助資金增加1,500,000.00元、新一輪退耕還草補助資金增加6,967,000.00元、完善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資金增加910,287.25元、龍山鎮2022年以工代賑示范工程(第一批)補助資金增加3,000,000.00元、鄉鎮森林草原火情早期處理能力提升建設項目經費增加564,000.00元、森林資源管理項目經費增加63,210.00元。
2.其他收入較上年減少400,000.00元,原因為大連理工大撥入石斛產業咨詢服務費減少。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本級)2023年度支出合計75,665,160.98元。其中:基本支出13,771,655.79元,占總支出的18.20%;項目支出61,893,505.19元,占總支出的81.80%;上繳上級支出0.00元,占總支出的0.00%;經營支出0.00元,占總支出的0.00%;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0.00元,占總支出的0.00%。與上年相比,支出合計增加43,593,536.88元,增長135.93%。其中:基本支出增加2,730,674.21元,增長24.73%;項目支出增加40,862,862.67元,增長194.30%;上繳上級支出0.00元,較上年無增減變動;經營支出0.00元,較上年無增減變動;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0.00元,較上年無增減變動。主要原因是:一是基本支出增加是由于人員工資職級晉升、調動、人員工資基數調增,二是項目支出增加是由于本年項目資金安排增加及當年實施的項目增加。
1.人員經費增加2,730,674.21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增加2,070,546.91元(基本工資增加257,776.00元、津貼補貼減少255,638.00元、獎金增加305,764.00元、績效工資增加860,251.00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增加214,298.72元、職業年金繳費增加138,128.25元、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增加306,520.20元、公務員醫療補助繳費增加221,823.16元、其他社會保障繳費增加21,623.58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增加228,046.80元(撫恤金增加221,546.80元、生活補助減少2,400.00元、醫療費補助減少16,100.00元、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增加25,000.00元);主要原因是:2021年在職人員死亡的死亡撫恤在2023年支出、在職人員調動、事業人員分流(轉隸)至本單位導致人員經費增加。
2.日常公用經費增加432,080.50元,其中:辦公費增加233,184.38元、印刷費增加1,000.00元、水費減少2,396.10元、電費增加8,605.00元、郵電費減少23,160.31元、差旅費增加6,957.00元、會議費減少9,119.00元、公務接待費增加986.40元、工會經費增加66,530.40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減少30,107.27元、其他交通費用增加189,600.00元(車輛租賃及油卡充值等費用)、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減少10,000.00元(退休人員公務經費支出及慰問防火機構支出);主要原因是:一是在職人員調動、事業人員分流(轉隸)至本單位;二是黨報黨刊征訂及林業項目檢查驗收頻次增加導致。
3.項目支出增加40,862,862.67元,主要原因是項目增加,其中:選聘貧困人口開展生態護林補助資金增加5,054,979.78元、草原有害生物防治補助資金減少170,000.00元、草原生態修復治理補助資金增加418,400.00元、天然林停伐補助資金增加973,670.00元、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經費減少90,000.00元、森林資源培育經費減少224,367.00元、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工作經費增加27,812.00元、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增加1,144,925.00元、石斛抽樣檢測經費增加213,180.00元、森林防火經費減少1,258,942.52元、石斛產業發展項目經費減少74,656.21元、新一輪退耕還林補助資金增加25,742,800.00元、重點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增加57,101.00元、國家重點野生動植物保護補助資金增加4,400.00元、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補助資金增加252,075.00元、重點區域松財線蟲病檢測檢疫資金增加217,886.00元、石斛產業發展論壇經費增加297,597.87元、中藥材市場建設補助資金減少6,200,000.00元、森林火災風險普查項目經費減少30,000.00元、石斛產業咨詢服務項目經費減少20,000.00元、林業產業項目(一期)前期咨詢服務經費增加80,000.00元、新一輪退耕還林延長期補助增加1,000,000.00元、中國石斛花卉交易展示中心建設項目補助資金增加1,500,000.00元、新一輪退耕還草補助資金增加6,967,000.00元、財政代管專項資金增加441,504.50元、完善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資金增加910,287.25元、龍山鎮2022年以工代賑示范工程(第一批)補助資金增加3,000,000.00元、鄉鎮森林草原火情早期處理能力提升建設項目經費增加564,000.00元、森林資源管理項目經費增加63,210.00元。
(一)基本支出情況
2023年度用于保障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本級)機構正常運轉的日常支出13,771,655.79元。其中: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人員經費支出12,690,159.43元,占基本支出的92.15%,人均154,758.04元;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辦公設備購置等公用經費1,081,496.36元,占基本支出的7.85%,人均13,188.98元。
(二)項目支出情況
2023年度用于保障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本級)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用于專項業務工作的經費支出61,893,505.19元。其中:基本建設類項目支出0.00元。具體項目開支及開展工作情況為:
項目一:天然林停伐補助項目資金973,670.00元,通過該項目的實施,項目區內森林資源將得到有效保護,生態效益充分發揮,項目區內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將得到有效控制。
項目二:2022年石斛抽樣檢測經費213,180.00元,委托保山市質量技術監督綜合檢測中心開展2022年石斛抽樣檢測,檢測樣品3553份,樣品合格率達100%。
項目三:草原有害生物防治補助項目資金232,000.00元,該項目的實施,使我縣的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得到有效開展,保障我縣森林草原生態系統安全,達到可持續發展永續利用的目的。
項目四:草原生態修復治理項目資金510,000.00元,該項目的實施,有效的保護和恢復了天然草原植被,充分發揮了天然草原生態功能,增加了牧民收入。
項目五: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補助項目資金255,075.00元,該項目的實施,使我縣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得到有效開展,保障我縣森林生態系統安全,達到可持續發展永續利用的目的。
項目六:重點區域松材線蟲病檢測檢疫補助項目資金219,086.00元,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持續有效控制轄區內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趨勢,確保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以內,林業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率85%以上,防治工作深得人心。
項目七:2023年重點項目前期經費77,250.00元,提高項目覆蓋區15個村(社區)集體經濟實力,使11個易地扶貧搬遷工程1229戶5010人脫貧群眾實現增收目標,同時使100人得到培訓和100人實現穩定就業。完成占用林地項目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督檢查和各類工程建設項目要素保障等工作,完成項目申報、審核、審批46件。
項目八:森林資源管理項目經費930,032.50元,該項目的實施有效控制森林資源的消耗,提高林地管理水平;嚴厲打擊破壞森林及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活動;推進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工程建設,確保我縣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
項目九:龍陵縣林業產業項目(一期)經費80,000.00元,項目實施對于提高木材生產供給能力,維護木材生產安全,滿足國民經濟對木材的需求,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和林業強區建設有重要作用。
項目十:龍陵縣中藥材市場建設項目資金1,700,000.00元,該項目的實施,使縣域范圍內所有中藥材都集中在此進行進場交易,一方面打造全國石斛產品交易中心,引進全國石斛經營戶到此加工、交易;另一方面項目運營公司通過收取管理費及租金,發布市場交易信息提供信息技術服務,充分利用現有基礎深入挖掘潛在市場發展多元化經濟等方式作為公司運營成本及收益。
項目十一:森林防火經費1,589,390.00元,進一步加強了森林防火預防和撲救、應急體系和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全面提升了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及森林火災的綜合防控能力,有力地保護森林資源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項目十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項目資金1,147,025.00元,通過該項目的實施,項目區內森林資源將得到有效保護,生態效益充分發揮,項目區內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將得到有效控制。
項目十三:森林資源培育經費46,439.00元,完成人工造林(異地植被恢復)0.6521萬畝,人工更新0.1370萬畝,油茶培育0.5萬畝,義務植樹35萬株,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所有營造林任務。
項目十四:生態護林員補助項目資金5,054,979.78元,通過選聘續聘674人脫貧人口為生態護林員,將生態護林員的管護任務落實到山頭地塊,劃分管護責任區674個,實行承包管護,促進龍陵縣143萬畝人工林及其它森林草原資源將得到有效保護。
項目十五:第十二屆中國(龍陵)石斛產業發展論壇經費417,597.87元,按時舉辦石斛產業發展論壇,邀請全國石斛界相關專家學者參加,通過全面宣傳龍陵石斛,促進龍陵石斛產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2023年末實現產值75億元,生態資源利用率增加,提升龍陵石斛知名度,提高市場競爭力,推動龍陵石斛產業發展。
項目十六:石斛產業發展項目經費82,892.79元,年末種植總面積達42500畝,石斛鮮條產量達11250噸,出圃石斛花卉200萬盆以上,繁育種苗1.5億株以上,實現總產值75億元。建成年產100萬盆花卉種植示范基地2個,打造1個省級、2個市級、4個縣級示范基地;打造標準化石斛楓斗加工廠3個,提升改造石斛楓斗集中加工點5個;建設年出圃種苗1000萬株以上的石斛種苗繁育基地2個;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4個。
項目十七:2022年鄉鎮早期火情處理能力提升建設項目資金564,000.00元,該項目的實施,進一步加強了森林防火預防和撲救、應急體系和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全面提升了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及森林火災的綜合防控能力,有力地保護森林資源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項目十八:新一輪退耕還草項目資金6,967,000.00元,該項目的實施,進一步完善新一輪退耕還草政策措施,鞏固新一輪已有退耕成果,持續發揮生態效益,確保退耕農戶利益。
項目十九:新一輪退耕還林項目資金36,213,087.25元,該項目的實施,改善了農民生產、生活條件,農業結構得到進一步調整,退耕還林還草政策深得人心,退耕還林還草補助已成為退耕農戶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退耕還林地區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真正形成高效、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最大限度地滿足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項目二十: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工作經費107,000.00元,通過實施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項目區內野生動植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增強了山區人民群眾防范野生動物傷害意識,生態效益充分發揮,項目區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群眾防范猛獸襲擊意識明顯提高。
項目二十一:龍山鎮2022年以工代賑示范工程(第一批)項目資金3,000,000.00元,項目建成后,可以提高項目覆蓋區15個村(社區)集體經濟實力,使11個易地扶貧搬遷工程1229戶5010人脫貧群眾實現增收目標,同時使100人得到培訓和100人實現穩定就業。
項目二十二:中國石斛花卉交易展示中心建設項目資金1,500,000.00元,項目的實施可以在龍陵縣范圍內以及周邊地區形成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積極引導農戶發展科學、標準化種植,使石斛產業種植得到規模化的良性發展。項目能帶動龍山鎮周邊脫貧戶2000人次,提供就業人數20人,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項目二十三:2022年國家重點野生動植物保護補助資金13,800.00元,通過實施國家重點野生動植保護補助,獵捕野豬50頭實行野豬種群調控,項目區內野生動物種群得到有效調控,生態效益充分發揮,項目區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本級)2023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74,935,118.48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99.04%。與上年相比增加43,172,032.38元,增長135.92%;①基本支出較上年增加2,730,674.21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增加2,070,546.91元,商品和服務支出增加432,080.5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增加228,046.80元;主要原因是:2021年在職人員死亡撫恤在2023年支出、在職人員調動、事業人員分流(轉隸)至本單位導致基本支出增加。②項目支出較上年增加40,441,358.17元,主要原因是項目增加,其中:選聘貧困人口開展生態護林補助資金增加5,054,979.78元、草原有害生物防治補助資金減少170,000.00元、草原生態修復治理補助資金增加418,400.00元、天然林停伐補助資金增加973,670.00元、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經費減少90,000.00元、森林資源培育經費減少224,367.00元、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工作經費增加27,812.00元、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增加1,144,925.00元、石斛抽樣檢測經費增加213,180.00元、森林防火經費減少1,258,942.52元、石斛產業發展項目經費減少74,656.21元、新一輪退耕還林補助資金增加25,742,800.00元、重點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增加57,101.00元、國家重點野生動植物保護補助資金增加4,400.00元、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補助資金增加252,075.00元、重點區域松財線蟲病檢測檢疫資金增加217,886.00元、石斛產業發展論壇經費增加297,597.87元、中藥材市場建設補助資金減少6,200,000.00元、森林火災風險普查項目經費減少30,000.00元、林業產業項目(一期)前期咨詢服務經費增加80,000.00元、新一輪退耕還林延長期補助增加1,000,000.00元、中國石斛花卉交易展示中心建設項目補助資金增加1,500,000.00元、新一輪退耕還草補助資金增加6,967,000.00元、完善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資金增加910,287.25元、龍山鎮2022年以工代賑示范工程(第一批)補助資金增加3,000,000.00元、鄉鎮森林草原火情早期處理能力提升建設項目經費增加564,000.00元、森林資源管理項目經費增加63,210.00元。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外交(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3.國防(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5.教育(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6.科學技術(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7.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8.社會保障和就業(類)支出1,665,638.41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2.22%。主要用于行政單位離退休支出16,600.00元、事業單位離退休支出19,000.00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1,270,363.36元、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繳費支出138,128.25元、死亡撫恤支出221,546.80元。
9.衛生健康(類)支出1,275,951.81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1.70%。主要用于行政單位醫療支出235,661.90元、事業單位醫療512,314.08元、公務員醫療補助487,988.52元、其他行政事業單位醫療支出39,987.31元。
10.節能環保(類)支出47,475,267.03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63.36%。主要用于新一輪退耕還草項目資金支出6,967,000.00元、新一輪退耕還林項目資金支出34,302,800.00元、完善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資金支出910,287.25元、生態護林員補助資金支出5,054,979.78元、草原有害生物防治補助資金支出232,000.00元、天然林停伐補助資金支出8,200.00元。
11.城鄉社區(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2.農林水(類)支出24,518,261.23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32.72%。主要用于行政事業機構人員經費及日常公用經費支出10,830,065.57元、森林資源培育項目經費支出46,439.00元、森林資源管理項目經費支出199,990.00元、重點項目前期經費支出77,250.00元、天然林停伐補助資金支出965,470.00元、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項目資金支出1,147,025.00元、國家重點野生動植物保護補助13,800.00元、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工作經費107,000.00元、重點區域松材線蟲病檢測檢疫補助資金支出219,086.00元、森林防火經費支出1,589,390.00元、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補助資金支出255,075.00元、鄉鎮森林草原火情早期處理能力提升建設項目經費564,000.00元、第十二屆中國(龍陵)石斛產業論壇經費417,597.87元、石斛產業發展經費82,892.79元、石斛抽樣檢測經費213,180.00元、新一輪退耕還林延長期補助資金支出1,000,000.00元、草原生態修復治理補助資金支出510,000.00元、林業產業項目(一期)前期咨詢服務經費80,000.00元、龍山鎮2022年以工代賑示范工程(第一批)補助資金3,000,000.00元、中藥材市場建設補助資金支出1,700,000.00元、中國石斛花卉交易展示中心建設項目補助資金1,500,000.00元。
13.交通運輸(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4.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5.商業服務業等(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6.金融(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區(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8.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0.糧油物資儲備(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1.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2.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3.其他(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4.債務還本(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5.債務付息(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6.抗疫特別國債安排(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四、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23年度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中,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年初預算為236,000.00元,決算為201,098.37元,完成年初預算的85.21%。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年初預算為0.00元,決算為0.00元,占財政撥款“三公”經費總支出決算的0.00%;公務用車購置費支出年初預算為0.00元,決算為0.00元,占財政撥款“三公”經費總支出決算的0.00%;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年初預算為190,000.00元,決算為130,932.37元,占財政撥款“三公”經費總支出決算的65.11%,完成年初預算的68.91%;公務接待費支出年初預算為46,000.00元,決算為70,166.00元,占財政撥款“三公”經費總支出決算的34.89%,完成年初預算的152.53%,具體是國內接待費支出決算70,166.00元(其中:外事接待費支出決算0.00元),國(境)外接待費支出決算0.00元。其中: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本級)2023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年初預算為236,000.00元,支出決算為201,098.37元,完成年初預算的85.21%。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年初預算為0.00元,決算為0.00元;公務用車購置費支出年初預算為0.00元,決算為0.00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年初預算為190,000.00元,決算為130,932.37元,完成年初預算的68.91%;公務接待費支出年初預算為46,000.00元,決算為70,166.00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52.53%。2023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小于年初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厲行節約,嚴格控制“三公”經費支出。
2023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比上年增加1,112.13元,增長0.56%。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0.00元,較上年無增減變動;公務用車購置費支出決算0.00元,較上年無增減變動;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決算減少24,067.27元,下降15.53%;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增加25,179.40元,增長55.97%。2023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減少,主要是本著節儉高效的原則,進一步加強公務用車管理,減少費用支出;二是公務接待費增加,主要是由于工作對接、林業項目檢查驗收頻次增加,導致公務接待費增加。
(二)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實物量的具體情況
1.安排因公出國(境)團組0個,累計0人次。
2.購置車輛0輛。開支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的公務用車保有量為3輛。主要用于全縣林業和草原工作所需車輛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
3.安排國內公務接待75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776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全縣林業和草原工作發生的接待支出。安排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本級)2023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1,081,496.36元,比上年增加432,080.50元,增長66.53%,主要原因是部門履職盡責任務增加、經費標準調整、人員變動、物價上漲。單位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辦公費、印刷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差旅費、公務接待費、工會經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其他交通費用、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其中:辦公費313,700.67元、印刷費2,500.00元、水費2,381.40元、電費42,107.18元、郵電費119,388.42元、差旅費110,329.00元、公務接待費45,973.00元、工會經費125,824.32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124,892.37元、其他交通費用189,600.00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4,800.00元。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截至2023年末,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本級)資產總額24,455,796.54元,其中,流動資產12,823,392.87元,固定資產11,067,146.20元(凈值),對外投資及有價證券0.00元,在建工程0.00元,無形資產1,257.47元(凈值),其他資產564,000.00元(凈值)(具體內容詳見附表)。與上年相比,本年資產總額增加512,510.35元,其中固定資產減少629,852.03元。處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賬面原值0.00元;處置車輛0輛,賬面原值0.00元;報廢報損資產50項,賬面原值341,290.00元,實現資產處置收入0.0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賬面原值0.00元,實現資產使用收入0.00元。
(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表詳見附表)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2023年度,單位政府采購支出總額387,349.87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4,640.00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00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382,709.87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387,349.87元,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387,349.87元。
四、單位績效自評情況
單位績效自評情況詳見附表。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無
六、相關口徑說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公用經費包括商品和服務支出、資本性支出等人員經費以外的支出。
(二)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經費支出。
(三)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及部門預算管理有關規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指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牌照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指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用車指用于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包括省部級干部專車、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費用。本文中公開的財政撥款“三公”經費相關數據是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及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支出的相關經費,不含非財政撥款部分。
(四)本文所稱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決算數是指各部門(含下屬單位)或單位當年通過本級財政撥款和以前年度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數(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部門決算:各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及其履行職能情況編制,反映部門和單位所有預算收支和結余執行結果及績效等情況的綜合性年度報告,是改進部門預算執行以及編制后續年度部門預算的參考和依據。
財政撥款收入:指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包括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
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機關運行經費:指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項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監督索引號53052300647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