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3-6-/2021-0924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決算 | 發布日期 | 2021-09-24 |
| 文號 | 瀏覽量 |
目 錄
第一部分 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概況
一、主要職能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九、“三公”經費、行政參公單位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表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報告
(三)項目(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六、相關口徑說明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概況
一、主要職能
(一)主要職能
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主要職能:宣傳貫徹林業相關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以國有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為核心,依法保護國有林木、林地,嚴厲打擊偷砍盜伐、毀林開墾、亂占林地等破壞國有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加強火源管理,做好轄區內的森林防火及撲救工作,確保國有森林資源安全;做好轄區內的森林資源培育、林業有害生物、森林病蟲害監測和防治等工作;按照國家相關管理規定,做好國家重點公益林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公益林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掌握管護區域內的資源狀況和動態,按照上級相關政策,研究制訂林場長期發展規劃;組織做好森林資源培育和林下資源開發利用。
(二)2020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介紹
1.以公益林管護為核心,確保森林資源安全
林場現經營總面積為 6809.13 公頃。其中:林業用地面積 6690.40 公頃,占總面積 98.26%;非林地面積 118.73 公頃,占總面積 1.74%。2020年公益林管護工作穩步開展:一是招聘管護人員到位,林場按照“精簡人數、提高待遇、優化結構、提升素質”的工作要求,共招聘公益林、天然林管護人員30名,簽訂管護合同30份,建立了一支精干、高效、能適應新時期管護需要的專業化護林隊伍;二是管理制度規范到位,進一步完善了巡護、考核等制度,強化管理人員的監督管理,理順管護人員管理體制,達到“山有人管、林有人護、火有人防、責有人擔”的工作目標;三是認真開展考核工作,嚴格按照《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資源巡護管理制度》和《云南省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管理辦法》等規定開展管理考核工作;四是資金兌付到位,發放天然林停伐管護勞務費106000.00元,中央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548000.00元,省級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20000.00元,通過天然林及公益林的管護實施,使天然林停伐及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充分發揮了資金效益,確保了我場林區森林資源安全。
2.森林防火工作早安排、早落實,無一例火警、火情發生。
一是完善制度。2020年編制、完善了《森林防火工作計劃》、《宣傳實施計劃》、《火災撲救應急處置辦法》、《實施意見》、《火災處置制度》等制度辦法;二是健全機構。組建義務撲火隊伍、季節性半專業撲火隊伍各一支,應急小分隊8支,共計105人。開展專業技能、法律法規及相關知識培訓6次,參訓人員300人次,對撲火預案事項進行現場應急演練。三是強化宣傳。利用消防車和林場巡護摩托車流動播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云南省森林防火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和防火知識,共出動消防車宣傳72車次,巡護摩托車宣傳600車次。張貼和發放森林防火須知1500份、公開信800封,發放通告、命令300份、森林防火宣傳單8000份,新增宣傳牌150塊、警示牌80塊,添新永久、半永久性森林防火宣傳碑(牌)、警示牌30塊,張貼和刷新宣傳標語1060條。同時,利用手機短信、村組廣播、村民小組會議等多種形式宣傳森林防火知識,廣播防火知識200次,召開村組會議宣傳防火知識33余場次,刊出防火知識板報20期,懸掛五彩旗10套。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林區群眾的森林防火意識不斷增強。四是加強儲備物資管理。林場嚴格按照撲火物資管理規定,開展了撲火物資清理造冊登記工作,制作了擺放架分類整齊擺放物資,建立健全臺賬,明確了專人負責物資出進,并適時進行維護,確保了機具運行良好。五是明確責任,強化管理。林場與各相關責任人層層簽訂責任書264份,簽訂抵制違規用火承諾書589份、學生保證書900余份。做到了責任明確,工作到位,每片山林有人護、每個山頭有人管,真正達到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目標任務。六是嚴格野外火源管理。進入防火戒嚴期,林場嚴管野外火源、嚴查森林火案,認真開展了整治野外違規用火、“無火清明”武裝巡護等專項行動,狠抓重點林區和重點時段的防火工作。在元旦節、春節、清明節、五一節等特殊時段,到各重點林區增崗設卡加強巡護。全場設立固定和移動檢查站卡7個,登記入山人員2131人次,暫扣火種211個,制止上墳燒香燒紙人員600人次,從根本上控制了火源入山,確保了高火險期和節假日期間林區內無火警、火災的發生。七是嚴守帶值班制度。防火期間嚴格執行領導帶班,24小時雙人值班制度,實行每天3次點名制度,防火期間,各種通信設備運行良好,信息暢通,全體干部職工無脫崗、漏崗現象發生,全年無火警火情發生。
3.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防工作
一是林場設立監測樣地7個,全年開展動態監測12次,上報監測結果12次,撰寫調查報告12份。二是按照《松材線蟲病普查抽樣檢測辦法》和《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開展松材線蟲病普查一次,普查面積7.3萬畝,松科植物普查率達100%,未發現松材線蟲病。三是開展薇甘菊調查工作一次,在大圍山林區及公鵝頭林區發現薇甘菊危害面積4畝,并根據實際情況上報了縣林檢局。
4.資源林政工作
一是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國有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一年來,共立案調查5起林政案件,結案5起,結案率達100%,其中盜伐林木案2起,盜伐林木活立木蓄積1.7537立方米,折合原木1.0344立方米;毀壞林木案3起,毀壞林木活立木蓄積1.4563立方米,折合原木0.8373立方米,共收繳罰款2614.6元,林木賠償款143.75元。
二是完成了新塘房縣級樣板林驗收、結算工作。作業總面積19.3385公頃,采伐原木1788.5立方米;
三是完成了關于龍陵縣工業園區新型材料產業園一期基礎設施邊坡治理擴建項目臨時占用林地林木采伐項目,于5月23日結束采伐,實際采伐杉木、禿杉原木29.7782立方米,收取林木采伐收入12042.76元整。
四是積極完成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工作,在林場設立九個野生動物保護執法疫病監測和宣教點,充分利用護林員加大野外巡護監測力度,劃定野外巡護、看守區域,確保人員到崗、責任到人;上半年共粘貼《野生動物保護通告》69份,第285號公告90余份,發放宣傳單1000多份;通過監測巡護,對干擾野生動物活動、損毀野生動物棲息地及繁育活動中的不規范行為及時進行了制止;對發現的盜獵、濫食、非法經營等違法犯罪嚴格懲處,有效打擊了違法犯罪活動的氣焰。
5. 林下產業項目實施情況
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公益林林下經濟示范(云嶺產業技術領軍人才)項目于2020年6月開始實施,截至12月,完成中藥材種植重樓2畝、黃精2畝,完成噴灌設施建設2畝,標志牌建設1座,項目總投資242500元。項目的實施使林場森林資源綜合利用率不斷得到提高,實現“不砍樹也致富”的生態、經濟雙贏機制,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金山銀山,為全縣脫貧攻堅貢獻林業一份力量。
二、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納入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2020年度部門決算編報的單位共1個。其中:行政單位0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0個,其他事業單位1個。分別是:
1.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
(二)部門人員和車輛的編制及實有情況
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2020年末實有人員編制45人。其中:行政編制0人(含行政工勤編制0人),事業編制45人(含參公管理事業編制0人);在職在編實有行政人員0人(含行政工勤人員0人),事業人員45人(含參公管理事業人員0人),其他人員0人。
離退休人員20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20人。
實有車輛編制5輛,在編實有車輛5輛。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表
(詳見附件)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2020年度收入合計7470090.58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5764503.12元,占總收入的77.17%;上級補助收入0元,占總收入的0%;事業收入0元(含教育收費0元),占總收入的0%;經營收入0元,占總收入的0%;附屬單位繳款收入0元,占總收入的0%;其他收入1705587.46元,占總收入的22.83%。與上年對比增加1075306.52元,增長16.82%,主要原因為:工資福利支出減39711.99元,商品服務支出增加182615.05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減178184.00元,其他收入增1110587.46元。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2020年度支出合計6762451.50元。其中:基本支出5764503.12元,占總支出的85.24%;項目支出997948.38元,占總支出的14.76%;上繳上級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共0元,占總支出的0%。與上年對比增加436028.36元元,增長6.89%,主要原因為:工資福利支出減少39711.99元,商品服務支出減少2384.95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減少178184.00元,項目支出增加656309.30元。
(一)基本支出情況
2020年度用于保障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正常運轉的日常支出5764503.12元。與上年對比減少220280.94元,下降3.68%,主要原因分析為:工資福利支福利支出減39711.99元,商品服務支出減少2384.95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減178184.00元。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人員經費支出5439985.84元,占基本支出的94.37%;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辦公設備購置等日常公用經費324517.28元,占基本支出的5.63%。
(二)項目支出情況
2020年度用于保障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用于專項業務工作的經費支出997948.38元。與上年對比增加656309.30元,增長192.11%,主要原因分析為:天然林資金支出增加7.28萬元,生態效益補償資金支出增加34.91萬元,森林防火資金增加4.42萬元,林下可熱物清理項目資金增加19.02萬元。具體項目開支及開展工作情況為:一是支付天然林停伐管護人員勞務費106400.00元,二是支付森林生態效益管護人員勞務費618560.00元,三是支付森林預防與撲救工作各種費用82798.38元,四是支付林下可熱物清理工時費190190.00元。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5764503.12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85.24%。與上年對比減少35280.94元,下降0.61%,主要原因為:工資福利支出減少39711.99元,商品服務支出增加182615.05元,對給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減少178184.00元。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外交(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3.國防(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4.公共安全(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5.教育(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6.科學技術(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7.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8.社會保障和就業(類)支出744313.6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12.91%。主要用于工資福利支出693429.60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支出649401.60元、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繳費支出44028.00元);商品和服務支出6000.00元,為退休人員公務費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44884.00元,為遺屬生活補助。
9.衛生健康(類)支出565062.64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9.8%。主要用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支出361411.60元、公務員醫療補助繳費支出203651.04元。
10.節能環保(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1.城鄉社區(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2.農林水(類)支出4455126.88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77.29%。主要用于工資福利支出4136609.60元,商品和服務支出318517.28元。
13.交通運輸(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4.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5.商業服務業等(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6.金融(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7.援助其他地區(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8.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9.住房保障(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0.糧油物資儲備(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1.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2.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3.其他(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4.債務還本(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5.債務付息(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6.抗疫特別國債安排(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預算為56000.00元,支出決算為55366.20元,完成預算的98.87%。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為0元,完成預算的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為49251.20元,完成預算的107.07%;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為6115.00元,完成預算的61.15%。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大小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為嚴格遵守相關規定,認真執行厲行節約,確保“三公”經費不超年初預。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比2019年增加9226.09元,增長20%。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0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增加10076.09元,增長25.72%;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減少850.00元,下降12.20%。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增加主要原因為:我場林區分散、點多面廣,林區巡護強度加大,燃油費增加,加之公務用車使用年限較長修理費用增加,導致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增加10076.09元;各項工作檢查及對接工作相對減少,故公務接待費減少850.00元。
(二)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元,占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49251.20元,占88.96%;公務接待費支出6115.00元,占11.04%。具體情況如下:
1.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元,共安排因公出國(境)團組0個,累計0人次。
2.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49251.20元。其中:
公務用車購置支出0元,購置車輛0輛。
公務用車運行維護支出49251.20元,開支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的公務用車保有量為2輛。主要用于森林防火巡查、森林病蟲害巡查及森林保護、脫貧攻堅等工作需車輛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
3.公務接待費支出6115.00元。其中:
國內接待費支出6115.00元(其中:外事接待費支出0元),共安排國內公務接待10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113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森林防火、資源林政管理、脫貧攻堅等相關工作發生的接待支出。
國(境)外接待費支出0元,共安排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2020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0元,與上年對比增加0元,增長0%。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資產總額28825170.00元,其中,流動資產3043760.31元,固定資產3574159.33元,對外投資及有價證券0元,在建工程0元,無形資產0元,公共基礎設施22207250.36元,其他資產0元(具體內容詳見附表)。與上年相比,本年資產總額減少962586.99元,其中固定資產減少258183.24元。處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賬面原值0元;處置車輛0輛,賬面原值0元;報廢報損資產0項,賬面原值0元,實現資產處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賬面原值0元,實現資產使用收入0元。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2020年度,部門政府采購支出總額6000.00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6000.00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0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0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0%。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項目一:
1.項目名稱: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天然林停伐保護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納入天然林停伐保護面積0.3509萬畝。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龍陵縣財政局關于2020年縣級部門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及財政績效評價有關事項的通知》(龍財預〔2021〕152號)文件要求,我場高度重視,及時組織科室相關人員對2020年度天然林停伐保護項目進行了績效自評,并形成了績效自評報告。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
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2020年天然林停伐保護項目資金876000.00元,龍陵縣財政局以龍財農﹝2019﹞4號2019年天然林停伐補助資金下達70000.00元、以龍財農﹝2019﹞5號2019年天然林停伐補助資金(防火通道建設)下達700000.00元、以龍財農﹝2019﹞5號2019年天然林停伐補助資金下達70000.00元,以龍財預〔2020〕1號下達36000.00元,實際到位104000.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
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2020年天然林停伐保護項目資金共計876000.00元,兌付資金104000.00元,結余資金772000.00元,資金結余在縣財政。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資金使用過程中嚴格按照《天然林保護修復制度方案》、《林業生態保護恢復資金管理辦法》等的相關規定使用資金;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政府會計制度》,做到專人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建立了科學合理、層次清晰、分工明確、覆蓋全面的財務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專項資金管理制度;資金撥付實行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直接支付和授權支付),資金兌付通過“一折通”系統和銀行卡兌付;在資金使用過程中認真接受紀委監委、財政、審計等部門監督,做到花錢必問效、問效必追責。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一是數量指標: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天然林停伐項目0.3509萬畝,實施完成防火通道建設項目2.29公里。二是質量指標:經過積極采取措施,切實加強對天然林管護,在管護的天然林區沒有發生亂砍濫伐、森林火災和森林病蟲害等現象,天然林區森林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生態效益得到更有效發揮。三是時效指標:項目正在實施。四是成本指標:通過天然林停伐保護項目實施,第一解決了森林管護經費短缺問題。第二通過管護責任區進一步優化,減少了管護人員聘用數量,大大節約了管護成本。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一是經濟效益指標:一方面,可以依托管護的森林資源,積極開展合理經營利用,發展林下森林食品、中藥材、林特產品采集加工、森林旅游等特色產業,必將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生態化與生態發展產業化的有機統一。二是社會效益指標:通過對生態管護政策的實施,森林資源管護不論是人們的認識和工作氛圍,還是管護力量、方式、強度、效果都將發生可喜的變化。第一能帶動項目區內管護能力的提升,管護力量的加強,管護方式的優化。第二能使管護區內森林火災下降,林業有害生物得到控制,濫伐盜伐、毀林開荒、違法征占林地等違法行為將得到有效管控,為龍陵縣森林資源安全提供堅強保障。三是生態效益指標:通過管護投入不斷增加,生態管護政策的實施,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資源監測、資源檔案管理、裝備設施等基礎建設不斷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能力和管護水平不斷提高,森林資源將得到有效保護,生態效益充分發揮,管護區內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將得到有效控制。通過天然林及天然林補償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促進龍陵縣碧水藍天的增加,將更加有效地承載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生態保障。四是可持續影響指標:天然林停伐保護項目是一項系統性強的森林資源保護性工程,是為人民提供美好生態環境的保護性工程。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第一只有加強林業生態保護頂層設計和組織領導,天然林停伐保護項目才能夠順利實施;第二只有進一步將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多惠及林農,增加林農收入才能將天然林停伐保護項目在最廣大林農群眾的心里落地生根;第三只有加強隊伍建設才能確保天然林停伐保護項目的順利實施;第四只有進一步與時俱進完善管護制度建設才能確保天然林停伐保護項目發揮最大的生態效益。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
通過建造固定的管護標志碑,印發有關法律、法規、條例宣傳手冊,粘貼標語等方式進行大力宣傳,使天然林的保護和補助政策的重大意義及有關規定、制度深入群眾心中,廣泛爭取廣大群眾支持,使廣大干部群眾在思想認識上形成共識,為天然林的保護和管理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使群眾滿意度達到90%以上。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縣財政資金調度困難,導致項目實施進度緩慢,項目資金指向的目標任務無法完成,給管護工作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帶來一定影響。建議積極與財政部門協調,加速資金撥付,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天然林補助偏低,影響護林員管理天然林的積極性。建議逐步增加天然林補助金投入,提高補償標準,提高護林員管護積極性。
6.績效自評結果
項目實施單位按項目管理要求,嚴格項目管理,按時、按質完成各項指標,通過對2020年天然林停伐保護項目的績效自評,總分100分,自評得分92分,自評等級為優。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
天然林停伐保護項目的實施堅持公開公正的原則,在兌付補助資金時,在項目實施村委會都進行了公示。護林員選聘也是堅持“精準、自愿、公開、公平、公正”,統一選聘和管理的原則。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1)經驗及做法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二是明確職責,強化管理。負責轄區內天然林的全面保護、管理工作,協調解決轄區內天然林停伐保護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有關問題,根據與主管部門簽訂的責任狀完成各項指標任務,組織實施轄區內天然林管理的政策宣傳、質量監管等相應的各項業務和日常工作,并對轄區內的天然林管護質量、管護效果負責。三是完善制度保障。第一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國家級天然林管理辦法》、《天然林保護修復制度方案》、《林業生態保護恢復資金管理辦法》、《云南省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管理辦法》、《保山市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管理實施細則》確保全縣補償資金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第二對補償資金的使用進一步強化監督檢查,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嚴格執行行政問責制。對天然林的管護,嚴格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管護,結合實際,不斷總結和完善管護措施。四是技術保障。結合工作實際,定期開展業務技術培訓和經驗交流,不斷提高管理人員和護林人員的技術素質和管理水平,全面實現我場天然林規范化、制度化管理。五是加強宣傳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爭取全社會的廣泛支持。通過在管護責任區周邊建造天然林永久性宣傳標志責任牌,宣傳墻,同時印發有關法律、法規、條例手冊,并粘貼標語,進行廣播、電視、媒體等方式進一步宣傳,使中央、省級政府對天然林保護和管理實行財政補助的重大意義及有關法規、規定、制度深入千家萬戶,家喻戶曉,爭取與實施天然林經濟利益受損的廣大林農群眾的支持,使廣大干部職工、林農群眾在思想認識上形成共識,為我場天然林項目的實施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2)存在問題
一是天然林補助標準低,對納入天然林的補助標準為10元/畝,補助費與生產木材收入差距過大。二是加強管護隊伍建設。大部分管護人員綜合素質、專業素質和管理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項目二:
1.項目名稱: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區劃公益林面積7.3151萬畝。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龍陵縣財政局關于2020年縣級部門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及財政績效評價有關事項的通知》(龍財預〔2021〕152號)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視,及時組織科室相關人員對2020年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項目進行了績效自評,并形成了績效自評報告。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
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2020年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項目資金共計568000.00元,龍陵縣財政局以龍財農〔2020〕1號下達284000.00元、以龍財建〔2020〕58號下達284000.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
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2020年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項目資金共計568000.00元,兌付資金564000.00元,結余資金4000.00元,結余資金為年終以獎待補,需年終考核后才兌付。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資金使用過程中嚴格按照《林業生態保護恢復資金管理辦法》、《云南省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管理辦法》、《保山市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管理實施細則》等相關規定使用資金;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政府會計制度》,做到專人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建立了科學合理、層次清晰、分工明確、覆蓋全面的財務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專項資金管理制度;資金撥付實行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直接支付和授權支付),資金兌付通過“一折通”系統和銀行卡兌付;在資金使用過程中認真接受紀委監委、財政、審計等部門監督,做到花錢必問效、問效必追責。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一是數量指標:完成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公益林管護面積8.327萬畝,其中,國家級公益林7.7671萬畝、省級公益林0.5599萬畝。二是質量指標:經過積極采取措施,切實加強對公益林管護,在管護的公益林區沒有發生亂砍濫伐、森林火災和森林病蟲害等現象,公益林區森林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生態效益得到更有效發揮。三是時效指標:項目正在實施。四是成本指標:通過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項目實施,第一解決了森林管護經費短缺問題。第二通過管護責任區進一步優化,減少了管護人員聘用數量,大大節約了管護成本。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一是經濟效益指標:一方面,可以依托管護的森林資源,積極開展合理經營利用,發展林下森林食品、中藥材、林特產品采集加工、森林旅游等特色產業,必將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生態化與生態發展產業化的有機統一。二是社會效益指標:通過對生態管護政策的實施,森林資源管護不論是人們的認識和工作氛圍,還是管護力量、方式、強度、效果都將發生可喜的變化。第一能帶動項目區內管護能力的提升,管護力量的加強,管護方式的優化。第二能使管護區內森林火災下降,林業有害生物得到控制,濫伐盜伐、毀林開荒、違法征占林地等違法行為將得到有效管控,為龍陵縣森林資源安全提供堅強保障。三是生態效益指標:通過管護投入不斷增加,生態管護政策的實施,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資源監測、資源檔案管理、裝備設施等基礎建設不斷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能力和管護水平不斷提高,森林資源將得到有效保護,生態效益充分發揮,管護區內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將得到有效控制。通過公益林及天然林補償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促進龍陵縣碧水藍天的增加,將更加有效地承載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生態保障。四是可持續影響指標: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項目是一項系統性強的森林資源保護性工程,是為人民提供美好生態環境的保護性工程。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第一只有加強林業生態保護頂層設計和組織領導,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項目才能夠順利實施;第二只有不斷增加護林員收入,才能夠有效實施項目;第三只有加強隊伍建設才能確保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項目的順利實施;第四只有進一步與時俱進完善管護制度建設才能確保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項目發揮最大的生態效益。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
通過建造固定的管護標志碑,印發有關法律、法規、條例宣傳手冊,粘貼標語等方式進行大力宣傳,使公益林的保護和補助政策的重大意義及有關規定、制度深入群眾心中,廣泛爭取廣大群眾支持,使廣大干部群眾在思想認識上形成共識,為公益林的保護和管理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使群眾滿意度達到90%以上。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縣財政資金調度困難,導致項目實施進度緩慢,項目資金指向的目標任務無法完成,給護林員的生產生活帶來一定影響。建議積極與財政部門協調,加速資金撥付,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公益林補助偏低,影響護林員管理公益林的積極性。建議逐步增加公益林補償金投入,提高補償標準,提高護林員管護積極性。
6.績效自評結果
項目實施單位按項目管理要求,嚴格項目管理,按時、按質完成各項指標,通過對2020年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項目的績效自評,總分100分,自評得分99分,自評等級為優。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項目的實施堅持公開公正的原則,在兌付補助資金時,在項目實施村委會都進行了公示。護林員選聘也是堅持“精準、自愿、公開、公平、公正”,統一選聘和管理的原則。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1)經驗及做法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二是明確職責,強化管理。協調解決轄區內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有關問題,根據與主管部門簽訂的責任狀完成各項指標任務,并對本責任單位的公益林森林資源安全負責,組織實施轄區內公益林管理的政策宣傳、質量監管等相應的各項業務和日常工作,并對轄區內的公益林管護質量、管護效果負責。三是完善制度保障。第一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辦法》、《云南省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管理辦法》和《保山市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管理實施細則》確保全縣補償資金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第二對補償資金的使用進一步強化監督檢查,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嚴格執行行政問責制。對公益林的管護,嚴格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管護,結合實際,不斷總結和完善管護措施。四是技術保障。結合工作實際,定期開展業務技術培訓和經驗交流,不斷提高管理人員和護林人員的技術素質和管理水平,全面實現我場公益林規范化、制度化管理。五是加強宣傳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爭取全社會的廣泛支持。通過在管護責任區周邊建造公益林永久性宣傳標志責任牌,宣傳墻,同時印發有關法律、法規、條例手冊,并粘貼標語,進行廣播、電視、媒體等方式進一步宣傳,使中央、省級政府對公益林保護和管理實行財政補助的重大意義及有關法規、規定、制度深入千家萬戶,家喻戶曉,爭取與實施公益林經濟利益受損的廣大林農群眾的支持,使廣大干部職工、林農群眾在思想認識上形成共識,為我場公益林項目的實施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2)存在問題
一是公益林補助標準低,對納入公益林的補助標準為10元/畝,補償費與生產木材收入差距過大。二是加強管護隊伍建設。大部分管護人員綜合素質、專業素質和管理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項目三:
1.項目名稱: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森林防火經費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2020年三江口國有林場森林火災發生率控制在5.5次/10萬公頃以下、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9‰以內、森林火災當日撲滅率不低于98%,開展松山林下可燃物清理項目770畝,進一步加強了森林防火預防和撲救、應急體系和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全面提升了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及森林火災的綜合防控能力,有力地保護森林資源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龍陵縣財政局關于2020年縣級部門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及財政績效評價有關事項的通知》(龍財預〔2021〕152號)文件要求,我場高度重視,及時組織科室相關人員對2020年度森林防火經費項目進行了績效自評,并形成了績效自評報告。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
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2020年森林防火經費項目資金共計261587.46元,龍陵縣財政局以龍財綜﹝2019﹞31號下達松山林下可燃物清理項目資金190190.00元,以龍財綜﹝2019﹞31號下達2020年森林防火車輛保險經費21397.46元,以龍財綜﹝2019﹞31號下達2020年森林防火經費50000.00元。合計下達防火經費261587.46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
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2020年森林防火經費項目資金共計261587.46元,其中完成松山林下可燃物清理項目770畝,支出經費190190.00元;森林防火車輛保險經費21397.46元;森林防火經費50000.00元。資金無結余。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嚴格按照部門內控制度,預算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執行,制訂項目實施方案,專款專用,確保項目實施效果和資金安全。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一是數量指標:森林火災發生率控制在5.5次/10萬公頃以下,森林火災次數不超過12次,當日火災撲滅率不低于98%。二是時效指標:按照工作開展情況、進度及時完成森林防火各項資金支付。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快速、安全、高效處置森林火災,年度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9‰以內。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
林區及周邊區域群眾滿意度達到了80%以上。
5.績效自評結果
績效自評結果為優。
6.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
整體自評結果在政府門戶網站公開。
7.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1)經驗
各級森林防火經費的投入,有效保護了林場森林資源,確保了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了生態環境建設和經濟、社會的健康穩步發展,為龍陵森林防火工作夯實了基礎。
(2)問題和建議
上級下達森林防火經費有限,縣財政資金困難,難于配套,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森林防火工作的開展。建議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大森林防火經費投入,加大防火基礎設施項目申報力度,為開展好森林防火各項工作,最大程度為保護森林草原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8.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1.部門基本情況
(1)部門概況
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為縣林業和草原局下屬股所級財政全額撥款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林場內設機構6個辦公室、9個資源管理站。2020年末實有人員編制數45人,在職在編實有人數45人,退休人員20人。
(2)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2020年重點工作情況,圍繞縣委、縣政府、縣林草局工作開展林場生態建設、森林資源保護等工作職責職能,整理歸納出2020年林場重點項目績效目標。
(3)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①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2020年度收入合計7470090.58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5764503.12元,占總收入的770.17%;其他收入1705587.46元,占總收入的22.83%。與上年對比增加1075306.52元,增長16.82%,主要為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減少35280.94元,其他收入增加1110587.46元。
②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2020年度支出合計6762451.50元。其中:基本支出5764503.12元,占總支出的85.24%;項目支出增加997948.38元,占總支出的14.76%;與上年對比增加436028.36元,增加6.89%,其中:基本支出減少220280.94元,包括人員經費增217895.99元,日常公務經費減少2384.95元;項目支出增加656309.30元。
(4)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制訂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預算管理制度,遵循“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積極穩妥、統籌兼顧、保證重點、效益優先”的預算編制原則,按照“收支兩條線”的原則進行統籌規劃,全面反映單位財務收支總貌。
2.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1)績效自評目的
我場通過對項目立項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管理情況、項目績效表現情況自我評價,了解資金使用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績效管理責任,完善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進一步提升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2)自評指標體系
根據項目實施的進度,結合項目績效總目標和階段性目標進行自評,將績效評價指標分為產出指標、效益指標、滿意度指標三大項指標體系來做總體評價和評分。四大項指標具體細化為:投入15分(目標設定7分、預算配置8分),自評得分12分(目標明確得7分、預算編制科學得3分、確保重點支出安排得2分);過程30分(預算執行15分、預算管理12分、資產管理3分),自評得分30分(嚴格預算執行得5分、嚴格結轉結余得3分、項目組織良好得3分、“三公經費”節支增效得4分、管理制度健全得6分、信息公開及時完整得6分、資產管理使用規范有效得3分);產出30分(職責履行30分),自評得30分(機構健全得10分、分工明確得10分、責任落實單位得10分);效果25分(履職效益25分),自評得分25分(經濟效益得6分、生態效益得6分、社會效益得6分、社會公眾滿意度的7分)。自評總得分97分。
(3)自評組織過程
①準備階段(2020年3月10日——30日)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②實施階段(2020年4月1日——11月30日)
開展安排績效自評工作,制訂評價指標體系,對一級項目進行自評,上報財政局審核。
③總結階段(2020年12月1日——31日)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接受監督檢查。
3.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1)投入情況分析
①目標設定明確:一是績效目標設定合理,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符合部門“三定”方案確定的職責;符合部門制訂的中長期實施規劃。二是績效指標明確,反映和考核部門整體績效目標的明細化情況。
②預算配置科學:預算編制依據充分,基礎信息完善、數據詳實,保障了部門年度正常工作目標的開展。
(2)過程情況分析
為強化部門整體支出,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建立節約型機關,開展了大量工作,行政效能顯著。具體包括:一是適時、有針對性的對相關制度進行增補修訂,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二是嚴格落實制度的執行,不斷強化內部管理,收到了較好的成效。三是嚴格執行公務卡結算制度、政府采購等有關規定,政府采購目錄內的貨物與服務全部按要求實施了政府采購,確保了支出管理流程、審批手續的完整。四是通過學習、培訓,強化了會計核算工作。五是嚴格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有關規定公開部門、單位財政預決算信息。
(3)產出情況分析
2020年度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財政撥款收入年初預算數為6591069.64元,決算數5764503.12元,差異826566.52元,主要為在職人員普遍調薪增資,人員工資支出增加及中央等項目支出調整、增加。2020年財政撥款支出年初預算數為6591069.64元,決算數為5764503.12元,財政撥款決算支出按支出性質和經濟分類為:基本支出5764503.12元,占總支出的100%,主要用于人員工資支出及日常公用經費(其中人員經費5439985.84元,占基本支出94.37%,公用經費324517.28元,占基本支出5.63%)。
(4)效果情況分析
2020年,龍陵縣三江口國有林場按照預算管理和支出績效的要求,嚴格對預算申報、預算評審、資金申請等環節進行審批,確保項目資金預算到位、執行到位、使用到位,充分發揮預算資金效益。同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加強項目監督,按時、按質、按量完成項目績效指標,確保了林場各項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
4.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①各相關科室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②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給考核評價及評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場已作出工作要求,加強對項目開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做好充分調研,依據實際情況做好經費支出預算,制訂合理的項目實施計劃;項目實施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后及時總結自評。
5.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各項目單位的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二是制訂了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及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長效機制;三是促進各科室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四是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分配上級財政預算項目資金的重要依據。
6.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加強我場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使各科室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1)重視預算執行。一是為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項目資金實行從申報到執行結束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對各單位的責任目標考核中;三是不定期召開預算執行進度通報會,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資金結余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加快項目預算執行。
(2)提高項目執行質量。資金下達后,及時制訂項目實施方案,明晰資金使用內容和范圍,督促各項目實施單位加快資金執行進度。涉及物資采購的,提前組織專家論證并提出設備、物資參數,一旦資金下達就可立即進入政府采購程序,加快了采購進度。
(3)落實資金監管。我場嚴格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7.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
(三)項目(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部門績效自評情況詳見附表(附表10—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無
六、相關口徑說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務支出、資本性支出等人員經費以外的支出。
(二)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
(三)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及部門預算管理有關規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指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牌照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指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用車指用于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包括省部級干部專車、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費用。
(四)“三公”經費決算數:指各部門(含下屬單位)當年通過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數(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收入:指本級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
二、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上級和其他同級部門補助收入等。
三、上年結轉: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結轉到本年仍按原規定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
四、結轉下年:指以前年度預算安排、因客觀條件發生變化無法按原計劃實施,需延遲到以后年度按原規定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
五、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六、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七、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科目代碼2080501):指行政單位離退休人員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
八、三公經費:是指市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我單位不涉及專用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