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2-8-/2019-0704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農業農村局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19-07-04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1.機構情況
龍陵縣農業局成立于1970年,是龍陵主管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行政單位,隸屬龍陵縣人民政府,是政府組成部門,地址:龍陵縣龍山鎮遠征路,龍陵縣農業局設機關1個,局屬全額撥款事業單位18個(其中:參公管理事業單位1個)。
2.基本職能
負責貫徹執行農業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起草或擬訂有關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業機械化、農產品加工、鄉鎮企業等農業各產業(以下簡稱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和中長期規劃,并負責組織實施。
承擔完善農村經營管理體制職責。提出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政策建議,指導農村土地承包、耕地使用權流轉和承包糾紛仲裁管理。指導、監督減輕農民負擔和村民籌資籌勞工作,指導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指導、扶持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產品行業協會的建設與發展。
負責指導農業產業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鄉鎮企業改革發展,組織開展農業產業化、鄉鎮企業統計、信息工作和運行情況分析。提出農業產業化經營規劃、政策建議,促進農業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發展。提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指導農產品加工業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和服務體系建設。
3.年末機構人員情況
在職人員編制124人,其中:行政編制17人,事業編制107人。在職實有127人,其中:財政全供養127人,經費自理人員0人,財政部分供養7人,非財政供養0人。離退休人員67人,其中: 離休1人,退休66人。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市、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建設特色農產品加工基地,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質量和競爭力,推動糧經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2018年,計劃實現農業總產值增長6 %以上、農業增加值增長6%以上、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糧食產量15.45萬噸以上;下一榨季甘蔗產量43萬噸以上;茶葉產量7600噸以上;漁業產量7500噸以上。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1.2018年決算收入4443.31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4443.31萬元,占總收入100%;其他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0%。預算收入比上年增加257.96萬元,增加率21.06%。
2.2018年決算支出4527.15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支出4527.15萬元,占總支出100%。基本支出1725.77萬元,占總支出38.12%;項目支出2801.38萬元,占總支出61.88%。預算支出比上年增加257.96萬元,增長率21.06%。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我局不斷完善績效管理制度建設,制定了預算管理相關制度。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我局通過對項目立項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管理情況、項目績效表現情況自我評價,了解相關項目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時遵循“目標引領、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結果導向”的原則提高我局的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自評指標體系(詳見附表)
(三)自評組織過程
1.準備階段(2018年3月10日—30日)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2.實施階段(2018年4月1日—11月30日)
下發績效自評工作通知,安排績效自評工作,制定評價指標體系;組織項目單位自評并上報自評報告,匯總二級績效自評后對一級項目進行自評。
3.總結階段(2018年12月1日—31日)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裝訂歸檔績效自評資料。在單位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結合部門預算申報與績效目標和實際完成情況對比分析,反映出部分股室對績效目標管理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對績效目標設立深入研究不夠。
(二)根據局各股室項目科室開展的自評情況,2018年度我局較好地完成了年初設定的各項項目績效目標,評價結果為優。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一)各相關股室及二級單位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給考核評價及評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局已作出工作要求,加強對項目開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做好充分調研,依據實際情況做好經費支出預算,制訂合理的項目實施計劃;項目實施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后及時總結自評。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各項目單位的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二是制定了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及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長效機制;三是促進各單位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四是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分配上級財政預算項目資金的重要依據。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加強我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使各股室及各二級單位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一)重視預算執行。一是為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項目資金實行從申報到執行結束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對各單位的責任目標考核中;三是不定期召開預算執行進度通報會,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資金結余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加快項目預算執行。
(二)提高項目執行質量。經費下達后,及時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明晰經費使用范圍和內容,督促各項目單位加快經費執行進度。涉及物資采購的,提前組織專家論證并提出設備、物資參數,一旦經費下達就可立即進入政府采購程序,加快了采購進度。
(三)落實資金監管。我局嚴格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四)逐步規范績效評價工作。2018年,我局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 ,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2018年各級財政安排的項目資金開展了績效自評。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需要說明的情況。
附件: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龍陵縣農業農村局
2019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