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2-8-/2021-0923004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農業農村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決算 | 發布日期 | 2021-09-23 |
| 文號 | 瀏覽量 |
農業機械化推廣站2020年度部門決算
目錄
第一部分 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概況
一、主要職能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九、“三公”經費、行政參公單位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表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三)項目(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六、相關口徑說明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概況
一、主要職能
(一)主要職能
主要職能農機推廣站是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組織部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的有關規定,其職責范圍是:負責制定全縣農業農機化推廣規劃及組織實施。農業機械新機具、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技術培訓及信息化建設。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及項目建設技術指導。農業機械產品質量投訴受理工作。提供農機化技術咨詢服務。負責大中型拖拉機、手扶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的培訓工作,農機維修培訓,農機管理人員培訓,開展農機信息服務,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二)2020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介紹
2019年度龍陵縣財政局下達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農業生產發展資金)100萬元,2018年度結轉農機購置補貼資金0.016萬元,2019年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中央補貼分配資金)合計100.016萬元。通過全縣農業、農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和全縣農機戶的積極參與,2019年龍陵縣完成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中央補貼使用資金)99.777萬元,剩余0.239萬元,中央補貼使用比例為99.76%,接近100%的完成任務。今年推廣的補貼機具詳情如下:
申請表數98份、受益戶數75 戶、機具數量139臺。銷售總價為412.21萬元,補貼標準達24.2%。
⒈耕整地機械
⑴耕地機械
①微耕機:申請表數2份,受益戶數2戶,機具數量2臺,總補貼0.29萬元;
②旋耕機:申請表數10份,受益戶數9戶,機具數量10臺,總補貼1.9萬元;
⒉田間管理機械
⑴植保機械
①植保無人飛機:申請表數1份,受益戶數1戶,機具數量2臺,總補貼1.6萬元;
⒊收獲機械
⑴飼料作物收獲機械
①青飼料收獲機:申請表數1份,受益戶數1戶,機具數量1臺,總補貼2.2萬元;
⒋收獲后處理機械
⑷干燥機械
①果蔬烘干機:申請表數33份,受益戶數20戶,機具數量74臺,總補貼45.58萬元;
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
⑴剝殼(去皮)機械
①干堅果脫殼機:申請表數28份,受益戶數28戶,機具數量28臺,總補貼11.6萬元;
⑵茶葉加工機械
①茶葉殺青機:申請表數1份,受益戶數1戶,機具數量1臺,總補貼0.26萬元;
②茶葉揉捻機:申請表數9份,受益戶數9戶,機具數量9臺,總補貼2.42萬元;
③茶葉炒干機(烘)機:申請表數3份,受益戶數3戶,機具數量3臺,總補貼3.18萬元;
⒍畜牧機械
⑹飼料(草)加工機械設備
①鍘草機:申請表數1份,受益戶數1戶,機具數量1臺,總補貼0.067萬元;
⒎動力機械
⑴拖拉機
①輪式拖拉機申請表數9份,受益戶數8戶,機具數量9臺,總補貼30.68萬元;
到11月補貼錄入完畢,11月22日提交報賬材料,分兩批結算,第一批申請補貼資金48.47萬元(合作社、公司),第二批申請補貼資金51.307萬元(非合作社、非公司),這兩批補貼資金都是到12月23日對付完畢。
在推廣畜牧機械、收獲后處理機械、農產品初加工機械中有新突破,說明農戶購買需求隨著養殖業等產業結構的調整而在改變,有效的引導農戶購買新裝備,如畜牧機械中的鍘草,剝殼(去皮)機械中的干堅果脫殼機(用于核桃去綠皮)等等。
該項目是采取“自主購機、先購后補、定額補貼、縣級結算、直補到卡”的補貼方式,按照“先購機后申請,先申請先補貼、后申請后補貼、不申請不補貼”的原則進行資金兌付。公平公正、信息公開、強化監管、注重績效,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保障企業自主經營權、農民購機自主權。該項目實施過程中嚴格程序,規范操作,經補貼對象資格審查,補貼機具核實登記,公示期滿無異議后,補貼資金分兩批兌付給農戶、合作社、公司。
第一批共有18個合作社或公司申請農機購置補貼,補貼主機、機具59臺(套),需要中央財政補貼資金48.47萬元。該補貼于2019年12月23日對付;
共有80個農戶申請第二批農機購置補貼,補貼主機、機具80臺(套),需要中央財政補貼資金51.307萬元。該補貼于2019年12月23日對付;
在推廣畜牧機械、收獲后處理機械、農產品初加工機械中有新突破,說明農戶購買需求隨著養殖業等產業結構的調整而在改變,有效的引導農戶購買新裝備,如畜牧機械中的鍘草,剝殼(去皮)機械中的干堅果脫殼機(用于核桃去綠皮)等等。
2019年在各級政府和各級農機主管部門的領導下,龍陵縣在去年的基礎上繼續抓好、做好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
1、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龍陵縣水稻育插秧從4月中旬開始至6月中旬結束,機插地點在勐糯鎮和鎮安鎮。今年重點是配合勐糯鎮農技站做好200畝市級機插秧核心樣板,同時在這兩個鄉鎮輻射帶動周邊機插秧面積共為7010畝,完成下達任務的100%。
2、機械化程度
全縣項目區為了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一是在生產前組織機手檢修、保養所用的插秧機、微耕機等等,為搶農時,推進度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在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的扶持下今年比去年新增了一部分機具,如植保無人機1臺(屬于龍陵縣空安植保科技有限公司),輪式拖拉機9臺(70-80馬力有1臺;80-90馬力有4臺;90-100馬力有3臺,其中2臺是龍陵恒冠泰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140-160馬力有1臺,屬于龍陵縣雙龍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旋耕機10臺、微耕機2臺。這些機械為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提供保障。全年項目區水稻生產機械化整地(翻、施、耙、壓、平)、種、收共完成面積7010畝,機械化程度達到100%,完成下達任務的100%。
3、測產與機收面積
10月科技人員對項目區進行測產:水稻機插核心樣榜平均單產達620kg,水稻機插輻射帶動面積7010畝的平均產量為587kg。
在氣候條件非常不利的條件下,農機技術人員組織本地、外地聯收機共同對機插項目區水稻進行機收,經過一個月的搶收,共完成項目區水稻機械化收獲面積7000多畝,完成率為100%。
二、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納入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2020年度部門決算編報的單位共1個。其中:行政單位0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0個,其他事業單位1個。
(二)部門人員和車輛的編制及實有情況
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2020年末實有人員編制14人。其中:行政編制0人(含行政工勤編制0人),事業編制14人(含參公管理事業編制14人);在職在編實有行政人員0人(含行政工勤人員0人),事業人員14人(含參公管理事業人員0人)。其他人員0人,離退休人員9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9人。
實有車輛編制0輛,在編實有車輛0輛。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表
(詳見附件)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2020年度收入合計2192900.35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2192900.35元,占總收入的100%;上級補助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事業收入0.00元(含教育收費0.00元),占總收入的0.00%;經營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附屬單位繳款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其他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與上年對比增加676087.34元,增長44.6%,主要原因分析:
1、205教育支出增加3307.60元
2、20805行政事業單位養老支出增加89588.52元
3、210衛生健康支出增加63431.65元
4、213農林水支出增加519789.57元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2020年度支出合計2192900.35元。其中:基本支出2053760.35元,占總支出的94%;項目支出139140元,占總支出的6%;上繳上級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共0.00元,占總支出的0.00%。與上年對比增加676087.34元,增長44.6%,主要原因分析:
1、205教育支出增加3307.60元
2、20805行政事業單位養老支出增加89588.52元
3、210衛生健康支出增加63431.65元
4、213農林水支出增加519789.57元
(一)基本支出情況
2020年度用于保障龍陵縣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機關、下屬事業單位等機構正常運轉的日常支出2053760.35元。與上年對比增加546947.34元,增長36.30%,主要原因分析:
1、205教育支出增加3307.60元
2、20805行政事業單位養老支出增加89588.52元
3、210衛生健康支出增加63431.65元
4、213農林水支出增加519789.57元
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人員經費支出元,占基本支出的94.64%;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辦公設備購置等日常公用經費109976.54元,占基本支出的5.36%。
(二)項目支出情況
2020年度用于保障龍陵縣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機構、下屬事業單位等機構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用于專項業務工作的經費支出139140元。與上年對比增加129140元,增長1291%。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2192900.35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100%。與上年對比增加676087.34元,增長44.57%,主要原因分析:
1、205教育支出增加3307.60元
2、20805行政事業單位養老支出增加89588.52元
3、210衛生健康支出增加63431.65元
4、213農林水支出增加519789.57元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外交(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3.國防(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5.教育(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6.科學技術(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7.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8.社會保障和就業(類)支出255353.28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11.64%。
9.衛生健康(類)支出168531.41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7.68%。
10.節能環保(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1.城鄉社區(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2.農林水(類)支出1765708.06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80.51%。
主要用于:開支基本工資742431元、津補貼362390元、獎金68053元、績效224505元、其他其他社會保障繳費10597.12元、辦公費15047.2元、水費1031.8元、電費827.52元、郵電費4777.38元、差旅費8627.9元、其他交通費用660元、離休費114323元。
13.交通運輸(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4.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5.商業服務業等(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6.金融(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區(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8.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0.糧油物資儲備(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1.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2.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3.其他(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4.債務還本(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5.債務付息(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6.抗疫特別國債安排(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龍陵縣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預算為0.00元,支出決算為0.00元,完成預算的0.00%。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為0.00元,完成預算的0.0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為0.00元,完成預算的0.00%;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為0.00元,完成預算的0.00%。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比2019年增加0.00元,與上年持平。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與上年持平;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與上年持平,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與上年持平。
(二)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00元,占0.0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0.00元,占0.00%;公務接待費支出0.00元,占0.00%。具體情況如下:
1.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00元,共安排因公出國(境)團組0.00個,累計0人次。
2.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0.00元。其中:
公務用車購置支出0.00元,購置車輛0.00輛。
公務用車運行維護支出0.00元,開支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的公務用車保有量為0.00輛。主要用于所需車輛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
3.公務接待費支出0.00元。其中:
國內接待費支出0.00元(其中:外事接待費支出0.00元),共安排國內公務接待0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相關工作,產生的接待批次及人次等發生的接待支出。
國(境)外接待費支出0元,共安排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龍陵縣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2020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0.00元,與上年持平。2020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0.00元,與上年持平;2020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0.00元,與上年持平。部門機關運行經費:無。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龍陵縣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中心資產總額950316.78元,其中,流動資產0.00元,固定資產950316.78元,對外投資及有價證券0.00元,在建工程0.00元,無形資產1.00元,其他資產0.00元(具體內容詳見附表)。與上年相比,本年資產總額增加652528.73元,其中固定資產增加839284.03元。處置房屋建筑物0.00平方米,賬面原值0.00元;處置車輛0.00輛,賬面原值0.00元;報廢報損資產項,賬面原值0.00元,實現資產處置收入0.00元;出租房屋0.00平方米,賬面原值0.00元,實現資產使用收入0.00元。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2020年度,部門政府采購支出總額0.00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0.00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00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0.00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0.00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0.00%。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項目一:
1、項目名稱龍陵縣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2019年終一次性獎金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發放2019年年終一次性獎金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前期準備: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項目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相關要求。
組織過程:安排績效自評工作,制定評價指標體系;組織單位自評并上報自評報告;上報龍陵縣財政局審核。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績效自評結果應用。根據《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評分,得分96分,績效評價等級為“優”。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單位的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二是制定了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及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長效機制;三是促進規范了資金的使用。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
按照項目實施方案,嚴格實施該項目,將項目資金全部發放到位。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
2020年龍陵縣中央補貼分配資金是140.2390萬元,含2019年結余0.2390萬元。全部用于補貼機具。全年有191戶受益,補貼機具255臺。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按照項目實施方案,將項目資金發放到位。補貼資金實行“縣級結算、直補到卡(戶)”方式,即將補貼資金兌付到補貼對象一折通或其它銀行賬號。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2020年度完成中央農機購置補貼項目資金140.233000元,結余資金0.006元,191戶農戶申請農機購置補貼,補貼機具255臺,完成中央財政補貼資金140.233000萬元,本年結余0.006萬元。中央補貼使用比例為99.99%,已100%的完成任務。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社會效益。通過多形式、多渠道的廣泛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購機用機的積極性。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有力促進龍陵縣農業生產的正常開展,大大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改善了龍陵縣農業人口的生產生活條件。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
在龍陵縣農業信息網上的農機購置補貼專欄公開農機購置補貼投訴舉報電話,安排專人負責落實投訴舉報電話,并做好記錄。從做項目開始到結束未接到一起投訴舉報電話,通過口頭和問卷調查,群眾均滿意。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績效目標不偏離,無需整改。
6.績效自評結果
績效自評結果擬上報運用和在“云南省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專欄”、龍陵縣農業信息網“購機補貼專欄”公開結果及在各鄉鎮農科站墻體宣傳欄、農業農村局宣傳欄、本單位宣傳欄張貼公開。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準備公開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無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1.部門基本情況
(1)部門概況
龍陵縣農機推廣站部門2020年末實有人員編制14人,其中事業人員14人,離退休人員0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14人。
(2)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結合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開展本單位職能職責,年初嚴格按照績效目標設定有關規定執行,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專人負責。
(3)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龍陵縣農機推廣站部門2020年度收入合計2192900.35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2192900.35元,占總收入的100.00%;2020年度支出合計2192900.35元。其中:基本支出2053760.35元,占總支出的93.65%;項目支出139140元,占總支出的6.34%。主要用于社會保障和就業(類)支出255353.28元,其中:離退休費6660元,養老保險費繳納244433.28元,死亡撫恤4260元。衛生健康(類)支出168531.41元,農林水(類)支出1765708.06元。衛生健康(類)支出168531.41元,主要用于繳納事業單位基本醫療保險費113762.34元,繳納公務員醫療補助54769.07元。
(3)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我單位不斷完善績效管理制度建設,制定了預算管理相關制度。
2.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1)績效自評目的
我單位通過對財政資金使用情況、績效表現情況自我評價,了解相關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不斷增強和落實績效管理責任,完善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
(2)自評指標體系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3)自評組織過程
安排績效自評工作,制定評價指標體系;組織單位自評并上報自評報告。
3.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1)投入情況分析
根據開展的自評情況,2019年度我單位成立領導小組,較好的完成了年初設定的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
(2)過程情況分析
制訂合理的實施計劃,反映出部分對績效目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對績效目標設立深入研究,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
(3)產出情況分析
加快農業服務工作有效推進,提高政務服務工作效率。經濟效益:改善了農業人口的生產生活條件;社會效益:綠化、美化環境,改善農業生產的服務條件和質量;生態效益:社會公眾和服務對象滿意度達到90%以上。(1)糧食產量穩步增長.(2)特色產業穩步發展.(3)規模農業示范區建設成效初顯.(4)強農惠農政策加快落實。(5)農業改革工作加快推進。(6)農民收入持續增長。(7)對外交流合作步伐加快。(8)“互聯網+”現代農業推廣工作扎實推進。(9)農業科技推廣成效顯著。(10)產業扶貧工作穩步推進。
(4)效果情況分析
結合部門預算與績效目標和實際完成情況,成立領導小組,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通過評價認為部門中期支出規劃、年度履職目標編制科學,年度預算與中期規劃和年終履職目標銜接緊密。一致自評本單位為合格。
4. 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①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②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給考核評價及評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單位在下一步工作中,要加強部門整體實際情況做好經費支出預算,制訂合理的實施計劃。項目實施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后及時總結自評。
5.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單位的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二是制定了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及實施方案,建立了長效機制;三是促進了單位規范使用資金。
6.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加強對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編制的重要依據,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1)重視預算執行。一是為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項目資金實行從申報到執行結束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對各單位的責任目標考核中;三是不定期召開預算執行進度通報會,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資金結余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加快項目預算執行。
(2)提高項目執行質量。經費下達后,及時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明晰經費使用內容和范圍,督促各項目單位加快經費執行進度。涉及物資采購的,提前組織專家論證并提出設備、物資參數,一旦經費下達就可立即進入政府采購程序,加快了采購進度。
(3)落實資金監管。我單位嚴格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7.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三)項目(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部門績效自評情況詳見附表(附表10—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無。
六、相關口徑說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務支出、資本性支出等人員經費以外的支出。
(二)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
(三)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及部門預算管理有關規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指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牌照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指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用車指用于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包括省部級干部專車、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費用。
(四)“三公”經費決算數:指各部門(含下屬單位)當年通過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數(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收入:指本級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
二、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上級和其他同級部門補助收入等。
三、上年結轉: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結轉到本年仍按原規定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
四、結轉下年:指以前年度預算安排、因客觀條件發生變化無法按原計劃實施,需延遲到以后年度按原規定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
五、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六、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七、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科目代碼2080501):指行政單位離退休人員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
八、三公經費:是指市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