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2-8-/2021-0917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農業農村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決算 | 發布日期 | 2021-09-17 |
| 文號 | 瀏覽量 |
監督索引號53052300232601000
龍陵縣農業農村局部門2020年度部門決算(匯總)
目錄
第一部分 龍陵縣農業農村局概況
一、主要職能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九、“三公”經費、行政參公單位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表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三)項目(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六、相關口徑說明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龍陵縣農業農村局概況
一、主要職能
(一)職能
(1)擬定全縣農業、漁業經濟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
(2)引導農業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農業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產品品質的改善。
(3)提出縣市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貫徹意見;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貫徹執行農業基本政策;指導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和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指導、監督耕地使用權流轉工作。
(4)研究提出全縣農業經濟結構調整的意見、規劃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政策措施與大宗農漁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及發展規劃,經批準后組織實施;預測并發布主要農漁產品及農業生產資料供求情況等農村經濟信息。
(5)制定全縣農漁業科技、教育、技術推廣及其隊伍建設的發展規劃和有關政策,協調農科教結合工作,實施科技興農戰略;組織協調農漁技術推廣項目的遴選及實施;指導農業教育和農業職業技能開發工作。
(6)組織全縣農業資源區劃、生態農業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工作;指導農用地、漁業水域、宜農灘涂、宜農濕地、農村飼料資料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以及農業生物物種資源的保護、監督和管理。
(7)管理全縣漁業資源,負責保護全市漁業水域生態環境和水生野生動植物工作;代表縣政府行使漁船檢驗和漁政監督管理權。
(8)指導全縣農業法治體系建設;按照審批權限組織實施農漁產品、無公害及綠色食品和質量監督,認證和植物新品種的保護工作;組織協調農作物種子、農藥、化肥等農漁業投入產品質量的監測、鑒定和執法監督管理;組織國內生產種子、農藥、有關肥料等產品的登記;組織植物檢疫及其產品的質量和安全衛生檢疫檢驗、漁政衛生監督管理工作;做好對植物疫情報告和較大疫情的撲滅工作。
(二)2020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介紹
“十三五”以來,我縣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扎實抓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提高農業整體效益為目標,全力打造萬畝規模農業和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產業基地,通過局黨委和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全縣農業工作呈現7增6進1快1優化的發展態勢。
一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順利推進。2020年末全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35個(國家級1個、省級7個、市級27個),比2015年增加12個(國家級1個、省級4個,市級7個),工商部門注冊家庭農場達到23個,比2015年增2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達421個,比2015年增61個。二是農業招商引資順利推進。2015年與龍陵縣百福藏倉茶廠成功簽訂《龍陵縣古茶樹精深加工建設項目》。建設地點:龍陵工業園區黃草壩片區。投資規模:總投資16000000.00元人民幣,于2015年9月投入使用,年加工古樹茶產品50噸。2017年與北汽皓月公司簽訂了肉牛規模養殖合作項目,項目總投資25億元,在死牛洼水庫旁、黃草壩工業園區分別建設肉牛屠宰加工廠、皮革加工廠各1個,在全縣適宜區規劃建設“千頭”、“百頭”等規模肉牛養殖場,推動我縣畜牧業向規模化方向發展。三是固定資產投資順利推進。以項目為抓手,扎實推進固定資產投資,“十三五”以來共完成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新型經營主體投資16.87億元,為農業生產奠了定堅實基礎。四是農業標準化種植推廣順利推進。每年實施綠色防控30萬畝、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40萬畝、病蟲害統防統治130萬畝次,有效減少了化肥農藥施用量,改善了農產品品質,對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專業合作組織、種植大戶等進行重點扶持和項目傾斜進行標準化示范帶動,推進全縣標準化進程。五是農業支撐建設順利推進。全縣主要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5%,比2015年提高1個百分點;農業科技貢獻率達46.5%,比2015年提高4.9個百分點;拖拉機上牌率、持證率、檢驗率分別達99.8%、98%、95%,比2015年均有提高。累計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400人,農民的職業技能得到有效提升。六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廁所革命”順利推進。從2018年開始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廁所革命”,2020年末33座鄉鎮鎮區公廁,已全部達到“三無三有”“四凈三無兩通一明”的管理目標。三年行動計劃全縣改建村委會所在地公廁93座,其中:2018完成28座,2019年完成37座,2020年完成28座。三年行動計劃全縣改建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31605座,其中:2018年完成6450座,超額完成129座, 2019年完成12642座, 2020年完成12642座。
規模農業示范區建設步伐加快。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和領導機制,推行“51+49”股權模式,打造了褚橙萬畝規模農業示范區,完成土地流轉10239畝,種植10239畝,投產8000畝,2020年預計實現產量12000噸,產值60000000.00元。
農業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經營結構進一步優化。通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措施,積極推進穩增長、補短板、保供給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全縣農業產業基地、農產品加工業、農業規模化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全縣農業產業正向著規模化的方向快速發展。
二、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納入龍陵縣農業農村局部門2020年度部門決算編報的單位共15個。其中:行政單位1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1個,其他事業單位13個。分別是:
1.龍陵縣農業農村局
2.龍陵縣農業機械化安全監理站
3.龍陵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4.龍陵縣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
5.龍陵縣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
6.龍陵縣種子管理站
7.龍陵縣植保植檢站
8.龍陵縣土壤肥料工作站
9.龍陵縣水產工作站
10.龍陵縣農村經營管理站
11.龍陵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12.龍陵縣畜牧工作站
13.龍陵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14.龍陵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
15.龍陵縣農業農村投資項目管理中心
(二)部門人員和車輛的編制及實有情況
龍陵縣農業農村局部門2020年末實有人員編制152人。其中:行政編制17人(含行政工勤編制0人),事業編制135人(含參公管理事業編制4人);在職在編實有行政人員19人(含行政工勤人員3人),事業人員137人(含參公管理事業人員4人)。其他人員0人。
離退休人員80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80人。
實有車輛編制18輛,在編實有車輛18輛。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表
(詳見附件)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龍陵縣農業農村局部門2020年度收入合計151400658.93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51315658.93元,占總收入的99.94%;上級補助收入0元,占總收入的0%;事業收入0元(含教育收費0元),占總收入的0%;經營收入0元,占總收入的0%;附屬單位繳款收入0元,占總收入的0%;其他收入85000.00元,占總收入的0.06%。與上年對比增加95607242.62元,增長171.36%,主要原因為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減少5915926.80元,社會保障支出增加573474.26元,醫療健康支出增加282580.94元,城鄉社區支出增加9189727.00元,農林水支出增加128714846.41元,其他林業和草原支出增加37237458.89元等。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龍陵縣農業農村局部門2020年度支出合計108248164.93元。其中:基本支出21879383.88元,占總支出的20%;項目支出86368781.05元,占總支出的80%;上繳上級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共0元,占總支出的0%。與上年對比增加47567496.62元,增長78.39%,主要原因為: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減少5915926.80元,社會保障支出增加573474.26元,醫療健康支出增加282580.94元,城鄉社區支出增加9189727.00元,農林水支出增加3605787.62元等。
(一)基本支出情況
2020年度用于保障龍陵縣農業農村局機關、下屬事業單位等機構正常運轉的日常支出21879383.88元。與上年對比減少785969.43元,下降3.47%,主要原因為:人員減少,人員類經費減少。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人員經費支出19,721,485.07元,占基本支出的90.14%;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辦公設備購置等日常公用經費2,157,898.81元,占基本支出的9.86%。
(二)項目支出情況
2020年度用于保障龍陵縣農業農村局機構、下屬事業單位等機構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用于專項業務工作的經費支出86368781.05元。與上年對比增加48353466.05元,增長127.19%,主要原因分析農業發展項目增多。具體項目開支及開展工作情況部分項目資金及項目工程決算已完成,未實施完的項目主要為資金撥付不到位,下一步加強與財政對接,撥付剩余資金。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龍陵縣農業農村局部門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97865876.73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90.41%。與上年對比增加43168824.02元,增長78.92%,主要原因為: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增加42312768.82元,社會保障支出增加573474.26元,醫療健康支出增加282580.94元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117036.6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外交(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3.國防(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4.公共安全(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5.教育(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6.科學技術(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7.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8.社會保障和就業(類)支出3250934.8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3.32%。
9.衛生健康(類)支出2,124,806.52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2.17%。
10.節能環保(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1.城鄉社區(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2.農林水(類)支出84,369,791.21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86.21%。
13.交通運輸(類)支出8,000,00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8.17%。
14.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5.商業服務業等(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6.金融(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7.援助其他地區(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8.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9.住房保障(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0.糧油物資儲備(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1.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2.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3.其他(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4.債務還本(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5.債務付息(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6.抗疫特別國債安排(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龍陵縣農業農村局部門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預算為370673.91元,支出決算為375198.91元,完成預算的101.22%。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為0元,完成預算的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為254702.91元,完成預算的95.86%;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為120496.00元,完成預算的114.79%。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大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為:上級部門及鄉村級領導到我單位開展工作檢查、指導所產生的接待支出增多,龍陵縣農業局和畜牧局合并后日常工作及項目開展所需車輛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增加。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比2019年減少47017.97元,下降11.14%。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為0元,與上年持平;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減少72,327.97元,下降22.12%;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增加25310.00元,增長26.59%。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減少的主要原因為:上級部門及鄉村級領導到我單位開展工作檢查、指導所產生的接待支出減少,龍陵縣農業局和畜牧局合并后日常工作及項目開展所需車輛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減少。
(二)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00元,占0.0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254702.91元,占67.88%;公務接待費支出120496.00元,占32.12%。具體情況如下:
1.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元,共安排因公出國(境)團組XX個,累計0人次。
2.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254702.91元。其中:
公務用車購置支出0元,購置車輛0輛。
公務用車運行維護支出254702.91元,開支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的公務用車保有量為18輛。主要用于龍陵縣農業農村局(相關工作范圍)所需車輛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
3.公務接待費支出120496.00元。其中:
國內接待費支出120496.00元(其中:外事接待費支出0.00元),共安排國內公務接待716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2,645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龍陵縣農業農村局(相關工作,產生的接待批次及人次等)發生的接待支出。
國(境)外接待費支出0元,共安排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龍陵縣農業農村局部門2020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1305933.73元,與上年對比增加160137.88元,增長13.98%,主要原因為:局本級辦公費增加、差旅費增加,各二級單位辦公費、勞務費、差旅費減少。其中:行政單位1單位、龍陵縣農業農村局,2020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1278704.68元,與上年對比增加765710.68元,增長59.88%,主要原因為辦公費、委托業務費、接待費等都在增加,辦公費增加50564.83元、差旅費增加19014.00元,勞務費增加696131.85元。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龍陵縣農業農村局部門資產總額58576931.45元,其中,流動資產50397601.77元,固定資產8179324.68元,對外投資及有價證券0元,在建工程0元,無形資產5.00元,其他資產0元(具體內容詳見附表)。與上年相比,本年資產總額增加45590503.77元,其中固定資產增加1137097.10元。處置房屋建筑物18953.13平方米,賬面原值10522098.86元;處置車輛18輛,賬面原值3338329.00元;報廢報損資產0項,賬面原值0元,實現資產處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賬面原值0元,實現資產使用收入0元。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2020年度,部門政府采購支出總額527440.00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328940.00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198500.00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0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0%。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項目一:
1.項目名稱:龍陵縣農業農村局關于2018年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設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龍陵縣2018年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設項目,在龍陵縣勐糯鎮海頭社區、大寨社區、田坡村,象達鎮芹菜塘村,碧寨鄉擺達村、濫壩寨村實施,建設高標準蔗田33333畝,建設內容為改擴建機耕路29條,長42.23千米,配套橋、涵洞等設施;修繕加固田建渠道3條,長5.11千米;建設24立方米小水窖20個;實施坡改梯工程9450畝。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前期準備:在龍陵縣勐糯鎮海頭社區、大寨社區、田坡村,象達鎮芹菜塘村,碧寨鄉擺達村、濫壩寨村實施,建設高標準蔗田33333畝。
組織過程:改擴建機耕路29條,長42.23千米,配套橋、涵洞等設施;修繕加固田建渠道3條,長5.11千米;建設24立方米小水窖20個;實施坡改梯工程9450畝。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項目資金年度總額20000000.00元,年初預算20000000.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實際支出11000000.00元。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我局嚴格按照財政資金管理辦法,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專款專用,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數量指標:建設高標準蔗田面積33333畝,坡改梯9450畝。
質量指標:項目驗收合格率大于等于100。
時效指標:任務完成及時率大于等于100,生產道路通達度大于等于90。
成本指標:財政資金畝均補助不低于600元。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經濟指標:畝均新增甘蔗產能大于等于100公斤。
社會效益指標: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升。
生態效益指標:耕地質量比上年提升,水資源利用率也比上年提升。
可持續影響指標:工程質量壽命大于等于10年。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受益群眾滿意率大于等于95%,受益鄉鎮、村滿意度大于等于96%。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目完成預期目標,下一步我局將加強與省、市項目主管部門的對接和請示匯報,及時掌握項目投資導向,爭取蔗糖產業項目資金落戶龍陵實施,發展壯大蔗糖產業。
6.績效自評結果:通過績效評價自評,該項目圓滿完成項目預期目標,完成項目可研和實施方案的編制上報,自評結果為93分。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通過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各項目單位的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二是完善了部門績效管理及項目工作了長效機制;三是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分配上級財政預算項目資金的重要依據。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通過項目前期經費的下達,有效促進項目前期工作的開展,在我縣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申報爭取上給予了前期經費保障。在項目前期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局嚴格按照政府采購相關規定,采取詢價評審招標的方式,選取工程項目咨詢公司進行編制,在項目前期費用管理使用上,嚴格按照財政資金管理辦法,專款專用,及時足額撥付,確保項目資金發揮了最大效益。
項目達到了預期目標,完成了項目可研和實施方案的編制上報,但由于上級項目投資導向的調整,導致項目未能獲批實施。
建議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多給予項目前期經費傾斜,做好項目儲備,積極爭取國家、省級項目資金支持,為鄉村振興提供項目支撐。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完成了項目可研和實施方案的編制上報到省、市項目主管部門,但因國家推蔗糖產業項目的調整,未能獲批實施。
項目二:
1.項目名稱:2019年第四批肉牛育肥場建設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在10個鄉鎮建設肉牛育肥場131個,其中存欄100頭的5個,50頭的11個,30頭的28個,20頭的87個。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前期準備:一是擬定指標體系和對各項指標進行量化,制定項目績效表;二是按照績效目標表對項目的實施組織開展績效評價。
組織過程:一是對實施單位的項目實施過程和完成情況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審核和匯總,開展本級績效評價工作;二是上報縣級績效評價相關材料和情況。績效自評過程中,堅持科學規范的原則、公正公開的原則、分級分類的原則和績效相關的原則。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截至2020年底,實際項目到位資金1000000.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截至2020年12月底,項目資金支出1000000.00元,執行率為13.3%。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項目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
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數量指標:建肉牛標準化育肥場存欄100頭的5個,50頭的11個,30頭的28個,20頭的87個。
質量指標:養殖戶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高,肉牛良種覆蓋率明顯提高,項目完成及時率達95%。
時效指標:項目開工時間為2019年6月,項目完工時間2019年12月。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經濟指標:每頭肉牛增收2000元,養殖效益明顯提高,農戶再生產能力明顯提高。
社會效益指標:農戶的養殖積極性明顯提高,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聯系更加成熟。
生態效益指標:病死畜禽的處置明顯改善,秸稈利用率明顯提高。
可持續影響指標:養殖戶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高,肉牛良種覆蓋率明顯提高。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通過項目實施,受益群眾滿意度達90%,評價認為,該項目的滿意度指標好。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該項目已于12月前完成各項績效目標,未存在績效目標未完成情況。
6.績效自評結果:龍陵縣農業農村局聯合財政局及時開展績效自評,評價結果為93分。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該項目及評價結果時向社會公開,評價結果納入2020年參考依據。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根據本次自評情況,下一步,我們將逐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強預算管理,對項目執行中存在的變動提前做好預案,防止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加強專項資金制度建設,提高資金使用過程中的制度引領效果。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完成了項目可研和實施方案的編制上報到省、市項目主管部門,但因國家推蔗糖產業項目的調整,未能獲批實施。
項目三:
1.項目名稱:龍陵縣農業農村局關于2019年千億斤、高效節水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龍陵縣2019年千億斤、高效節水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在龍陵縣碧寨鄉半坡村、三家村村、麥子坪村,勐糯鎮勐糯村、從崗村、大寨村、海頭村、田坡村,龍新鄉大硝河村實施,建設高標準農田面積31400畝,其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100畝,新設灌溉溝渠13條,總長32.51km;田間機耕路14條,長24.205km。新建100m3水池4座,50m3水池13座;架設管道40.94km。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前期準備:一是擬定指標體系和對各項指標進行量化,制定項目績效表;二是按照績效目標表對項目的實施組織開展績效評價。
組織過程:一是對實施單位的項目實施過程和完成情況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審核和匯總,開展本級績效評價工作;二是上報縣級績效評價相關材料和情況。績效自評過程中,堅持科學規范的原則、公正公開的原則、分級分類的原則和績效相關的原則。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截至2020年底,實際項目到位資金950000.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截至2020年12月底,項目資金支出950000.00元,執行率為100%。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項目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
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數量指標:建設高標準農田面積31400畝,高效節水灌溉4100畝。
質量指標:項目驗收合格率100%。時效指標:任務完成及時率100%,生產道路通達度率等于90%。
成本指標:財政資金畝均補助不低于1200元。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經濟指標:新增糧食產能大于等于30公斤。
社會效益指標: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升。
生態效益指標:耕地質量比上年提升,水資源利用率也比上年提升。
可持續影響指標:工程質量壽命大于等于10年。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通過項目實施,受益群眾滿意度達90%,評價認為,該項目的滿意度指標好。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一是建設投資標準偏低。我縣面積大多為山區,實際耕地面積較少,分布零散,目前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配套設施投資標準偏低,畝均投資差距較大,不能滿足建設的要求。
二是項目區規劃難度大。由于建設是按照建設面積來確定投資,每畝僅投資1200元左右,投資偏低,在有限的投資里,要規劃相應配套的面積,就對項目區的規劃造成了很大的難度,導致有些項目區因面積不足,就無法規劃或者無法滿足該項目區的配套基礎設施。
下一步,我局將加強與項目鄉鎮,村社區的溝通對接,加強項目管護,確保項目作用的充分發揮,確保使用年限,加快推進項目驗收工作。
6.績效自評結果:龍陵縣農業農村局聯合財政局及時開展績效自評,評價結果為96分。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該項目及評價結果時向社會公開,評價結果納入2020年參考依據。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根據本次自評情況,下一步,我們將逐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強預算管理,對項目執行中存在的變動提前做好預案,防止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加強專項資金制度建設,提高資金使用過程中的制度引領效果。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完成了項目可研和實施方案的編制上報到省、市項目主管部門,但因國家推蔗糖產業項目的調整,未能獲批實施。
項目四:
1.項目名稱:龍陵縣農業農村局關于2019年千億斤、高效節水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龍陵縣2019年千億斤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在龍陵縣碧寨鄉半坡村、三家村村、麥子坪村,勐糯鎮勐糯村、從崗村、大寨村、海頭村、田坡村,龍新鄉大硝河村,龍江鄉蕨葉壩村、硝塘社區、弄崗社區、赧等社區、邦明村、勐外壩村、上龍村和新寨村實施,建設高標準農田面積27300畝,新設灌溉溝渠13條,總長32.51km;田間機耕路14條,長24.205km。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前期準備:一是擬定指標體系和對各項指標進行量化,制定項目績效表;二是按照績效目標表對項目的實施組織開展績效評價。
組織過程:一是對實施單位的項目實施過程和完成情況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審核和匯總,開展本級績效評價工作;二是上報縣級績效評價相關材料和情況。績效自評過程中,堅持科學規范的原則、公正公開的原則、分級分類的原則和績效相關的原則。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截至2020年底,實際項目到位資金19699466.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截至2020年12月底,項目資金支出19699466.00元,執行率為100%。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項目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
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數量指標:建設高標準農田面積27300畝。
質量指標:項目驗收合格率100%
時效指標:任務完成及時率100%,生產道路通達度率達到90%。
成本指標:財政資金畝均補助不低于1200元。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經濟指標:畝均新增糧食產能大于等于30公斤。
社會效益指標: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升。
生態效益指標:耕地質量比上年提升,水資源利用率也比上年提升。
可持續影響指標:工程質量壽命大于等于10年。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通過項目實施,受益群眾滿意度達90%,評價認為,該項目的滿意度指標好。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一是建設投資標準偏低。我縣面積大多為山區,實際耕地面積較少,分布零散,目前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配套設施投資標準偏低,畝均投資差距較大,不能滿足建設的要求。
二是項目區規劃難度大。由于建設是按照建設面積來確定投資,每畝僅投資1200元左右,投資偏低,在有限的投資里,要規劃相應配套的面積,就對項目區的規劃造成了很大的難度,導致有些項目區因面積不足,就無法規劃或者無法滿足該項目區的配套基礎設施。
下一步,我局將加強與項目鄉鎮,村社區的溝通對接,加強項目管護,確保項目作用的充分發揮,確保使用年限,加快推進項目驗收工作。
6.績效自評結果:龍陵縣農業農村局聯合財政局及時開展績效自評,評價結果為96分。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該項目及評價結果時向社會公開,評價結果納入2020年參考依據。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根據本次自評情況,下一步,我們將逐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強預算管理,對項目執行中存在的變動提前做好預案,防止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加強專項資金制度建設,提高資金使用過程中的制度引領效果。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完成了項目可研和實施方案的編制上報到省、市項目主管部門,但因國家推蔗糖產業項目的調整,未能獲批實施。
項目五:
1.項目名稱:龍陵縣農業農村局關于2019年千億斤、高效節水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龍陵縣2019年千億斤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在龍陵縣碧寨鄉半坡村、三家村村、麥子坪村,勐糯鎮勐糯村、從崗村、大寨村、海頭村、田坡村,龍新鄉大硝河村,龍江鄉蕨葉壩村、硝塘社區、弄崗社區、赧等社區、邦明村、勐外壩村、上龍村和新寨村實施,建設高標準農田面積27300畝,新設灌溉溝渠13條,總長32.51km;田間機耕路14條,長24.205km。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前期準備:一是擬定指標體系和對各項指標進行量化,制定項目績效表;二是按照績效目標表對項目的實施組織開展績效評價。
組織過程:一是對實施單位的項目實施過程和完成情況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審核和匯總,開展本級績效評價工作;二是上報縣級績效評價相關材料和情況。績效自評過程中,堅持科學規范的原則、公正公開的原則、分級分類的原則和績效相關的原則。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截至2020年底,實際項目到位資金931200.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截至2020年12月底,項目資金支出931200.00元,執行率為100%。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項目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
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數量指標:建設高標準農田面積27300畝。
質量指標:項目驗收合格率100%
時效指標:任務完成及時率100%,生產道路通達度率等于90%。
成本指標:財政資金畝均補助不低于1200元。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經濟指標:畝均新增糧食產能大于等于30公斤。
社會效益指標: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升。
生態效益指標:耕地質量比上年提升,水資源利用率也比上年提升。
可持續影響指標:工程質量壽命大于等于10年。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通過項目實施,受益群眾滿意度達90%,評價認為,該項目的滿意度指標好。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一是建設投資標準偏低。我縣面積大多為山區,實際耕地面積較少,分布零散,目前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配套設施投資標準偏低,畝均投資差距較大,不能滿足建設的要求。
二是項目區規劃難度大。由于建設是按照建設面積來確定投資,每畝僅投資1200元左右,投資偏低,在有限的投資里,要規劃相應配套的面積,就對項目區的規劃造成了很大的難度,導致有些項目區因面積不足,就無法規劃或者無法滿足該項目區的配套基礎設施。
下一步,我局將加強與項目鄉鎮,村社區的溝通對接,加強項目管護,確保項目作用的充分發揮,確保使用年限,加快推進項目驗收工作。
6.績效自評結果:龍陵縣農業農村局聯合財政局及時開展績效自評,評價結果為96分。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該項目及評價結果時向社會公開,評價結果納入2020年參考依據。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根據本次自評情況,下一步,我們將逐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強預算管理,對項目執行中存在的變動提前做好預案,防止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加強專項資金制度建設,提高資金使用過程中的制度引領效果。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完成了項目可研和實施方案的編制上報到省、市項目主管部門,但因國家推蔗糖產業項目的調整,未能獲批實施。
項目六:
1.項目名稱: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龍陵縣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在龍陵縣木城彝族傈僳族鄉、碧寨鄉、平達鄉、臘勐鎮、龍江鄉、鎮安鎮實施,建設高標準農田30000畝,其中高效節水灌溉8600畝,修建田間道路36條,長35.15km,建設灌溉溝渠16條,總長7.87km;修建水池34座,架設管道39.73km,實施坡改梯694畝。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前期準備:一是擬定指標體系和對各項指標進行量化,制定項目績效表;二是按照績效目標表對項目的實施組織開展績效評價。
組織過程:一是對實施單位的項目實施過程和完成情況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審核和匯總,開展本級績效評價工作;二是上報縣級績效評價相關材料和情況。績效自評過程中,堅持科學規范的原則、公正公開的原則、分級分類的原則和績效相關的原則。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截至2020年底,實際項目到位資金4571550.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截至2020年12月底,項目資金支出4571550.00元,執行率為100%。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項目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
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數量指標:建設高標準農田面積30000畝,高效節水灌溉8600畝
質量指標:項目驗收合格率100%。
時效指標:任務完成及時率100%,生產道路通達度等于90%。
成本指標:財政資金畝均補助不低于1200元。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經濟指標:畝均新增糧食產能大于等于30公斤。
社會效益指標: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升。
生態效益指標:耕地質量比上年提升,水資源利用率也比上年提升。
可持續影響指標:工程質量壽命大于等于10年。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通過項目實施,受益群眾滿意度達90%,評價認為,該項目的滿意度指標好。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一是建設投資標準偏低。我縣面積大多為山區,實際耕地面積較少,分布零散,目前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配套設施投資標準偏低,畝均投資差距較大,不能滿足建設的要求。
二是項目區規劃難度大。由于建設是按照建設面積來確定投資,每畝僅投資1200元左右,投資偏低,在有限的投資里,要規劃相應配套的面積,就對項目區的規劃造成了很大的難度,導致有些項目區因面積不足,就無法規劃或者無法滿足該項目區的配套基礎設施。
下一步,我局將加強與項目鄉鎮,村社區的溝通對接,加強項目管護,確保項目作用的充分發揮,確保使用年限,加快推進項目驗收工作。
6.績效自評結果:龍陵縣農業農村局聯合財政局及時開展績效自評,評價結果為96分。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該項目及評價結果時向社會公開,評價結果納入2020年參考依據。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根據本次自評情況,下一步,我們將逐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強預算管理,對項目執行中存在的變動提前做好預案,防止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加強專項資金制度建設,提高資金使用過程中的制度引領效果。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完成了項目可研和實施方案的編制上報到省、市項目主管部門,但因國家推蔗糖產業項目的調整,未能獲批實施。
項目七:
1.項目名稱:龍陵縣2020年財政涉農資金整合項目(第一期)能繁母牛示范養殖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引進養殖良種能繁母牛700頭,其中進口黑色安格斯能繁母牛500頭,進口海福特能繁母牛200頭。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前期準備:一是擬定指標體系和對各項指標進行量化,制定項目績效表;二是按照績效目標表對項目的實施組織開展績效評價。
組織過程:一是對實施單位的項目實施過程和完成情況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審核和匯總,開展本級績效評價工作;二是上報縣級績效評價相關材料和情況。績效自評過程中,堅持科學規范的原則、公正公開的原則、分級分類的原則和績效相關的原則。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截至2020年底,實際項目到位資金6000000.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截至2020年12月底,項目資金支出6000000.00元,執行率為100%。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項目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
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數量指標:進口黑色安格斯能繁母牛500頭,進口海福特能繁母牛200頭。
質量指標:對新技術的應用明顯提高,項目驗收合格率達96%。
時效指標:項目開工時間為2020年1月,項目完工時間2020年12月。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經濟指標:是項目正在實施,未形成收入。
社會效益指標:農戶的養殖積極性明顯提高,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聯系更加成熟,帶動示范養殖戶330戶
生態效益指標:對病死畜禽的處置明顯改善。
可持續影響指標:秸稈利用率明顯提高。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通過項目實施,受益群眾滿意度達90%,評價認為,該項目的滿意度指標好。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一該項目已于12月前完成各項績效目標,未存在績效目標未完成情況。
6.績效自評結果:龍陵縣農業農村局聯合財政局及時開展績效自評,評價結果為96分。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該項目及評價結果時向社會公開,評價結果納入2020年參考依據。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根據本次自評情況,下一步,我們將逐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強預算管理,對項目執行中存在的變動提前做好預案,防止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加強專項資金制度建設,提高資金使用過程中的制度引領效果。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項目八:
1.項目名稱:龍新鄉繞廊村、碧寨鄉坡頭村肉牛養殖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龍新鄉繞廊村項目點投資300萬元,建設牛舍面積3000平方米,青儲窖2000立方米,儲草棚300平方米,糞污處理池60立方米,無害化處理池15立方米,堆糞場100平方米,配備消毒設備1套,以及配套建設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新增引進良種能繁母牛62頭,項目惠及農戶168戶675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54戶524人;碧寨鄉坡頭村項目點投資300萬元,新建牛舍2500平方米、青貯窖1200立方米、儲草棚250平方米、飼料庫房100平方米、堆糞場80平方米、糞污處理池30立方米、無害化處理池15立方米、消毒室20平方米、管理用房280平方米、獸醫室20平方米、上牛臺1個、加工機械1套、消毒機械1套,配套水、電、路等設施建設;新增引進良種能繁母牛64頭,項目惠及農戶194戶886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02戶347人。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前期準備:一是擬定指標體系和對各項指標進行量化,制定項目績效表;二是按照績效目標表對項目的實施組織開展績效評價。
組織過程:一是對實施單位的項目實施過程和完成情況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審核和匯總,開展本級績效評價工作;二是上報縣級績效評價相關材料和情況。績效自評過程中,堅持科學規范的原則、公正公開的原則、分級分類的原則和績效相關的原則。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截至2020年底,實際項目到位資金5200000.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截至2020年12月底,項目資金支出5200000.00元,執行率為100%。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項目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
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數量指標:建設牛舍面積5500平方米,青儲窖3200立方米,儲草棚550平方米,糞污處理池90立方米,無害化處理池30立方米,堆糞場180平方米,消毒室40平方米、飼料用房200平方米、管理用房180平方米、獸醫室40平方米、上牛臺2個、配套水、電、路2套;新增引進良種能繁母牛126頭。
質量指標:項目完成及時率達95%。
時效指標:項目開工時間為2020年4月,項目完工時間2020年10月。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經濟指標:是項目正在實施,未形成收入。
社會效益指標:農戶的養殖積極性明顯提高,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聯系更加成熟,帶動示范養殖戶14戶
生態效益指標:對病死畜禽的處置明顯改善。
可持續影響指標:秸稈利用率明顯提高。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通過項目實施,受益群眾滿意度達90%,評價認為,該項目的滿意度指標好。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一該項目已于12月前完成各項績效目標,未存在績效目標未完成情況。
6.績效自評結果:龍陵縣農業農村局聯合財政局及時開展績效自評,評價結果為96分。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該項目及評價結果時向社會公開,評價結果納入2020年參考依據。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根據本次自評情況,下一步,我們將逐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強預算管理,對項目執行中存在的變動提前做好預案,防止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加強專項資金制度建設,提高資金使用過程中的制度引領效果。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項目九:
1.項目名稱:龍陵縣2019年財政涉農資金(第一、二期)整合肉牛養殖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全年計劃能繁母牛入保9750頭,非卡戶引進良種能繁母牛618頭,對443戶的政融保貸款進行貼息。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前期準備:一是擬定指標體系和對各項指標進行量化,制定項目績效表;二是按照績效目標表對項目的實施組織開展績效評價。
組織過程:一是對實施單位的項目實施過程和完成情況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審核和匯總,開展本級績效評價工作;二是上報縣級績效評價相關材料和情況。績效自評過程中,堅持科學規范的原則、公正公開的原則、分級分類的原則和績效相關的原則。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龍財涉農〔2019〕5號安排資金1191956.00元,到位1191956.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截至2019年12月底,項目資金支出1191956.00元,執行率為100%。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項目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
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數量指標:全年計劃能繁母牛入保3149頭(對未完成的資金進行了調整),非卡戶引進良種能繁母牛257頭(未完成的361頭資金已做回收處理),對443戶的政融保貸款進行貼息55.19萬元。
質量指標:肉牛良種覆蓋率明顯提高,項目驗收合格率達95%。
時效指標:項目開工時間為2019年1月,項目完工時間2019年12月。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經濟指標:養殖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農戶再生產的能力明顯提高,戶均增收大2000元。
社會效益指標: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聯系更加成熟,養殖戶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高。
生態效益指標:對病死畜禽的處置明顯改善。
可持續影響指標:秸稈利用率明顯提高。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通過項目實施,受益群眾滿意度達90%,評價認為,該項目的滿意度指標好。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該項目部分項目到2019年12月沒有全部完成。
6.績效自評結果:龍陵縣農業農村局聯合財政局及時開展績效自評,評價結果為96分。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該項目及評價結果時向社會公開,評價結果納入2020年參考依據。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根據本次自評情況,下一步,我們將逐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強預算管理,對項目執行中存在的變動提前做好預案,防止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加強專項資金制度建設,提高資金使用過程中的制度引領效果。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項目十:
1.項目名稱: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中央深化農村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2019年保山市成為全國整市推進試點,龍陵縣全面開展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自2019年2月啟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以來,在脫貧攻堅任務繁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情況下,經縣、鄉、村、組各級的努力和通力協作,圓滿完成了改革試點工作,除不涉及產改任務的龍山鎮龍華社區外,全縣120個村(社區)及63個村民小組成立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夯實了鄉村振興基礎。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前期準備:一是擬定指標體系和對各項指標進行量化,制定項目績效表;二是按照績效目標表對項目的實施組織開展績效評價。
組織過程:一是對實施單位的項目實施過程和完成情況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審核和匯總,開展本級績效評價工作;二是上報縣級績效評價相關材料和情況。績效自評過程中,堅持科學規范的原則、公正公開的原則、分級分類的原則和績效相關的原則。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項目資金到位528631.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項目實施共支出資金528631.00元。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項目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
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數量指標:完成1775個單位2018、2019年度清產核資工作;完成183個集體經濟組織成立工作。
質量指標:完成70500本集體賦碼登記證和股權證印制;完成10個鄉鎮120個村社區1642個村民小組集體債務摸底調查工作
時效指標:完成全縣2020年全縣產權制度改革所有工作,通過省、市兩級總結評估。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經濟指標:通過產權制度改革,激活農村資金、資源和資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社會效益指標:通過產權制度改革,理清了農村的家底,提高了群眾參與農村集體發展的積極性,通過財務公開,合群眾更加放心,促進了和諧和農村穩定。
生態效益指標:對通過產改,能更好地保護集體資產和資源。
可持續影響指標:更好地保護生態,促進農村可持續發展。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據調查,群眾滿意度達91%,超過了計劃的90%。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無
6.績效自評結果:龍陵縣農業農村局聯合財政局及時開展績效自評,評價結果為98分。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將項目實施情況和績效評價在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公開,接受社會的監督。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無。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項目十一
1.項目名稱:農村無害化廁所改建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2019-2020年新建或改造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 25284座,新建或改造提升行政村公廁65座。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前期準備:一是擬定指標體系和對各項指標進行量化,制定項目績效表;二是按照績效目標表對項目的實施組織開展績效評價。
組織過程:一是對實施單位的項目實施過程和完成情況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審核和匯總,開展本級績效評價工作;二是上報縣級績效評價相關材料和情況。績效自評過程中,堅持科學規范的原則、公正公開的原則、分級分類的原則和績效相關的原則。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2019年-2020年,省市縣應到位資金31784000.00元,實際到位5528400.00元,到位率17.39%。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已到位的5528400.00元資金,用于兌付2019年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252.84萬元,2019年行政村公廁改造提升100萬元;用于兌付2020年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40萬元,2019年行政村公廁改造提升1600000.00元。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嚴格按照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嚴格按照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核算規范,申請、管理、使用,資金支付范圍、支付標準合規合法,與支持范圍、實施方案相符。
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數量指標:2020年底完成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新建或改造25284 座,完成任務的100%。完成2020年底完成農村行政村公廁新建或改造提升65座,完成任務的100%。
質量指標:改廁合格率達100%.
時效指標:按時完成改廁任務。
成本指標:根據農村廁所革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和2019、2020年度方案,省市縣應對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提升總投資31780000.00元,截至目前實際投資5528400.00元。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經濟指標:通過實施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項目,降低了農村疾病發生率,節約了農村因病支出的醫療費,經濟效益顯著。
社會效益指標:通過實施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項目,提升了項目區無害化廁所覆蓋率和衛生廁所普及率,有效改善項目區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了項目區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同時,通過實施項目廣泛開展培訓,提高了項目區群眾素質,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有利于推進項目區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生態效益指標:通過實施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項目,減少了糞便對土壤、水質等的污染,保護了生態環境。
可持續影響指標:通過糞污資源化利用,促進了循環農業的發展。生態效益明顯。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通過項目實施,受益群眾滿意度達100%,評價認為,該項目的滿意度指標好。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該成本指標未完成,縣財政困難。下一步改進措施:積極向縣委、縣政府匯報,加強與財政溝通,盡快兌付改廁資金。
6.績效自評結果:龍陵縣 2019-2020年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改建項目立項規范,績效目標合理,指標明確。項目實施過程中業務管理制度健全,執行有效,質量可溯,財務管理制度健全、資金使用合理,監控有效。項目完成率100%,質量達標率 100%,實現了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同步增長。自評分91.6,自評結果:優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本項目資金兌付嚴格實行公告公示制度,本績效評價報告也將在本單位公告公示欄進行公開。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由于縣財政困難,資金撥付與項目實施進度不符的問題。建議縣財政按時撥付資金,真正把“小廁所、大民生”之事辦好辦實。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項目十二:
1.項目名稱:云南品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度十大名品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云南品斛堂生物科技公司參與2020年云南省綠色食品“十大名品”評選工作,公司產品“元斛”牌紫皮石斛原漿飲品于2020年9月獲得2020年云南省“10大名藥材”認定。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前期準備:一是擬定指標體系和對各項指標進行量化,制定項目績效表;二是按照績效目標表對項目的實施組織開展績效評價。
組織過程:一是對實施單位的項目實施過程和完成情況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審核和匯總,開展本級績效評價工作;二是上報縣級績效評價相關材料和情況。績效自評過程中,堅持科學規范的原則、公正公開的原則、分級分類的原則和績效相關的原則。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至2021年6月底,財政資金到位1000000.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到位項目資金用于“元斛”牌紫皮石斛原漿飲品生產線設備升級,采購stick包裝系統一套(1140000.00元)。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根據項目方案及自身實際,依據公司項目管理制度、項目監控制度,確保項目規范實施。在項目資金使用方面,依據《財務管理制度》,嚴格按批準的建設內容使用專項資金,確保專款專用。嚴格進行核算管理,建立項目明細賬,保證專款專用,以加快項目的實施進度。在資金使用過程中,嚴把監督審核關,建立健全內部審批制度,對每筆用款申請,在所附資料齊備的情況下,審核確認后付款。
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數量指標:紫皮石斛原漿飲品2020年產量210噸。
質量指標:產品合格率99%。
時效指標:申請發明專利1項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經濟指標:紫皮石斛原漿飲品2020年銷售收入33600000.00元。
社會效益指標:新增就業3人。
生態效益指標:種植及加工過程對生態環境無影響。
可持續影響指標:種植及加工過程對生態環境無影響。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通過項目實施,受益群眾滿意度達90%,評價認為,該項目的滿意度指標好。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產品銷路還未全面打開,產量較小,導致石斛鮮條使用量較小,帶動當地農戶脫貧致富效果還不明顯。目前僅與云南白藥、廣東固生堂等藥企開展合作,與藥企的合作面相對較窄;新零售渠道的銷售也還未全面鋪開。
6.績效自評結果:龍陵縣農業農村局聯合財政局及時開展績效自評,評價結果為100分。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該項目及評價結果時向社會公開,評價結果納入2020年參考依據。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根據本次自評情況,下一步,我們將逐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強預算管理,對項目執行中存在的變動提前做好預案,防止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加強專項資金制度建設,提高資金使用過程中的制度引領效果。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項目十三
1.項目名稱:龍陵縣2019年財政涉農資金(第七、八期)整合肉牛標準化規模育肥場建設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對1個千頭肉牛育肥場進行扶持。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前期準備:一是擬定指標體系和對各項指標進行量化,制定項目績效表;二是按照績效目標表對項目的實施組織開展績效評價。
組織過程:一是對實施單位的項目實施過程和完成情況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審核和匯總,開展本級績效評價工作;二是上報縣級績效評價相關材料和情況。績效自評過程中,堅持科學規范的原則、公正公開的原則、分級分類的原則和績效相關的原則。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截至2019年底,實際項目到位資金1391370.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截至2019年12月底,項目資金支出1391370.00元,執行率為100%。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項目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
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數量指標:肉牛標準化育肥場存欄1000頭的1個。
質量指標:養殖戶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高,肉牛良種覆蓋率明顯提高,項目驗收合格率達95%。
時效指標:項目開工時間為2019年1月,項目完工時間2019年12月。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經濟指標:每頭肉牛增收2000元,養殖效益明顯提高,農戶再生產能力明顯提高。
社會效益指標:農戶的養殖積極性明顯提高,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聯系更加成熟。
生態效益指標:對病死畜禽的處置明顯改善。
可持續影響指標:秸稈利用率明顯提高。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通過項目實施,受益群眾滿意度達92%,評價認為,該項目的滿意度指標好。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該項目已于12月前完成各項績效目標,未存在績效目標未完成情況。
6.績效自評結果:龍陵縣農業農村局聯合財政局及時開展績效自評,評價結果為97分。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該項目及評價結果時向社會公開,評價結果納入2020年參考依據。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根據本次自評情況,下一步,我們將逐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強預算管理,對項目執行中存在的變動提前做好預案,防止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加強專項資金制度建設,提高資金使用過程中的制度引領效果。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項目十四:
1.項目名稱:龍陵縣2019年財政涉農資金(第七、八期)整合肉牛標準化規模育肥場建設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對1個千頭肉牛育肥場進行扶持。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前期準備:一是擬定指標體系和對各項指標進行量化,制定項目績效表;二是按照績效目標表對項目的實施組織開展績效評價。
組織過程:一是對實施單位的項目實施過程和完成情況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審核和匯總,開展本級績效評價工作;二是上報縣級績效評價相關材料和情況。績效自評過程中,堅持科學規范的原則、公正公開的原則、分級分類的原則和績效相關的原則。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截至2019年底,實際項目到位資金2491100.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截至2019年12月底,項目資金支出2491100.00元,執行率為100%。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項目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
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數量指標:肉牛標準化育肥場存欄1000頭的1個。
質量指標:養殖戶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高,肉牛良種覆蓋率明顯提高,項目驗收合格率達95%。
時效指標:項目開工時間為2019年1月,項目完工時間2019年12月。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經濟指標:每頭肉牛增收2000元,養殖效益明顯提高,農戶再生產能力明顯提高。
社會效益指標:農戶的養殖積極性明顯提高,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聯系更加成熟。
生態效益指標:對病死畜禽的處置明顯改善。
可持續影響指標:秸稈利用率明顯提高。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通過項目實施,受益群眾滿意度達92%,評價認為,該項目的滿意度指標好。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該項目已于12月前完成各項績效目標,未存在績效目標未完成情況。
6.績效自評結果:龍陵縣農業農村局聯合財政局及時開展績效自評,評價結果為97分。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該項目及評價結果時向社會公開,評價結果納入2020年參考依據。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根據本次自評情況,下一步,我們將逐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強預算管理,對項目執行中存在的變動提前做好預案,防止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加強專項資金制度建設,提高資金使用過程中的制度引領效果。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項目十五:
1.項目名稱:龍陵縣2019年財政涉農資金(第七、八期)整合肉牛標準化規模育肥場建設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對64個肉牛育肥場進行扶持,其中存欄500頭的2個,存欄200頭的2個,存欄100頭的8個,存欄50頭的13個,存欄30頭的17個,存欄20頭的22個。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前期準備:一是擬定指標體系和對各項指標進行量化,制定項目績效表;二是按照績效目標表對項目的實施組織開展績效評價。
組織過程:一是對實施單位的項目實施過程和完成情況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審核和匯總,開展本級績效評價工作;二是上報縣級績效評價相關材料和情況。績效自評過程中,堅持科學規范的原則、公正公開的原則、分級分類的原則和績效相關的原則。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截至2019年底,實際項目到位資金8000000.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截至2019年12月底,項目資金支出8000000.00元,執行率為100%。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項目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
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數量指標:肉牛標準化育肥場存欄500頭的2個,存欄200頭的2個,存欄100頭的8個,存欄50頭的13個,存欄30頭的17個,存欄20頭的22個。
質量指標:養殖戶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高,肉牛良種覆蓋率明顯提高,項目驗收合格率達95%。
時效指標:項目開工時間為2019年1月,項目完工時間2019年12月。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經濟指標:每頭肉牛增收2000元,養殖效益明顯提高,農戶再生產能力明顯提高。
社會效益指標:農戶的養殖積極性明顯提高,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聯系更加成熟。
生態效益指標:對病死畜禽的處置明顯改善。
可持續影響指標:秸稈利用率明顯提高。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通過項目實施,受益群眾滿意度達92%,評價認為,該項目的滿意度指標好。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該項目已于12月前完成各項績效目標,未存在績效目標未完成情況。
6.績效自評結果:龍陵縣農業農村局聯合財政局及時開展績效自評,評價結果為97分。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該項目及評價結果時向社會公開,評價結果納入2020年參考依據。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根據本次自評情況,下一步,我們將逐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強預算管理,對項目執行中存在的變動提前做好預案,防止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加強專項資金制度建設,提高資金使用過程中的制度引領效果。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1.部門基本情況
(1)部門概況
龍陵縣農業局成立于1970年,是龍陵主管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行政單位,隸屬龍陵縣人民政府,是政府組成部門,地址:龍陵縣龍山鎮遠征路,龍陵縣農業局設機關1個,局屬全額撥款事業單位18個(其中:參公管理事業單位1個)。負責貫徹執行農業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起草或擬訂有關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業機械化、農產品加工、鄉鎮企業等農業各產業(以下簡稱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和中長期規劃,并負責組織實施。
承擔完善農村經營管理體制職責。提出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政策建議,指導農村土地承包、耕地使用權流轉和承包糾紛仲裁管理。指導、監督減輕農民負擔和村民籌資籌勞工作,指導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指導、扶持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產品行業協會的建設與發展。
負責指導農業產業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鄉鎮企業改革發展,組織開展農業產業化、鄉鎮企業統計、信息工作和運行情況分析。提出農業產業化經營規劃、政策建議,促進農業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發展。提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指導農產品加工業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和服務體系建設。
在職人員編制157人,其中:行政編制17人,事業編制142人。在職實有157人,其中:財政全供養157人,經費自理人員0人,財政部分供養0人,非財政供養0人。離退休人員80人,其中:離休1人,退休90人。
(2)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市、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建設特色農產品加工基地,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質量和競爭力,推動糧經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3)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1.2020年決算收入151400658.93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51400658.93元,占總收入100%;其他收入0元,占總收入0%。
2.2020年決算支出108248164.93元,其中:財政撥款支出108248164.93元,占總支出100%。基本支出21879383.88元,占總支出20.21%;項目支出86368781.05元,占總支出79.79%。
(4)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我局不斷完善績效管理制度建設,制定了預算管理相關制度。
2.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1)績效自評目的
我局通過對項目立項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管理情況、項目績效表現情況自我評價,了解相關項目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時遵循“目標引領、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結果導向”的原則提高我局的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2)自評指標體系(詳見附表GK10表-GK11表)
(3)自評組織過程
準備階段(2020年3月10日—30日)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實施階段(2020年4月1日—11月30日)
下發績效自評工作通知,安排績效自評工作,制定評價指標體系;組織項目單位自評并上報自評報告,匯總二級績效自評后對一級項目進行自評。
總結階段(2020年12月1日—31日)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行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裝訂歸檔績效自評資料。在單位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3.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1)投入情況分析:投入情況比較合理
(2)過程情況分析:過程因績效目標細化比較復雜
(3)產出情況分析:產出情況符合目標制定
(4)效果情況分析:達到預期效果
4.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一)各相關股室及二級單位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給考核評價及評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局已作出工作要求,加強對項目開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做好充分調研,依據實際情況做好經費支出預算,制訂合理的項目實施計劃;項目實施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后及時總結自評。
5.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各項目單位的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二是制定了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及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長效機制;三是促進各單位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四是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分配上級財政預算項目資金的重要依據。
6.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加強我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使各股室及各二級單位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一)重視預算執行。一是為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項目資金實行從申報到執行結束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對各單位的責任目標考核中;三是不定期召開預算執行進度通報會,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資金結余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加快項目預算執行。
(二)提高項目執行質量。經費下達后,及時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明晰經費使用范圍和內容,督促各項目單位加快經費執行進度。涉及物資采購的,提前組織專家論證并提出設備、物資參數,一旦經費下達就可立即進入政府采購程序,加快了采購進度。
(三)落實資金監管。我局嚴格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四)逐步規范績效評價工作。2021年,我局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2021年各級財政安排的項目資金開展了績效自評。
7.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
(三)項目(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部門績效自評情況詳見附表(附表10—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無
六、相關口徑說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務支出、資本性支出等人員經費以外的支出。
(二)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
(三)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及部門預算管理有關規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指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牌照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指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用車指用于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包括省部級干部專車、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費用。
(四)“三公”經費決算數:指各部門(含下屬單位)當年通過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數(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收入:指本級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
二、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上級和其他同級部門補助收入等。
三、上年結轉: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結轉到本年仍按原規定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
四、結轉下年:指以前年度預算安排、因客觀條件發生變化無法按原計劃實施,需延遲到以后年度按原規定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
五、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六、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七、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科目代碼2080501):指行政單位離退休人員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
八、三公經費:是指市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監督索引號530523002326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