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2-8-/2019-0920006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農業農村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決算 | 發布日期 | 2019-09-20 |
| 文號 | 瀏覽量 |
第一部分 龍陵縣農業技術推廣所概況
一、主要職能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財政專戶管理資金收入支出決算表
九、“三公”經費、行政參公單位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表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二、國有資產占有情況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二)項目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龍陵縣農業技術推廣所概況
一、主要職能
緊緊圍繞“農業穩縣、工業富縣、文化旅游名縣、科教興縣”的戰略措施,結合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實際,服務好“三農”,認真落實支農、惠農、扶農政策,進一步解放思想、狠抓落實,圓滿完成各級安排的各項試驗、示范、推廣課題。
(二)2018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介紹
1、完成云南特困連片地區小麥新品種展示1組,參試品種9個,即云麥53、云麥56、云麥57、云麥64、云麥68、云麥69、易2011-1、彌136-6和154-65;大麥組共4個,即云大麥5號、云大麥9號、云大麥10號、云大麥14號。試驗地塊選擇在鎮安鎮鎮南社區,海拔1797.7米,前作水稻,中上等肥力,砂壤土。施肥量為當地中等水平。采用隨機區組設計,隨機排列,2次重復,小區面積6.67平方米,小區播種量按每畝16萬基本苗用發芽率、田間出苗率(75%)據公式計算,稱種到行。試驗結果:采取全區收獲實收產量:9個小麥試驗品種平均畝產量在370.02-504.69千克之間,其中最高為云麥64,折合畝產504.69千克;最低為彌154-65,折合畝產370.02千克。結合田間抗寒、耐旱性、抗病性、抗倒伏性等抗逆性觀察記載及各項經濟性狀統計分析得出:9個品種中以“云麥53”和“易2011—1”兩個品種,平均畝產分別為398.35千克和430.02千克,各項經濟性狀田間表現較好,產量相對適中,建議來年進行進一步試驗示范鑒定。
2、完成云南特困連片地區大麥新品種展示1組,參試品種4個,即云大麥5號、云大麥9號、云大麥10號、云大麥14號。試驗地塊與小麥試驗在同一塊田上,采用隨機區組設計,隨機排列,2次重復,小區面積6.67平方米,播種量按每畝12萬基本苗用發芽率、田間出苗率(75%)據公式計算,稱種到行。當地最佳播種期播種,各項栽培管理措施均按當地高產要求進行。試驗結果:采取全區收獲實收產量:4個大麥試驗品種平均畝產量在290.01-559.69千克之間。其中云大麥9號最高,折合畝產559.69千克,云大麥5號最低,折合畝產290.01千克。結合田間抗寒、耐旱性、抗病性、抗倒伏性等抗逆性觀察記載及各項經濟性狀統計分析得出:參試的4個品種,除產量云“大麥9號”、“云大麥10號”產量稍高外,其它性狀田間表現都不是很理想。不建議再做進一步的試驗示范。
3、完成啤飼大麥多點試驗1組:參試品種:大麥組供試品種共23個(即:16BJ-14、16BJ-26、16BJ-27、16BJ-31、16BJ-32、17-J2、17-J4、17-J5、17-J13、17-J17、17-J20、17-J22、17-J26、17-J27、17-J29、17-J32、17-J36、17-J37、17-J38、17-J42、16BJ-3、16BJ-7、16BJ-9),以保大麥8號作統一對照種。試驗設計:選擇中上等田塊作試驗田,施肥量為當地中等水平。順序排列,不設重復,小區凈面積10平方米(長4米,寬2.5米),按當地最佳節令播種,拉線均勻條播,每小區播10行,小區之間間隔25厘米,四周設1米以上的保護行。按當地習慣管理,整個生育期間防蟲不防病。實收面積10平方米。試驗結果:23個大麥試驗品種畝產量在286.67-592.00千克之間,其中“17-J26、17-J13、17-J2、16BJ-31”比對照高0.12-11.28%,其余19個品種比對照低1.25-46.12%。結合田間抗寒、耐旱性、抗病性、抗倒伏性等抗逆性觀察記載及各項經濟性狀統計分析得出:參試的23個品種中:“17-J5、17-J20、17-J22、17-J27、16BJ-31、”17-J42”6個品種,各項抗逆性及經濟性狀表現較好,建議來年再做進一步的試驗示范。
4、完成小麥多點試驗1組,參試品種13個即:15J-8、15J-18、15J-19、12-99、16J-2、16J-4、16J-7、16J-14、16J-16、16J-19、16J-20、16J-21、16J-23,以云麥53為對照。所有參試品種由保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提供。試驗設計:選擇中上等田塊作試驗田,施肥量為當地中等水平。順序排列,不設重復,小區凈面積10平方米(長4米,寬2.5米),按當地最佳節令播種,拉線均勻條播,每小區播10行,小區之間間隔25厘米,四周設1米以上的保護行。按當地習慣管理,整個生育期間防蟲不防病。實收面積10平方米。試驗結果:13個小麥試驗品種畝產量在306.68-553.3千克之間,其中對照種畝產353.33千克,居第十三位,16J-19產量比對照低為306.68千克,其余12個品種均比對照高。結合田間抗寒、耐旱性、抗病性、抗倒伏性等抗逆性觀察記載及各項經濟性狀統計分析得出:參試品種中“12-99、16J-2、16J-14、16J-20、16J-21”5個品種平均畝產量均在400千克以上,田間長勢整齊,各項經濟性狀和抗逆性表現較好,建議來年進一步加強多點試驗示范工作,篩選出適合我縣大面積推廣種植小麥主推品種。
5、完成馬鈴薯新品種引進觀察篩選試驗1組,參試品種3個即“希森3號”、“12H-14-5”、“青薯9號(ck)”。參試品種由品種德宏州綜合試驗站提供。試驗地點安排在龍新鄉勐冒村徐家寨二組楊大春農戶的承包田上。前作:青菜,土壤類型:石灰土、田塊灌溉能力中等,排水能力強,肥力中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試驗區域內肥力均勻一致。每個品種種植40株,行距0.8米,株距0.25米,面積8平方米,四周設2行以上保護行。觀察記載馬鈴薯品種的物候期、植株形態特征、田間性狀、塊莖性狀、塊莖生理缺陷及產量等。試驗結果:“12H—14—5”品種植株生長茂盛,抗病,產量、商品率最高,但晚熟,口感、品質差,不適宜龍陵氣候種植,屬淘汰品種;“希森3號”在三個品種中,產量、商品率最低,但早熟,其生育特性適宜龍陵氣候,口感、品質優,可以繼續引入作品種比較試驗種,更進一步鑒定與評價其抗逆性、適應性、穩定性、豐產性、成熟期和塊莖品質等綜合性狀;為龍陵縣今后馬鈴薯推廣種植選出新的更換品種
6、完成馬鈴薯新品種展示1組,參試品種2個,即“青薯9號”、“麗薯6號”、以本地常規種植品種“中甸紅”為對照。參試品種由德宏州馬鈴薯綜合試驗站提供,試驗地點安排在龍新鄉勐冒村中寨二組胡興龍農戶的承包田上。田塊地名為中寨腳老朱田。紅壤性水稻土前作:玉米。田塊灌溉能力中,排水能力強,肥力稍差,屬改良性土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試驗區域內肥力均勻一致。面積1.5畝,各品種0.5畝,周邊有馬鈴薯種植田塊保護。試驗結果:“青薯9號”和“麗薯6號”兩個品種,各項性狀表現良好,畝產量高,適合龍陵縣大面積示范,可作為龍陵縣馬鈴薯種植的主推品種。
7、完成馬鈴薯新品種比較試驗1組,參試品種8個,即:中薯26號、鄂薯14號、麗薯6號(ck2)、云薯902、華薯1號、青薯9號(ck1)、麗薯10號、希森6號,試驗品種由德宏州綜合試驗站提供。試驗地點安排在龍新鄉勐冒村徐家寨二組楊大春農戶的承包田上。前作:青菜,土壤類型:石灰土、田塊灌溉能力中等,排水能力強,肥力中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試驗區域內肥力均勻一致。試驗3次重復,共24個處理,參試品種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11平方米(長2.5米,寬行1.1米,4行,每行播20株)采用大壟雙行條播,每小區80株。試驗田周邊設有2米保護行。試驗結果:除兩個對照種麗薯6號和青薯9號品種,各項性狀表現好,畝產量高,可作為龍陵縣冬作馬鈴薯主推品種外;云薯902、華薯1號、希森6號三個品種可適當擴大面積示范種植,作為今后龍陵縣主推接班品種;麗薯10號和鄂薯14號兩品種可繼續引入試驗觀察,更進一步鑒定與評價其抗逆性、適應性、穩定性、豐產性、成熟期和塊莖品質等綜合性狀;中薯26號品種雖然品質好,口感優,但抗性差,易感病,淘汰種植。
8、完成馬鈴薯晚疫病藥劑防治(丁子香粉)同田對比示范3畝。示范地點安排在龍新鄉勐冒村中寨二組胡春凡農戶的承包田上,地點:中寨腳老朱田,海拔1880米,年均溫度13.3℃年降雨量2200—2400毫米,土壤為水稻土土類,水稻土亞類淹育型、紅泥田土屬,紅泥田土種。示范農藥“丁子香酚”,馬鈴薯品種:“青薯9號”(農藥和馬鈴薯種子均由德宏州馬鈴薯綜合試驗站提供)。示范過程和方法:每畝噴藥5次,每次噴藥量為0.3%丁子香酚45克/畝,噴藥間隔時間為7天;對照3畝不噴任何藥劑,為空白。試驗結果:經收獲測產,示范和對照各測3個點,每點10.5㎡,示范三點平均產量為36.86千克,折合平均畝產2341.17千克,對照三點平均產量為36.78千克,折合平均畝產2336.41千克。產量差距不大。據噴藥后定期和不定期觀察,示范和對照相比較,都沒有發生晚疫病,植株無明顯變化,生長健壯,說明此藥劑在試驗劑量條件下對馬鈴薯安全,無藥害產生;從株高上看,示范株高26.2厘米,對照株高23.8厘米,變化也不明顯。
9、完成馬鈴薯套餐肥同田對比示范2畝。示范地點設在龍新鄉勐冒村中寨二組胡春凡農戶的承包田上,示范區域內肥力均勻一致,示范和對照面積各1畝,供試作物為馬鈴薯,品種“青薯9號”,參試肥料:?底肥:有機功能肥1包(40千克/包/畝);護培1號3包(25千克/包/畝);尿素10千克/畝。?追肥:護培2號1包(25千克/包/畝),硝態顆粒鈣1包(10千克/包/畝);?對照供試肥料為14 :8:8馬鈴薯專用肥(40千克/包/畝),16%過磷酸鈣(25千克/畝)。馬鈴薯品種和示范肥料由德宏州馬鈴薯綜合試驗站提供。示范和對照每畝各施農家肥1500千克及對照肥料由農戶提供。示范結果:使用套餐肥的田塊大薯畝產2842.06千克,比對照畝產1947.64千克增894.42千克,增45.92%;商品率增5.5%;畝產量增835.66千克,增35.54%。以此說施用套餐肥有助于提高大薯率,商品率及產量。施用套餐肥具有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明顯改善馬鈴薯生物學性狀;提高大薯率,商品率及產量,建議大面積推廣應用。
10、完成馬鈴薯除草劑試驗示范2畝,示范地點安排在龍新鄉勐冒村中寨二組楊湘珍農戶的承包田上,海拔1880米,年均溫度13.3℃年降雨量2200—2400毫米,前作:玉米,土壤類型:水稻土,田塊排灌能力中等,屬土壤改良田塊,肥力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示范區域內肥力均勻一致。供試馬鈴薯品種為:脫毒種“青薯9號”,供試藥劑:23%富薯(礬.喹.嗪草酮)可分散油懸浮劑。馬鈴薯出苗后株高10厘米左右開始噴藥。噴藥后定期和不定期觀察,噴藥與不噴藥植株無明顯變化,葉濃綠色,莖淡紫色,生長健壯,說明此藥劑在試驗劑量條件下對馬鈴薯生長安全,無藥害產生;對開花與株高無明顯變化。 試驗結果:通過收獲測產:示范田塊畝產1987.66千克,比對照(不噴藥田塊)畝產1767.55千克,畝增220.11千克,增12.45%。對不同雜草,防治效果有差異,富薯除草劑對黎草防效率最高,達88.87%,其次是蓼87.51%,馬塘80.03%;對水草防效為零。
11、完成水稻多年生稻試驗一組。供試品種:多年生稻品系PR23,由云大學農學院提供。試驗田選擇在勐糯鎮勐糯社區長虹二組趙家明家槽子田,海拔780米,面積0.7畝,排灌方便。試驗于5月16日播種,5月19日出苗。秧齡25天進行移栽,于6月15日移栽,栽培規格為4x9寸,畝叢數1.6萬叢,每畝基本苗3萬苗。試驗結果經理論測產有效穗12.8萬/畝,穗總粒數173.2粒,實粒數167.2粒,結實率96.5%,成穗率96.2%,千粒重28.4g。平均畝產607.8千克(與當地主推秈雜品種瀘優578相比,每畝減產50.7千克,減幅8.3%),實收產量(干谷實際稱重)336.7千克,折合畝產481千克。該品種,在本次試驗中各項經濟性狀變現為:全生育期132天,最高莖蘗數13.3萬/畝,株高107.6厘米,穗長22.3厘米,株型適中,抽穗整齊,抗倒性強,分蘗力差,不易脫粒,輕感穗莖稻瘟,中感紋枯病,綜合抗病性中,谷粒為橢圓形,口感一般。
二、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納入龍陵縣農業技術推廣所部門2018年度部門決算編報的單位共1個。其中:行政單位0個,事業單位1個。
(二)部門人員和車輛的編制及實有情況
2018年末實有人員編制11人。其中:行政編制0人(含行政工勤編制0人),事業編制11人;年末實有事業編制12人;
離退休人員2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2人。
實有車輛編制1輛,在編實有車輛2輛。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表
(詳見附件)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2018年度收入合計1658280.52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658280.52元,占總收入的100.00%;上級補助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事業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經營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附屬單位繳款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其他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與上年對比增加207134.04元,增長14.27%。其中:基本支出收入增207134.04元,主要為:工資福利支出增182585元;商品和服務支出增44549.04元;
項目支出收入減296144元,商品和服務支出減少296144元;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18年度支出合計1658280.52元。其中:基本支出1658280.52元,占總支出的100%;項目支出0元,占總支出的0%;上繳上級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共0.00元,占總支出的0.00%。與上年對比減少69009.96元,減少4%。
1.基本支出收入增207134.04元,主要為:工資福利支出增182585元;商品和服務支出增44549.04元;
2.項目支出收入減296144元,商品和服務支出減少296144元;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1658280.52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100.00%。與上年對比減少69009.96元,減少4%,主要原因分析是:
1.2019999其他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支出,比上年減少72000元;
2.2080502事業單位離退休(類)支出,比上年增加800元;
3.2080505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類)支出,比上年增加21302.4元;
4.2130104事業運行(類)支出,比上年增加277031.64元;
5.2130106科技轉化與推廣服務(類)支出,比上年減少96144元。
6.2130199其他農業支出(類)支出,比上年減少200000元。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1658280.52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100%。主要用于:
1.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外交(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3.國防(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5.教育(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6.科學技術(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7.文化體育與傳媒(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8.社會保障和就業(類)支出212,422.4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12.81%。主要用于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212422.4元。
9.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0.節能環保(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1.城鄉社區(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2.農林水(類)支出1,445,858.12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87.19%。主要用于事業運行支出415775.32元。
13.交通運輸(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4.資源勘探信息等(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5.商業服務業等(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6.金融(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區(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8.國土海洋氣象等(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0.糧油物資儲備(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1.其他(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2.債務還本(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3.債務付息(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預算為9603.59元,支出決算為9603.59元,完成預算的100%。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為0.00元,完成預算的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為8267.59元,完成預算的100%;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為1336元,完成預算的100%。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等于預算數。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比2017年減少683.41元,下降6.64%。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增加0.00元,增長0.0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減少832.41元,下降9.15%;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增加149元,增加12.55%。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減少的主要原因:我單位嚴格執行“八項”規定,堅持厲行節約,嚴禁用公款大吃大喝,公務消費嚴格按照縣政府規定要求接待,故年終決算數比年初預算略有減少。。
(二)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00元,占0.0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8267.59元,占86.09%;公務接待費支出1336元,占13.91%。具體情況如下:
1.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00元,共安排因公出國(境)團組0個,累計0人次。
2.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8267.59元。其中:
公務用車購置支出0.00元,購置車輛0輛。
公務用車運行維護支出8267.59元,開支財政撥款的公務用車保有量為2輛。主要用于平時開展農業工作所需車輛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
3.公務接待費支出1336元。其中:
國內接待費支出1336元(其中:外事接待費支出0.00元),共安排國內公務接待3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17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上級到我單位檢查各類工作時發生的接待支出,我單位嚴格執行“八項”規定,堅持厲行節約,嚴禁用公款大吃大喝,公務消費嚴格按照縣政府規定要求接待。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龍陵縣農業技術推廣所部門2018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0.00元,與上年對比上年增加了0.00元。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龍陵縣農業技術推廣所部門資產總額1207836.80元,其中,流動資產240789.44元,固定資產967047.36元,對外投資及有價證券0.00元,在建工程0.00元,無形資產0.00元,其他資產0.00元(具體內容詳見附表)。與上年相比,本年資產總額減少277525.91元,其中;流動資產增加286975.91元,固定資產增加9450.00元,對外投資及有價證券增加(減少)0.00元,在建工程增加(減少)0.00元,無形資產增加(減少)0.00元,其他資產增加(減少)0.00元。處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賬面原值0元;處置車輛0輛,賬面原值0元;報廢報損資產0項,賬面原值0元,實現資產處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賬面原值0元,實現資產使用收入0元。
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表 | ||||||||||||||||||||
單位:元 | ||||||||||||||||||||
項目 | 行次 | 資產總額 | 流動資產 | 固定資產 | 對外投資/有價證券 | 在建工程 | 無形資產 | 其他資產 | ||||||||||||
小計 | 房屋構筑物 | 車輛 | 單價200萬以上大型設備 | 其他固定資產 | ||||||||||||||||
欄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合計 | 1 | 1207836.80 | 240789.44 | 967047.36 | 365800.00 | 601247.36 | ||||||||||||||
填報說明:1.資產總額=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對外投資/有價證券+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其他資產2.固定資產=房屋構筑物+車輛+單價200萬元以上大型設備+其他固定資產 | ||||||||||||||||||||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2018年度,部門政府采購支出總額89535.23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82404.00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00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7131.23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0元,主要用于:辦公設備購置、試驗示范項目種子及肥料采購,農用物資購置等。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項目一: 1.項目名稱2.項目基本情況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前期準備、組織過程等相關情況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6.績效自評結果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1.項目名稱2.部門基本情況 (1)部門概況 (2)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3)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4)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3.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1)績效自評目的 (2)自評指標體系(本部分為報告核心內容) (3)自評組織過程 4.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1)投入情況分析 )(2)過程情況分析(3)產出情況分析(4)效果情況分析 5.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6.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7.主要經驗及做法8.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部門績效自評情況詳見附表(附表10—附表14) 部門績效自評情況參照保財預〔2019〕107號《保山市財政局關于2019年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我單位無其他重要事項說明。
六、相關口徑說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務支出、其他資本性支出等人員經費以外的支出。
(二)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除人員經費以外的基本支出。
(三)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及部門預算管理有關規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工作人員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指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用車指用于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包括省部級干部專車、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費用。
(四)“三公”經費決算數:指各部門(含下屬單位)當年通過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數(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收入:指本級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
二、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上級和其他同級部門補助收入等。
三、上年結轉: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結轉到本年仍按原規定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
四、結轉下年:指以前年度預算安排、因客觀條件發生變化無法按原計劃實施,需延遲到以后年度按原規定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
五、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六、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七、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科目代碼2080501):指行政單位離退休人員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
八、三公經費:是指市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