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300-6-/2019-0628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鄉村振興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決算 | 發布日期 | 2019-06-28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根據《中共龍陵縣委辦公室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龍陵縣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龍辦發〔2015〕15號精神,設立 龍陵縣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 ,為縣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正科級。依據《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龍陵縣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龍政辦發〔2015〕90號),龍陵縣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內設綜合股、計劃財務統計股、項目管理股、信貸扶貧股、社會扶貧股5個內設機構。2015年定編人數13人,其中:暫定行政編制11人,工勤編制2名。根據《龍陵縣機構編制委員會關于增加縣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領導職數的通知》龍機編發〔2017〕38號,為加大脫貧攻堅工作力度,經縣編委領導研究,增加縣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領導職數(副主任)2名。增加的2或副科級領導職數專門用于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待脫貧攻堅工作結束后由縣委編辦收回。調整后,縣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共有科級領導職數6名。其中主任1名,正科級,副主任5名,副科級。2018年實有在職人員15人。其中,主任1名(正科級),副主任5名(副科級),主任科員1人,副主任科員4名,科員2人,工勤2人,小車編制1輛,實有小車1輛。2018年年末實有人數20人,其中:在職15人、退休5人(2017年起退休人員由人社局統計)。
龍陵縣扶貧辦作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主要承擔如下職能職責:研究制定全縣扶貧開發中長期規劃和年度項目計劃并組織實施。承擔扶貧開發項目管理責任。負責制定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產業發展、災后扶貧、貧困鄉村和片區整體推進及綜合開發、邊境及民族等特殊貧困群體和區域扶貧開發項目規劃與年度項目計劃,并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負責扶貧開發的統計和監測工作。負責農村扶貧資金與項目的分配方案,項目申報、審查、檢查驗收和績效評估工作;協助有關部門指導、檢查和監督扶貧資金的使用情況。負責組織、協調信貸扶貧工作,促進貧困地區產業發展;負責聯系、協調外資扶貧工作,與國際扶貧機構開展扶貧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負責貧困村村級發展互助資金項目的管理。負責扶貧開發整村推進、產業扶貧、扶貧貼息、安居工程、易地扶貧、勞動力轉移培訓、雨露計劃等農村扶貧項目的審批工作。負責組織、協調易地扶貧開發、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和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地區扶貧開發建設工作。組織、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扶貧開發,負責協調中央、省、市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滇滬合作定點幫扶工作,負責指導、協調縣級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定點扶貧和干部職工結對幫扶工作,促進貧困地區社會事業發展。組織好扶貧系統及各鄉(鎮)負責扶貧工作的干部培訓工作。履行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協調、指導全縣扶貧開發工作的職責。承辦縣委、縣人民政府及上級機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我辦緊緊圍繞“履職效益明顯、預算配置科學、預算執行有效、預算管理規范”的總體目標,結合工作實際,認真編制2018年度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一是嚴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兩道關,二是加強脫貧攻堅資金籌措,三是完善機制強化攻堅合力,四是深入實施龍陵縣精準扶貧模式,五是加快特殊困難群體脫貧攻堅,六是加強項目資金監督管理,七是加強對掛包幫、轉走訪工作的督促指導。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1、收入情況。全年收入2210.55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10.55萬元、年初結轉和結余0萬元。
2、支出情況。全年支出2210.55萬元,其中:基本支出262.16萬元(工資福利支出209.8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50.70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1.66萬元)、項目支出1948.39萬元。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1、嚴格預算收支管理。在部門預算編制上,人員經費遵循定員定額的原則進行編制核算;公用經費分類分檔,按定額標準進行編制核算;在保證工作性支出和機構運轉基本需要,保證社會保障支出的前提下,根據財力可能,按照零基預算辦法規定的項目排序原則,分輕重緩急,統籌安排項目預算。同時,根據“總量控制、計劃管理”的要求進一步加強經費支出管理,嚴格控制“三公”經費,資產的配置嚴格政府采購,按照預算科目和項目資金的規定使用財政資金,保障部門整體支出的規范化、制度化。
2、加強財務規范管理。按照財務管理的相關法律規章,我辦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機關財務、公務接待、會務、因公出差、車輛使用等管理制度,并在日常業務管理中認真貫徹執行,防范風險,保證財政資金安全、高效運行。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通過項目立項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管理情況、項目績效表現情況自我評價,了解資金使用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績效管理責任,完善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二)自評指標體系
詳見附表
(三)自評組織過程
按照績效自評工作要求,我辦成立了以主任為組長、分管副主任為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績效評價工作組,按照相關項目的政策規定、財務會計制度和年初編制的績效目標,結合我辦整體收支情況,設計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對照自評體系中的指標要求,逐條逐項開展自評,對自評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認真分析原因并擬定整改措施,為下一步工作夯實基礎。同時撰寫形成了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并填寫了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一并報送縣財政局審核。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通過自評,龍陵縣扶貧辦2018年度的預算編制全面、科學、合理,預算執行嚴格有效,預算管理規范,履職效益明顯,嚴格執行各項財經法規和會計制度,財務管理和會計基礎工作日愈規范,嚴格貫徹《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三公經費”支出控制有力,總體效果較好。根據《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評分標準,綜合自評得分99分,評價結果為“優”。具體各指標評價情況如下:
(一)投入情況分析
1. 目標設定方面:部門的職責設定符合省政府所賦予的職責,部門所設立的整體績效目標與部門履職、中長期規劃、 工作任務相符合,部門整體績效目標明確、清晰,細化、可衡量。
2. 預算配置方面:基本支出預算保障了部門年度正常工作目標的開展,項目預算整合歸類合理,目標明確,項目儲備充分、完整;單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整合各項工作任務,合理安排,爭取一次活動同時完成多項任務,嚴控“三公經費”支出預算。
(二)過程情況分析
1. 預算執行方面:本辦嚴格執行預算批復,加快支出進度、嚴控預算調整,加強項目資金的指導、監督,嚴控結轉結余資金的目標及措施,除跨年項目,當年預算的資金,當年按預算執行完畢;嚴格執行相關財務制度,加強對“三公經費”支出成本控制、節約經費開支。預算執行中預算完成率為100%,支付進度率為100%,結轉結余率為0,政府采購執行率100%。
2. 預算管理方面:一是通過嚴格預算執行管理,按照年度預算安排,嚴格對經費開支的事項和用途進行審核,基本上確保了經費支出的專款專用,經費支出的總額控制在預算范圍內,有效合理利用財政資金。二是嚴格執行公務卡結算制度、政府采購等有關規定,政府采購目錄內的貨物與服務全部按要求實施了政府采購,確保了支出管理流程、審批手續的完整。三是通過學習、培訓,強化了會計核算工作。
3. 資產管理方面:我辦認真執行資產管理相關規定,對預算內新購置的辦公設備按要求及時進行固定資產入賬登記,對已無法使用的固定資產進行清理并報市財政局審核批復后作記賬報廢處理,做到資產賬實相符。
(三)產出和效果情況分析
1.圓滿完成年度減貧任務。
2018年度脫貧攻堅任務為:圍繞減貧、摘帽、增收3個目標、“四個一批”脫貧攻堅行動計劃,規劃到2018年底,全面解決3個貧困鄉、33個貧困村、13760貧困戶、49883貧困人品的貧困問題。龍陵縣2018年底,75個貧困村均達到退出標準,退出率為93.75%,退出比例達到貧困村退出90%以上的標準;實現扶貧政策、項目、資金對建檔立卡貧困戶100%覆蓋。
完成情況:經村申請、鄉審核、縣級認定、市級核查,今年計劃脫貧的75個貧困村11項退出指標均達到貧困村脫貧退出標準,如期實現脫貧出列并在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完成標注,全面完成年度貧困村脫貧出列任務。實現扶貧政策、項目、資金對建檔立卡貧困戶100%覆蓋,全縣1575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均享受了5項以上幫扶政策或項目。
2.高質量開展精準識別。
2018年,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的總體要求,對照“1+N”標準,組織開展貧困對象動態管理糾偏糾錯工作,實現了貧困對象精準識別。
3.做實做細幫扶措施。
充分發揮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服務職能,抓實主責部門資源、項目和資金統籌,嚴格對照“兩不愁三保障”總體要求,補齊脫貧攻堅短板,全縣各項工作取得實效,其中:產業扶貧15540戶52049項,基礎設施14861戶54103項,教育(補助)培訓9246戶15117項,金融扶貧26371戶次,易地搬遷3259戶13630人。
4.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益。
多渠道爭取資金,加大扶貧資金投入力度,確保各類扶貧項目有序推進。加大了項目前期工作和項目儲備力度,加快了項目實施進度,完善了資金撥付流程,加快了資金撥付,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
5.真幫實扶精準幫扶。
組織實現了貧困戶幫扶責任人、全縣共選派駐村扶貧工作隊員288名幫助非貧困村開展扶貧工作,著力解決非貧困村人手不足的問題,做到村村有工作隊,實現了駐村幫扶全覆蓋。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改善,幫扶成效更加明顯。切實加強掛聯單位和扶貧工作隊管理,將掛聯單位和工作隊員的掛包幫扶工作納入部門年度綜合考核;采取電話抽查、實地督查等方式,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走讀”、不履職責、不有作為進行督查,干部作風明顯改善。
6.突出群眾主體地位。
組織開展“自強、誠信、感恩”主題實踐活動,加大脫貧攻堅政策、成效宣傳力度,全面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提高群眾參與度、知曉率和滿意率。以整治村容村貌和農戶環境衛生為突破口,充分動員群眾積極參與村、組、戶人居環境提升工程,改善貧困地區人居環境和貧困家庭精神風貌。統籌推進貧困村和非貧困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特色產業的扶持,讓群眾共享扶貧資源、扶貧成果,群眾滿意度明顯提高。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一)存在的問題
1.年度部門預算和預算執行有一定差距
年初單位預算收入支出包含人員經費支出、公用經費支出和項目前期工作經費支出,年度執行中主要增加了縣級駐村扶貧工作、村級脫貧攻堅工作、項目運行管理、脫貧攻堅工作等項目經費收入和支出。這些資金雖然在部門預算編制時進行了申報,但沒有納入部門預算批復資金范疇,而是作為縣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組成部分進行統籌分配撥付,因此造成本辦年中存在大量的預算調整數。
2.管理制度還需不斷完善
隨著外邊環境的變化、單位經濟活動的調整和管理要求的不斷提高,制度更新滯后于實踐發展,需進一步修改完善。
3.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意識淡薄
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到位,績效評價意識不強,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方面的知識掌握程度不深。
(二)整改情況
一是進一步加強內部預算管理意識,嚴格按照預算編制的相關制度和要求進行預算編制;進一步優化預算項目,優先保障固定性的、相對剛性的費用支出項目,盡量壓縮變動性的、可控空間的費用項目,進一步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嚴謹性和可控性。加強內部預算編制的審核和預算控制指標的下達,提高預算的合理性和準確性。二是加強項目開展進度的跟蹤,開展項目績效評價,確保項目績效目標的完成。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運用績效評價結果,促進本單位增強責任和效益觀念,提高財政資金支出決策水平、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果。對績效評價結果中存在的問題,督促落實整改措施,及時督促本部門調整工作計劃、績效目標,加強項目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通過績效評價結果了解資金的配置是否合理,是否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支出規模是否適當,總結經驗和教訓,進一步改進工作,提高財政資源的配置效率。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在預算支出方面,我辦嚴格遵循“先有預算、后有支出”、厲行節約的原則,公用經費、項目經費均按財政預算撥款金額和資金規定使用范圍列支,款項都通過銀行轉賬或公務卡方式進行支付;在政府采購管理方面,我辦嚴格按照政府采購規定的程序辦理相關手續,并經批復同意后,采用政府統一采購或部門分散采購的方式,購置辦公設備;在資產管理方面,我辦認真執行資產管理相關規定,對預算內新購置的辦公設備按要求及時進行固定資產入賬登記,對已無法使用的固定資產進行清理并報市財政局審核批復后作記賬報廢處理,做到資產賬實相符;在財務管理方面,我辦嚴格按照《行政單位財務規則》和《行政單位會計制度》有關規定,設置了出納和會計崗位,認真做好會計賬簿設置、原始憑證審核、會計憑證記錄、會計資料填寫、年度預決算等工作,做到賬實相符、賬證相符、賬賬相符;在監督管理方面,我辦在行使職權和實施隊伍管理過程中,既接受縣政府的領導和監督,又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同時依法接受監察、審計等部門的專項監督,辦內還加強對各科室的內部監督,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并依規定期向社會公開年度預決算和“三公經費”預決算,自覺接受輿論和社會監督。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需要說明的情況。
附件:2018年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龍陵縣人民政府扶貧辦開發辦公室
2019年6月13日
(此件公開發布)